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扭转试验,研究了商品性的C-Mn钢和V微合金钢显微组织的变化,以及在衬始静态再结晶测定的基础上判断粗轧和精轧过程中奥氏体的变化。具有试验性的激活能量大小的微合金钢在其再结晶开始被抑制时温度的测定方法得到了发展。通过各种热循环的扭转模拟试验证实了激活能量对普通轧钢轧(粗轧和精轧)中产生的奥氏体变化的影响。人们发现,由于C-Mn钢具有所有温度下稳定的激活能量,奥氏体不可能硬化,甚至在接近Ar3的精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扭转试验和外推法,研究了三种不同含钒量的微合金钢形变奥氏体的静态再结晶动力学,建立了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SRCT)以上及其以下的温度模型。业已发现,SRCT是应变、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现合金含量的函数,这里的微合金即指N和V。还对三种钢的应变诱导析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它们的析出-时间-温度(PTT)曲线。测定了未再结晶温度(Tnr),并得出结论,Tnr和SRCT之间差异主要是由于奥氏体晶粒尺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系列热模拟压缩实验,通过对热变形后的实验钢进行保温,结合理论计算,分析了等温过程稀土对奥氏体再结晶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再结晶晶粒不断粗化长大,含有稀土元素的实验钢在再结晶后期晶粒长大速度显著加快。基于变形储能和钉扎力对再结晶晶粒长大驱动力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理论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际晶粒变化情况的关系,预测分析与实验观察结果均显示,在再结晶保温初期,实验钢晶粒长大并不明显,40 s后晶粒迅速长大,其中含有稀土的实验钢晶粒长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一种能准确确定微合金化钢奥氏体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SRCT)(也就是说再结晶开始被抑制的温度)的一种方法。采用扭转试验并应用反椎法)back extrapolation)确定了分别含有Nb,V、Ti的三种钢在两种应变(0。20和0.35)和若干温度下奥氏体再结晶分数。激活能与温度的倒数的图示表示法使我们能够把每种钢的SRCT确立为应变和奥氏昌粒尺寸的函数。将SRCT与计算的氮化物和碳化物  相似文献   

7.
在Gleea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采用双道次压缩法,研究了一种高Ti微合金钢在奥氏体区变形后道次间隔时间内的静态软化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间隔时间对静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应力补偿法计算了静态再结晶分数。结果表明,变形温度、道次间隔时间对Ti微合金钢静态再结晶行为影响显著,变形温度越高,间隔时间越长,静态再结晶进行得越迅速;确定了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412.56 k J/mol,同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机研究了0.75C-0.11V微合金钢双道次压缩试验850~1 000℃奥氏体区等温变形后道次间隙时间内的软化行为.结果显示,在30%变形量、3 s-1变形速率下,当变形温度≥1 000℃,该钢完成再结晶弛豫时间≤100 s;变形温度≤880℃时,即使弛豫时间延长,再结晶亦难以进行.  相似文献   

9.
加热温度对微合金高强钢奥氏体组织及其再结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际生产中的加热过程及单道次压缩热模拟试验,结合组织观察分析方法,回火硬度法研究了一种Nb V Ti微合金高强管线钢加热温度与奥氏体组织,合金元素溶解及析出的关系,并对不同温度加热后奥氏体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及其组织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在1 200 ℃以上易出现粗大晶粒,加热温度过高形成的粗大奥氏体晶粒延缓了再结晶行为,容易造成混晶现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非平衡态,即焊接热循环条件下,Nb-V-Ti微合金化C-Mn钢中总含氮量(以下简称含氮量一译者注)对焊接热影区(HAZ)韧性,显微组织和地为的影响。HAZ韧性随含氮量增加而提高,含氮量高达80ppm时,100J的转变温度最低。随含氮量增加,显微组织细化,固溶Nb,Ti减少,因而改善了HAZ韧性,经焊接热循环后,在Nb-V-Ti钢中观察到了Nb,Ti 事沉淀相。随含氮量增加,这些沉淀9粒子变  相似文献   

11.
12.
油井管钢33Mn2V静态再结晶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热 /力模拟技术研究了新型非调质油井管用钢 33Mn2 V在不同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量和初始组织条件下的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行为。根据所得数据确定了其静态再结晶激活能 Q=115 .4 k J/ mol,并建立了 33Mn2 V钢静态再结晶量的经验模型 :X=1- exp[- 0 .2 2 314 (t/ t0 .2 ) 0 .4 8],t0 .2 =1.2 4 34- 1 0· d20 ·ε- 2 .36 87· ε- 0 .31 6 7· exp(QRT) ,式中道次间隔时间 t≥ 6 0 s时取 t=6 0 s。  相似文献   

