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治疗各型乙型肝炎共179例,观察组98例,(用乙肝汤丸),对照组81例用干扰素。治疗结果:Ⅱ、ZnTT、TTT、SGPT、Y-GT复常率观察组分别为90.90%、100%、91.67%、87.10%、74.20%,对照组分别为68.88%、100%、84.00%、60.90%、41.30%。HBsAg、HBcAg、HBeAg转阴率观察组分别为34.00%、65.90%、68.97%,对照组分别为18.98%、63.63%,44.70%。近期临床治愈率观察组为31.60%,对照组为23.50%,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89%,对照组为83.9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地加工和炮制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不同干燥和炮制方法对蟾酥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每20 g鲜蟾酥分别采用下列干燥方法处理:105℃烘干,80℃烘干,60℃烘干,60℃减压干燥,冷冻干燥;同一干蟾酥药材采用酒制和乳制两种炮制方法制备相应饮片;HPLC法测定于蟾酥及其炮制品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的含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得到的蟾酥5种生物碱总含量依次为17.57% ±0.15%,20.01% ±0.45%,19.99% ±0.68%,19.85% ±0.25%,20.12% ±0.27%;5种蟾毒配基的总含量依次为19.91% ±0.17%,20.20% ±0.17%,19.96% ±0.06%,20.24% ±0.17%,21.05% ±0.13%.炮制前、酒制和乳制后蟾酥中吲哚生物碱总含量分别为15.62% ±0.29%,15.77% ±0.24%,15.78% ±0.27%;蟾毒配基总含量分别为20.69%±0.17%,20.74%±0.09%,22.12% ±0.21%.结论:根据成分含量和样品外观色泽,冷冻干燥是最优的干燥方式;但综合考虑产地加工的相关因素(时间、成本和操作便利性等),60~80℃烘干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选择;酒制和乳制对蟾酥中5种吲哚生物碱和5种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含量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桃儿七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达纬  郭夫心 《中药材》1997,20(11):571-573
桃儿七根及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_(562)细胞、小鼠白血病L_(1210)细胞及L_(7712)细胞,用小孔板法,10.0、5.0、2.5及1.0μg/ml终浓度剂量,24h后残留率分别为44.17%、47.63%、64.43%、79.57%,42.84%、50.73%、63.21%、75.10%及39.76%、46.36%、61.42%、75.24%;该药品小鼠单次腹腔注射LD_(50)为76.3~60.6mg/kg;对小鼠移植性肿瘤EAC、U_(14)及H_C,该药品用14.0mg/kg及7.0mg/kg剂量,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2.2%、37.8%,38.8%、33.3%及41.5%、35.6%。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生境黄芩中的黄芩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测定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根、茎和叶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Kromasil ODS柱(4.6 mm×250mm,5μm),以甲醇-水(53∶4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线性范围0.124~0.93 μg,r =0.999 9,平均回收率98.17%,RSD1.3%(n=6).结果:不同生境下黄芩根的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6.79%,6.01%,5.49%,3.50%,4.38%、茎的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10%,0.08%,0.09%,0.06%,0.03%;叶的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0.27%,0.26%,0.15%,0.14%,0.0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重现性好.相同产地不同生境中的黄芩及黄芩不同器官的黄芩苷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野生和栽培金铁锁的镇痛效果及其具镇痛活性的有效部位.方法:提取分离获得野生和栽培金铁锁根部不同极性的化合物,运用醋酸扭体法和热板法研究其对小鼠疼痛的抑制效果.结果: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的金铁锁,其浸膏的镇痛效果相似,均含有高活性的镇痛成分.从化学刺激致痛的抑制效果来看,栽培与野生金铁锁活性成分均存在于正丁醇(扭体抑制率分别为99.1% ±3.0%和100.0%±0.0%)、乙酸乙酯(97.9%±6.3%和81.9%±11.7%)和石油醚部分(78.8%±17.7%和70.9%±10.3%),但栽培金铁锁乙酸乙酯部分的镇痛效果(97.9%±6.3%)明显优于野生金铁锁(81.9%±11.7%,P<0.05).从热刺激致痛模型的镇痛作用来看,野生金铁锁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分(30 min痛阈提高率为166.5% ±71.6%,60min为186.9%±79.0%),栽培金铁锁的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分(30 min痛阈提高率为128.3%±53.1%,60 min为136.5±65.2%)和乙酸乙酯部分(30 min为53.7%±24.4%,60 min为186.9%±79.0%).结论:虽然人工栽培金铁锁的镇痛活性成分与野生药材有所不同,但其镇痛功效与野生药材无明显区别,可作为镇痛药物等效替代野生药材.  相似文献   

6.
