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附4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征军  蒋广元 《广西医学》2002,24(6):787-789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对37例术前经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以及3例术中证实的颅内动脉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34例行动脉瘤夹闭术,4例行动脉瘤切除术,1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结果:治疗效果优良28例,轻残5例,重残3例,死亡4例。结论:CT、MRI可为诊断颅内动脉瘤提供重要依据,DSA是必不可少的决定性检查,对于Hunt和Hess分级为I-Ⅱ级尽快手术,Ⅳ-Ⅴ级待病情好转后再手术,应尽量避免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第4-10天这一时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30例颅内动脉瘤中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30例(31个)动脉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分析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入路选择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30例术中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出院时26例痊愈(包括1例多发动脉瘤);2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2例死亡(术前HuntⅣ级)。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术中防止动脉瘤破裂和破裂后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Hunt&Hess分级Ⅲ-V级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早中期显微手术夹闭的疗效,并探讨其积极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入院,且手术前Hunt&Hess分级Ⅲ--V级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手术夹闭,脑压高者同时去骨瓣减压(0~12d),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随访出院后3月,35例患者(76%)预后良好(mRS 0~3分)并返院行颅骨修补术,7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结论 Hunt&Hess分级Ⅲ~V级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积极手术夹闭动脉瘤并去骨瓣减压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Hunt&Hess分级Ⅲ-Ⅴ级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早中期显微手术夹闭的疗效,并探讨其积极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入院,且手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Ⅴ级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动脉瘤手术夹闭,脑压高者同时去骨瓣减压(0~12d),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随访出院后3月,35例患者(76%)预后良好(mRS 0~3分)并返院行颅骨修补术,7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结论Hunt&Hess分级Ⅲ~Ⅴ级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积极手术夹闭动脉瘤并去骨瓣减压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 30例颅内动脉瘤中的手术经验。方法 对 30例 (31个 )动脉瘤进行了显微外科手术夹闭 ,分析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入路选择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  30例术中 7例动脉瘤破裂出血 ,出院时 2 6例痊愈 (包括 1例多发动脉瘤 ) ;2例残留神经功能障碍 ;2例死亡 (术前HuntⅣ级 )。结论 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 ;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 ,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 ,待病情平稳再手术。术中防止动脉瘤破裂和破裂后的应急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破裂动脉瘤病例资料,每例患者入院时进行Hunt&Hess分级,根据手术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内手术)和晚期手术组7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 d后手术),出院时给予Glasgow预后评分,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早期手术组1例Hunt&HessⅠ级的双侧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于手术夹闭一侧动脉瘤后6 d死于对侧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Hunt&Hess Ⅲ级的患者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出血,31例预后良好以上,总死亡率为6.1%,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0%,术后CT复查均无脑梗塞.(2)晚期手术组3例患者在待手术期间因再出血死亡,2例Hunt&HessⅢ~Ⅳ级的患者于入院当天死于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总死亡率为6.9%,手术死亡率0%,再出血率4.2%,2例患者术后CT复查显示有脑梗塞.早期和晚期手术组比较,Hunt&Hess分级Ⅰ~Ⅱ级患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组再出血率及脑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晚期手术组,因此倾向于对分级较低的患者行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脑动脉瘤破裂后Ⅳ、Ⅴ级病人的早期急诊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15例Ⅳ、Ⅴ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病例在出血3天内手术,其中Ⅳ级11例、Ⅴ级4例。行动脉瘤夹闭10例,血肿清除 夹闭5例。结果恢复良好9例(占60%,均为Ⅳ级),轻残1例(为Ⅳ级),中重残2例(Ⅴ级2例),死亡3例(占20%,Ⅳ级1例,Ⅴ级2例)。