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在门诊,经常有不少家长因孩子上课思想不集中、课上做小动作或作业敷衍了事、成绩不佳等,认为孩子得了"多动症",到处求医服药。事实上,真正的多动症只占其中的1/3,其他2/3都属于贪玩,缺乏学习兴趣,或有其它神经系统疾病问题。活泼、好动甚至有些顽皮,是孩子的特性。而多动症与孩子顽皮好动与是有本质区别的:注意力缺损多动症的孩子没有兴趣爱好,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孩子最喜欢的电影、电视、连环画、棋类游戏等也不能专心;但顽皮  相似文献   

2.
孩子特别顽皮,好动,学习不认真……年轻的父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患了多动症。以下是1989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多动症最新临床标准,家长可以给孩子测测看。  相似文献   

3.
马志国 《家庭育儿》2007,(12):48-49
随着心理科学的普及,儿童多动症这一概念几乎成了熟语,为大家所用。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把儿童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了等号,这就把儿童多动症的外延给人为地弄宽了。虽然研究的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认为在总人口中多动症的比例很小。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很好动,很像多动症的症状,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为什么这样说?多动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4.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这类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响学习。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男孩约为女孩的4—9倍。 如何区别活泼好动与多动症? 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活泼好动孩子虽然顽皮好动,但遇到感兴趣的、新鲜的事物时,如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还讨厌别人进行干涉。多动症患儿则在任何场合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是看“小人书”、“动画片”也不例  相似文献   

5.
月丽 《家庭健康》2004,(12):13-13
多动症患儿常在6岁以前就有症状,多数还是上学以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影响了学习成绩.才被发现并重视起来的,往往已耽搁了治疗时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那么如何把思多动症的孩子与正常的活泼好动的孩子区别开来、在早期发现多动症患儿呢?  相似文献   

6.
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特别顽皮,淘气,好动,询问是不是儿童多动症。那么,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呢? 儿童多动症指智力正常,接近正常或稍高于正常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存在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和冲动任性。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症状或综合症。一般认为,发病率占儿童总数的2~10%,男孩多于女孩,男女比例约在5:1~9:1之间,7岁前起病,7~14岁最明显。  相似文献   

7.
看着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每个妈妈的心愿。孩子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得更加好动一些,注意力不易集中,到了适学年龄无法适应学校生活,与同龄孩子的沟通也出现障碍,这种状况令家长们颇为担心:难道自己的孩子患了多动症?现在小儿多动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那么"吃"与多动症有多大的关联呢?加法:健脑食物多有益,日常锌铁获取足无论是多大年龄的孩子,均衡、多样化的膳食都是一切营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刘希 《家庭医生》2010,(16):38-39
在儿子刚会走路的时候,我便发现他很好动,几乎不会安安稳稳地坐着,哪怕是吃饭,他都会撅起小屁股一扭一扭地这跑跑、那转转。当时我心里就琢磨,孩子该不会是多动症吧?但家里人都不以为然,说小孩子都这样,好动是好事,如果他一天到晚傻坐在那儿,还更令人担心呢。  相似文献   

9.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征的简称,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同时,还常常伴有头痛、胃痛、下腹绞痛、腹泻、尿频(甚至遗尿)、呕吐等症状。小儿顽皮好动这是孩子们的天性,俗语也有“小儿不动,长大无用”的说法,但是,如果孩子好动得使学习都无法进行下去的话,那么,孩子就已经是病态的多动了,此时家长也需要引起注意了。随着对多动症研究的深入,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已发展为以药物、教育、心理为主的综…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时常听到一个词语叫"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会出其不意地破坏你的心爱之物,如摔掉你的工艺品、打坏你的模型、撕掉你的藏书、糟蹋你的美食,还会发出尖叫声肆虐你的耳朵。总之,除了破坏还是破坏……同时,"多动症"这个名词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了解,尤其是家有"熊孩子"的家长,往往会调侃或怀疑自家的"熊孩子"是否患上了多动症。其实,孩子"多动"不等于得了"多动症",不要盲目给孩子贴标签。顽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多动  相似文献   

11.
陈燕琳 《家庭医学》2005,20(1):12-12
一般多动的孩子在安静的环境下会有所收敛,做感兴趣的事情时就能静下心来。但多动症的孩子则是不分场合环境的多动,即使在安静的环境里也一样毫无顾忌地上跳下窜,看电视也要扭来扭去。如何辨别孩子是正常的好动还是多动症呢?以下方法可自测:  相似文献   

12.
正"这孩子特别好动,简直一刻也停不下来,直到累极了睡着为止,这孩子是不是患了多动症啊?"在门诊,经常有孩子家长这么问儿科医生,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多动症"青睐"男孩多动症,在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障碍,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多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过度,同时可能合并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等。  相似文献   

13.
多动症的孩子现在不少,因为有的孩子症状不是很典型,没有引起人们重视。不少的家长谈及自己的孩子特别好动,不知是否患有多动症。  相似文献   

14.
陶陶明年就要上小学了。这个小丫头果真人如其名,淘气得不得了,似乎天生就精力旺盛。陶陶妈常说她没女孩儿样,也难怪妈妈抱怨,就连邻居家的阿姨都说陶陶要比男孩子还淘气顽皮。也有一些年纪大的婆婆说做家长的不能心太急,孩子再长大一些就会懂事听话了。还有热心阿姨提醒陶陶妈,说这孩子看起来像是得了多动症,要尽快去医院治疗,耽误不得。陶陶妈开始担心,随即便去了医院。那么,陶陶的情况到底算不算多动症呢?  相似文献   

15.
别曲解儿童多动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孩子淘气调皮、活泼好动,家长就怀疑孩子得了儿童多动症;也有些孩子真的得了多动症,家长却误以为孩子只是淘气或是脾气古怪。据统计,我国多动症的患儿有数千万人之多,给孩子自己、他们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许多不便和烦恼。这一现状不得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许多家长、老师,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究竟孩子出现什么情况是患了儿童多动症?孩子得了儿童多动症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药物与人》2010,(6):5-5
<正>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但过分的多动、调皮可就不那么简单了。多动反应往往同淘气顽皮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一旦到了入学年龄,家长们才发现孩子存在学习困难,易怒急躁,情绪不稳等行为问题,而一旦出现这些表征时发病已经不轻。武警河北医院儿科中心潘树田主任指出: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一所小学校里总有个别特别淘气顽皮的儿童,让老师觉得又喜又气,也让父母感到十分困扰.其实这些所谓"问题儿童"呈现的是一种病态,也就是多动症.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种疾病呢?  相似文献   

18.
跨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儿童多动症这个病名逐渐在家长、老师中普及开来。孩子不安稳、老爱动,是不是多动症?不好好做作业、学习成绩不好,是不是多动症?尤其是一些调皮的孩子,老师动不动就请家长:查查你们家的孩子是不是多动症!  相似文献   

19.
程文红 《大众医学》2009,(11):49-49
点评:儿童多动症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与发育有关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的核心问题是自控力差.孩子不同程度出现注意力不持久、注意力分散、好动、行为情绪较冲动。多动症病因复杂、因人而异.而微量元素缺乏只是多动症病因中的一种可能性。而且.每个孩子的自然病程也不同.目前研究还没有发现一种干预方法能够在短期内治愈多动症,  相似文献   

20.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发病时问一般较早,大多数患儿在学龄前就已经出现异常行为。而此时的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比一般孩子“淘气”了点,如此便会延误病情,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期。如何才能早点发现孩子得了多动症呢?专家提醒家长从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