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雾霾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及辨证分型进行了阐述。认为:雾属外感湿邪范畴;雾霾的病邪特征为湿毒;袪邪为治疗总则。临证可按以下四个证型来辨治:邪犯肺卫,湿重于毒;邪犯肺卫,湿毒并重;邪犯肺卫,毒重于湿;肺失宣降,湿毒并重。  相似文献   

2.
环境毒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导致疾病发生的一种病因,有着独特的致病特点和演变规律。故首先提出环境毒邪的概念,指出环境毒邪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并探讨了环境毒邪作为独立的致病因素具有的病因学特点。由此进一步分析环境毒邪与肺系疾病的关系,探讨了环境毒邪所致肺系疾病的临床特点,并论述了相关治疗策略,这将有助于环境毒邪所致肺系疾病的治疗,提高此类疾病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从风邪、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为切入点,结合中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基础、症状表现,辨析"风毒入络"在中晚期肺恶性肿瘤多发转移中的病机。风邪善动不居,轻扬开泄,且常兼它邪合而伤人,毒邪作用强烈,易于深伏。当风邪兼挟毒邪侵袭遍布于人体周身的络脉,这就为中晚期肺恶性肿瘤的转移提供了病理基础。在病机方面:肺朝百脉失利,瘀毒生风而为病;肺治节失司,气血津液失调而为病;肝体阴失利,内虚生风而为病。"风毒入络"作为中晚期肺恶性肿瘤多发转移的病机,决定着中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而从"风毒入络"的角度对中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施以治疗,确定相应的辨证治则,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9):1665-1668
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和慢性起病两个方面。其中,急性病主要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和哮喘发作;慢性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根据大气污染物的致病途径、致病特点及肺的生理特性等方面论述大气污染物与中医"毒"邪的联系,从而提出解毒,即化解、转化肺内毒素,使毒分解;排毒,即针对毒的部位,因势利导,给毒邪以出路;御毒,即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治疗大气污染所致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3,(4):622-624
按照德尔菲法(Delphi)进行专家调查,研究麻疹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分为顺证:邪犯肺卫证、邪入肺胃证、气阴耗伤证;逆证:麻毒闭肺证、麻毒攻喉证、邪陷心肝证6个主要证候。提出了证候、治法、主方、常用药建议。  相似文献   

6.
肺癌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小芹 《河北中医》2010,32(8):1253-1254
肺癌是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气机不利,血行瘀滞,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故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初起多为邪毒痰瘀壅滞于肺,侧重实证,虚损不明显,机体正气尚强,通过调治,病情可好转。若未控制,邪毒伤正,肺脾气虚,邪毒可进一步向肺外传变,  相似文献   

7.
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病因病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收集到的中医药参与诊治重症甲型H1N1流感完整资料,认为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学基本病因性质是风热毒邪。重症患者临床可分3期:Ⅰ期毒热闭肺期;Ⅱ期毒损肺络,津血外溢期;Ⅲ期毒邪内陷,内闭外脱期。而毒热耗气,元气暴伤,气不摄血,气不摄津,气不流津和毒损肺络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脓毒证风温病中医证候积分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方法临床观察150例脓毒症风温肺热病患者,分为邪陷肺卫证、邪毒内盛证、瘀毒内阻证、正虚邪恋证,并进行病例分布研究、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两种积分相关性研究。结果邪陷肺卫证约占脓毒症风温肺热病总人数27.33%,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0.987;毒热内盛证约占31.33%,相关性0.907;瘀毒内阻证约占22.00%,相关性0.831;正虚邪恋证约占19.33%,相关性0.885。结论APACHEⅡ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以慢性肺系疾病为研究对象,结合前期聚散理论、肺络微型癥瘕理论研究结果,通过阐述中医学"毒"和"肺络"的内涵,提出慢性肺系疾病既可由外受毒邪引起,亦可由内生毒邪所致并加重,其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络脉瘀阻,对"毒损肺络"病机假说进行构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相应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肌损害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儿呈慢性进程,治疗不及时可引发多种疾病,是临床中治疗的难点。“调肺养心”理论是刘弼臣教授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提出的针对小儿心系疾病的治疗思路,旨在调利肺窍以养心复脉。小儿心肌损害的核心病机为肺卫失司,邪毒侵心。病机演变为初期肺卫不固,邪毒侵心;中期余邪未尽,心脉受损;后期邪去正虚,气血两亏。治疗上,团队基于“调肺养心”的理论思想,从心肌损害的中医病机、病程演变入手,形成应用对药治疗本病的临证经验。初期调利肺窍,解毒利咽;中期清解余邪,活血通络;后期固肺健脾,养心安神,以期为小儿心肌损害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58例病例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1)以中医证型的不同,将病例分为毒蕴肺胃组,毒损脑络组和毒陷心包组,分析就诊时中医证候特点;(2)以8月15日为时间点将病例分为两组,分析其就诊时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 (1)毒蕴肺胃、毒损脑络和毒陷心包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证型。(2)毒损脑络组病例就诊时发热、纳差和精神萎靡症状明显多于毒蕴肺胃组,以暑热之邪侵袭营卫为主;毒陷心包组就诊时高热、头痛、抽搐及昏迷等症状明显多于毒蕴肺胃组和毒损脑络组,暑热毒邪侵袭营卫;(3)8月15日以后组病例就诊时发热、头痛、抽搐、纳呆等症状明显多于8月15日以前组,以暑热毒邪侵袭卫分,说明病机特点易夹湿,易动风;8月15日以后组就诊时意识障碍、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多于8月15日以前组,以暑热毒邪易侵袭营分,说明病机特点是喜内陷。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要重视患者的首发症状,对于判断病邪性质、感邪途径、传遍规律以及确定治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同证型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样病例呈现不同的中医证候特点,可能提示致病病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
肺癌根据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肺积”、“咳嗽”、“咯血”、“喘证”等范畴。中医认为,正气不足为“肺癌”发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而邪毒则是重要的条件。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可乘虚入肺,邪毒入肺,郁久可以化热,造成耗气伤阴,故肺癌患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及临床表现特点,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肺络,核心病机为毒损肺络;治当尽早化湿毒、解热毒、祛瘀毒以通肺络;危重期应芳香开窍通络,注意开闭固脱、化瘀通络;恢复期应通补肺络、清彻余邪;围绕"解毒通络"综合辨证施治,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避免病情向危重症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从邪毒外侵和正气内虚两方面认识多发性硬化的病因病机。邪毒主要考虑风邪外袭、湿热胶着、痰瘀互阻;正虚有肺气虚、脾气虚、脾阳虚、肝阴虚、肝血虚、肾精不足。  相似文献   

