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9 毫秒
1.
肉牛种业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辽市肉牛种业起步早,发展较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建立了完整的制种、供种、推广为一体的良种繁育体系。现代家畜繁殖技术不断应用于家畜改良,优良种源逐渐实现从引进到自主培育,现代繁育技术和优良品种对肉牛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大幅提高,肉牛种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阐述通辽市肉牛种业从依靠优良品种引进到冷冻精液生产再到优良品种自主培育的发展历程,剖析目前通辽市肉牛种业在育种基础、联合育种机制、育种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实施肉牛种业提升工程、完善育种技术体系、加快科技创新和育种机制创新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牛肉的经济性和肉品质要求提高,培育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更加良好的肉牛品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动物育种逐渐从表型性状研究向基因调控发展,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选择目标性状,分子育种技术提高了品种培育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且繁育的后代优良性状更加稳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的应用较少,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且存在着经费不足和育种场规模小、难以获得足够的样本等问题。本文综合阐述了分子育种的概述、肉牛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和新疆肉牛分子育种现状,旨在为新疆肉牛分子育种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肉牛种质资源长期面临进口依赖性强、国内优质种牛缺失、肉牛育种企业利润低、管理效率低、区域联合育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全面了解认识我国肉牛当前育种技术、扩繁培育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现状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肉牛遗传性状评定标准与关键技术,肉牛联合育种中的育繁推一体化模式,针对国内外肉牛育种、扩繁培育、推广模式中关键技术的现状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肉牛育种当前存在的现状与问题,并在信息化技术应用、引进肉牛品种的利用、本土肉牛的培育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有效推动我国肉牛“育种、扩繁、推广”一体化进程,加快本土肉牛品种培育,提升我国肉牛联合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陇东黄牛、南本F1、安本F1胴体分割切块的测定表明,三个组合的高档牛肉、优质切块的产量和比例均以南本F1最高,陇东黄牛次之,安本F1最低。表明利用地方良种黄牛适应性好和肉品质量高的优势,导入生长发育快,肉品质量相近的大中型肉牛品种,更适合培育陇东肉牛新类群选育,继而为陇东肉牛新品种的选育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陇东黄牛是陇东地区经过多年选育形成的地方杂交类群,因其耐粗饲、繁殖力强、挽力大等特性,深受当地农户的青睐。近年来,随着肉牛产业化开发进程的加快,陇东黄牛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个体载肉量低等缺陷,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生产优质高档牛肉的市场需求。因此,本文对陇东肉牛新类群的选育方法及路径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建议,采用联合育种技术,建立良种繁育体系,健全肉牛产业全产业链,实现各环节利益均沾开展基础母牛保护,提供优质牛源。  相似文献   

6.
为尽快解决通辽地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的问题,提高本地区牛群肉用生产性能,制定了科尔沁肉牛新品种(类群)培育方案。本方案是在科尔沁牛基础上采取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遗传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肉用性状进行选育,培育肉牛新品种。育种方案包括新品种定向、育种任务、预期指标、育种方法及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纵观世界肉牛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依靠培育和推广优良的肉牛品种而闻名。欧洲是世界肉牛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他们因为培育出闻名于世的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皮埃蒙特等优秀品种肉牛,而成为世界肉牛业的鼻祖。美国和加拿大在引入优良的欧洲肉牛品种后,分别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系统选育,在欧洲发生疯牛病后北美成为世界优秀肉牛的供种基地。日本和韩国依靠闭锁群纯繁,选育出世界著名的和牛和韩牛,使他们在世界肉牛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加强育种工作是推动肉牛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辽宁省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全面开展了黄牛改良工作,2000年开始又增加了良种肉用母牛登记和种公牛后裔测定等项工作,这都是肉牛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实上,辽宁省的肉牛育种工作已经有了相当坚实的基础,有些新品种的培育工作目前已经进入总结阶段,将来我们还将依靠推广新品种肉牛去引领辽宁肉牛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国际肉牛育种的新趋势是向小型肉牛方向发展。提出了肉牛大、中、小型划分的国际标准;列举出小型牛品种培育的四个方式途径;从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小型牛的优点或特点;最后根据我国肉牛业牛品种资源丰富,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当地牛品种是培育中国小型专门化肉牛的良好基础的现状,结合国际肉牛育种的趋势,指出中国肉用牛品种的培育方向为以中小型为主,培育出我国自己的小型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9.