13.
14.
使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机,对四种V-N微合金非调质钢和一种非V-N微合金化对比钢进行了静态再结晶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钢中C质量分数为0.33%时,V-N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要比未V-N微合金化的对比钢有明显滞后,尤以820~880℃温度范围内最为明显,因此钢中V析出物对道次间再结晶过程影响很大.进一步研究表明,V-N微合金非调质钢道次间静态再结晶量受C含量的影响并不呈简单线性关系:在760~880℃温度范围内,道次间静态再结晶量在钢中C质量分数为0.33%时均为极大值,而940℃下所有五种实验钢均完成了静态再结晶;钢中V析出物对道次间静态再结晶的影响机制相当复杂,与其析出时机关系很大.在此C含量下且V和Ti量均近似相同的V-N微合金实验钢中,发现当N质量分数从140×10-6增加到210×10-6时,该温度范围内道次间静态再结晶量下降14%~19%,N含量增加有明显抑制道次间静态再结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温斌  何晓波  向华 《河南冶金》2021,29(2):7-9,41
对热轧工艺对Ti-IF钢热轧带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做了一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Ti-IF钢在高温长时间加热后能够使钢中的Ti(C,N)溶解的更充分,在热轧后表现出更高的屈服强度和屈强比,而终轧温度和终冷温度对Ti-IF钢强度的影响主要由冷却过程中Ti的析出相决定,晶粒尺寸对其强度影响较小;通过对钢带性能的各项异性比较得出...  相似文献   

16.
《稀土》2017,(1)
研究CSP基料在随后冷轧退火过程中的组织演变与静态再结晶行为,对于力学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以普通低碳SPCC钢和加入稀土的低碳SPCC钢为研究对象,冷轧变形71%后分别在560℃到640℃(每隔20℃)进行再结晶退火,退火时间分别为10~2s,10~(2.5)s,10~3s,10~(3.5)s,10~4s。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冷轧与再结晶试样显微组织,运用Image-tool软件统计金相组织晶粒大小,通过分析各温度时间的再结晶百分比,计算了两种钢的再结晶激活能。结果表明,稀土元素能细化再结晶后的晶粒,并提高再结晶温度和再结晶激活能。本实验条件下,未加稀土与加稀土的再结晶激活能分别为148 k J/mol和221 k J/mol。  相似文献   

17.
余蓉 《上海钢研》2006,(3):21-21
具有高可成形性的高强度钢是热机控制加工(TMCP)的主要目标。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DiWu等人在实验室热轧机的输出辊道(ROT)上对3步冷却(第一次水冷,随后空冷,再第二次水冷)模式以及TMCP对Fe—C—Mn—Si多相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热轧后的输出辊道上进行3步冷却可以获得含多角形铁素体、晶粒状贝氏体和大量稳定残余奥氏体的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Mn和Si元素对中锰热轧高强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不同Mn、Si含量C-Si-Mn系试验用钢.利用热膨胀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单向拉伸等实验方法对试验用钢的相变点、显微组织、残余奥氏体含量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Mn和Si对中锰热轧高强钢的显微组织影响较大,对于低Si高Mn的试验钢,其显微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组成;对于高Si高Mn的试验钢,主要由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对于高Si低Mn的试验钢,则由块状铁素体、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高Si高Mn试验钢获得最高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1200 MPa以上,总伸长率为16%,强塑积接近20 GPa·%.分析认为,试验钢这种高强度和较高的塑性是由超细晶组织和TRIP效应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热轧带钢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把握好对冷却速率的控制,对其显微组织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总结了控制热轧带钢板冷却速率的方法,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冷却设备的设计和调节、控制带钢板的进入速度以及其他影响冷却速率的因素。此外,文章还探讨了热轧带钢板冷却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包括快速冷却和缓慢冷却的显微组织差异、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形成与冷却速率的关系,以及冷却速率对晶粒尺寸和相变组织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热轧带钢板冷却速率对性能的影响,包括强度和硬度的变化、韧性和冷加工性能的变化、以及特殊性能如耐蚀性和耐磨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控制热轧带钢板冷却速率的优化策略,包括模拟和数值模型的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以及冷却设备的改进。  相似文献   

20.
彭云  许祖泽 《钢铁》1997,32(2):53-56,18
采用热模拟方法研究了焊接热循环对Nb-V-Ti微合金钢组织和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韧性与t8/5和热循环类型有关。Nb-V-Ti微合金钢母材组织为P+F。经1320℃焊接热循环,t8/5冷速较小时,组织为B+F+P;冷速较大时,组织为B;冷速继续增大,组织为B+M。冷速过大或过小都会降低韧性。经1320℃、1320℃+1320℃和1320℃+780℃三种热循环后,韧性均有较大下降,以1320℃+780℃热循环韧性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