15.
对SARS的 6 3篇文献的 2 774例证候学分为卫气同病证、邪阻少阳证、邪伏膜原证等 12类证候进行数据分析 ,认为其辨证方案以四期 (早期、中期、极期、恢复期 )八证 (疫毒袭肺偏热证、疫毒袭肺偏湿证、疫毒壅肺偏热证、疫毒壅肺偏湿证 ,内闭外脱证、气阴两伤证、气虚温热证、瘀阻肺络证 )为宜  相似文献   

16.
李传慧  刘骅漫  贾新华 《新中医》2023,55(12):185-189
肺结节是指肺内出现的不规则病灶,影像学表现为高密度阴影。基于中医学对瘀、毒的认识,以 及肺结节的临床表现,对肺结节的防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瘀、毒既可以是肺结节的病理产物,也可以是致病 因素,且贯穿疾病的始终。肺结节疾病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邪犯肺脏,积聚成瘀;第二阶段是邪 毒炽盛,痹阻肺络;第三阶段是正气亏虚,瘀毒搏结。因部分肺结节可发展为早期肺癌病变,鉴于疾病转归的 特殊性,提出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防治肺结节,可根据瘀、毒作用的强弱、时间节点及位置,结合肺结节证候 演变的全过程,抓住存在的时间节点,判定结节的性质,确立治则治法,针对性控制病情,防止传变。  相似文献   

17.
郁仁存认为,小细胞肺癌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外邪得以趁虚而入,客邪留滞不去,气机不畅,痰湿内聚,血行瘀滞,痰瘀互结,毒邪炽盛,痰瘀毒留于肺内,久而成积。辨证分为阴虚毒热型、痰毒蕴肺型、血瘀毒结型、肺肾两虚型。治疗强调中西医结合,通过中医辨证论治与化疗、放疗等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采取积极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朱启勇教授结合"毒邪"的中医理论,认为难治性咳嗽病因病机总属余邪未清,余邪即毒,而肺处阳位,邪又易热化,故提出"从毒论治",临床上常用板蓝根、贯众、野菊花等抗毒清热,佐以祛风、清咽等法,该诊治思路颇具特色,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病名为"肺疫",病因为寒、湿、热、毒等不同属性病邪侵袭,初起核心病机是外邪郁肺困脾,病变过程存在热(火)、寒、湿、毒、痰、滞、结、瘀、燥、虚等病机变化,应给予清热、散寒、化湿、解毒、祛痰、导滞、攻结、化瘀、润燥、补虚等法治疗;初中期邪在卫气分,总以清解宣透卫气分邪毒为基本治则,慎用苦寒、补益之品,邪损肺络的重型、危重型应注重凉血散血方药的应用,而中医药及早介入治疗可有效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20.
论毒邪病因学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论述毒邪学说是中医病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毒邪在中医病因学中的含义,认为毒邪是中医病因中独立的致病因素,同时论述毒邪的发病特点和毒邪致病的证候特点。毒邪可分为生物性毒邪,物理化学性毒邪和内源性毒邪3大类。其发病特点是毒邪致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毒邪可以与六淫相互夹杂而致病,感染人体后发病迅速,也可潜伏后发病。证候特点是初期可以不出现典型的症状也无明显的阴阳寒热属性;毒邪致病可以出现瘀血、肿块、痰液等病理产物;不同的毒邪而作用于不同的五脏六腑;毒邪致病有顽固性迁延难愈和广泛内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