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部是国务院综合管理全国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和建筑业、房地产业、市政公用事业的综合职能部门。今天,我着重向中外记者朋友介绍中国的住宅和城市建设情况。 一、关于中国的住宅建设 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住房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幸福和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中国有12亿人口,每年出生人口2000万人以上,净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出现数次人口生育高峰,预计今后的八年内每年将约有二百十万对城市青年结婚需要住房。以三十余万城市人口的湘潭为例,今后七、八年内估计平均每年将要为待婚青年至少准备三千套住房。要解决这个问题,困难不少。  相似文献   

3.
周金渊 《住宅科技》1996,(12):37-4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拿大的国民经济,前后经过20多年的恢复期,直到60年代中期才有了较快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城市住宅建设也有了相应的发展。另外,由于二战后巨大的移民潮,涌向加拿大的各大城市;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大城市迁移,城市人口急剐增加,亟待建造大批的住宅,来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据统计,目前加拿大总人口有2890万,其中,有77%的人口集居在城市中,而只有23%的人口,散居在广阔的农村。 加拿大联邦政府对解决城市居民的住房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早在1946年曾颁布过《住房法》,1954年又重新颁布了《全国住房法》。在《住房法》中,政府向市民承诺,将投入一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城市住宅的建设,使每个加拿大人都有房住。由于当时的  相似文献   

4.
浅谈村镇建房的墙材改革与建筑节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几千年来的房建材料主要是秦砖汉瓦。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数亿村镇人口的住房建设发生巨大的变化,村镇新建住房每年约以6—7亿平方米的速度递增,1996年全国村镇住房建设达7.6亿平方米,1997年7.99亿  相似文献   

5.
建材     
<正>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带动建材需求2010年8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江苏省常州市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并讲话。讲话要求在人口较多城市发展公租房,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应;今年全国要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等580万套,同时要采取措施增加普通商品房等供给,满足居民住房消费的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六五”期间是我国村镇建设的重要发展时期。据统计,1981至1985年,全国新建农房为33亿米~2,其中楼房占13%;村镇各类公共建筑5亿米~2。据了解,“七五”期间,每年将有800多万户农民要对已建住宅进行改造和更新;同时因人口增长每年将有400多万户农民分户建新居。二者相加,每年将新建住房量为7亿米~2。  相似文献   

7.
1985年12月,第40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亦称世界人居日)。1997年10月6日世界住房日的主题是:“未来的城市”。本着这个主题,笔者想针对全球今后城市发展谈点看法。 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同凡响 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度不同凡响。1995年在全国21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有29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84个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 1996年,我国共有城市666个,其中直辖市3个(重庆直辖市是1997年成立的),副省级市16个,地级市202个,县级市445个。按非农业人口划分,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1个,100万到200万之间人口的大城市23个,50万到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国房地产形势是沿海好于内地,尤以京沪地区租金价格为高。从总体趋势看,房地产价格的未来几年将持续看涨,其主要因素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地价升值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人口每年约以1.5%速度增长,而土地面积则以2%的速度下降。农村每年5000万人口向城市流动,加上现有居住的2亿城市人口,因而城市地皮价格连  相似文献   

9.
德国城市:未来将会不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言 要理解21世纪初期德国的城市政策,首先不得不提及以下四个问题:其一,到2004,年,经历重新统一已有15年的德国却仍然是一个分裂的国家.除了所有的政治承诺和每年庞大的转移支付,东西德各州拥有完全不同的城市问题.在西德,大部分城市仍处于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状态:而东德的城市却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剧减,以及由此带来的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潮阶段,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问题。我国的城市化率从建国初的13%增长到目前的近40%;城市人口从约7000万增长到现在约4.5亿。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如果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每年就要有一千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相似文献   

11.
年前,河南省社科院发布《河南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报告显示:河南每年将增加180万城镇人口。城市人口的增长,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推进河南城镇化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随之而来的是,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也日益凸显出来——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在现有的房价水平下买不起商品房,在尚不完善的房屋租赁市场很难找到合适的房子,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游离在城市保障性住房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12.
张远 《住宅产业》2012,(7):80-8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配置日渐失衡,大型城市人口过快增长,住房需求急剧膨胀。在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之外,绝大多数城镇居民通过市场途径解决住房问题。商品住房租赁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城市流动人口,特别是中低收入流动人口解决居住问题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关注和重视商品住房租赁市场的问题。从2006年起,租房租赁问题每年都被写入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五、第十二五规划纲要也都涉及了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  相似文献   

