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国华教授临床应用岭南火针,从3个方面治疗疾病:以"以热引热",即"火郁发之"的理论在岭南火针应用中的实际体现;"以点代灸"是对岭南火针作用的一个延伸性思考;"以痛为腧"在岭南火针的针刺选穴中有指导作用。在临床上,林教授将上述3种核心思想圆融变通,并结合中医理论指导实践,充分展现出火针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推广岭南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名家访问、验案举隅等方式,对岭南火针的历史源流、临床作用、操作技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岭南火针是一种具岭南特色的传统中医外治手法,历史悠久,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岭南火针疗法以"火郁发之"立论,具有"温、通、补、清、消"等5种主要作用,操作手法分点刺、密刺、围刺、割治等9种主要手法,多应用于岭南地区潮湿温热疾病的临床治疗。结论:岭南火针体现中医外治疗法"简、便、效、廉"的特点,值得于临床上推广使用,对完善我国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国华教授为岭南火针疗法的代表传承人,他提出岭南火针临床应用以八纲辨证为主,同时结合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认为干眼辨证可从肝肾两虚、心阴亏虚、气阴两虚3方面论治。他深入挖掘古籍内涵,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以"内承泣"穴为主穴并配合下泪点、大骨空、小骨空、少泽穴运用岭南火针点刺治疗干眼的独特疗法。本文从干眼的病因病机和岭南火针的特色入手,通过典型病案分析林教授的辨证思路和取穴特点,以期丰富干眼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岭南火针组30例予岭南火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氯雷他定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量表评分、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量表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岭南火针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岭南火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4均降低,IFN-γ均升高(P0.05);治疗后岭南火针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EASI、瘙痒VAS、DLQI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岭南火针组EASI、瘙痒VAS、DL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岭南火针可有效治疗慢性湿疹,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减轻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火针是灵枢九针之一,是从伏義氏“九针”中的“大针”发展而来,单用或结合其他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效果明显。“岭南火针疗法”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根据岭南地区高温多湿的地域特点、人体易阳浮而阴闭、湿热的体质特点而形成的中医外治疗法,其中对于火针针具的创新、特有的操作方法、确切的疗效及广泛的适应症形成了独特的岭南火针疗法。林国华教授结合岭南地区气候湿热、阳盛有余的特点,通过“辨症、辨病、辨经、辨证、辨脏腑”取穴,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针刺深度及针刺密度,巧用岭南火针疗法对岭南地区湿热气候下的顽疾痼疾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使岭南火针疗法逐渐成为火针疗法的重要分支。林国华教授以“火郁发之”为出发点,将火针的功效发挥到“温、通、补、消、清”。现分享林国华教授在临床上应用岭南火针疗法的经验,以期推进岭南火针疗法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岭南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10/43)。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临床疗效更好(P0.05);研究组皮疹消退超过30%时间及疼痛缓解超过30%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岭南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治愈率,减少皮疹消退和疼痛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90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1组采用岭南火针治疗,观察2组为常规火针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Th1/Th2情况,并统计疗效。结果:观察1组显效率为86.7%,观察2组显效率为63.3%,对照组显效率为43.3%。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血清中的IL–2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 0.01)、IL–10水平则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1),其中观察1组较观察2组的血清IL–2水平有明显升高(P0.05)、IL–10水平则降低得更明显(P 0.01)。观察1组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较西药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症状,其中岭南火针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h1/Th2向Th1漂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补肾活血方结合岭南火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甲钴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结合岭南火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颈椎功能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临床体征、主观症状、适应能力及CASCS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2周后,研究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结合岭南火针可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降低血液粘度,提高颈椎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刘红  滕月  李君慧  林国华 《新中医》2021,53(8):133-135
目的:观察岭南火针治疗流泪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0例,男22例,女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仅予泪道冲洗治疗;治疗组采用岭南火针治疗。2组均每周1次,治疗4次。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眼表症状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35眼,好转8例13眼,无效4例6眼,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治愈6例12眼,好转8例14眼,无效16例30眼,总有效率4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眼表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眼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岭南火针治疗流泪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眼表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泪道冲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近年来火针疗法的机制及其治疗丹毒的研究进展。方法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1994-),以"火针""机制"及"丹毒"为关键词,对搜索到的火针疗法的机制研究报道及火针治疗丹毒的研究报道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对火针疗法机制的认识逐渐完善,火针治疗下肢丹毒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火针治疗丹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火针,是古代九针中所提及的"大针",又称"燔针"。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质的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通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火针疗法已成为当今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治疗手段。《内经》对火针早有记载,并指出火针的适应症为:痹证、寒证、经筋病症、骨病。有医家认为,火针不可用于热证、夏季病,但亦有医家用火针以热治热。笔者对火针治疗热证作简单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火针疗法,古称"粹针"、"燔针",是将特制的针具用火烧红后刺入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随着火针疗法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治疗的疾病谱也越来越广泛。本文选取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源,采用主题词检索法检索近3年火针疗法临床研究期刊文献,获得火针治疗皮肤疾病相关临床研究期刊文献242篇,统计火针治疗皮肤疾病病种23种。本文就火针疗法在感染性皮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病型,寻常型为最常见的类型。其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并发症较多,给患者身心及经济造成巨大压力。银屑病西药治疗虽然可以有效缓解短期症状,但长期疗效不佳,且毒副作用较大。岭南火针具有“温”“通”“补”“清”“消”的功用,集毫针激发经气、火气温阳散寒的功效于一体,“借火助阳”是其根本。本研究基于“借火助阳”探讨岭南火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理,并附医案一则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4.