结果脑动脉瘤破裂后Ⅳ、Ⅴ级病人的早期急诊手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3例不同部位颅内动脉瘤(26个)患者,术前Hunt—Hess分级:Ⅰ~Ⅱ级12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在动脉瘤破裂48h内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24月,恢复良好者20例(86.95%);出现偏瘫和单纯运动性失语各1例(4.35%),后经综合治疗1个月后逐渐恢复;死亡1例(4.35%)(Hunt—Hess Ⅴ级)。无再出血病例发生。结论:超早期电解式可脱性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可避免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减少脑血管痉挛,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崔涛 《中国医药导报》2009,6(25):124-125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69例(73个)动脉瘤,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6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显微手术治疗,共有73个动脉瘤,手术后死亡4例,病死率为5.8%.术中10例破裂出血,占13.7%.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Ⅲ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夹闭和栓塞两种治疗方法对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 对123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2组,显微瘤颈夹闭组90例,血管内栓塞组33例.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对治疗方式、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动脉瘤尺寸、部位、数量、Hunt分级、监护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研究,明确影响脑血管痉挛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子.结果 在动脉瘤显微手术夹闭组中,100%的患者发生了脑血管痉挛,75.6%的患者发生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在血管内栓塞组中,84.8%的患者发生了脑血管痉挛,45 5%发生了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年龄较大,小动脉瘤,发病至入院时间短,Fisher 分级3、4级,Hunt和Hess分级Ⅲ、Ⅳ级;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独立预测因子是动脉瘤位于后循环,Hunt和Hess分级Ⅱ、Ⅲ、Ⅳ级.结论 和显微瘤颈夹闭术比较,血管内栓塞治疗术所致脑血管痉挛程度较轻,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也降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观察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43例颅内动脉瘤中,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42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Hunt-HessⅠ级9例,Ⅱ级18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31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手术采用Yasargil入路或颞下、枕下入路。结果43例均成功夹闭动脉瘤。出现血管痉挛、脑梗死致偏瘫、失语3例,有精神症状1例,动眼神经麻痹5例。随访3-24个月,恢复良好36例,轻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早期手术可以避免动脉瘤再次出血,减轻脑血管痉挛。HuntⅢ级以内者手术效果较为显著,Ⅳ级以上者术后致残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好发年龄40~60岁。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按Hunt分级属于Ⅳ、Ⅴ级者处理困难,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其死亡率明显降低。本组报告11例Hunt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早期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人尽快行头颈CTA检查,确诊为前循环动脉瘤后3 d内开颅夹闭动脉瘤,根据病人病情及术中情况确定是否去骨瓣减压。结果:术前病人Hunt-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3例。术后恢复良好23例,轻-中度残5例,重残1例,死亡2例,本组总死亡率为6.45%。结论:对于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病人,尤其是合并有颅内血肿的危重病人,早期开颅夹闭动脉瘤,能减少再出血,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Ⅳ级和Ⅴ级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的有效措施。(2)方法 Ⅳ,Ⅴ级颅内动脉瘤病人34例,全部采用Yasargil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其中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7例,术前因脑室系统积血行脑室外引流术6例。(3)结果 治愈(正常工作 部分工作)15例(44%),好转(生活自理)6例(18%),植物生存2例,死亡11例(32%)。(4)结论 Ⅳ,Ⅴ级颅内动脉瘤应争取早期手术夹闭动脉瘤,手术技巧及术前,术后处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HuntⅢ-Ⅴ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Hunt Ⅲ-Ⅴ级颅内动脉瘤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本组病例均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并脑内血肿急诊入院,入院时27例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Ⅲ-Ⅴ级.其中Ⅲ级8例.Ⅳ级18例、Ⅴ级1例;均早期(3天内)采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术后早期腰穿行血性脑脊液引流及置换,配合全身治疗. 结果 27例27个瘤体致密填塞(100%)23例.(>90%)填塞4例;1例术中再出血,经栓塞治疗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动脉神经麻痹,据GOS评价,恢复良好23例,中等3例,差1例,无死亡病例.随访3~9个月,恢复良好25例,中等1例,死亡1例(死因不详). 