13.
导言 要理解21世纪初期德国的城市政策.首先不得不提及以下四个问题: 其一,到2004年.经历重新统一已有15年的德国却仍然是一个分裂的国家。除了所有的政治承诺和每年庞大的转移支付.东西德各州拥有完全不同的城市问题。在西德,大部分城市仍处于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状态;而东德的城市却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剧减,以及由此带来的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和地方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流动抑制或推升城市的住房价格,同时住宅房价的增长会反过来会抑制人口的流动。通过住宅房价和人口流动情况等指标建立PVAR模型,选取东部7省和西部8省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结论表明:(1)东部房价的上升会抑制人口流入,西部房价上升会抑制人口流失;(2)东部人口流动的变化对住宅价格产生的波动幅度相对西部显著,东部的人口流动会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大影响;(3)东部大部分地区在住房上仍应控制住房的供给,降低住房空置率,西部地区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城镇建设以减少人口的流失。  相似文献   

15.
1 布隆迪布隆迪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平均每平方公里170人。全国领土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人口480万。该国城市化水平很低,仅有2%的人口居住在住房问题严重的城市地区。全国人口增长率每年约为2.83%,城市人口增长率每年为8.54%。全国城市地区中,自来水普及率为90%,有40%的家庭  相似文献   

16.
截止到目前,全国累计超过460多个城市建立了不同规模的IC卡应用系统,其中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行业标准统一进行项目建设的城市有180多个,已经涵盖全国所有直辖市、90%以上省会城市和大部分地级市,覆盖了中国6.5亿以上人口,全国总发卡量达到5.8亿张。  相似文献   

17.
商品住宅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和全国城镇市民都非常关心的问题,1995年已经过去,1996年商品住宅市场将会有怎样的发展呢?现将我国商品住宅和房地产市场现况作一个分析, 1 市场现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住宅建设迎来空前的发展,“八五”期间至1994年底我国城镇新建住宅7.6亿m~2,提前一年完成“八五”计划规定的7.5亿m~2的任务,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过去的3.6m~2增长到7.7m~2,最高的浙江省,人均居住面积已达12m~2,最低的是黑龙江省,也达到5.9m~2。但事情并不能乐观,到1994年底中国城镇总人口已达到2.4亿,并以每年增长2000万人口的速度递增,人口增长的速度与住宅建设还不相适应。从全国几个大城市分析说明,从1996年到2000年的五年内,各城市的人口将有增无减,人口不断增长,交通迅速发展,势必形成市中心的饱和,迫使城市人口向郊县外围迁移。如上海向浦东新区发展,北京向  相似文献   

18.
政策速递     
正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其中,特别强调将强化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审查和建设监管,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并适时进行专项督察。通知提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套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编制养老设施规划应与城市人口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或社区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进行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相关设施的集中布局、功能互补和集约建设。通知强调,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新建城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情况、新建居住(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实际配套情况、工程建设标准执行情况等。  相似文献   

19.
在1950至1970年代的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法国在城市边缘和郊区进行了以大型住区为主要形式的大规模社会住房建设,虽然有效缓解了战争破坏和人口增长带来的住房短缺,却因廉租性社会住房在城市特定地区的大量集聚,以及大型住区本身存在的选址远离中心、建筑形式单调、空间尺度夸张、建设质量低下、设施配套缺失等不足,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引发了居住空间的社会分化现象,并在1980年代随城市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而不断加剧,迫使法国城市不得不从社会、经济、环境、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政策和项目计划,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和更新改造,以抵制社会排斥,鼓励社会混合,促进城市整体和谐发展。文章通过梳理法国社会住房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城市快速发展时期社会住房的建设发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旨在为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城市的社会住房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健文 《城乡建设》2009,(2):10-10
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经济平稳运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总结讲话时强调,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要抓住新形势下节能减排、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投资项目、农村规划发展、城市数字化管理、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抗震防灾建设七个方面的经济增长点,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