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萍 《当代医学》2008,(1):141-142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期间的重要性.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护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5例患者头痛伴呕吐得到缓解,6例不能步行者能独立行走,39例放疗后反应加重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控制,使本组病例能按时完成颅内放射治疗,未发生窒息、跌伤、坠床等意外,无1例褥疮发生.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减轻脑转移瘤放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采用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64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先行全脑对穿放疗DT40GY,2GY/次,5次/周,再对脑转移瘤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量DT10-15GY,2GY/次,5次/周.结果 放疗后复查脑CT或MRI示:完全缓解(CR)为43.8%%,部分缓解(PR)35.9%,无变化(NC)为15.6%,进展(PD)为4.7%.结论 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给予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地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脑转移瘤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全脑放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对31例脑转移瘤患者给予立体定向放射配合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为16-30 Gy/2-6次,或单次照射剂量10-12Gy;全脑放疗剂量为30-40 Gy/15-20次。结果除1例患者无症状和阳性体征外,其余30例患者中放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8例。放疗结束后影像学疗效:完全缓解(CR)为32.3%,部分缓解(PR)为54.8%,无变化(NC)为12.9%,患者的卡氏评分提高率为100%,中位生存期为8.5个月。结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配合全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能有效的控制脑转移病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预后.方法65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行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otherapy,WBRT) PTVwb 40-50Gy/20-25F或WBRT PTVwb 40Gy/20F,同步脑转移灶(pGTVs)加量至60Gy/20F或WBRT PTVwb 40Gy/20F后pGTVs再补量20Gy/10F.所有病人均每周接受放疗5次.放疗结束1个月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结果65例均完成放疗计划,其中疗效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4例(6.15%)、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 PR)23例(35.38%)、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33例(50.77%)、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PD)5例(7.69%),总有效率(CR+PR)41.54%,临床获益率(CR+PR+SD)92.31%.1、2年生存率分别为52.31%(34例)、12.31%(8例).主要不良反应为脑水肿、乏力、脱发、骨髓抑制、听力下降、记忆力轻度减退,Ⅲ-Ⅳ级神经系统不良反应4例(6.1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脑转移瘤能延长其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转移灶加量与单纯全脑放疗相比,未明显提高局控率和总生存率.预后评价分级(graded prognostic assessment,GPA)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长;年龄越大、一般状况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 KPS)越低、肿瘤脑转移灶数量越多以及颅外转移灶越多,患者生存期越短.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brain metastases)为中枢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0%~15%,除肝及肺脏外,在癌肿的转移中颅内转移居第3位[1],按对全身恶性肿瘤患者的分期标准,出现颅内转移即为晚期患者[2].脑转移瘤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病死率高,如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仍能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命.现对我科2000-2007年手术治疗的86例脑转移瘤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放化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放化疗期间应用激素、脱水药物以及必要的支持治疗。结果1年以上生存率为40%(4/10)。结论化疗配合放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2名肺癌脑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全脑放射并给予多项护理措施。结果在完成全脑放射治疗且接受护理后,32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缓解。结论恰当、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肺癌脑转移患者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因此,肺癌患者其癌细胞一旦转移至大脑,应当立即进行全脑放射治疗,并加强基础护理、颅内高压的观察和护理以及头皮、饮食、心理方面的护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改善率,延长患者的剩余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1-5个脑转移病灶患者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放疗副反应.方法对45例肺癌脑转移病灶行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全脑放疗剂量3060cGy/17次,伽马刀放疗中心剂量30-42Gy,周边剂量18-21Gy,等剂量线50-70%.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全组随访3-48个月,症状缓解率77.8%,临床获益率95.6%,一年生存率60%,二年生存率30%,中位生存时间13月,仅一个脑转移病灶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2-3个脑转移病灶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无Ⅲ-Ⅳ级神经系统副反应.结论伽马刀放射治疗及全脑放射治疗是治疗肺癌1-5个脑转移病灶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患者耐受性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1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护理.提出进行心理疏导,满足需要,基础护理、对症护理等方面的护理,使其不适症状减轻,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谢波  张为民 《广东医学》2012,33(12):1845-1847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约30%~40%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其中多发脑转移占80%~90%.70%以上的脑转移患者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和体征,生活质量及预后均极差,其自然病程为4~8周左右[1].如何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仍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12/2003-11共收治脑转移瘤患者85(男50,女35)例,年龄31~72(56.5)岁.