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C监控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接口软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计算机数据,地址总线构成和时序配合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外特性输入输出 线的概念组成PLC监控系统,论述了总线的数据与地址结构的形成方法,总线时序配合的工作原理,PLC外部接口电路的原理,阐述了接口电路控制软件的编程方法,讨论了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性,PLC接口配置的灵活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PLC与变频器配合,能够很好地解决恒压供水问题,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F1系列PLC在供水系统中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台湾永宏PLC在全自动型厚片吸塑机上的应用。系统采用的永宏经济型B1系列PLC,配合I/O扩展模块足以满足点数与控制需求;人机界面采用永宏HF系列经济型触摸屏,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永宏稳定高效的性能与过人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4.
王厚余 《电世界》2014,(4):54-54
问:在有些设备中,变频器和PLC配合使用。请问,如果单用变频器而不用PLC,就无法达到所要求的功能吗?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FX2系列PLC加1与比较指令配合实现的几种控制功能。并给出了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6.
三菱伺服内置绝对位置传输协议。本文介绍了基于该传输协议,使用PLC普通指令来读取三菱伺服绝对位置数据的方法。这对非三菱PLC系统与三菱伺服配合,构建绝对位置系统具有借鉴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变频器与PLC的连接与配合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频器和PLC的配合使用的连接方法,提出了设计安装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给出了抗干扰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PLC的数字显示单元中 ,采用共用数据线配合片选信号的方式 ,达到从PLC数字输出模板直接传送多位数字信号到显示器件 ,以实现数字显示的目的。介绍了共用数据线数字显示方式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台湾永宏PLC在生活水泵上的应用。系统采用永宏经济型B1系列PLC,以强大的通讯功配合简单易用PID指令,与多台变频器间构筑成智能PID调节系统,实现生活用水的恒压供给。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基于SIEMENS SIMATIC S7-200PLC & TD400C文本显示器的皮膜装配自控系统。系统以西门子公司的S7-200PLC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配合带温度控制器的热成形焊接机和费斯通公司的气动设备实现了皮膜装配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1.
优质电力园区利用多种DFACTS设备为园区内不同等级的负荷提供相应等级的电能,是一种解决电能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多种DFACTS设备可能同时动作,需要对它们进行协调控制。文章依托南京青奥会优质电力园区配套工程,提出基于电能质量监控中心的多DFACTS设备协调控制策略,PSCAD/EMTDC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建立了包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状态空间模型,应用给定信息结构约束下的最优控制理论和算法,设计了4组STATCOM与发电机励磁的协调控制器。它们的控制规律分别是:状态反馈的完全分散协调控制、输出状态反馈的完全分散协调控制、STATCOM处可以反馈机组角频率偏差的特定信息结构下的LQ协调控制,、全状态反馈的集中型最优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独立设计的AVR/PSS励磁控制器和电压偏差PI调节型STATCOM控制器相比,上述4组协调控制器能更加有效地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能。同时,安全分散信息结构的状态和输出反馈控制的控制性能稍次于其他两种协调控制规律,但由于它们实现代价低、可靠性高,更具易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双轴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要实现良好的负荷响应速度和较好的调峰能力需要设计和投入整套机组负荷协调控制,完成对燃机和汽机所承担负荷的合理分配,完成对余热锅炉主汽压力的监视和控制,实现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功能。针对上述需求,提出采用以基本比例为基础,引入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的负荷分配方案,完成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协调控制。AGC功能基于负荷分配回路,实现网调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直接控制。针对燃机负荷响应快速的特点,设计由燃机单一承担联合机组的一次调频任务。郑常庄电厂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控制功能要求,满足整套联合循环机组快速升降负荷的需要。本控制策略逻辑清晰,可控性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适用于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14.
