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断层带煤体瓦斯地质特征与瓦斯突出的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开采期间的突出与断层之间的关联问题,采用瓦斯地质方法,通过矿井开采实例研究了井田内断层封闭与开放的瓦斯地质特征,并根据断层附近瓦斯涌出规律判断断层与突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断层的开放性与封闭性对煤与瓦斯突出具有控制作用.封闭性断层带附近瓦斯涌出异常增大,构造应力集中、常常封闭有高能瓦斯以及发育的构造煤,为煤与瓦斯突出创造条件;开放性断层带附近具有煤层瓦斯压力相对较低,煤层瓦斯含量较正常下降的特征,而在远离断层面的一侧,伴随有平行断层的条带状煤层应力集中区,其中具有煤层瓦斯压力大、煤层瓦斯含量高的特征.该成果对煤矿在煤层断层带开采瓦斯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淮南煤矿是全国瓦斯治理难度最大的矿区之一,目前已探明瓦斯资源量6000亿m3,现有9对生产矿井全部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构造复杂,巷道支护极其困难,是典型的复杂地质条件高瓦斯矿区.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联系,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值和掘进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影响,确定矿井煤与瓦斯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其显现特征,并对原解危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临界条件的埋藏深度、区划断裂交汇以及较高的构造应力等是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地质类因素;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贵州某煤矿煤与瓦斯突出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贵州某煤矿近年来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为例,指出了该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类型及突出强度特征,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得出了该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李蕊  浑宝炬 《科技信息》2011,(29):I0129-I0129,I0126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和生产,尤其进入深部水平以后,地质条件日渐复杂,深部立井井筒揭穿煤层的时候容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因此,如何安全地揭开深部煤层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对煤炭能源需求的激增和开采新技术的运用,我国煤矿的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高端的工艺.管理要求使煤与瓦斯突出的威胁不断加剧。虽然国家已经对该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动力现象,煤与瓦斯突出仍是煤矿安全工作中的难点。本文深入介绍了我国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现状.基本规律与预兆特征,并分析了通过综合预警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矿井煤与瓦斯突出这一难题的可行性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淮北矿区石台煤矿3煤层为工程背景,采用瓦斯地质单元划分的方法,以井田内主要断层和天然焦区为界.将主采煤层3煤层划分为3个独立的地质块段.分别对不同地质块段内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赋存规律进行研究。为研究地质条件对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及岩浆侵蚀等对煤层瓦斯压力和瓦斯涌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岩浆岩侵入对石台煤矿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最为明显,地质构造对瓦斯保存和运移具有重要作用.地质块段的划分对地质构造复杂的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瓦斯地质单元是研究煤层瓦斯地质规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基础,为了使矿井防突措施更加有效,瓦斯抽采效率更高,基于甘肃靖远矿区魏家地煤矿井田瓦斯地质特征和煤层瓦斯参数,对井田进行了瓦斯地质单元划分,并对工作面进行了突出危险区域划分,建立了3个瓦斯等级.根据工作面不同的瓦斯等级和突出危险性有针对性地实施顺层钻孔、上隅角埋管、...  相似文献   

9.
煤与瓦斯突出,是矿井中的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也是煤矿中的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近年业,全省加大了煤矿瓦斯治理力度,瓦斯爆炸事故明显下降,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降低不明显。在较大事故发生中,瓦斯突出事故死亡人数是瓦斯爆炸的2.4倍,成为煤矿事故的主要杀手。因此,加强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减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是我矿实现矿区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一种复杂的动力现象,它严重地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区域预测是以突出机理为基础的一种预测.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理论的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等理论,分析确定了井田范围内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构造、地应力、煤质煤体结构、煤层瓦斯赋存条件和瓦斯参数等重要因素及相互关系,确定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综合指...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阐述了南桐煤矿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点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以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为依据,用瓦斯地质观点提出了5~#煤层突出点预测预报的临界指标,经实践检验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危险性问题,采用灰色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煤矿井下不同地点的突出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瓦斯压力、瓦斯放散初速度、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煤的破坏类型可以作为反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主要指标.依据灰色综合评价的方法,对煤矿井下不同地点的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进行了排序.该成果对煤矿井下突出事故的防治提供了方向,对于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预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固庄煤矿瓦斯突出进行的分析,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特征,提出了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理论出发,分析了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内因和外因。结果表明,地应力、煤层形成时代、大地构造环境是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内因,掘进方式和掘进速度是导致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外因。研究旨在提高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理论认识,减少由煤与瓦斯突出带来的灾害。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关联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进行灰关联分析,得出了各影响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影响程度的大小排序;选择灰关联分析的5个优势因子作为输入参数,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我国典型突出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实例作为学习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学习,并以云南恩洪煤矿的煤与瓦斯突出实例作为预测样本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该系统能较准确地预测煤矿的瓦斯突出情况.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是我国产煤大省,全省50% 以上的煤矿为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地质灾害严重制约全省煤炭工业的发展.根据大量原始地质资料和矿井瓦斯突出案例,综合分析和研究了河南省煤田瓦斯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煤系地层的岩性岩相、构造变形及煤岩变质程度是控制矿井瓦斯突出的三大主要因素.此外,还提出了相应的瓦斯防治对策,对我国东部矿井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红军 《科技信息》2013,(10):433-434
煤矿瓦斯事故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又是防治瓦斯事故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规律的分析总结,并结合阳泉矿区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重点论述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煤矿生产实践中的瓦斯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预测的量化标准,并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根据贵州省煤矿的矿井瓦斯特点,分析了其频发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原因,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的分析和探讨,介绍了部分防突技术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实际问题和改进建议.认为通过采取综合防突、立体消突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加强对地应力以及突出预测技术的研究,是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孟津煤矿煤层埋藏深,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属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322水平西翼轨道运输大巷近煤掘进期间严重底鼓及瓦斯涌出等现象,通过采用钻孔卸压及注浆加固技术对巷道底鼓进行处理,实现了煤与瓦斯严重突出矿井近煤岩巷底鼓及瓦斯涌出的成功治理,提供了特定地质条件下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巷道近煤掘进底鼓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煤与瓦斯突出损伤动力演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与瓦斯突出中力学性质表现得相当复杂.目前研究很少考虑瓦斯压力梯度对煤的流变破坏作用.本文中基于对煤岩力学性质新的认识,从煤岩损伤破坏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煤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流变性质、地应力和瓦斯压力等因素.根据煤的力学试验结果所表现的非线性弹性性质,在分析瓦斯压力、地应力分别在突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基础上,将煤与瓦斯突出具有强烈时间效应的动态力学过程分为准备、发动、发展和终止4个阶段.对瓦斯压力、地应力和重力作用下煤的加速损伤演化所引起的煤与瓦斯突出进行了发生机理的阐述,从而得出煤壁内部瓦斯压力梯度是突出的主要动力源,地应力只是对突出起到辅助作用.对煤岩灾变的延期性、孔洞形状、声发射特征、相对瓦斯涌出量大大超过煤层瓦斯含量、突出煤的分选性、突出的终止过程等现象作新的解释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