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纤维化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弥漫性的过度沉积,是机体对于肝实质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及许多慢性肝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重要步骤.迄今为止,临床尚缺乏特异性有效逆转或阻止肝纤维化进展的药物,尽早对肝纤维化进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靠组织病理学、血清学标志物及影像学手段.肝活检被认为是肝纤维化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但由于肝活检的风险和局限性,无创肝纤维化评价模式的建立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无创检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肝纤维化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佳丽  张福奎 《山东医药》2011,51(16):108-110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最终可发生肝硬化和(或)门脉高压。目前,肝脏活检是对PBC进行组织学分期的"金标准",组织学分期较高者应用熊去氧胆酸(UDCA)的疗效降低,病死率增加。但是,由于肝脏活检属于创伤性操作,难以反复多次进行,并且存在取样误差、不同病理阅片者判断的个体差异等缺点[1],所以,研究无创性指标或手段辅助诊断肝纤维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PBC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中胶原蛋白等ECM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轻者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合并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再生结节形成,称为肝硬化。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然而,其作为一种创伤性检查方法,有潜在并发症,不易为患者接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代表机体对各种病因引起肝组织的损伤一修复反应,这个过程包括肝小叶塌陷,纤维间隔的形成和肝细胞再生结节的形成。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外间质(ECM)合成增加和(或)降解减少而导致ECM过度沉积而导致的结果。ECM在肝脏堆积的弥散过程可以最终发展到肝硬化。传统认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是不可逆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如能积极消除致病原因,可延缓或逆转肝硬化的发展。对纤维形成和消退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为抗纤维化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检测对评估纤维化形成诊断的价值有限,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是评估肝病不同阶段的金标准,然而,肝活检由于是创伤性操作,取样样本量小,存在抽样误差及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差异,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肝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在肝纤维化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炎症信号被激活,促使肝星状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最终导致肝脏中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分泌和沉积,形成瘢痕组织。本文综述了肝星状细胞、Kupffer细胞、炎症小体、炎症信号通路等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中肝内纤维生成和降解失去平衡,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所致,常伴有炎症,并可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些进展。一、肝纤维化的诊断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1]。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mm,并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Bedossa等[2]研究表明:按METAVIR计分系统标准,如肝…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是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而且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重要中间环节。目前,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仍然是病理组织活检,但其有很多缺点和不足,难以在临床广泛开展。血清学相关检测指标简便快速,创伤小,尤其适用于不能进行肝脏穿刺的患者。现就血清学检测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肝硬化诊断指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肝穿刺作肝组织病理检查的创伤性和局限性,因而探讨准确可靠的无创方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情判断和疗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1 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研究进展 郑氏等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肝脏、脾脏、胆囊的二维超声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共44项,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发现有20项指标与肝组织炎症分级、19项指标与肝纤维化分期显著相关,其中门静脉(PV)主干最大  相似文献   

9.
慢性肝炎临床诊断与病理分级分期诊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191例慢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肝活检,病理切片按Scheuer推荐标准进行了分级分期诊断,并与肝功能、肝脾B型超声检查对照,提示慢性肝炎随着炎症活动的严重和反复,肝内纤维化程度亦愈明显。慢性小叶性肝炎诊断必须依赖于病理诊断。肝硬化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33%,故病理诊断分级分期是目前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纤维化者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马思佳  陈建能  卢燕辉  郑瑞丹 《肝脏》2012,17(11):818-821
肝纤维化是肝脏在多种致病因素长期作用下,肝细胞外基质成分在肝组织中大量沉积,进而引起肝内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最终演变至肝硬化;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组织学病理表现为肝细胞炎症坏死、局部网状支架塌陷,融合而形成胶原纤维。肝纤维化阶段病因明确及时治疗,往往可以逆转,一旦病情持续进展,往往演变成假小叶,最终发展至肝硬化。  相似文献   