其中肺癌脑转移71例,乳癌脑转移5例,肝癌脑转移4例,其他5例.脑单发转移病灶24例,多发转移病灶61例.本组病例随访1~21 mo,平均12.3 mo,肿瘤消失或减小达85.8%(75/85),临床有效率为84%.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多发脑转移癌的螺旋断层放疗(tomotherapy,TOMO)、静态逆向凋强(intensity modulation radiation therapy,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的剂量学特性,为临床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l、2、3及多个病灶的脑转移癌患者的CT/MRI图像各10例,勾画靶区及正常器官后,分别传输至Precise plan、Pinancle及TOMO计划系统,给予全脑(PTVwb)40Gy/20F,同步给予局部转移灶(pGTVs)加量至60Gy/20F.根据RTOG02-25标准限制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剂量,三组计划完成后,分别对靶区的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不均匀性指数(heterogeneity index,UI)、等剂量曲线覆盖程度、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分布和正常器官受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进行评估.结果 三种计划都能达到处方剂量需要和危及器官受量限制.TOMO计划对脑转移病灶及全脑的计划靶区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和对3个以上病灶患者的晶体保护优于3D-CRT和IMRT计划;对中耳、内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保护优于3D-CRT计划.IMRT计划对全脑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靶区覆盖程度均和对中耳、1-2个转移病灶患者的视神经、3个以上转移病灶患者的脑干优于3D-C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3D-CRT计划针对转移灶的均匀性优于IMRT计划,且在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更明显,对于眼球和1-2个转移灶患者晶体的保护优于IMRT和TOMO计划.结论 针对多发脑转移癌放疗,螺旋断层放疗计划优于静态调强放疗计划,静态调强放疗计划优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且对于3个以上转移灶患者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探讨放射性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经过放疗及相关护理后,KPS评分比放疗前有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高,3例患者未出院死亡,其余患者生存3个月-3年,平均生存时间为13.8±4.2个月,其中半年、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3.1%、21.9%、16.7%、8.3%。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并给与精心护理,可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脑转移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其预后不良,如不治疗,平均生存1~3mo,传统全脑照射平均生存期可提高到3-6mo,但由于受脑组织耐受量和放疗技术的限制使常规放疗的照射剂量无法提高,仍有1/3~1/2的患者出现局部复发^[1],可见全脑照射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提高脑转移瘤局部的放疗剂量,从2006年6月至今我科对30例脑转移瘤患者在全脑放疗的基础上后程配合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福莫司汀化疗,在放疗前中后的采取相应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徐辉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191-192
目的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脑转移的肺癌以腺癌居多,其次为小细胞肺癌;本组80例中CR35.0%(28/80),PR51.3(41/80),SD10.0%(8/80), PD3.7%(3/80),总有效率(CR+PR)为86.3%.结论肺癌脑转移采用以放疗为主,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榄香烯乳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姝丽  金春梅  宋琪 《中外医疗》2008,27(18):99-100
目的 观察榄香烯乳联合放疗对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5月~2005年7月期间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肺癌患者经增强脑CT证实脑转移的病例40例,KPS评分70以上,年龄32~80岁之间,脑放疗同时应用榄香烯第1~5天400mg(如无脑水肿表现,在第1天用榄香烯;其他多在放疗后5~7天水肿期过后,患者水肿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减轻,再用榄香烯)经深静脉滴入,21天为一个周期,脑放疗选择适形立体照射,脑转移灶1~3个者,全脑放疗40Gy后,缩野放疗至总量60Gy;脑转移灶>3个者,全脑放疗至总量40Gy.评价近期的有效率及生存率与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80%患者的神经症状得以改善,对脑转移灶的客观有效率为67.5%,对肺原发灶的有效率为40%.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5例,稳定(SD)9例,进展(PD)4例.一年生存率为72.5%,二年生存率为35%,三年生存率为2.5%.结论 榄香烯乳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疗效好,生存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彭佳明 《黑龙江医学》2006,30(5):352-352
目的探讨放化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放化疗期间应用激素、脱水药物以及必要的支持治疗。结果1年以上生存率为40%(4/10);有效病例中位生存8.5个月(4.5~28个月)。无效病例中位生存3.1个月(1.5~5.3个月)。结论化疗配合放疗能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见性安全管理护理,减少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安全意外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36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18例实施传统的护理方法;一组为观察组,实施预见性安全护理教育及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坠床、跌倒、烫伤、骨折、压疮、自杀、用药后的安全等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不安全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预见性安全管理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安全意外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观察放射性治疗对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的价值.得出结论: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给予放射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可顺利完成放疗,并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局部晚期NSCLC根治性手术和(或)放化疗后脑转移发生率约为30%~40%[1-2].并且随着化疗疗效的提高和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NSCLC根治性治疗后脑转移的预防和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脑转移的预后很差,中位自然病程仅约1个月,激素等对症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约2~3个月.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探索脑转移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放疗、手术和化疗等,尽管疗效有一定改善,使中位生存时间延长至6~10个月,但目前最佳治疗方法仍未明确.为此,笔者对我院近年收治的NSCLC根治性治疗后的脑转移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