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宋琦 《大学化学》2003,18(1):25-25
由于类脂环境的影响 ,膜蛋白的功能难以很好地发挥 ,制成微阵列时也有困难。最近Corning的科学家们在G 蛋白耦合受体 (GPCRs)制造微阵列的技术上取得突破。因为很多药物靶向膜蛋白 ,所以它可以用来筛选药物。  要构筑这类阵列 ,首先要解决包括膜和蛋白在内的固定化问题。Corning的Lahiri和他的同事们发明了一种机械上稳定但是又允许单个分子在固定化膜内移动的系统 ,这种水平方向上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特性之一。能够平衡这种性质的最佳表面是用γ 氨基丙基硅烷修饰过的。  虽然没有更详细的结构数据 ,但是L…  相似文献   

2.
小分子化合物可以调节生物学过程,是研究活性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以及药物的重要工具,而高通量筛选是发现活性分子的重要方法。分子阵列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高通量筛选技术,上面含有成千上万种组合合成的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可以用于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以及筛选已有的先导化合物。现在分子阵列已经成功应用于蛋白分析、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等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阵列的构建过程,原位合成、非原位合成等各种固定化策略以及荧光免疫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等检测手段,并介绍了化学分子印刷阵列方法,最后总结了分子阵列的应用,并对分子阵列在我国中药发展等有方面将起到的潜在作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小分子化合物可以调节生物学过程,是研究活性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以及药物的重要工具,而高通量筛选是发现活性分子的重要方法.分子阵列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高通量筛选技术,上面含有成千上万种组合合成的化合物以及天然产物,可以用于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以及筛选已有的先导化合物.现在分子阵列已经成功应用于蛋白分析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等许多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阵列的构建过程、原位合成和非原位合成等各种固定化策略以及荧光免疫检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技术等检测手段,并介绍了化学分子印刷阵列方法,最后总结了分子阵列的应用,并对分子阵列在我国中药发展等方面将起到的潜在作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子微阵列是有机合成(特别是组合化学合成)方法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研究而发展起来的高科技集成技术,通过把微电子、微加工技术和有机化学合成反应相结合,在固体基质(如硅片、玻片、瓷片等)表面构建微型的生物有机化学分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核酸及其他生物组分进行快速、敏感、高效地处理.近年来,随着表面化学构建策略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迅猛发展,分子微阵列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从最初用于核酸分子的杂交测序延伸到基因组功能研究的各个方面.本文着重综述了光敏分子微阵列的表面化学构建策略研究及其在化学生物学分析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的未来趋势.内容主要包括:小分子与多肽分子微阵列、蛋白质分子微阵列、核酸分子微阵列和糖分子微阵列等.  相似文献   

5.
香云多糖的分子表征和稀溶液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菇和云芝是一类高等腐生真菌,菌种系由树上采集的子实体分离得到,由菌种培养得到的香菇和云芝菌丝体可以用来提取香云多糖。据国内外文献报道,香云多糖不仅对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还具有强烈的抑瘤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不同的培养方法和经不同的纯化处理可以得到不同的产物。Sasaki的研究指出,香云多糖的抗肿瘤活性是以分子量适当高的较之分子量低的活性要高。但  相似文献   