11.
陈婧  何卫平  胡瑾华  王慧芬 《肝脏》2009,14(1):14-16
目的分析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2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理组织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有明显临床症状,10例有典型门脉高压症状,11例就诊时肝功能异常,肝脏病理主要表现为:肝组织内呈现宽大致密且炎症不明显的胶原纤维间隔,或纤维束弥漫穿插于固有的肝小叶内,无典型的假小叶结构。结论对于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门脉高压症患者,应尽可能进行肝组织活检病理检查以协助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对于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肝组织学病理分期是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迄今为止,肝活检是确诊病理分期的必要手段,但费用及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旨在寻求一种非创伤性但又能准确预测肝纤维化的实验室方法。 方法 回顾性评价211例在治疗前均作了肝活检的HCV患者。其中58例有酗酒史(每日饮酒含酒精量超过50g以上),无合并其他肝病。测定所有患者血清AST/ALT比值和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选用最靠近肝活检日期的数值。肝脏细针穿刺活检标本单独由一个病理医师进行盲法评判积分并确定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所有活检组织大小适当,含有4个以上的汇管区。肝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为无(0)、轻度(1)、中度(2)、重度(3)、肝硬化(4)。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肝炎易导致肝纤维化,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可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沉积,是对炎症和坏死组织的修复反应,所以治疗肝纤维化是防止或延缓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ECM)特别是胶原的过度沉积,是继发于肝脏炎症或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代偿反应,是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进一步发展则形成肝硬化。此时肝脏原有结构被破坏,大量胶原纤维异常沉积,形成纤维隔。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易导致肝纤维化,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可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纤维和结缔组织沉积,是对炎症和坏死组织的修复反应,所以治疗肝纤维化是防止或延缓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前白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对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检测78例经肝活检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AB水平的变化,并将其与肝活检组织的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为G1-G4级,纤维化分为Su-S4期。炎症轻重两组间PAB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增加,PAB逐渐下降,且S4及S0、S1、S2和S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AB与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之间相关性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PAB能较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炎症活动水平,并能较敏感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示早期肝硬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非侵入性检查诊断酒精性肝病的价值。方法使用FibroScan测量肝脏硬度,并予以量化。对98例酗酒者进行FibroScan检查,并对肝脏硬度超过13kPa的患者进行肝活检,评价其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肝脏硬度超过13kPa的53例患者中,9例患者由于超重未能得出准确的测量数值,8例拒绝肝活检,3例因患有其他疾病而未能进行肝活检。在33例肝活检患者中,12例确诊为肝纤维化,21例为肝硬化。肝脏硬度阈值为13kPa的酗酒患者存在肝硬化的阳性预测值为97%。结论 FibroScanR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有很高的阳性预测值。我们认为:1,肝脏硬度低于8kPa的酗酒患者可能不存在肝纤维化;2,肝脏硬度介于8.0至13.0kPa之间时,肝纤维化可能正在形成;3,肝脏硬度超过13kPa时,肝硬化已经形成,应该考虑为该类患者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超声医学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他已成为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重要诊断和评价手段.二维超声用于显示肝脏形态及回声,是超声诊断的基础手段.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可以显示门静脉系统血流情况,不仅可以作为评价肝实质病变程度的指标,也是判断门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的有效指标.超声造影提供了良好的血池示踪剂,能够反映肝脏的血流灌注,从而能够评估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近年来出现的弹性成像通过测量肝组织弹性模量的差异评估肝脏病变程度.Fibroscan在分期诊断慢性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监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发展中表现出了优异的诊断价值,为无创性诊断肝硬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以上技术综合应用于临床,大大提高了肝脏疾病的诊断成功率.本文就超声医学在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作用,从以上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肝纤维化是各类损伤因子累及肝脏后的一种病理修复状态。几乎任何能造成肝脏损害的因素均可致肝脏发生纤维化。在这个病理进程中,正常功能肝细胞数量的减少、肝脏小叶结构改变、血液循环紊乱等均可致肝脏正常生理功能逐步丧失,最终进展为肝硬化。业已形成的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能否改善乃至逆转是目前肝纤维化研究领域的关键。以往的动物模型和近期临床领域充分的研究证据支持肝纤维化/肝硬化能够被逆转。Marcellin et al  相似文献   

20.
《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6):793-803
肝纤维化是肝脏受到各种损伤后细胞外基质(即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弥漫性过度沉积与异常分布的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近年来对肝纤维化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其认识方面有不少进展,我们为此组织了国内本领域相关专家,就肝纤维化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治疗及肝纤维化治疗药物临床开发应用形成共识,以便更好地指导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及药物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