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乳腺癌保乳手术后实施螺旋断层放疗、常规调强放疗时同步推量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两组患者实施保乳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组术后给予螺旋断层放疗,对照组术后接受常规调强放疗,记录两组剂量并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PGTV、PTV靶区域CI分别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GTV、PTV靶区域HI分别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给予螺旋断层放疗具有更为理想的剂量学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放疗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乳腺癌术后患者采取仰卧位与俯卧位两种不同体位接受治疗的调强计划在靶区和危及器官上的剂量差异性,寻求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较佳的治疗体位。方法 随机选取1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仰卧位、俯卧位两种体位扫描,应用Pinnacle 9.2计划系统,设计患侧乳腺切线方向小角度展开入射的4野调强计划,在计划靶区满足处方剂量的前提下,比较分析两种体位的调强计划靶区的适形度和剂量均匀性,肺的、和平均剂量,心脏的V39和V40平均剂量等剂量学指标。结果 通过对12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计划设计中,仰卧位、俯卧位两种不同体位扫描的计划比较发现,两组计划在靶区适形性及心脏受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仰卧位调强计划靶区均匀性优于俯卧位,而俯卧位使肺得到较好的保护。结论 乳腺癌术后调强放疗体位可根据患者的肺功能状况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用静态调强放疗(stat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sIMRT)、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断层径照TomoDirect(TD)3种调强技术制订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最优放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对每个患者分别采用sIMRT、HT、TD技术设计放疗计划,根据采用的放疗技术不同将所有计划分为sIMRT、HT、TD 3组。统计3组计划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机器跳数、治疗时间及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 IMRT、HT、TD 3组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3组计划靶区CI分别为0.70±0.08、0.81±0.03、0.74±0.05,HI分别为1.10±0.01、1.05±0.01、1.06±0.01。HT组左肺受量V5、V20均低于TD和sIMRT组(P<0.05);HT、TD组健侧肺(右肺)V5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时2种体位固定方式的误差值,以选择出较佳的提高摆位精度的固定方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用真空垫固定,另一组用热塑料膜固定,各1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调强放疗前用锥形束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2组摆位误差值。结果:在头脚、左右、腹背方向误差值,真空垫组分别为(2.5±0.926)、(2.7±0.725)、(2.4±0.839)mm,热塑料膜组分别为(3.9±0.805)、(3.6±0.782)、(2.8±0.772)mm。真空组在头脚、左右方向的误差值比热塑料膜组小,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使用真空垫固定体位更能提高摆位重复性,提高摆位精度,尤其适用于体型偏胖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调强放疗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会导致剂量学误差的产生,为保障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调强放疗,有必要对每一个患者的调强计划进行剂量学验证的.近年来,调强放疗剂量学验证的技术与方法均有很大的进展.文章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对比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观察组给予调强放疗,对两组患者放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和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放疗,乳腺癌保乳术后行调强放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动态多叶光栅调强放疗(dynamic multi-leaf collimator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 MLC-IMRT)的剂量学差异,以为患者治疗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放疗科收治的15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为每位患者设计连续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continue 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c VMAT)、分段切线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tangent volume modulated arc therapy,t VMAT)和d MLC-IMRT 3组计划,比较3组计划肿瘤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计划肿瘤靶区剂量分布均满足临床需求,D2、Dmean、适形性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动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常规放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的剂量学分布,为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例保乳术后乳腺癌患者,针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IMRT计划和CRT计划,处方剂量均为50 Gy/25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图)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中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的体积相似,分别为98.22%和98.76%(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V105%、V110%分别为12.86%、1.02%低于CRT计划的44.56%、6.37%(P < 0.05);IMRT计划计划靶区的CI值由0.55提高至0.68,HI值由1.15降至1.09(P < 0.05)。