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溶蚀率测定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研究了适合于高泥质、强水敏砂岩储层岩石酸化的酸液体系配方,分析了酸液种类、酸液浓度和关井时间对酸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泥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储层,采用含氢氟酸的酸液体系酸化效果较好,但为了防止二次沉淀生成,必须优化设计酸液浓度和反应时间;对水敏性强的储层酸化,采用含氟硼酸和氢氟酸的缓速酸酸液体系酸化比土酸效果更好。在酸化后,注入防膨液段塞能稳定粘土,延长和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管5特低渗透油藏注水防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土水化膨胀是注水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浙江油田管5区块储层岩石的水敏性表现为以中等偏强~强水敏特征;强盐敏,储层供液严重不足,油层压力低,地层水NaHCO3型,总矿化度12793.47~27361mg/l。文章分析了引起黏土膨胀的原因,研究了不同防膨剂对黏土的防膨率,提出了现场注水用的2#防膨剂,其使用浓度为1.5%~2.0%时其防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合成条件的筛选,合成出FP-Ⅰ型阳离子聚合物粘土防膨剂。该防膨剂抗酸、抗盐性能好,经瓦氏膨胀仪、毛细管渗透时间(CST值)、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及岩心流动实验研究表明,FP-Ⅰ为一种优良的粘土防膨剂。该产品可用于完井液,油田开发中的注水井、采油井防膨及酸化压裂等工作液中,对于延长注水周期,保证射孔、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西永和天然气风险勘探区块前期压裂改造增产效果均不理想,未达到地质预测目标。岩心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具有很强的水敏性,前期液体体系对岩心伤害率平均高达61.6%。室内结合储层地质特征,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粘土稳定剂NT-2,并对中间产物进行表征测试,对比评价了该产品粘土防膨性能和岩心颗粒抗浸泡、抗冲刷能力。结果显示,该产品粘土防膨、抗浸泡和抗冲刷性能优良,并且不影响压裂液体系流变性能,同时降低了压裂液对储层岩心伤害率。现场施工顺利,平均单层试气产量比前期改造提高了3.4倍,为后续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和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合成条件的筛选,合成出FP-Ⅰ型阳离子聚合物粘土防膨剂。该防膨剂抗酸、抗盐性能好,经瓦氏膨胀仪、毛细管渗透时间(CST值)、激光粒度分析、扫描电镜及岩心流动实验研究表明,FP-Ⅰ为一种优良的粘土防膨剂。该产品可用于完井液,油田开发中的注水井、采油井防膨及酸化压裂等工作液中,对于延长注水周期,保证射孔、酸化压裂等井下作业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港油田歧口凹陷沙一下储层物性差、水敏性强、裂缝发育情况复杂和压裂施工成功率低等难题,研究出与储层配伍性较好的低伤害、高黏度压裂液。该压裂液残渣含量低、防膨性能好,并相应配套了加砂时机优选技术、前置液多级支撑剂段塞技术和压裂液流变性优选技术。该技术现场应用9井次,施工成功率由60%提高到100%,平均增产倍数由1.5倍提高到10.8倍,压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油层复合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杏南油田太19区块新投注水井吸水厚度低的问题,结合近几年杏南油田在注水井转注前注入保护剂的经验,在室内模拟实验评价基础上,将油层清洗、酸化、粘土防膨三种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复合处理技术,开发了油层复合保护剂。室内实验表明:复合保护剂与储层的配伍性好、防膨能力强、酸化效果好,能有效地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现场应用4口井,启动压力得到有效降低,吸水指数提高明显,取得了较好的降压、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南海西部油田修井作业过程中,修井液滤失进入地层造成储层伤害。为解决现场修井液对管材腐蚀严重、易引发黏土水化膨胀、降低储层渗透率等问题,研制了一种低伤害低腐蚀的新型无固相修井液,对黏土防膨剂、助排剂和弱酸MHA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修井液体系的最佳配方,研究了修井液的缓蚀性和对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修井液体系组成为过滤海水、5%有机盐黏土防膨剂TFB-2、0.5%黏土防膨剂HAS、1%MHA、0.5%助排剂FC310时可有效抑制黏土水化膨胀,其黏土防膨率(约90%)大于现场修井液(70%);对管材的腐蚀速率低,70℃下对钢片的腐蚀速率为1.2361 g/(m~2·h),仅为现场修井液的43.8%;新型修井液可提高岩心渗透率,处理岩心后的岩心渗透率恢复率约为110%,大于现场修井液的70%。新型修井液油水界面张力低、易于返排,可有效提高近井地带的储层渗透率,性能优于现场修井液。  相似文献   

9.