由于青海历史上以乳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青海肉牛产肉性能较低,澳洲矮脚肉牛被引进青海,对青海肉牛有一定程度的遗传改进.通过四年的矮脚肉牛的饲养管理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培育经验,结合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育种组织,培养专业人员,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和改进青海肉牛品种,促进青海养牛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10.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情况下,分子育种技术在肉牛新品种培育过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DNA标记辅助选择是最常用的分子育种技术,详尽概述了DNA标记辅助选择对于遗传力低的性状如肉质性状和屠宰性状等的改良效率是传统育种方法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将在牛品种培育中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传统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辅助选育出产肉量高、肉品质量优的肉牛品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西省肉牛养殖区域布局的演变规律,有利于科学制定肉牛养殖政策、有利于提高肉牛综合生产能力,为提升肉牛产业竞争力奠定基础。[方法]文章基于2005—2020年山西省肉牛养殖年度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算肉牛养殖区域布局重心变动的轨迹;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肉牛养殖区域布局变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玉米产量、能繁母牛数量、人均收入、规模化品牌化农产品数量、支持养殖的财政政策、抑制散养的禁牧政策对山西省肉牛养殖布局有影响。[结论]提出了肉牛养殖数量应和当地的饲草资源紧密结合、发展种养一体化、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积极应对环保要求、合理利用财政支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查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现状以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为政府和伊川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的肉牛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依据。采用实地走访、查看及与合作社或企业负责人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经调研发现,伊川县肉牛养殖以品质优良的安格斯肉牛品种为主,加上政府政策的积极引导,如母牛和新增肉牛栏位补贴、粮改饲补贴等,使得肉牛养殖在当地成为一种优势产业。河南省伊川县肉牛养殖产业化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并就目前肉牛养殖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肉牛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种产业化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关键。20世纪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发情控制等繁育技术的出现及常规育种技术的应用,使肉牛遗传改良取得了巨大进展,但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肉牛业发展的需求。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肉牛育种已从传统表型和表型值育种朝着分子水平方向发展;以配子与胚胎工程、基因工程为主体的高新繁育技术将逐渐成为肉牛繁育的主要手段;体外胚胎生产、胚胎移植商业化应用将会进一步提高,实现产业化;动物克隆、转基因动物生产经不断发展与完善,将成为肉牛育种方面最具潜力的方法。论文就肉牛育种与繁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一简要论述,旨在为肉牛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陕西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肉牛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通过对陕西省自然资源、饲草料资源及近年来肉牛养殖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了陕西省肉牛养殖业发展中繁育基础及品种改良滞后、养殖规模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一些问题,提出通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区域肉牛产业,鼓励肉牛繁育场发展,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应用,发展秸秆饲草收储加工企业等方法,促进陕西省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我国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方法,概述了数量遗传学、育种值估计、常规育种、分子育种技术等在肉牛育种、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人工授精技术、胚胎移植技术、胚胎分割技术、性别控制技术、体外授精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繁殖技术在肉牛科研与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以期为肉牛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克服肉牛品种选育和饲养管理中存在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全、数据保存不完整等问题,提高肉牛养殖场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肉牛饲养和牛场管理的需要,以Visual Studi0 2008为系统开发平台,利用VB.NET面向对象编程语言和SQL Server 2005大型关系数据库及Crystal Reports(水晶报表)技术进行系统开发.构建了基于VB.NET和SQL Server的肉牛场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包括文件、牛群管理、生产管理、育种管理、库存管理、人事管理、统计分析、系统维护和帮助九个主要功能模块.该系统实现了肉牛生产的系统化和牛场管理的信息化,促进肉牛品种选育的进程,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有效地提高了肉牛养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关于皮埃蒙特肉牛引进及中国肉牛育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上以役用为主并缺乏系统的肉用性能选育,致使中国黄牛产肉性能较低,至今中国还没有一个专门化肉牛品种。因为优越的产肉性能和与中国黄牛互补的体型,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被引进中国,对中国黄牛有了很大程度的遗传改进。然而要想增加中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必须培育自己的专门化肉牛品种。意大利皮埃蒙特肉牛的培育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我们应立足于本国现有的遗传资源,借鉴这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的育种技术,建立专门的育种组织,健全品种登记制度,系统地培育中国专门化肉牛品种,促进中国养牛业的发展,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提供优质健康的牛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发展迅速,而种业是肉牛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本文通过对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现状、取得进展、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肉牛种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