与CRT计划相比,IMRT计划患侧肺V30、V20分别降低了3.68%和5.75%,同时肺平均剂量(MLD)由9.24 Gy下降至7.12 Gy(P < 0.05);IMRT计划将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和V50分别降低了5.99%、5.68%和1.68%(P < 0.05)。结论 IMRT相比CRT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同时,减少了高剂量的照射,改善了靶区剂量分布的均匀性,同时降低了周围正常器官的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步加速调强放疗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本院45例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保留乳房手术切除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3例采用全乳放疗并同期加量放疗,1.8~2.4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45 Gy/25F,瘤床区总剂量60 Gy/25 F;对照组22例采用全乳放疗后局部瘤床加量,2 Gy/d,每周5次,全乳腺照射50 Gy/25 F,瘤床区局部加量10 Gy/5 F,总剂量60 Gy/30 F。按RTOG标准评估放疗反应,复发转移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中位随访18个月,研究组23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例出现骨转移,复发转移率为8.70%。患者的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为30 d。对组照22例患者中1例肝转移,其余均未出现复发和远处转移,复发转移率为4.55%。放疗反应为1~2级,中位住院放疗时间37 d。两组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8)。结论:同步加速调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缩短了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良好,放疗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射治疗两种体膜标记法的误差值,以选择出更好的提高摆位精度的标记法。方法随机将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分为体膜开窗组和不开窗组,各13例,所有病人在调强放疗前通过椎体素CT(CBCT)进行摆位验证,比较两组摆位误差值。结果摆位误差在左右、头脚、腹背3个方向不开窗法为:(3.800±0.895)mm、(3.200±0.927)mm、(2.900±0.872)mm;开窗法为:(2.100±0.639)mm、(1.300±0.826)mm、(1.500±0.574)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膜开窗标记法减小了摆位误差,提高了放射治疗摆位重复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rueBeam与Axesse系统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t-VMAT)计划的剂量学特性,评估其计划质量与剂量学质量控制检验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16例保乳手术后左侧乳腺癌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对16例患者均利用TrueBeam加速器的Eclipse系统和Axesse加速器的Monaco系统分别设计t-VMAT计划,比较两套系统设计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并利用旋转照射剂量测量仪ArcCHECK进行计划剂量学质量控制检验,比较其剂量验证Gamma通过率。结果 两套系统设计的乳腺癌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靶区方面,均能达到大于95%的处方剂量覆盖;危及器官方面,Eclipse计划的脊髓、心脏、肺受量更低,Monaco计划的健侧乳腺受量更低;跳数方面,Eclipse计划的平均机器跳数比Monaco计划少43.9%;剂量学质量控制方面,两套系统在3%/2 mm标准下的计划验证Gamma通过率都大于95%,均达到临床质量控制要求。结论 对于乳腺癌t-VMAT计划,两套系统均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咽癌在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和常规调强放疗(IMRT)两种不同治疗系统中治疗计划的剂量学分布,并对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选择18例鼻咽癌病例,将其定位数据信息及靶区器官轮廓分别传输至TomotherapyTPS工作站及Varian EclipseTPS工作站并设计调强放疗计划,18例患者的处方剂量相同,其中鼻咽部原发灶GTVnx为73.92Gy/33F;可见的转移淋巴结GTVnd为69.96Gy/33F;高危临床靶区CTV1为60.06Gy/33F;预防照射区CTV2为50.96Gy/28F,通过对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N)、均匀性指数(H1)和危及器官(OARs)的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等各项指标比较2组治疗计划,对两组数据进行配对f检验。结果螺旋断层放疗组中PGTVnx、PTV1、PTV2的CN值分别为0.910±0.010、0.855±0.020、0.871±0.021,常规调强组中PGTVnx、PTV1、PTV2的CN值分别为0.867±0.025、0.822±0.020、0.811±0.012,螺旋断层放疗组中PGTVnx、PTV1、PTV2的HJ值分别为1.049±0.009、I_135±0.030、1.034±0.011,常规调强组中PGTVnx、PTV1、PTV2的HI值分别为1.060±0.011、1.222±0:023、1.094±0.015,各组P值均〈0.005。螺旋断层放疗组相比常规调强放疗组各靶区的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和平均剂量也有所下降,腮腺平均剂量较常规调强放疗组低4Gv左右,V30、V35也显著低于常规调强放疗,P值〈0.005。结论对于鼻咽癌,螺旋断层放疗技术相对于常规凋强技术改善了剂量学分布,使得靶区在获得更好的剂量分布同时显著降低了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全脑照射采用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剂量学的差异。方法:对14例全脑照射患者分别采用调强放疗技术和常规放疗技术制作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适形度指数(com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和各个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结果:调强放疗靶区CI优于常规放疗,靶区HI劣于常规放疗;在皮肤、脑干、视交叉、眼晶体最大剂量(D_(max))和平均剂量(D_(mean))方面,常规放疗优于调强放疗;2种放疗技术在眼球、视神经、垂体D_(max)和D_(mean)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目前的治疗条件下,全脑照射调强放疗技术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没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全乳放射治疗时4种放射治疗计划的靶区及危机器官剂量学差异,探讨保乳术后较优的放疗治疗方式.