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大经 《四川中医》2005,23(8):15-16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耳聋属中医“重听”、“耳聋”范畴。依据中医药理论,认为糖尿病耳聋的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为本。痰瘀交阻、耳窍不通为标,临床采用具有补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豁痰通窍功用的中药治疗。是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耳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病因病机与治疗两方面探讨气血两虚,肝肾不足,瘀阻脑窍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血管性痴呆多继发于中风等脑血管疾病,乃本虚标实之证,以久病气血两虚,肝肾不足为本,痰浊内生,瘀阻脑窍,神机记忆受损为标,标本互结为基本病机,贯穿该病始终,故滋补肝肾,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李志道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髓海或气血不足,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水饮内阻是病机关键,治以温阳利水为主,方用五苓散加减,并配合胆经四透针刺治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PV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昏,特征是睁眼若视,貌似清醒,静卧不动,不识人事,中医无此病名,应命名为"神呆"。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邪热犯脑,情志失调,颅脑损伤,毒邪入中,髓海不足;病位在脑,病性本虚标实,因实致虚,以虚为主;其气血亏虚,痰瘀阻窍,神明闭阻贯穿始终。病理关键是虚、瘀、痰三端。因此,宜益气养血、化痰祛瘀、开窍醒神,药宜温而动;自拟益神启窍方,方用黄芪、当归、麝香、桃仁、石菖蒲、白芷。  相似文献   

5.
任绪东主任医师认为中风痴呆因情志不遂、五志内伤或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失调,致脑髓空虚,痰瘀内生,上闭清窍所致,该病与痰、瘀、虚有关,且三者互相影响,共同致病。提出"凡呆者必因正虚邪气(痰瘀)闭窍所致",认为该病根本病机为肾虚痰瘀闭窍,主张以补肾活血化痰开窍为基本治法,以此理论创立经验方"开窍益智方"治疗本病,所附临床医案1例,以"开窍益智方"加减治疗中风痴呆辨证为肾虚痰瘀阻窍者。在临证时体现病初以通滞为主,兼顾补虚;病久者以补虚为主,兼通其滞,遣方用药重视醒脑开窍药物及破血逐瘀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郭洪祥  孙斌 《山西中医》2013,29(6):61-62
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血瘀阻,而致关窍不利.中医辨证大致分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痰瘀阻络三型.治法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活血化痰,醒脑开窍;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耳聋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它引起的听力损害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糖尿病性耳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相关认识不多,多为各家之言,并未深入阐述其发病特点,难以达成共识。现从痰瘀理论出发,指出痰瘀互结,阻塞耳窍是糖尿病性耳聋的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所致耳蜗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性耳聋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所致糖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性耳聋进展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性耳聋的本质。以此为辨证依据,提出痰瘀同治是治疗糖尿病性耳聋的重要方法,临床上治疗该病采用化痰活血法较之单纯化痰或单纯活血会更全面、更理想。  相似文献   

8.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介绍王光鼎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认为本病病机为脑络瘀阻、本虚标实,中药治疗以醒神开窍活血汤为主方,针刺治疗主取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督脉穴为主,以养心调神、行气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0.
陈杰 《江苏中医药》2017,49(3):28-2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糖尿病并发症之一。王旭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病因多样,病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致病之本,脉络瘀阻为致病之标,虚瘀错杂,互为因果。提出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基本原则,标本同治,内外法并用,多途径综合治疗。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林丽珠教授为全国中医肿瘤名家,在治疗脑瘤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脑瘤的主要病机为风、痰、瘀、毒、热、虚,其发病以风痰阻窍、瘀毒互结为标,肝肾亏虚为本,提出治疗大法为:补肾健脾益气阴,熄风涤痰祛毒瘀。  相似文献   

12.
成秀梅 《陕西中医》1991,12(10):439-439,451
本文认为中风急性期以风火痰瘀标象为急,中经络以痰瘀阻络为主,中脏腑以风火夹痰,蒙闭清窍为其病机之要,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患者以本虚之象较为明显。故治疗中风也应针对风火痰瘀虚而立法遣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丁樱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症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归纳丁樱教授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方法。结果:丁教授认为遗尿症主要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下元亏虚为本,痰浊蒙窍为标,治疗重视固本开窍,谴方用药注重温阳补肾止遗、涤痰开窍醒神,临床擅用菟丝子。结论:丁樱教授治疗小儿遗尿经验丰富,很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国才认为小儿脑瘫以脾肾亏虚、髓海不充,督脉瘀阻、窍闭神匿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以补益脾肾、通督调神、醒脑开窍为主要治则,将推拿与针刺相结合,其中推拿需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及手法,而针法则采用独创的禅针刺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伍大华教授认为,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精、髓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标实或为风火痰瘀郁阻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发为眩晕。周围性眩晕急性期病机为肝风裹挟痰浊上犯,应治以熄风化痰,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缓解期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治法,采用平眩定晕汤平补肝肾,熄风化痰。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急性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缓解期以中医治疗为主。其病机为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痰瘀同治,常以柔肝通络汤为主方。精神疾患相关眩晕常合并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病机关键为肝郁气滞,且常兼夹血瘀、痰浊、火热、水湿等病理因素,以疏肝解郁为治疗法则,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常以逍遥既济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16.
谢春光教授是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事糖尿病临床与科研工作30余年,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独到见解。谢春光教授认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本病因病机是气阴两虚为本、络脉瘀阻为标,论治以养阴益气活血法为主,遣药参芪复方为基础加减,临证专方专病,灵活加减,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高彦彬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高彦彬教授在多年的临证经验中认为其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因虚致瘀,虚瘀互结,痹阻经络;临床根据病程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分为气阴两伤,瘀血阻络;肝肾阴虚,瘀血阻络;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痰瘀阻络证型;治疗上予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补气健脾、温阳补肾、化痰逐瘀、活血通络等法,合理运用引经药和虫类药,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和外洗疗法,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22-925
迟华基教授基于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认为,痫证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脾肾亏虚、神机失用,标实是痰气上逆、清窍闭塞,其中脾虚痰浊是病机关键。因此,治疗应当立足于此病机关键,以益气化痰、开窍安神为基本治疗原则,拟定癫痫基本方,并结合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急性期以化痰开窍、安神定惊治其标,缓解期以健脾化痰、补益肝肾治其本。并举例其治疗验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4,(8):1044-104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又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米烈汉教授认为伤阴耗气、阴损及阳是消渴病基本发展趋势,糖尿病肾病的病机特点为脾肾两虚为本,肾络瘀阻为标,临床治疗应手段灵活,并依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规律自创益肾活血汤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20.
韩祖成教授在《丹溪心法》中运用石菖蒲-远志药对治疗惊悸、健忘、便浊等疾病的基础上扩展了该药对的治疗范围,在痴呆的诊治中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韩教授认为痴呆的形成以内虚为主,其中以肾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痰浊、瘀血痹阻脑窍为标。石菖蒲-远志两药合用不仅可以醒神益智、交通心肾,还能化湿和胃、豁痰开窍。两药相须为用,正中痴呆病机,并且具有补而不留邪,攻而不伤正的特点。临床应用时常在辨证的基础上,或针对患者病机以药对为君药随证组方,或在主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入药对和其他药物合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