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目的考察4种市售头孢泊肟酯片的体外溶出度,评价其片剂质量。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法第2法,以盐酸溶液(9→1 000)为溶剂,转速分别为100和50 r·min-1,进行溶出度测定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量,测定波长为263 nm。计算累积溶出率。结果 线性范围为3~18 μg·mL-1,r= 0.999 6。45 min内4种待测药物在盐酸溶液(9→1 000)中的累积溶出百分率均>70.0%。转速为100 r·min-1时,4种头孢泊肟酯片30 min溶出率均>90.0%;转速为50 r·min-1时,4种头孢泊肟酯片45 min内的溶出率均>70.0%。结论4种被测头孢泊肟酯片均符合质量标准,但不同生产厂家的产品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盐酸美普他酚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0.1 mol·L-1盐酸为溶出递质,转速75 r·min-1,272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盐酸美普他酚浓度范围在50.0~30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3%,RSD为0.7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郑国钢  李会林 《医药导报》2009,28(10):1351-1353
目的 建立石杉碱甲胶囊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 方法 . 方法 以盐酸溶液(9→1 000)100 mL为溶出递质,转速为35 r•min-1,取样时间为30 min,采用溶出度第三法测定. 结果 石杉碱甲在0.13~1.02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线性方程为:A=103.95C-0.15 (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8.0%(RSD=0.7%);4批样品30 min平均溶出度均>80%. 结论 该 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石杉碱甲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吴定伟  陈洁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2):1116-1118
目的 比较不同厂家生产的替米沙坦片或胶囊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1 000 mL不同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1,温度(37±0.5)℃,测定不同厂家的6个品种的替米沙坦片剂或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 在pH 7.5磷酸盐缓冲液中,30 min的累积溶出量均超过标示量的85%;而在0.1 mol·L-1盐酸中,只有R片剂(Micardis)30 min的累积溶出量>80%,其中C和D在60 min的累积溶出量<30%,D片30 min的溶出度<10%。结论 各生产厂家应严格控制产品内在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缬沙坦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小平  潘洁  王蓓 《医药导报》2006,25(5):473-474
目的考察缬沙坦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 方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法,以0.05 mol·L-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pH值=6.8)为溶出介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Nucle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醋酸 (48∶52∶0.1);流速:1.0 mL·min-1;测定波长:270 nm;柱温:室温]测定缬沙坦分散片同一批号不同组次和不同批号的溶出度。结果缬沙坦分散片20 min内累积体外溶出率>90%。结论缬沙坦分散片的体外溶出特性好,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测定依替膦酸二钠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 采用转篮法,以水900 mL为溶出介质,于续滤液中加0.07%硫酸铜溶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233 nm。结果 依替膦酸二钠在浓度16.5~55.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8%(n=9),30 min时平均溶出量大于90%。结论 本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测定依替膦酸二钠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7.
金鹏飞  夏路风  邹定  吴学军  姜文清  胡欣 《医药导报》2013,32(10):1344-1347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盐酸决奈达隆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 色谱柱(100 mm×4.6 mm,3.5 μm)进行分离,以2 mmol.L-1磷酸二氢钠(氢氧化钠调至pH 7.0)-甲醇-乙腈(20:30:50)为流动相,流速1.5 mL.min-1,检测波长290 nm. 溶出度采用浆法,以水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125 r.min-1. 结果 辅料不干扰决奈达隆的测定;决奈达隆的线性相关系数(r)为1.000 0;检出限(以决奈达隆游离碱计)为0.19 mg.L-1;精密度和12 h稳定性RSD均<1%;回收率101.2%~102.1%. 3批样品溶出度的均一性良好(RSD<7%),平均溶出度均>75%. 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快速,可作为盐酸决奈达隆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建立丙戊酸镁片含量及溶出度的G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GC内标法测定丙戊酸镁片的含量及溶出度;含量测定用样品采用0.1 mol·L-1盐酸溶液溶解,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以正二十烷为内标。溶出度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溶出度第一法转篮法,以0.1 mol·L-1盐酸溶液600 ml作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1 ,于45 min取样,续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以正二十烷为内标。结果: 丙戊酸镁的浓度在0.005~1.000 mg·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2%,平均RSD为0.5%(n=9)。溶出度测定结果显示,45 min内丙戊酸镁片溶出量在80%以上。结论: 本文所采用的测定方法专属性好,准确度高,可同时用于测定丙戊酸镁片含量及溶出度。  相似文献   

9.
胡雪莲  余涛  邢茂  雷健  陈琳  张恩娟 《医药导报》2011,30(10):1285-1287
目的 建立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溶出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 ,考察其溶出效果. 方法 采用小杯法测定溶出度,以水为溶剂,转速50 r.min-1,检测波长为252 nm,测定3批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溶出曲线,并与市售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比较. 结果 氢溴酸高乌甲素在9.76~73.2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3%. 3批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溶出度均一性好,10 min内累积溶出度>80.0%. 结论 该 方法 简便快捷,准确实用,适用于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自行研制的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较普通片溶出快.  相似文献   

