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力的概念进行考辩,新媒介视阈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力指的是新闻节目主持人在所有传播力的条件下,在新媒介视阈下的多样性的传播过程里,达到规定的传播结果的水平。研究了现如今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传播特征与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力变弱的体现,关键分析了新媒介视阈下新闻节目主持人传播力重塑的路径,所指的是经由重塑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传播力,增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传播力,力求在新媒介视阈下展示新闻节目本身的特征与传播力。  相似文献   

2.
蜀绣“衣锦纹针”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别于其他绣种的稀有针法,而“拉花锦”针法又是“衣锦纹针”中最具特色的一种针法。通过深入挖掘蜀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华,分析“拉花锦”刺绣纹样的美学特征,解析针法规律,实现“拉花锦”针法在刺绣图谱、技法操作等文化资源上的数字化再现。探索“拉花锦”针法在皮革制品设计中的应用途径,以期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为皮革制品设计的发展提供创新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大型体育赛事愈发受到我国受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创新大型体育赛事的传播策略和手段是我国体育传媒工作者的应然选择.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探析央视在2018年世界杯赛事传播中的创新发展方式.结论:首先,央视通过扩大前方报道团队的工作人员和丰富多空间组合报道突出现场报道的规模效应;其次,通过节目内容的多元呈现...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从传统的以文字、图片、音频来传播的生活方式,在当代新媒体环境下不管是阅读、视听的现代化传播方式,还是交流互动、信息接收等等,生活中各个部分都因新媒体的出现而发生着改变。在数字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当代,人们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将其与当代新媒体结合,以新的不同的形式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着不同的人群关去注、了解国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用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故宫文化。本文将以故宫文化为例介绍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宣传工作是加强和推动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展示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服务宣传工作,成为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微信、微博等新形态技术宣传优势,拟以福建省泉州市近年来开展的"微信党建"活动为例,剖析了其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遗教育传承的方向,探讨蜀绣进高校的意义,探寻蜀绣进高校的有效路径:依托专业教学探索非遗转化、立足社团活动推广非遗传承、借力创新创业促进非遗发展,对非遗传承发展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并行推进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沣瑾  刘璐  郭金梦  郭诗琪 《西部皮革》2023,(11):131-133+137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之下,鉴于湘西苗族刺绣文化的日趋式微,文章对苗绣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为了保护和继承湘西苗族刺绣文化,以移动互联为基础,通过分析湘西苗绣苗绣的渊源、发展的现状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结合交互设计的发展与应用,提出苗绣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本刊上期《国际茶文化专号》发表了关剑平先生《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的上部分,这一期继续刊出,敬请读者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吴昕昕 《纺织报告》2022,(11):120-122
湘西苗绣作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立足于数字创意产业,结合湘西苗绣目前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困境,探究数字创意产业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策略,通过湘西苗绣传播的数字化探索实践,研究其在数字创意产业繁荣发展时代传承与创新性设计的新面貌,以此为契机,激发更多人探索数字化传播的策略,使非遗能在延续中传承文脉,开创未来。  相似文献   

10.
王雯锐 《西部皮革》2023,(3):11-13+35
汉服文化的传播是很多学者关注的研究热点,但目前针对汉服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传播效果展开的研究却为数甚少。研究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使用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并针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汉服短视频内容质量对传播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受众的服装专业性和时尚度是影响传播效果的调节变量;短视频的内容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汉服视频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徐清晨 《纺织报告》2022,(7):115-117
时尚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民族服饰作为时尚文化的一个分支,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基本精神文化特色的反映。民族服饰在时尚传播过程中以一种跨文化的方式向其他民族展示自己的精神文明和民族风骨。文章以服饰为例,讨论时尚的跨文化传播路径和文化认同方式及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国内家具企业普遍知名度不高的问题;结合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丰富等背景,本文对家具品牌的传播策略新境遇作出响应,以期在新环境下帮助家具企业提高品牌竞争力.本文先从家具品牌传播现状讲起,结合家具的耐用品属性与消费者行为学理论,分析家具品牌建设与传播的依据和要素构成,并通过调研热门家具品牌宜...  相似文献   

13.
天下大同是佛教要义,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共通,如何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中,利用好佛教这个文化符号,再利用新媒体的内容、路径进行传播,使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播到佛教国家值得研究和探讨。我国与湄公河流域五国已经构成了一个佛教文化圈,在佛教文化交流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如北京灵光寺的佛牙三次去缅甸巡礼,在缅甸民众中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中国寺庙的一些文化符号在国外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但面对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华的佛教传播应该以更加与时俱进的姿态去应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佛教对内对外的传播方式,探讨中华佛教海外传播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正>据2013年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人口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13.6072亿人,0~14岁人口2.2316亿,占总人口比重16.6%,15~64岁人口10.0557亿,占总人口比重74.5%,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8.9%。庞大的人口红利为鞋类生产企业提供了庞大的市场资源,同时随着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15.
汉服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国际教育背景下,对于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汉服文化的概念、分类与历史发展脉络;以案例形式分析了汉服文化在国际教育中的影响;从课内、课外方面提出了汉服文化融入国际教育的路径,旨在通过国际教育使更多国际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在进行服饰文化的对外翻译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对外翻译的基本要素知识,以及中华服饰文化在对外翻译过程中的知识特点,精细梳理和构建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旨在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体会中国服装文化的博大精深,坚持翻译教学的原则,并且用准确和科学的词汇去表达中国传统服装文化里面的意义,让目的语言的受众能够进行理解。  相似文献   

17.
科普传播极度依赖媒体传播,新媒体的发展给科普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的科普传播需要有全新的思维和方法论。文章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的作用机制和内在逻辑,基于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SWOT分析,提出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的政策建议策略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王晓洁 《西部皮革》2023,(16):67-69
民族服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同时也是各民族的审美的体现。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以及政策的开放,旅游业发展逐步恢复生机,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文章基于民族服饰文化传播现状,以蒙古族服饰为例,探讨旅游业对民族服饰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及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入研究以旅游带动民族服饰文化传播的途径,对民族服饰的文化传播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国际品牌加深了在各个领域传播其品牌文化的力度,文化融合始终是探究国际品牌本土化传播的重要课题。文章以意大利知名服装品牌华伦天奴Pink PP系列营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传播为例,分析品牌文化因素对于国际传播影响效果的重要程度,探究品牌文化传播中的实践启示为国际品牌的本土化传播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统京剧作为一种"剧场艺术",主要以"剧场"作为媒介进行传播.但在如今"流量快时代"中,剧场演出不再是人们娱乐消遣的首选,使得京剧的传统传播方式难以实现在戏迷之外的受众中有效传播,甚至造成受众流失,陷入传播困境.而改编自同名小说的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的热播引发了观众对京剧这门传统艺术的关注,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并探索出京剧在新媒体时代的跨媒介传播模式.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对《鬓边不是海棠红》的传播特点和效果进行研究,总结出其"书—网剧—综艺—剧场"的开放式跨媒介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