FACTS(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元件在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充分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调节系统潮流、提高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作用。研究了UPFC(统一潮流控制器)的动态可行域,指出了UPFC的动态可行域为类似于椭圆的区域。研究了电力系统中多个FACTS元件动态之间的相互影响,仿真分析表明FACTS元件之间存在控制协调问题。由于目前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局限性,实现FACTS元件之间的协调控制有一定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the control signals that are required to generate stepping using two different intraspinal microstimulation (ISMS) paradigms and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of controlling ISMS-evoked stepping using a brain computer interface. Tonic (constant amplitude) and phasic (modulated amplitude) ISMS protocols were used to produce stepping in the hind limbs of paralyzed cats. Low-amplitude tonic ISMS activated a spinal locomotor-like network that resulted in bilateral stepping of the hind limbs. Phasic ISMS generated coordinated stepping by simultaneously activating flexor synergies in one limb coupled with extensor synergies in the other. Using these ISMS paradigms, we propose that one or two independent cortical signals will be adequate for controlling ISMS-induced stepping after SCI.  相似文献   

16.
庄慧敏  张江林 《中国电力》2016,49(12):58-64
主动配电网含高渗透率分布式发电机,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使得过电压或电压跌落问题时有发生,必须实施主动电压控制。考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变压器有载分接头(on-load tap changers,OLTC)的动作特性,提出基于模型预测的主动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并采用全局收敛性能好的信赖域二次规划法对预测控制模型进行优化计算。该策略不仅能够克服不精确建模及测量误差等因素对控制性能的影响,而且能够预测OLTC未来的控制行为对控制电压的影响,以避免不必要的控制行为。最后借助含有5台分布式发电机的IEEE34节点24.9 kV的主动配电网,测试本文控制策略的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会引起接入点出现过电压问题,对逆变器的功率进行控制可以达到调节电压的目的,为此,在深入研究有功功率抑制(active power curtailment ,APC)调压方法和Q(U)与Q(P)等调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协调控制区域内各逆变器输出功率的电压调节方法。该方法将APC与无功功率控制的方法相结合,考虑到各分布式光伏电源之间的协调,采用集中控制的思想,建立典型的约束优化数学模型,使用复合形算法优化求解各逆变器的有功和无功功率指令值,以此保证线路上各节点的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最后建立典型的低压配电网模型,对比现有Q(U)和Q(P)控制策略,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针对该特性,以多网融合的车联网平台系统为基础,构建有序充电引导模型架构。为了体现接入系统的用户充电时间选择的多样性,根据用户意愿将电动汽车在时间层分为接受系统调度集群和不接受系统调度集群,建立不同尺度下的用户满意度函数来充分调动电动汽车用户参与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序充电引导调度策略。在时间层,通过引导车辆的充电时间调节负荷曲线;在空间层,规划各车辆的充电站选择。以包含4座充电站的IEEE-33节点配网为例,利用优化软件LINGO11对模型进行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引导策略具有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在保证用户满意度时,能改善电网负荷、充电站状况。  相似文献   

19.
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是衡量电网自动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采用先进控制技术开发完善AGC的功能,将从总体上大幅度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并能更好地满足电网经济调度的需要。AGC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是大容量单元制火力发电机组存在着较大的滞后和惯性,因此负荷响应速率受到限制。本文借助机炉协调受控对象数学模型,研究和探讨协调控制系统预给煤控制的机理,提出模拟柔性模糊预给煤控制的概念,抽象出算法的一般性和通用性,并对算法通过仿真和在实际机组中的实验加以验证。实践表明:该算法实现过程简捷,可直接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运用各种现有的算法实现,不依赖于专有的模糊控制算法模块,有利于工程应用。应用该算法可以克服锅炉的大迟滞和大惯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协调控制系统响应AGC负荷指令的速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间歇性风电引起的电网功率波动问题日益凸显,而通过制定插入式电动汽车(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PEVs)的合理充放电策略,可为平衡功率波动和调节系统频率提供有效支撑。文章针对含风电的微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了基于电动汽车参与意愿度和效用函数最大的PEVs协调运行模型,并基于一致性理论设计了PEVs分布式充放电控制方法。所提方法以完全分布式方式最优调整PEVs充放电功率,可有效平抑风电功率波动,并能满足PEVs日常多种充电场景需求,包括PEVs随机到达时间和启程时间、电池荷电状态随机初始值和目标值。最后通过含有5个风电场和2 000台PEVs的微网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PEVs协调运行模型和分布式控制方法可灵活满足规模化PEVs的充放电需求,并可有效改善微网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