锌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居第二位,成人体内含2.3g左右,按每公斤体重所含mg计,男性锌含量平均为33.3mg,女性为22mg。60%在肌肉,22%~30%在骨骼,8%在皮肤和毛发,4-6%在肝脏,2%在胃肠道及胰腺,1.6%在中枢神经系统,肾脏0.8%,脾脏0.1%,全血0.8%,血浆〈0.1%,  相似文献   

7.
247例老年人猝死病因和死亡节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桂永  胡云官 《山西中医》2011,27(2):50-52,55
目的:探讨老年人猝死的原因和死亡的时间节律。方法:利用Excel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247例老年人猝死的病例资料。结果:247例老年人猝死病因中心血管系统161例(65.18%,95%CI=59.24%~71.12%,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比较,95%CI不重叠,P〈0.05),其中以冠心病最多,其次是心律失常和心衰。呼吸系统54例(21.86%,95%CI=16.71%~27.01%),以肺部感染和肺心病为主。中枢神经系统等32例(12.96%,95%CI=8.77%~17.73%),以老年性痴呆为主。对247例死亡时间段明确的死亡节律分析显示,05:00-11:00时猝死的发生率为78例(31.58%,95%CI=25.78%~37.38%,与11~17时比较,95%CI不重叠,p〈0.05),23时~次日5时72例(29.15%,95%CI=23.48%~34.82%),t7~23时53例(21.46%,95%CI:16.34%~26.58%),11~17时44例(17.81%,95%CI=13.04%~22.58%)。10~12月死亡率最高,共68例(27.53%,95%CI=21.96%~33.10%),其次是1-3月64例(25.91%.95%CI=20.46%-31.37%)。结论:老年人猝死原因主要以心源性猝死为主,冠心病是猝死的最常见死因。猝死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常发生于冬春季节,凌晨或上午5—11时是猝死的高峰期,老年猝死病人的死亡节律基本符合中医学阴阳学说及当代生物钟理论。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研究门诊诊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婧  王爽  衷敬柏 《山西中医》2011,27(6):43-45
目的:评估研究门诊诊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临床与科研的需要建立诊疗程序与中医治疗方案,并采用个案方式对诊治病例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级高血压38例,达标率78.95%(95%CI=65.99%-91.91%);2级高血压17例,达标率64.71%(95%CI=41.99%~87.43%);总达标率为74.55%(95%CI=63.04%~86.06%)。单纯中药治疗29例中达标19例,达标率65.52%(95%CI=48.22%~82.82%)。中西医结合治疗26例中达标22例,达标率84.62%(95%CI=70.75%~98.49%)。治疗结果显效41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1.82%(95%CI=71.63%~86.06%)。结论:高血压研究门诊是高血压病可行的临床诊疗模式,可提高降压达标率,中医药对高血压防治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侗药美下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9例,痊愈27例,治愈率84.4%;显效8例,显效率15.6%;无效4例,无效10%;总有效率90%。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例,痊愈14例,治愈率70%;显效4例,显效率20%;无效2例,无效率10%;总有效率90%。治疗精神分裂症10例,治愈7例,治愈率70%;显效2例,显效率20%;无效1例,无效10%;总有效率90%。  相似文献   

10.
