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龙辉 《安徽医药》2015,(3):527-529
目的:探讨可摘义齿修复对于天然牙短牙弓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该院口腔科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160例天然牙短牙弓患者,所有160例天然牙短牙弓患者均给予可摘义齿修复,在义齿修复前和修复后3个月发放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比较修复前后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患者行义齿修复前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10(6,14)分,义齿修复3个月后得分5(3,8)分,显著低于义齿修复前得分(P <0.05);生理疼痛、生理障碍、残障得分修复后得分显著低于修复前(P <0.05),功能限制修复后得分显著高于修复前(P <0.05)。结论可摘义齿修复虽然增加功能限制,但能够在生理疼痛、生理障碍、残障方面提高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从而总体上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钟彬  孙薇  杨建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2004-2005
目的 对可摘义齿修复患者进行口腔健康宣教.方法 对76例牙缺失患者采取相应的口腔健康宣教措施,并记录患者对可摘义齿修复的满意程度.结果 接受口腔健康宣教的76例牙缺失患者中有73例达到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结论 对患者进行口腔多方面知识的宣教和行为指导,可以延长义齿的使用时间,使牙列缺损的修复达到满意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短牙弓治疗法固定修复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经可摘局部义齿(RPD)修复1个月后改作短牙弓治疗法(SDA)固定修复牙列缺损的11例老年患者,分别在两种修复体使用2周、4周时进行咀嚼效率测定,并做主观感受的评价。结果 患者RPD修复2周时的咀嚼效率最低.与其他三组经配对t检验表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RPD修复4周与SDA法固定修复2周、4周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认为SDA治疗法较RPD修复舒适。结论 SDA治疗法固定修复牙列舒适,改善咀嚼功能迅速,对不能耐受RPD修复的老年牙列缺失患者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需要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健康宣教和未宣教两组。结果:经过半年复查,实验组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进行健康宣教对于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牙列缺损是口腔患者常见的疾患之一,恢复缺失牙齿的功能,促进健康、美学是口腔修复治疗的基本目标。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由于使用方便和价格合理在临床修复中的占据重要地位,目前仍是牙列缺损的主要修复方式[1]。铸造可摘支架义齿是牙列缺损修复中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之一,多年来制作铸造可摘支架义齿已取得很多临床经验。用于制作支架义齿的材料有很多种,其中传统钴  相似文献   

6.
牙列缺损是口腔修复临床的常见和多发性缺损畸形[1].在牙列缺损的诸多修复方法中,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是最常见的方法,但在修复后牙缺失时,必须在尖牙或双尖牙上放置金属卡环,严重影响美观,许多患者难以接受.弹性义齿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新型可摘局部义齿.因其体积小、无金属卡环外露、真实感强、基托薄、异物感小、不影响发音、色泽自然等优势,而受到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同[2].作者收集了我院口腔科2000年至2004年进行弹性义齿和传统RPD修复前牙缺失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干预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心理暗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89例.心理暗示组在活动义齿修复前采用心理暗示干预的方法,对照组未给予任何暗示,按照快速适应型、渐进适应型及弃用型三个等级统计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心理暗示组的快速适应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渐进适应型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弃用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暗示干预应用于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时,可有效减轻可摘局部义齿患者初戴时的异物感,增强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使用的信心,缩短患者对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时间,能够使患者坚持戴用,且简单易行,在口腔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铸造支架局部可摘义齿,目前广泛地使用在修复领域,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基本上代替了过去的塑料基托可摘义齿,为患者营造了舒适、美观、坚固、耐用、自洁作用良好的口腔环境,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随访了1997年~2003年以来182例236件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病例,讨论分析其戴义齿后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以提出预防措施,提高修复体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口腔修复临床,老年患者口内多数牙缺失多选用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于义齿修复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了套简冠义齿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个性因素与可摘义齿修复后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患者的个性因素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满意度的关系,得出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不仅要提高技术质量,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周炎引起前牙扇形移位的女性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存质量(OHRQOL)的影响。方法 41例进行成年女性错颌畸形矫治患者,按佩戴矫治器类型不同分为试验组(18例)和对照组(23例)。试验组患者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照组患者佩戴自锁托槽矫治器,记录附件脱落重粘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矫治时长以及不同时间段[矫治开始前(T0)、矫治1个月(T1)、矫治3个月(T2)、矫治6个月(T3)、矫治结束(T4)、矫治结束后3个月(T5)]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评分。