6.
菌类多糖链构象及其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菌类多糖在溶液中链构象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报道从各种真菌(香菇、茯苓、灵芝、木耳、黄单胞菌、裂褶菌等)中提取的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量、分子形态和尺寸,即链构象.同时介绍多糖链构象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且指出多糖刚性链带电基团及适量分子量有利于促进它与免疫细胞上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此表明,多糖链构象的研究对弄清其生物功能和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多糖在溶液中主要以无规线团、双螺旋、三螺旋、蠕虫状、棒状链以及聚集体构象存在,它取决于单糖组成、糖苷键、支链结构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测定链构象的方法主要包括光散射、黏度、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微量热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等.此外,介绍了多糖溶液理论以及计算链构象参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7.
Wu Y  Li X  Che T  Zhu Z  Kang J 《色谱》2012,30(2):173-183
建立了用于分离并定量测定低分子量硫酸化多糖中不同糖链数的各个组分分布比例的体积排阻色谱方法。系统考察了流动相的组成、离子强度和pH值、流速、柱温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最佳分离条件: 两支TSK-GEL G2000 SWxl色谱柱(300 mm×7.8 mm)串联,流动相100 mmol/L Na2HPO4-NaH2PO4 (pH 7.0),流速0.5 mL/min,柱温35 ℃,进样量5 μL,样品质量浓度10 g/L。在最佳的分离条件下,可以将低分子量硫酸化多糖样品中不同糖链数的各个组分分离并对各个组分的分布进行了定量分析。用该方法对美国药典标准品(USP)、商品和实验室制备的低分子量硫酸化多糖糖链数分布进行了定量化比较,证明该方法可用于低分子量硫酸化多糖类药物的组成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盛  许淑琴  张俐娜 《高分子学报》2010,(12):1359-1375
 概述了菌类多糖在溶液中链构象及其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报道从各种真菌(香菇、茯苓、灵芝、木耳、黄单胞菌、裂褶菌等)中提取的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量、分子形态和尺寸,即链构象.同时介绍多糖链构象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且指出多糖刚性链带电基团及适量分子量有利于促进它与免疫细胞上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由此表明,多糖链构象的研究对弄清其生物功能和推动生命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多糖在溶液中主要以无规线团、双螺旋、三螺旋、蠕虫状、棒状链以及聚集体构象存在,它取决于单糖组成、糖苷键、支链结构以及分子内和分子间作用力.测定链构象的方法主要包括光散射、黏度、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微量热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等.此外,介绍了多糖溶液理论以及计算链构象参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平菇多糖稀溶液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多糖属生物高分子, 文章对平菇多糖稀溶液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系采用Elias浊点滴定法测定平菇多糖溶液的θ组成, 用快速动态膜渗透计和粘度法测定平菇多糖的数均分子量、维利系数与分子链的构型参数。探讨其在θ条件下的分子形态及用Tung函数法等处理分级数据, 从而获得平菇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糖聚肽高分子是一类由聚肽(也称聚氨基酸)和糖类化合物(包括单糖、寡糖和多糖)构成的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糖聚肽高分子具有与天然糖蛋白分子类似的化学组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天然糖蛋白的结构和性能,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研究兴趣.本文总结了糖聚肽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着重评述了糖聚肽高分子在生物分子识别、靶向基因/药物传输和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分子活化分析研究铁芒萁叶中稀土结合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分子活化分析技术初步研究了铁芒萁叶中稀土结合多糖的状态.铁芒萁叶经过提取和生化分离后,得到冷水溶性多糖,热水溶性多糖,酸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 将所得到的多糖脱蛋白后通过凝胶柱,比色法测定多糖的吸收曲线,并用中子活化法(NAA)测定多糖中的8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和Lu)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铁芒萁体内稀土元素与多糖有紧密结合.经分子量测定,与稀土元素(REE)结合的多糖为小分子量多糖(1~2)×10~4u.  相似文献   

12.
结合电聚合膜和纳米金自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研制成一种检测抗胰蛋白酶的压电免疫传感器。通过在石英晶振金电极表面电聚合邻苯二胺膜,再在膜表面自组装一层纳米金粒.以静电吸附作用固定抗体(抗原),实现对相应抗原(抗体)的检测。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从形态上考察了晶振金电极上自组装纳米金后的表面形貌。研究了抗体的固定化条件,探讨了传感器的响应与再生性能结果表日月.这种固定化方法对所固定的生物分子的生物活性影响小,传感器的测定灵敏度高.响应性能和再生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新的压电免疫传感器中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物分子固定化或传感界面设计技术是研制压电免疫传感器的关键之一。本文 结合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和聚电解质静电吸附组装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压电 免疫传感器中生物分子固定化方法,研制成一种检测补体C_3的压电免疫传感器。 先在石英晶振的金电极表面组装一层胱胺SAMs,再在膜上组装带相反电荷的聚苯磺 酸钠(PSS)单层膜,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固定抗体(抗原),实现对相应抗原(抗 体)的检测。利用扫描电镜技术,从形态上考察了晶振组装胱氨SAMs与PSS及固定 补体C_3抗体后的表面形貌。研究了抗体的固定化条件,探讨了传感器采用这种固 定化方法的响应与再生性能,并与戊二醛键合固定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种固 定化方法不仅对蛋白质类生物分子的固定化具有普适性,而且对所固定的生物分子 的活性影响小,传感器的响应的频移值大,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再生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4.
当归多糖XC-1的分离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药岷当归 (Angelicasinensis)中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 SephadexA 2 5柱层析分离得到多糖组分XC 1 ,凝胶色谱法测得分子量为 1 0× 1 0 5道尔顿 ,糖的组成分析表明XC 1只含葡萄糖 ,且经红外测定为α型葡萄糖 ,连接点分析证明葡萄糖主链是以 1 ,6位连接  相似文献   