田慧  杜国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1974-1975
目的 研究复方苦替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 制定制备工艺,采取随机单盲对照,将688例细菌性、滴虫性及真菌性阴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Ⅰ、对照组Ⅱ).治疗组308例用复方苦替栓,对照组各190例分别用替硝唑栓及诺氟沙星栓,连续用14d.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8.9%,90.8%及35.0%,总有效率分别为97.9%,100.0%及76.6%.对照组Ⅰ治愈率分别为40.4%,80.0%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5.0%及24.0%;对照组Ⅱ治愈率分别为37.5%,13.3%及0.0%,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3.3%及3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温热类中药材“形、色、嗅、味”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温热类中药材的“形、色、嗅、味”等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114味温热药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形状方面,以圆柱体最多,25例,占21.9%;片状12例,占10.5%;圆球状11例,占9.6%;卵状和块状各9例,分别占7.9%;椭圆形8例,占7.0%;其余形状分布较为分散.在颜色方面,以红色最多,45例,占39.5%;黄色29例,占25.4%;黑色16例,占14.1%;绿色15例,占13.2%;白色9例,占8.9%.在气味方面,以香气为主,62例(包含微香),占54.4%;气微28例,占24.6%;无臭13例,占11.4%;特异7例,占6.1%;微腥4例,占3.5%.味道以辛(包括微辛)最多,36例,占31.6%;苦(包含微苦)35例,占30.7%;甘(包含微甘)19例,占16.6%;咸(包含微咸)5例,占4.5%;酸(包含微酸)4例,占3.5%;淡11例,占9.6%;涩3例,占2.6%;麻1例,占0.9%.在质地方面,硬(包括较硬,坚实)占39.4%;脆占24.6%;体轻占12.3%;体重占3.5%;松占2.6%;韧占5.3%.结论:温热中药的形态学特征具有一定规律,以圆柱形、红色、气香、味辛、质地坚硬者为多,适合进一步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开发氨基酸口服液的基础配方.方法:选取同一产地的两份鹿茸细粉,按提取方法不同分为仿生组和超声组,比较各组样品中氨基酸含量,并使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蛋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差异最为明显;获得核心氨基酸组群配方为蛋氨酸0.96%,脯氨酸11.50%,精氨酸8.29%,苏氨酸2.64%,异亮氨酸1.71%,苯丙氨酸2.62%,缬氨酸3.46%;基础氨基酸组群为天门冬氨酸7.39%,丝氨酸4.07%,谷氨酸13.31%,甘氨酸21.72%,丙氨酸10.30%,亮氨酸4.64%,酪氨酸0.97%,赖氨酸5.07%,组氨酸1.36%.结论:鹿茸经人体消化后氨基酸配比与之自然状态下存在一定区别.以鹿茸消化后氨基酸配比为基础,开发的鹿茸氨基酸口服液可更好地发挥鹿茸的补益功效.  相似文献   

13.
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医研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孕症是世界上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一种疾病,在我国患病率达到10%一20%,而排卵障碍发病率就占20%~40%,其中持续性不排卵占15%一25%,稀发排卵占8%一10%,黄素化卵泡未破裂综合征占3.5%。29%。排卵障碍性不孕属祖国医学肾虚不孕的范畴,根据其相应症状又可见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崩漏,闭经溢乳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抽动障碍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病机。方法:分析165例抽动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年龄、性别、类型、相关因素、病性证素、病位证素、证候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关因素中易急躁者占76.36%,嗜肉者占45.45%,看电视、电脑频繁者占33.33%,剖宫产者占32.12%,家庭环境严格者占29.09%,易感冒者占19.39%;病性证素中热(火)136例(82.42%),瘀132例(80.00%),阴亏57例(34.55%),风26例(15.76%),痰25例(15.15%);病位证素中肝38%,神29%,心24%,上焦5%,阳明4%;证候分布中瘀热证90例(54.55%),阴虚血瘀证21例(12.73%),痰热瘀阻证13例(7.88%)。结论:瘀热内蕴、阴虚血瘀、痰热瘀阻为抽动障碍常见证候;其病在厥阴,肝风内动,形神不宁是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选广西莪术多糖水提醇沉浓度,为广西莪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广西莪术多糖作为指标性成分,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以含醇量为65%,75%,85%,95%优选广西莪术多糖提取液的醇沉浓度,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葡萄糖在2.857 ~ 14.286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 =0.20%(n=6).65%、75%、85%、95%醇沉浓度下测得的广西莪术多糖分别为6.698,8.499,6.855,6.170 μg/ml,RSD分别为3.43%,2.10%,3.55%,6.47%(n=3).结论 不同醇沉浓度对广西莪术多糖含量影响较大,广西莪术多糖最佳醇沉浓度为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硝矾散治疗豚鼠足癣、体癣须癣毛癣茵的疗效。方法:建立豚鼠足癣、体癣须癣毛癣茵感染模型,予l%硝矾散、2%硝矾散、4%硝矾散干预。观察疗效。结果:2%硝矾散对豚鼠足癣的治愈率为40%,有效率为80%,对豚鼠体癣的治愈率为65%,有效率为90%。4%硝矾散对豚鼠足癣的治愈率为40%,有效率为75%,对豚鼠体癣的治愈率为55%,有效率为85%。