牛35块酸化措施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在牛35块Es3中低渗透砂岩油层酸化中实施综合油层保护技术及现场应用取得的效果。模拟酸化试验表明,该区储层岩心酸化效果很好,但现场实施酸化时却没有任何增产表现。在认清措施储层特征、地层油水特征基础上,采用常规稀土酸体系作为基本酸液配方,对油层保护酸液添加剂进行了优选,有效地防止了低渗透油田酸化过程中对油层的伤害,在牛庄低渗透油层现场酸化增产措施中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吉7井区是采用常规注水开发的深层稠油砂岩油藏,储层粘土矿物含量较高且为中等偏强-强水敏。注入水会使粘土矿物膨胀,注水压力快速上升导致水井欠注或注不进,加剧注采矛盾。为吉7井区长期稳定的注水开发和动用,根据储层敏感性评价结果,开展室内粘土防膨试验,对粘土使用不同酸液体系和防膨剂进行多轮次浸泡和冲刷,实验表明粘土酸化后再用水浸泡冲刷几乎不发生膨胀和运移,防膨效果远高于后期酸化或同步防膨,因此引入注水前酸化预处理的治理思路,并筛选出缓速酸酸液体系配方。在现场选择物性较差的31口井进行应用,酸化预处理井的注水压力明显低于未酸化的井,压力上升梯度也低于未酸化井,该技术对敏感储层注水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陇东油田的油层物性、储层特征及敏感性分析,从酸化液入手,对增产增注过程中油层伤害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对减少油层伤害的酸化液进行室内评价,研制了系列保护油层的酸化液体系,在提高措施效率及减少油层伤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现场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萨零组储层水驱开发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敏 《断块油气田》2007,14(5):40-41,44
萨零组储层作为高含水后期开发的接替潜力资源,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萨零组属低渗透、强水敏性储层,应用常规完井方法均不能使萨零组油层获得正常产能,通过添加防膨剂的压裂技术改造萨零组油层,提高了产液能力,初期平均单井产油量达2.0t·d^-1以上。用防膨剂有效地解决了强水敏问题,同时研究了萨零组储层注水开发的可行性,对合理开发萨零组、寻找新的可采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石西油田低渗油藏强水敏性伤害储层,油井转注水初期,普遍存在注入压力高、注不进的实际问题,基于黏土矿物的防膨原理和现场防膨经验,为了提高XH-F3防膨剂的防膨效果,采用乙醇与注入水混配,其防膨率得到显著提高,满足了油田指标要求。静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防膨技术,岩心破碎率低、腐蚀率低,配伍性好。现场实验表明,注入该防膨型醇水配制的酸液,酸化后注入压力大大下降,注水量增加3~5倍,达到了防止黏土矿物膨胀、实现近井地带酸化解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缓速酸的岩心流动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燕 《钻采工艺》2005,28(1):89-91,104
岩心酸化流动模拟试验是室内筛选评价工作液体系和注液程序的有效方法。通过短、长岩心实验, 对比评价了常规土酸(12%HCl 3%HF)和缓速酸对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高含长石储层岩心的酸岩反应情况。 表明长岩心酸化流动试验能更好地模拟现场酸化的酸/岩反应过程,是优选酸液体系和优化设计的最佳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何定凯 《油田化学》2018,35(4):634-637
低压致密气藏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压力系数低,普遍存在因压裂液入侵造成的水敏伤害问题。为了降低压裂液对低压致密气藏储层伤害,提高压裂液返排率,筛选一种配方为0.15%减阻剂XY-205+0.1%助排剂XY-120+0.2%防膨剂XY-63的具有低表面张力的滑溜水体系,并考察了该滑溜水的减阻率、防膨率以及对岩心伤害性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该滑溜水体系的表面张力为20.12 mN/m、与煤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52 mN/m,最大减阻率达到70.58%,对王府区块HG-01井岩心的防膨率达到90%,滑溜水对岩心伤害可降至14.46%。滑溜水在低压致密气藏现场应用3口井,压裂施工顺利,压后见气速度快,排液4 h见气,返排率61%,取得较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所取资料的分析研究得出七个泉油田储层非均质性极强,渗透率低,储层样品的饱和中值压力高,油田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Rm)在0.146-1.447μm之间,平均0.65μm,储层中微细孔喉占比例较大。油田储层粘土矿物含量高,水敏性较强,今后开发七个泉油田必须实施改造油层的进攻性措施,同时油田的注水必须添加防膨剂,防止油层粘土矿物膨胀,损坏套管。  相似文献   

17.