虽然火针可以治疗皮肤病,但《针灸聚英》提出火针"面上忌之",所以至今采用火针治疗面部疾患的报道较少,笔者在临床运用火针治疗面部痤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追溯火针的文献及分析面部的组织结构,笔者认为面部痤疮可火针治疗,现就相关问题分析如下。1火针治疗病症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火针筋节点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92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46例火针筋节点组(治疗组)、46例火针"肩三针"穴组(对照组)。比较1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效均可,但火针筋节点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火针"肩三针"穴组(P0.05);在VAS评分及运功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组能明显减轻疼痛及改善关节功能活动。结论:火针筋节点疗法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肯定、能迅速止痛、可操作性强,且能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是一种无创、安全的疗法,可将该技术推广至基层临床。  相似文献   

16.
"改良火针"治疗复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改良火针"治疗复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56例复发性肱骨外上髁炎随机选择"改良火针"与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改良火针"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温针灸组(P《0.05).结论:"改良火针"治疗复发性肱骨外上髁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神经性皮炎属中医"牛皮癣"、"撮领疮"、"顽癣"范畴,表现为皮损多是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瘙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中医认为情志内伤、风邪侵扰是诱发因素,营血失和、气血凝滞为病机。近年来火针疗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痤疮、白癜风、带状疱疹等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近年来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1单用火针治疗潘书林等[1]用火针治疗89例,选病灶处为局部治疗部位。用火针在患部周围2cm左右等距离进行局部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岭南火针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双眼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双眼每次各1滴,每日3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岭南火针治疗,取双侧少泽、内承泣、泪小点旁,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评价临床疗效及视力、眼压、眼部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眼表荧光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chimerⅠ)的变化,以及使用Keratograph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价治疗前后泪河高度、眼红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双眼眼部症状评分、OSDI评分、FL评分、眼红指数均降低(P0.05),BUT均升高(P0.05);治疗组泪河高度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双眼眼部症状评分、OSDI评分、眼红指数均降低(P0.05),BUT、泪河高度均升高(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66/86),治疗组有效率为84.88%(73/86),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岭南火针联合0.1%玻璃酸钠滴眼液可有效治疗干眼症,在改善干眼症状评分、OSDI评分、BUT、泪河高度、眼红指数等方面优于单纯玻璃酸钠滴眼液。  相似文献   

19.
单纯疱疹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热疮"范畴。火针法,古称"焠针",它同时具有针刺及艾灸的双重作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各种疾病。毫火针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功能的延伸与创新,而且取材安全简便,从而使火针在临床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普及。本文摘取临床毫火针治疗唇部单纯疱疹验案两则,并简要分析,以期为毫火针治疗唇部单纯疱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林国华针灸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经验撷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林国华教授针灸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经验,并对典型医案进行介绍。林国华教授认为本病多因少阳经气厥塞所致,提倡尽早针灸干预,治病求本,谨守"少阳暴厥"之病机,谨遵"疏解少阳,通耳开窍"之法,临证必用听宫,主取少阳经穴,辅予辨经取穴,巧施发蒙针法与气流灌耳法,妙用岭南火针疗法,必要时调气调神、加取募穴,共奏通耳复聪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