结果试验组矫治时长最短42步即84周,最长75步即150周,平均矫治时长(97.52±2.35)周,附件脱落重粘48粒,其中2例重启;对照组矫治时长最短34步即68周,最长74步即148周,平均矫治时长(112.38±3.51)周,因颊面管托槽松动掉落重粘115粒。试验组矫治时长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437, P=0.000<0.05)。T1时,试验组OHIP-14评分(25.42±4.21)分低于对照组的(35.47±4.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T2、T3、T4、T5时,两组患者的OHIP-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引起前牙扇形移位的女性患者佩戴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较佩戴固定矫治器有利于缩短矫治时间,及较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卡环可摘局部义齿与附着体义齿咀嚼效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庶男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59-1461
目的:比较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方法: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每例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1个月,采用吸光度法测试其咀嚼效率,佩带两种义齿后的咀嚼效率进行自身前后比较,作配对t检验。结果:卡环活动义齿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813,附着体义齿的平均吸光度值为0.894,两种义齿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01)。结论: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冠外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率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严重交错咬合的上下牙列缺损病例有效实用并且价格较低廉的治疗方法。方法对严重交错咬合患者进行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联合修复咬合重建,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咀嚼效率的检测和颞颌关节功能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显著提高,颞颌关节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固定与铸造颌垫式局部义齿联合修复咬合重建是治疗严重交错咬合患者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汪丽娟  张建寅  王雨生 《天津医药》2001,29(10):606-608
目的减小基牙的应力反应,延长义齿的使用寿命.方法从力学的角度提出一种对称性保留上颌或下颌2~4颗牙齿为基牙,作套入式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方法,同时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套入式可摘局部基牙的齿槽骨吸收率明显低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P<0.01).结论套入式义齿扩大了义齿的基托面积,咀嚼时降低了基牙牙周组织的应力,避免了偏心力矩造成基牙支持组织受力不均的现象,为有健康余留牙的患者提供了新的修复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其中51例接受活动义齿修复,剩余31例接受固定义齿修复.51例接受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中,23例为全口义齿、10例为上半口义齿、11例为下半口义齿、7例为赝复体,其治疗合格率为96.08%.所有患者治疗半年后随访,均能很好保养义齿,无一例复发,合格率为100.00%.结论 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修复治疗涉及到美学性、治疗性和功能性修复,以及修复后的保养、维护和预防.从具体来看,要根据患者的全身和口腔局部情况,制定和实施符合老年人年龄特点和患者具体特点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16.
陈睿  汪洁  吴姗姗  郭金芝  张元瑞  曹彬 《安徽医药》2014,(12):2326-2328
目的:探讨安徽省铜陵地区胃食管反流病( GERD)的患病情况。方法采用症状问卷筛查方法,通过对2012年铜陵地区3个市级医院的消化专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人群进行调查,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研究,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ERD以40~60岁年龄多发,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文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GER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情况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与健康人群相比明显下降(P<0.05)。结论安徽省铜陵地区GERD发病率,与国内患病水平接近;患者易合并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重视GERD患者抑郁、焦虑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和分析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的心绞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对松动基牙的影响。方法选取肯氏三类牙列缺损且末端基牙2度松动的患者年的患者60例,修复体60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松动基牙仅置支托,二组松动基牙置三臂卡。记录并比较戴义齿3年后松动的基牙患龋率和牙缺失率。结果一组的患龋率(10%)和牙缺失率(3.33%)低于二组(13.33%,10%)。结论肯氏三类牙列缺损末端松动卡的保留有利于义齿的稳定,且仅置合支托的设计有利于松动基牙的保留,基牙的患龋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伢典(Carisolv)凝胶及其系统微创治疗龋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以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对伢典微创治疗龋齿患者前后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QoL)进行问卷调查,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结果:临床治疗全部获得成功。量表各领域中"生理性疼痛"得分最高,该领域OH-QoL最差,其次为"心理不适"。治疗后总体OH-QoL比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因素状况对龋齿患者OH-Qo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适及心理障碍3个领域。结论:伢典微创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者对传统龋病治疗方法的恐惧,并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