与蒸馏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l%足光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4%硝矾散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茵感染足癣、体癣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不同产地灵芝中9种三萜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灵芝子实体中9种三萜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 ×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15℃.结果: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C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81~40.88,6.38 ~38.25,6.75~40.50,6.38~ 38.25,5.95 ~ 35.65,5.90 ~ 35.25,7.00 ~ 42.00,6.20 ~ 37.15,6.05 ~ 36.4 mg· L-1(r=0.999 4,0.999 2,0.999 4,0.999 2,0.999 2,0.994 5,0.999 0,0.999 2,0.998 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102.3%,100.6%,103.3%,104.1%,103.2%,96.42%,102.5%,101.5%,RSD为1.5%,0.96%,1.9%,1.3%,1.7%,2.5%,0.62%,2.9%,1.3%.测定了31个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灵芝样品的三萜含量.结论: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8种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产自辽宁、河北和黑龙江省的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戈米辛J、五味子醇乙、戈米辛G、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和五味子丙素8种木脂素成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检测手段.方法 五味子用甲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依利特ODS-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7 min,A为50%;17 ~ 25 min,,A为50% ~55%;25~30 min,A为55%~75%;30 ~ 35 min,A为75%;35 ~ 40 min,A为75% ~65%;40~45 min,A为65% ~50%);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7 nm.结果 8种被测木脂素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5);重复性良好;加样回收率(RSD)(n=9)分别为99.75%(0.38%)、100.69% (2.31%)、100.46%( 1.39%)、99.87%( 1.15%)、100.22%( 1.45%)、100.15%(0.99%)、100.61%(0.25%)和101.31%(1.03%).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稳定可靠、简便可行,可用于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应用健脾益肾的加味茯苓戎盐汤治疗CAHB52例,并作随机对比观察,治疗组(52例)与对照组(4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4%,73%.ALT,SB,TTT,A/G总有效率分别为96%与73%,96%与63%,93%与56%,92%与69%.病毒复制标志中HBeAg转阴率分别为52%与2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血清免疫球蛋白复常率分别为89%和31%,两组比较,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20.
马一平 《中草药》2013,44(13):1786-1792
目的 探讨异长春花碱抑制人乳腺癌细胞转移侵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分别用异长春花碱1、10 μmol/L处理后,MTS法检测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转移生长因子-β (TGF-β)分泌的变化,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细胞E-钙黏素、N-钙黏素、MMP-2、MMP-9、p-JNK及p-Akt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肿瘤细胞E-钙黏素、N-钙黏素及MMP-2、MMP-9基因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考察AP-1和核因子-κB (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 异长春花碱1、10 μmol/L给药后,细胞黏附能力:MCF-7细胞分别下降34.8%、66.8%,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42.6%、72.3%;侵袭能力:MCF-7细胞分别下降44.4%、72.2%,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47.7%、86.4%; TGF-β分泌:MCF-7细胞分别下降28.2%、52.1%,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39.0%、55.1%;E-钙黏素基因表达:MCF-7细胞分别上调86.5%、181.6%,MDA-MB-435细胞分别上调116.6%、160.7%; N-钙黏素基因表达:MCF-7细胞分别下降33.7%、74.1%,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57.6%、76.9%; MMP-2基因表达:MCF-7细胞分别下降71.6%、88.4%,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57.4%、69.4%; MMP-9基因表达:MCF-7细胞分别下降15.0%、84.0%,MDA-MB-435细胞分别下调22.1%、73.0%;E-钙黏素蛋白表达显著上调,N-钙黏素蛋白表达明显下调,MMP-2和MMP-9及p-JNK、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降;AP-1活性:MCF-7细胞分别下降27.7%、68.2%,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34.8%、71.4%; NF-κB活性:MCF-7细胞分别下降18.4%、44.8%,MDA-MB-435细胞分别下降24.4%、51.9%.结论 异长春花碱可抑制人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转移相关信号通路及上皮间质转化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