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并脑脊液置换治疗Hunt Ⅲ-Ⅴ级颅内动脉瘤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并发症、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3年11月对10例12个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电解可脱弹簧栓塞术。其中9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2个,Ⅱ级3个,Ⅲ级3个,Ⅳ级3个.Ⅴ级1个。8例行急诊栓塞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动态监视下完成。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并给予高血容量、血液稀释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9例.1例死亡。术后随访2—22个月.1例重残.1例有轻度神经功能异常,其余恢复良好。结论短期随访结果表明,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具有微创、安全、效果可靠的优点。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可靠;部分填塞可能导致动脉瘤继续扩大,破裂出血。破裂动脉瘤应急诊栓塞治疗.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248个动脉瘤)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颅内动脉瘤患者年龄、入院时Hunt—Hess分级、CTFisher分级、动脉瘤大小以及治疗时间窗为标准分类,比较外科手术夹闭组与血管内介入治疗组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mRS)。结果处于同-Hunt—Hess分级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unt—Hess分级为Ⅰ、Ⅱ级较Ⅲ、Ⅳ、V级患者效果好。CTFisher分级为1、2、4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中,对处于同一分级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Fisher分级为3级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优于外科手术夹闭。处于相同直径大小、相同年龄段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两种方法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治疗时,血管内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手术夹闭,中、晚期时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手术夹闭组中,早期手术夹闭效果优于中、晚期,中期与晚期手术夹闭的效果无差异;血管内介入治疗组早、中、晚期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夹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均适合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处于CTFisher分级为3级、治疗时间窗为早期的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优于外科手术夹闭;两种治疗方法长期临床效果差异仍待大宗病例随访和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就其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选择可控性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囊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梭形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等方法,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因,防止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结果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72例,显微手术夹闭28例。术后98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于急性期有选择地采用最佳的外科治疗,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重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CVS)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降碍(DIND)。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直接手术技术,提高手术解剖认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5例共142枚前循环动脉瘤手术,其中破裂动脉瘤120例,未破裂动脉瘤5例;分析细小解剖结构的识别及处理技法,总结动脉窟手术的经验和教训。结果:所有动脉瘤均夹闭或切除,Hunt—Hess分级Ⅳ级者多数预后不良,Ⅴ级者多数死亡。其他预后差的因素包括颅内压过高、Hunt—Hess分级较高而又未去除骨瓣、大面积脑梗死、其他严重疾病等。严重脑肿胀时和超早期手术者动脉瘤显露和细微解剖结构辨认较困难。需麻醉师良好配合。结论:所有破裂动脉瘤均宜尽早血管造影。并争取急诊手术。认真分析每一例病人局部血管解剖的个体差异很重要,耐心分离和血管辨认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控制输入动脉、缩短临时夹闭时间、保护穿支动脉和较大的静脉都值得重视。在严重动脉硬化者,还需关注粥样硬化斑块的牢固性和母血管的通畅程度。不鼓励过多调整动脉瘤夹,有促使动脉瘤破裂之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显微手术技术、手术效果和预后.方法 对55例MCAA病例进行前瞻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包括部位、大小、术前主要临床表现、Hunt & Hess分级等.术前Hunt & Hess分级:0级9例,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8例,Ⅳ级2例,Ⅴ级1例.主要表现包括头痛42例,呕吐22例,偏瘫11例.本组全部采用翼点开颅.经侧裂近端-远端入路23例,经侧裂远端-近端入路27例,经血肿入路5例.行动脉瘤瘤颈夹闭术45例(夹闭切除术6例),血管重建7例,肌肉包裹加固3例.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并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37例(67.2%),近端部13例(23.6%),远端部5例(9.1%).动脉瘤体最大径3~70 min,平均15.5 mm.远期主要术后并发症包括偏瘫12例,失语3例,癫痫2例.随访11~39个月(平均23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5级)45例,中度残疾(4级)5例,重度残疾(3级)5例,无植物生存和死亡.影像学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结合现代影像技术,通过充分手术计划,适宜的手术入路,细致的显微手术技术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