方法 随机选取23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行全乳放射放疗患者,给予PTV 25分·次、50 Gy处方剂量;分别设计适形混合调强计划(Hybrid_IMRT)、限制铅门多野调强计划(restricted jaw...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质子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proton therapy,IMPT)技术与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2种光子旋转调强放疗技术实施全中枢照射(cranio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在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疗效和剂量学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研究组应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比两组患者辐射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IMRT同3D-CRT靶区剂量百分比无明显区别(P>0.05),IMRT的V105%、V110%、V115%显著低于3D-CRT (P<0.05),同时IMRT的HI显著低于(P<0.05);同3D-CRT比较而言,IMRT可以有效减少患侧肺、心脏、肝脏以及对侧乳腺射剂量(P<0.05);IMRT治疗患者肝炎、放射性肺损伤、骨髓抑制、胸骨后疼痛以及消化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3D-CRT计划(P<0.05)。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应用IMRT以及3D-CRT的靶区覆盖率都较为理想,但是MIRT在剂量均匀性以及靶区适形度方面更为理想,同时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比较“Auto-Flash”功能和“假组织补偿法”两种射野边界外扩方法的剂量学差异,并评价其外扩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0例女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在对患者所有的VMAT计划中分别采用“Auto-Flash”功能和“假组织补偿法”进行射野边界的外扩,并根据两种皮肤通量射野边界方法外扩设计A-VMAT和P-VMAT两种治疗计划。评估两种计划的射野边界外放效果,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参数,计划的执行效率及计划的剂量验证通过率。结果:在射野方向观察胸廓外放射野效果,两种计划的通量均已在胸廓方向外放到皮肤以外。A-VMAT和P-VMAT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7±0.011和0.08±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1,P<0.05)。靶区适形指数(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VMAT和P-VMAT计划靶区的98%靶区体积所受照射剂量(D98)分别为(5007.25±34.79)cGy和(4973.43±44.57)cGy,D2分别为(5363.87...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七野动态调强(7F-IMRT)和容积弧形调强(VMAT)放疗计划的剂量学特点。方法应用VarianEclipse10.0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对20例术后同期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行7F-IMRT和VMAT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放疗技术的靶区剂量分布特点及正常组织的受照射剂量及体积。结果7F-IMRT计划的适形指数(CI)为0.813±0.032,VMAT计划的CI为0.824±0.045,两者均能很好满足95%等剂量曲线对100%PTV体积的完全覆盖;7F-IMRT计划中GTV、CTV和PTV的均匀指数(HI)分别为1.051±0.017、1.061±0.014、1.072±0.022,VMAT计划分别为1.036±O.005、1.042±O.007、1.071±O.01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F-IMRT和VMAT计划中重要的危及器官的关键剂量评价指标(D5、Dmean、Dmin和D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小肠、膀胱和股骨头等受照射体积的关键评价指标(V20、V30、V40和V50)在两种放疗计划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F-IMRT和VMAT计划靶区的剂量分布均较理想.对正常组织均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控制点数量对右侧乳腺癌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15例右侧乳腺癌术后患者,利用Monaco 5.1计划系统进行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勾画和计划设计。将控制点数量分别设置为20、30、40、50、60,在同等优化条件下,比较不同控制点计划目标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控制点数量的增加,靶区的适形性指数逐渐增大(分别为0.59±0.07、0.67±0.06、0.70±0.06、0.71±0.08、0.70±0.0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均匀性指数也逐渐增大(分别为1.23±0.10、1.11±0.03、1.09±0.02、1.07±0.02、1.08±0.0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当控制点数量低于30时,右肺V5更小但是靶区剂量覆盖较差(P<0.05);当控制点数量设置为50时,目标靶区均匀性指数和适形性指数最优;当控制点数量大于50时,目标靶区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法在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例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实施不同固定技术,分为A、B两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常规热塑体膜固定技术,B组采用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使用模拟定位机测量计算患者的左右、头足、前后方向和乳房的重复摆位误差。结果 A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比较大,B组的摆位和银夹移位误差较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热塑体膜固定双重标记技术可提高摆位精度,减少摆位误差,方法操作简单,对热塑体膜固定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