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年间收录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并对80例患者的子宫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果显示,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有73例彻底康复,5例情况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且在术后对80例患者都进行了24 d的抗生素治疗,均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且创伤小、复发率低、无并发症,值得在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使用宫腔镜诊治的1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35岁以上患者占总病例数的77.60%,单发性息肉占73.33%,多发性息肉占26.67%,子宫后壁息肉占48.33%,子宫前壁息肉占20.00%,其他位置息肉占31.67%,息肉直径小于1 cm占53.33%,1~2 cm占30.00%,大于或等于2 cm占16.67%;2)宫腔镜诊断与最后病理诊断符合者90例(符合率75.00%);3)全部手术均1次完成,无手术并发症;4)术后随访1年,7例患者复发,阴道不规则出血者100%症状改善,月经增多者76.92%症状改善,经期延长者84.61%症状改善,不孕患者66.67%妊娠成功.结论 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对180例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58例,并对其行宫腔镜下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下诊断为单纯子宫内膜息肉55例,子宫内膜息肉伴增生过长3例。对31例子宫内膜息内行宫腔镜下刮宫术,行宫腔镜电切术27例,术后随访3-6个月,临床治愈率98.4%(57,58)。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观病灶,准确定位活检及手术治疗,是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总结分析158例宫腔镜下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大多数患者通过该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多数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有小腹隐痛及少量阴道淋漓出血;所有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症状在术后1~3个月完全改善,在术后6—12个月有少部分患者复发,术后12个月有效率达86.7%。34例不孕症患者在术后有18例受孕,受孕率为52.9%。结论宫腔镜下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较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并分析术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期间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进行治疗,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不采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结果 124例患者经过宫腔镜手术治疗后1年时间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预防,可以有效地防治病症复发,因此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polyp,TCRP)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孕激素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96.0%,手术均1次完成,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为(20±5.5)min,平均出血量为(45±10.0)mL,术后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为零,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5.0d,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90.0%,有效率达到100.0%。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术方法,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宫腔镜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因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在术中及病理被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共42例。结果患者采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既诊断明确,同时对疾病进行了治疗,且确诊率较盲目刮宫及超声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较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宫腔镜诊断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确诊及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结合宫腔镜及B超检查,对比两种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的临床价值。结果B超确诊率为65.45%,宫腔镜确诊率为9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发生腹痛、感染及大出血等不良反应,1例发热,3 d后自愈。结论采用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率高,同时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方面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方法对51例经宫腔镜术后病检证实、术前经过阴道彩超检查及复查过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4例,符合率为86.3%,其中11例经过月经干净后复查确诊。结论要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应该了解病史和临床症状;充分利用阴道彩超检查;掌握子宫内膜息肉等内膜异常疾病的声像图诊断;动态观察,多次复查;选择增殖期检查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112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术前均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112例经病理确诊的内膜息肉患者中,宫腔镜诊断92例,诊断符合率82.14%,阴道B超诊断49例,诊断符合率4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误诊率17.86%,且多误诊为子宫内膜增生症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性高于阴道B超,并且能使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与相应的治疗同时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8例疑似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宫腔镜下的诊断与治疗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根据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7例,子宫内膜息肉样增生11例,诊断准确率89.81%。宫腔镜电切术后无感染及大出血发生。随诊3~12个月,无复发。结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开腹,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在息肉切除的同时切除病变的子宫内膜可防止息肉的复发。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代替传统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宫腔镜和B超对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宫腔镜检查以及B超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宫腔镜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子宫内膜息肉,B超诊断结果显示有75例患者存在子宫内膜息肉,二者符合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0至2008年6月因子宫异常出血就诊行宫腔镜检查,术中及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32例。结果采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既明确了诊断,同时又对疾病进行了治疗,且确诊率较盲目刮宫及超声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是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对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活检标本1 708例,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 639例,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1 465例,两者诊断符合率89.38%;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病理检查诊断其他病变174例,误诊率10.62%;宫腔镜未诊断子宫内膜息肉,而病理诊断子宫内膜息肉69例,漏诊率4.04%。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年龄在24~65岁,高发年龄在35~45岁,子宫内膜息肉在年轻不孕症患者中也可见到。结论对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时段作病理学检查,对明确疾病的性质,制定正确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本院56例经宫腔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标准,56例患者中,B超诊断符合率为41.07%,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9.2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仅有1例复发,其余患者康复均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2例行宫腔镜下电切术,并予以孕激素治疗及随访。结果4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2%,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结论应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较以往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尤其是应用宫腔镜电切术使多发的、较大的子宫内膜息肉彻底切除,配合孕激素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宫腔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36例,比较B超、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136例患者中,B超诊断符合率为42.65%,宫腔镜诊断符合率为87.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子宫无异常出血,贫血纠正,16例不孕患者中12例于治疗后两年内成功受孕。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2月到2005年8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息肉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共82例,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11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71例。合并月经过多69例、贫血24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有生育要求者9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39±6)岁;且均行术后随访。结果82例中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52例,行宫腔镜定位摘除息肉术30例。69例月经量过多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53例、术前贫血患者,术后2-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9例不孕症术后6例妊娠。11例绝经患者术后无异常出血。术后随访3年,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1例,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2例。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均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术中出血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明显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经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宫腔镜检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不孕症患者188例,统计其中患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的比例,并且统计分析其术后妊娠的情况。结果188例不孕症患者中,经官腔镜检查后发现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的共有33例,占17.5%;经官腔镜治疗后,这些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术后1年内宫内妊娠19例,总宫内妊娠率为57.5%,其中术后半年内宫内妊娠17例,占1年宫内妊娠的89.5%,且术中、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宫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经诊治后(尤其半年内)宫内妊娠率较高,可达到早诊治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的受孕机会,是诊断和治疗无症状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