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   总被引:52,自引:10,他引:42  
总结当前国内配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馈线自动化 处理过程中故障检测、故障隔离与网络重构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同应用特点提出了5种馈线 自动化的技术实现策略,分别是带时限电压型自动分段方案、重合器方案、分层处理方案、 FTU就地处理方案和保护式方案,对它们的故障处理时间、恢复供电时间和应用条件及技术 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原理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主要功能之一,该文针对中国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情况,讨论了馈线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提出了建立在光纤快速通信基础上的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的新原理和新概念,馈线系统保护充分吸取了高压线路纵联保护的特点,利用馈线保护装置之间的快速通信,一次性地实现对馈线故障的故障隔离,重合闸,恢复供电功能,将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从集中监控模式发展为分布式保护模式,从而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现有的主要馈线自动化技术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基于互通信功能FTU的馈线自动化改进方案,并介绍其在厦门城市配网中的应用实例及其效果。该改进方案实现了直接跳开故障点两侧断路器进行快速故障隔离的功能,进一步缩小了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并将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的时间缩短至秒级。在接有重要敏感负荷的配电环网上应用该技术,能显著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线路故障的正确定位、自动切除故障、线路重组恢复非故障线路的供电发挥着重要作用。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将大大提高配网的供电可靠性。主要从配网实现馈线自动化系统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分析论述,指出网络式保护和分布式智能控制的优缺点,探讨馈线自动化系统建设实践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馈线自动化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配电网故障,进行故障定位、隔离并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首先介绍了馈线自动化工作过程,通过分析故障定位错误和故障后供电恢复失败的典型案例,探讨了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分类讨论馈线自动化动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运行中馈线自动化现场终端、无线通信延时,主站FA策略和自动化线路运行状态问题等,提出了提升正确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馈线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丙垠 《电网技术》1998,22(3):54-60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馈线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系统的结构、通信技术和馈线自动化的远方终端及主站技术。文章最后介绍了美国纽约长岛电力公司(LILCO)的一个馈线自动化工程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供电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单独采用继电保护或者纯馈线自动化来保护线路在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湖北配电网不同供电区域和网架结构入手,以线路可靠运行、减少停电时间及缩小停电范围为目的,提出了继电保护与馈线自动化相结合的保护配置方案,即主干线分段开关采用馈线自动化模式,保护实现故障快速就近切除,馈线自动化实现精准隔离与...  相似文献   

8.
馈线自动化能够实现配电网中故障的快速检测、故障的快速隔离、非故障区的快速恢复和故障信息的分析,是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供电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几种馈线自动化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9.
沈学辉 《电工技术》2021,(19):100-101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对配电网中的设备进行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集成系统,在馈线故障时可快速、准确定位、隔离故障及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对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不可少,因此保证馈线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对馈线自动化系统运行状态在线评估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实时采集馈线终端的在线率、终端/主站的逻辑策略正确率及故障隔离正确率来评估系统运行状况,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馈线自动化系统运行质量,保证馈线自动化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0.
用户分界开关有效解决了用户故障造成配电线路大面积停电的供电难题,而随着智能配电网建设的深入,配电线路将逐渐实现馈线自动化,因此对两者兼容性进行研究非常必要。在对分界开关和馈线自动化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分界开关与集中型馈线自动化、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的兼容性。分析表明,对于用户设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分界开关能够自动隔离故障,不会对馈线自动化产生影响;而对于用户设备发生相间短路故障,则分为两种情况。电压-时间型或投入重合闸的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张汉雄 《广东电力》2010,23(7):18-21
介绍了目前配电网中馈线终端装置(feeder terminal unit,FTU)及被控开关的3种普遍供电方式,分析了其存在的缺陷,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2种电源方案,分别是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电源方案和基于超级电容器-蓄电池的混合电源方案。CT电源方案是从CT采集能量,为FTU和被控开关提供电源,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基于超级电容器-蓄电池的混合电源方案综合利用蓄电池放电时间长和超级电容器储能巨大的特点,在线路故障时由蓄电池提供FTU工作电源,由超级电容器提供被控开关的操作电源。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在上海电网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建华  毕春海  岳涛 《电力技术》2014,(2):18-22,110
受持续激励政策和天然气供应增加等因素推动,上海市未来分布式天然气发电装机规模将持续增大,会对电网发展产中影响,为此,对上海电网电力需求预测和电源建设方案进行分析,并在研究上海市天然气供应能力和消费市场的基础上,分析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的气源潜力、发展前景及其对上海电网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先,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建设基本不受电源建设空间的制约;其次,2015年上海分布式天然气发电装机潜力约为40万kW,对电力供需平衡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是,2020年该数字可能达到375万kW,发电量占上海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将可能超过5%,可能对外来电力的消纳产生一定影响,也将会降低本地常规电源的发电利用小时数。  相似文献   

