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桡骨远端C型骨折给予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支架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外固定支架治疗,研究组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随访期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4及12个月的GW评分。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3.62%,与对照组70.21%比较优势显著(P0.05);两组随访期桡骨高度、掌倾角及尺偏角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4个月GW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GW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桡骨远端C型骨折给予锁定加压钢板可显著强化近期疗效,但与外固定支架相比不能显著提升远期疗效,故应结合临床遴选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桡骨远端C型骨折则是较为复杂的关节内骨折,采用小夹板或石膏治疗由于无牵引力的作用,即便早期骨折端复位满意,但在日后的生活中也极易出现再次移位,造成二次骨折,增加患者痛苦~([1,2])。非手术治疗较难实现满意的复位,通过手术将骨折端进行复位,可达到维持桡关节生物力学稳定的治疗目的。基于此,笔者分析了锁定加压钢板及克氏针联合支架外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3 ~36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腕关节功能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结果为优31例,良2例,差2例,优良率90.1%.术后发生腕管综合征1例,3个月后自行缓解;2例桡骨关节面塌陷.结论 内固定可以较好恢复腕关节面的平整,外固定支架可维持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二者结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即可保持骨折良好的对线、对位,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又可预防骨折的再次移位和畸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的分析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C3型不稳定骨折的病人15例,均施行了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评估腕关节活动度、并发症、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满意。结果:关节活动度:掌屈(54.29±6.8)°,背伸(48.23±4.9)°,桡偏(18.23±4.3)°,尺偏(21.1±6.2)°,旋前(80.13±3.8)°,旋后(59.3±7.3)°,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4±2,优良率80%。结论: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不稳定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将9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锁定加压钢板组,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外固定支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P<0.05)。采用外固定支架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骨折部位术后恢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2例,其中行外固定支架治疗(Ⅰ组)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Ⅱ组)的患者各41例。手术后随访12个月,分析比较2组患者掌倾角、尺偏角变化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期内,2组患者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方式中,外固定支架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均较好,但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波及桡腕关节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治疗不当极易畸形愈合,引起腕关节功能障碍与创伤性关节炎。1999年10月以来,对51例此类患者采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将其按入院随机号随机分为两组,外固定支架组43例,锁定钢板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患侧握力恢复至健侧的81.40%,而外固定支架组恢复至88.37%,锁定加压钢板组平均评分为(82.03±11.62)分,外固定支架组平均评分为(90.36±13.56)分,两组患者握力及评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操作易于掌握,同锁定加压钢板系统相比,外固定支架可有效保护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为术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应用。方法应用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5~67岁,平均55.3岁。结果 12例患者均获随访,骨折均愈合,功能恢复优8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1.67%。结论跨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操作简便,疗效满意,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桡骨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其中32例(C19例,C221例,C32例)采用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支架组),32例(C14例,C223例,C35例)采取掌侧锁定板治疗(掌侧锁定板组),收集术前、术后以及术后6个月的腕部正侧位片,术后随访均>12个月,并进行腕关节功能评分,同时分别记录两组间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分析两组在术后复位质量、腕关节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结果从术后的X线片上看,两组在桡骨尺偏角及尺骨变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掌倾角方面,掌侧锁定板组为7.6°,外固定支架组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掌侧锁定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结束后,两组的术后腕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板治疗术后更接近解剖复位;两种治疗方法在恢复腕关节功能的远期效果一样;外固定支架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掌侧锁定板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通过对治疗效果评估及后续康复情况随访分析,以判断该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本组32例患者均进行为期5~16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此期间仅2例患者未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康复治疗.X线显示32例骨折全部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9周,2例未进行康复治疗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不及其余30例.所有病例未出现感染、损伤性骨化、骨不连、钢板、腕管综合征、缺血性骨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在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以外固定支架或辅以克氏针、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3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3例获得4—24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87%。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可靠,术后可以早期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85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石膏固定,治疗组行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于术后12个月进行回访。结果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的患者。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支架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5月应用动力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22~79岁,平均58岁.骨折按AO分型:A3型5例,B2型2例,B3型4例,C1型7例,C2型9例,C3型11例.结果 随访10~20个月,平均13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不同手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本院骨科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6例新鲜C型桡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外固定架组(45例)和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组(51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并经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术中情况、影像学指标、术后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2.55±8.84) ml、(55.16±13.67) min、(8.92±4.13)d,显著高于外固定架组的(38.29±5.76)ml、(47.98±12.42) min、(7.68±3.11)d(P<0.05);术后3个月时内固定组掌倾角度、尺偏角度和桡骨高度分别为(9.53±4.46)°、(20.56±4.26)°、(12.48±3.50)cm,均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7.72±3.81)°、(18.75±3.73)°、(11.32±2.39)cm (P<0.05);术后1年内固定组的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估优良率为91.11%,与外固定架组的82.35%相当(P>0.05);内固定组术后1年内感染、神经损伤等不良情况发生率为6.67%,与外固定架组的7.84%差异不大(P>0.05).结论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外固定架手术创伤小,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更利于术后早期关节活动,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两种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桡骨远端新型外固定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一心  黄健华  宋知非 《江苏医药》2005,31(8):586-587,i0001
目的从腕关节影像和功能角度评估自制动力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外固定器治疗12例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B1型2例,C1型3例,C2型3例,C3型4例,随访时间3~6个月。手术后3个月,测量腕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影像学指标,采用Sarmiento评分评估外固定器的疗效。结果术后3个月,腕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百分比为81.6%~95.4%。桡骨高度和桡偏角较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百分比为87.9%~89.8%。掌倾角仅仅恢复68.2%,显著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P〈0.05)。Sarmiento功能评分优5例,良6例,一般1例;复位评分:优6例,良5例,一般1例。出现1例钉道表浅感染。结论新型外固定器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恢复腕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有限内固定结合躁关节外支架治疗高能量损伤致胫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冽胫骨远端高能量骨折患者应用译侧带关节外支架跨躁关节外固定结合胫骨微创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及腓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疗效好:18例,可:8例,差:1例。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踝关节外支架是治疗高能量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锁定解剖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方法:2005年8月~2009年8月,应用锁定解剖钢板加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5例,早期指导功能锻炼,术后6~8周去除外固定。结果:术后1例出现腕部肿胀,1例锁定板螺钉切出关节腔,2例非锁定板螺钉松动,2例出现钉道感染,经处理治愈;术后25例随访6个月~2年,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19例,良4例,中2例,效果满意。结论:用锁定解剖钢板加外固定支架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较早、较好恢复腕关节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植骨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34例,均采用锁定钢板结合植骨治疗.采用掌侧人路,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者植入自体骨。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3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5周。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按照Dienst功能评分判定疗效,优24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0.63%。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退钉率低、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愈合快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介绍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7例合并血管损伤的四肢骨干骨折患者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其中,肱骨骨折并肱动脉损伤3例,股骨骨折并股(腘)动脉损伤5例,胫腓骨骨折合并腘(胫前、后)动脉损伤9例。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4例。休克患者3例。直接吻合6例,取静脉进行血管移植11例。结果术后随访11~19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除1例最终截肢外,其余肢体全部成活。1例患者发生大出血,术中探查为其他血管断端出血,行结扎处理。10例患者在减张口内见肌肉组织坏死。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透析治疗,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肢体得以保留,但肌肉组织发生坏死,患肢功能较差。本组未发生足下垂。5~9个月16例骨折均愈合。结论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四肢骨折并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