萨零组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试验表明,萨零组油藏为中-低孔渗储层,孔喉结构为微毛细管孔隙,孔隙发育差,连通性 较差;储层粘土含量高,主要矿物为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萨零组储层表现为中等偏强速敏性和强 水敏性,土酸呈现出中等偏强酸敏性。注水开发过程中应做好油层的保护工作。萨零组油层整体上属于 薄差油层,但部分油层砂体分布比较连续,喇嘛甸至萨南开发区砂体钻遇率在90%以上,有较大的开发 潜力。萨零组油层不适合采用普通完井方式投产,加入高效防膨剂的限流法压裂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注水井自然投注注入能力下降较快,注入较困难,应采取增注措施。  相似文献   

18.
XH27断块含油目的层为东营组一段.,属三角洲沉积环境。为进一步研究该断块岩石沉积环境,了解储集层岩石矿物成分、黏土矿物含量及其敏感性,通过岩心扫描、储集层物性数据检测、岩心微观结构研究、地层损害实验获取大量数据,进行储集层岩石特征综合分析评价,加深了对储集层主要岩石的组成矿物、结构及储集层内地层流体情况的认识,对引起油层损害的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认为该断块具有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河道间沉积特征,含油砂岩的矿物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岩性疏松.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较差;储集层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以伊利石为主,次为伊/蒙混层黏土;储集层敏感性评价水敏性较强,盐酸酸敏性中等。提出应调整注入流体的性质,采取防范措施,避免发生水敏性伤害;在采用酸化作业改造油层时.筛选合适酸化液,也可加入适量防膨剂提高酸化效果;针对储集层碱敏性较强的特点,尽量不用强碱调节工作液pH值。为提高油层保护的研究水平,制定科学的油藏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桩106块Ng组储层砂岩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等特征,导致油层污染严重,出砂严重且防砂效果差,停产井多而频繁且难扶起。通过储层特征、敏感性评价、构建涂料砂与地层砂混配模型等,研究储层潜在损害和防砂措施;通过酸液溶蚀岩心及滤堵物试验、混配模型通酸试验等优选解堵液体系,确定了适宜该块稳定开发的“先酸后防、先防后酸”施工工艺,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酸化液配伍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区块储层自身的敏感性及酸化液对储层的损害程度,通过对区块储层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室内酸化液配伍性评价手段,结合使用X-衍射、扫描电镜、多功能显微镜等分析仪器,从2区块储层地质特征入手,进行了室内配伍性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锦607块是一个速敏、酸敏程度均较弱的储层,锦99块是一个速敏较弱、酸敏程度中等偏弱的储层;土酸可以在锦607块兴隆台油层使用,15%盐酸在锦607块于楼油层使用效果较好,10%和15%盐酸在锦99块酸化效果也较好,但由于其储层黏土矿物总量高,水敏性强,酸化前应在前置液中加入黏土稳定剂,抑制黏土膨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