10.
许静  陈桂英  孟静  兰军 《医药导报》2006,25(4):355-35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唑克搽剂中盐酸克林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为水-甲醇(21∶30),含0.02 mol·L-1磷酸二氢铵和0.01 mol·L-1乙二胺四醋酸二钠,并以4 mol·L-1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3.0;流速0.9 mL·min-1;检测波长为367 nm。结果盐酸克林霉素在10~100 μg·m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n=6),平均回收率为99.40 %(n=6),RSD为1.0 %。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唑克搽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建立盐酸决奈达隆片的溶出度检查方法。方法: 溶出方法采用《中国药典》溶出度第二法,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pH4.5)1 0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75 r·min-1;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ODS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32∶50∶1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40℃,流速为1.5 ml·min-1结果:盐酸决奈达隆浓度在5.2~103.0 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 平均回收率是99.9%,RSD为0.2%(n=9),绘制的溶出曲线表明45 min内盐酸决奈达隆片可溶出80%以上,确定的溶出时间为45 min,限度为8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盐酸决奈达隆片溶出度的检查。  相似文献   

12.
吉非替尼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吉非替尼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方法 应用桨法测定溶出度,并以HPLC测定样品中药物浓度,通过对溶出介质,转速和时间进行筛选,拟定吉非替尼片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并以该方法测定不同制剂的溶出度。结果 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1,选取pH 1.0盐酸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5%聚山梨酯80水溶液和含5%聚山梨酯80的pH 6.8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溶出介质,溶出截止时间为60 min。应用HPLC测定样品中药物浓度,溶出介质,辅料和滤膜吸附对测定无干扰,药物在10~300 μg·mL-1内线性相关良好,回收率在98%~100%内,精密度及稳定性的RSD值均<2%。结论 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具有较强区分度,能为制剂处方工艺筛选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康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春发 《医药导报》2005,24(8):731-732
目的测定胃康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Spherige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1%磷酸溶液(含1%三乙胺和0.3%十二烷基磺酸钠)(40∶60);检测波长:350 nm;柱温:40℃;流速:1.0 mL·min-1。结果盐酸小檗碱在19.40~194.0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75%,RSD=2.09%(n=5)。结论该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胃康宁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孙俊 《中国药房》2010,(45):4292-4293
目的:建立盐酸氯吡格雷片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方法中的第二法(桨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r·min-1,于30min时取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波长270nm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溶出度。结果:盐酸氯吡格雷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0~32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46%,RSD=0.57%;3批样品溶出度30min时均在85%以上。结论: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测定盐酸氯吡格雷片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15.
王芳  陈翔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10):1245-1248
目的 建立感冒清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吗啉胍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桨法,以0.1 mol·L-1的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min-1,取样时间为30 min。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 ZORBAX SB-C18(1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7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在4.588×10-2~0.458 8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06%(n=9);盐酸吗啉胍在4.654×10-2~0.465 4 μ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1.09%(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行,能准确测定感冒清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盐酸吗啉胍的溶出度,专属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盐酸金刚烷胺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盐酸金刚烷胺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 釆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金刚烷胺片的溶出度,测定波长为(412±1)nm。结果 在2.5~15.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87%(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金刚烷胺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17.
薛梅  扶玲  李楚云  高燕灵 《中国药房》2010,(25):2384-2385
目的:建立盐酸贝尼地平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三法(小杯法),以0.1mo·lL~(-1)盐酸为介质,转速为50r·min~(-1),于30min时取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59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累积溶出度。结果:盐酸贝尼地平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5~3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47%;3批样品30min时累积溶出度均在80%以上。结论:所建立的溶出度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盐酸贝尼地平片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王灵波  蒋旭凯 《医药导报》2011,30(6):792-794
[摘要]目的测定蜂胶软胶囊中总黄酮的溶出度。方法选用转篮法,以0.1 mol&#8226;L 1盐酸溶液(9→1 000 mL) 1 0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100 r&#8226;min 1,溶出时间45 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吸光度,测定波长265 nm。结果线性回归方程:Y=0.093 1X-0.058 8,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9.35%,RSD=1.51%。同一批次样品溶出度均一性良好,溶出参数:T50=16.41,Td=22.98,T80=35.6,m=1.087 3。不同批次软胶囊的溶出量均>80%。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快速,可作为蜂胶软胶囊的溶出度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柏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迟芳振  刘群  李伟妮 《医药导报》2005,24(9):821-821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乙腈-磷酸二氢钾(0.05 mol·L-1)(28∶72)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49 nm。结果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04~0.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回收率为99.99%,RSD=0.56%(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精密度好,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黄柏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HPLC测定复方甘草酸苷片中甘草酸单铵的溶出度。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A C18柱(250 mm×4.6 mm,5 μm), 以2%的醋酸-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 甘草酸单铵在80~800 μ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4%,RSD为0.9%。结论 该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复方甘草酸苷片的溶出度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