15.
黄原胶的分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原胶是一种具有超高分子量的细菌胞外多糖,只溶于水中,作为增粘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其侧链上含有可电离的三糖基团,表现出很强的聚电解质行为,因而给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带来许多困难。 许多学者对黄原胶的分子量进行了研究。但由于测试方法和实验条件以及样品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使用经戊二醛处理过的壳素糖作载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研究了给酶量、吸附时间等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固定化后酶学性质的变化。实验表明,酶经固定化后,热稳定性提高,最适pH值向前移1个单位。10mmol/L的CaCl2可以使酶活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干苔经冷水,热水,热酸水三步提取多糖。配位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与钙型,铝型树脂相比,铜型树脂对干苔多糖吸附最快,吸附量最多。pH值配位沉淀反应研究进一步显示干苔多糖与Cu^2 的沉淀能力比Al^3 好。采用三种pH值铜盐络合沉淀,得到初步提纯五种多糖(冷提糖Ⅰ,热提糖Ⅱ、Ⅲ酸糖Ⅳ、Ⅴ),用离子交换(静态,动态)法除去铜离子,得到纯度为98.4%的干苔多糖,回收率达97.8%。离子条件下,几种多糖在对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的无血清培养中,热提糖Ⅲ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该多糖还与固定化藻蓝蛋白表现出一定协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红外光谱分析证明热水抽提多糖Ⅲ是一种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18.
使用经戊二醛处理过的壳素糖作载体固定化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研究了酶量,吸附时间等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考察了固定化后酶学性质的变化。实验表明,酶经固定化后,热稳定性提高,最适pH值向前移1个单位。10mmol/L的CaCl2可以使酶活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对单克隆抗体药物对照品(IgG1型)进行了全面的结构表征。采用Exactive plus EMR质谱测定了去N糖前后抗体的精确分子量,并通过计算N糖含量得出其完整分子量为148 285.0~149 020.8,完整去糖后分子量为145 810.4,N糖含量为1.67%~2.15%。优化了全柱成像实时等电聚焦毛细管电泳(WCID-cIEF)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抗体等电点分布在8.21~8.74之间,其中主成分等电点为8.61,相对含量为61.43%。继而使用离子交换色谱检测了电荷异质性,发现碱性峰含量为4.1%,酸性峰含量为23.9%,主峰含量为72.0%,与WCID-cIEF结果吻合,并证明了方法间良好的重现性。通过切糖前后的肽图分析,获得糖肽分布信息,识别出糖修饰位点及重轻链的互补决定区(CDR),甲硫氨酸(M)的氧化位点及氧化率,并通过抗体还原前后的肽图解析出二硫键连接。研究结果同时提示该抗体对照品无C末端糖化修饰现象。  相似文献   

20.
高分子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很多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随着生物工程和生物传感器的迅速发展,高分子生物功能膜的研究倍受重视.高分子生物功能膜是采用固定化技术,将具有分子识别功能的材料(如酶、抗原、抗体等)固定在高分子膜上而制得的.在固定化膜表面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引起膜的荷电状态的变化,从而导致跨膜电位的变化。有关固定化膜的报导较多,但主要限于固定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而有关高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