13.
叶旭坤  吴秀全 《供用电》2012,29(2):44-46,54
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如何确保对一级负荷设备的正常供电值得认真研究。以某大运赛事游泳馆10~0.4kV运行方式为例,研究10kV进线失压的情况下保证一级负荷供电的方案,提出0.4kV自动转换开关电器(ATSE)切换与10kV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配合引起的时间竞争问题及其保供电应急措施,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馈线自动化(FA)存在过度依赖通信、安全防护难度大、定值参数不能自适应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自适应重合式FA方法。结合单相接地暂态特征检测原理,制定过流失压跳闸,合闸过流后跳闸并闭锁,短时来电跳闸并闭锁的策略。配合变电站出口保护设计FA逻辑,并基于配电一二次融合成套装置实现多分支多联络配电网的大电流故障和单相接地故障的定位隔离及非故障区供电恢复。最后,基于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搭建仿真测试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馈线终端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冠升  胥布工 《低压电器》2010,(21):29-32,40
针对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结合无线网络技术,采用ARM7处理器LPC2138、射频芯片CC1101以及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A,设计了一个无线配电网馈线终端(FTU),解决了传统馈线终端可靠性低、成本高和安装布线困难的问题。讨论了该终端的整体设计方案、各硬件模块的设计以及软件功能实现。所设计的终端实现了电量采集、处理、存储、无线通信、开关控制等功能。试验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数据采集速度快、精度高,无线通信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现有配网中分布式FA的缺陷,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方案,实现了一种成本较低、性能可靠的配网智能分布式FA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具体系统组成、实现方法。该配网智能分布式FA方案不需要主站的配合,可完成多种接线方式的故障判断、故障隔离和快速的恢复供电,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馈线自动化及其在上海世博园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瓅  汪政 《供用电》2010,27(3):15-17
馈线自动化的应用是配电自动化技术实用化的重要方向之一。简要介绍了配电网实施馈线自动化的条件和馈线自动化的技术特点。以馈线自动化在上海世博园区的应用为实例,具体阐述了集中式馈线自动化故障处理模式和电力载波加光纤的综合通信模式的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布式发电(DG)对电网的支撑作用及其对配电网规划的影响,提出DG的布点规划流程和含DG的配电网规划流程,给出分布式电源(DGS)在径向馈线中的最佳位置的确定方法,并以分布特性不同的三种馈线负荷分布为例验证了DGS在馈线中的合理布置会大大降低系统的功率损耗。  相似文献   

19.
在高可靠性示范区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年平  陈东 《供用电》2012,29(1):37-39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其中用于中压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目前在一些地区进行示范实施。以上海市电力公司建立的浦东高可靠性示范区为例,介绍了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实现方式,讨论了在高可靠性示范区馈线自动化的实施方案及具体实施情况,分析了该方案实施后的效果以及在浦东电网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介绍石家庄市试点区域配电网一次网架结构现状,根据负荷的重要性与层次性,提出集中型全自动FA、二遥+故障定位、二遥+馈线自动化等4种10kV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分析4种馈线自动化实现方式的应用情况,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