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统计,在2020年和2021年2次维持时间较长的污染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PM2.5,因此将黑碳(BC)和一氧化碳(CO)作为PM2.5的示踪物,通过2次污染过程的对比分析,在后向轨迹的基础上,结合卫星火点分布、生物质燃烧排放清单,计算出BC和CO的传输效率TE和有效排放强度EEI,进而对西双版纳地区大气污染进行源识别。  相似文献   

2.
采用烧结杯试验,从固体燃烧角度出发,探究燃料结构和粒度对燃烧前锋温度及烧结气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燃料中煤粉比例逐渐提高(0~100%),烧结速度提高至4.32 mm/min,利用系数提高至0.13 t/(m2·h);转鼓强度先上升后下降,当煤粉比例为25%时,转鼓指数达到最高(58.4%);烟气中NOx浓度与CO成分分别提高28.34 mg/m3和0.72%,CO能促进NO的还原反应,抑制NOx生成。全煤条件下,随着煤粉粒径<1 mm的质量分数由50%降低到10%,烟气中NOx降低了51.33 mg/m3,提高燃料粒度可降低烟气NOx排放浓度;而延长烧结时间,NOx总排放量上升。研究结果可为烧结燃料选择及烟气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本地化的秸秆露天焚烧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MAQ,定量评估秸秆禁烧管控对东北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2013~2020年东北地区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物排放总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每年的秸秆焚烧集中期为春耕前(3月和4月)和秋收后(10月和11月).2017年秸秆焚烧集中期内,秸秆露天焚烧对东北三省的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4.01%和39.98%,农作秸秆露天焚烧是造成东北地区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相同气象条件下,2019年秸秆焚烧集中期,秸秆焚烧对东北三省大气中CO和PM2.5浓度的贡献率较2017年同期分别下降了9.58%和13.95%,表明2019年的秸秆禁烧政策有效改善了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同时,若东北三省均实施吉林省2019年的秸秆禁烧管控政策,则东北地区的空气质量将会进一步改善.本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在此就生物质锅炉气化燃烧技术,对在生物质原料生产乙醇过程中产废醪液进行处理工业应用进行阐述,并对生物质锅炉的技术工艺、研制进行了分析、阐明及探讨.  相似文献   

5.
6.
CH_4火焰中CO_2对NO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CH4 火焰中CO2 浓度对于NO降解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过量空气系数对于NO的降解有着很大的影响。和氧化性气氛相比 ,还原性气氛更有利于NO的降解。同时还原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降低了NO的降解率 ,而氧化性气氛中CO2 的存在能够促进NO的降解。在还原性气氛中 ,随着CO2 浓度的升高 ,其继续减少NO降解率的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我国才开始研制循环流化床锅炉。国家“七五”攻关项目35t/h流行床发电锅炉于1988年11月在山东明水热电厂点火试运,并于1989年12月通过国家鉴定。几年来,循环流化床锅炉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3年11月初步统计,国内制造各类循环流化床锅炉厂有22家,已投运和已订货的10-35t/h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约300多台,35-200t/h的也达到了200多台,这200多台锅炉中,75t/h有80多台。到目前为止,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有其独特的节能环保等特点,发展很快。下面谈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我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生物质成型燃料使用量的迅速增加,由其燃烧产生的烟气污染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国内对其工业应用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其控制研究相对缺乏。在上述背景下,该文以现场监测和文献资料调研为主,开展工业生物质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其控制对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质锅炉燃烧会产生颗粒物、SO_2、HCl、NO_x、重金属、VOCs和二英等污染物;现场监测的4台生物质锅炉烟气中颗粒物、NO_x、Hg、VOCs的排放浓度较高,分别为112~412、120~652、0.033~0.065、104~133 mg/m~3,普遍超过现行排放标准要求,需开展有效治理;此外,对HCl、Pb、As、二英等污染物的排放也需加强关注。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通过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等综合途径来实现生物质锅炉烟气污染物低排放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配煤添加剂对燃煤烟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排放的污染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了添加剂对煤炭燃烧的影响机理,指出配煤添加剂是改善动力煤燃烧的污染排放问题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97~2003年ATSR卫星火点资料,采用前向气流轨迹模式及滞留时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欧亚大陆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主要生物质燃烧区域典型排放季节低层气团的输送特征,并与MOPITT一氧化碳卫星反演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春季东南亚及印度半岛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可对中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四川盆地、福建和台湾周边地区;中亚、东西伯利亚及蒙古高原生物质燃烧排放的污染气团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而向东输送,但明显存在一条分支经中国东北向华北或更低纬度地区输送,并逐渐下沉至大气低层,在生物质燃烧排放剧烈的年份内能够对该地区的低层大气成分造成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NO、CO分析不清晰,影响因素研究不足等问题,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Testo350烟气分析仪,对木质、棉杆和玉米秸秆3种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分别展开了燃烧的气态排放物研究,重点研究了3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不同燃烧器负荷和进气量下的NO和CO的排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燃料的NO排放量均在0.05%以下,CO也不高于1%。3种燃料的气态排放物总体趋势为随着燃烧器负荷的增大,NO和CO的排放量增多,随着进气量的增加,气态排放物的含量减少。该研究可以为指导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的实际运行,以优化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和排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立式管式炉燃烧试验装置上,O_2/CO_2燃烧条件下,对半焦煤在不同温度及氧气浓度对燃料N向NO转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ρ(O_2)∶ρ(CO_2)=1∶4燃烧气氛,1 000℃时,NO生成曲线表现出双峰结构趋势,温度升高后,双峰均变为单峰,NO生成总量降低,燃料N向NO转化率降低,N转化率达稳定时刻的时间向前推移60 s;温度维持1 000℃恒温,各氧气浓度条件下均有双峰结构,燃料N转化率随氧气浓度升高,N转化率基本保持不变,只有在ρ(O_2)∶ρ(CO_2)=4∶6时,表现出降低趋势,N转化率达稳定的时间向后延迟210 s。  相似文献   

13.
王小聪  李茂东  黎华  张振顶 《环境工程》2012,(Z2):465-466,266
生物质颗粒层燃工业锅炉的节能减排技术主要取决于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锅炉系统和燃烧技术。介绍了生物质颗粒燃料特性、生物质颗粒层燃锅炉和燃烧技术特点,并结合一台DZW6-1.25型生物质颗粒层燃锅炉能效测试说明生物质颗粒层燃技术在工业锅炉应用的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节能环保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4.
NO的脱除效率已成为微生物净化燃煤烟气NOx双塔流程的瓶颈。为了提高微生物净化烟气中NO、NOx的效率,分别研究了脱硫塔添加Fe SO4·7H2O、脱氮塔添加Na NO2对微生物净化模拟烟气中NO、NOx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脱硫塔添加0.23 g/L Fe SO4·7H2O,其NO平均脱除率为61.04%,比空白试验的35.31%提高明显;脱硫塔NOx平均脱除率为62.16%,比空白试验的31.10%提高约1倍;双塔NOx平均总脱除率从空白试验的61.8%增至86.9%。浓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0.23 g/L Fe SO4·7H2O是脱硫塔内较为合适的添加浓度。脱氮塔添加0.50 g/L Na NO2后,脱氮塔NO平均脱除率从空白试验的39.92%提高到52.11%;脱氮塔NOx平均脱除率从空白试验的47.67%增至58.90%;双塔NOx平均总脱除率从空白试验的70.75%增至79.32%。反复多次验证试验均证明:Fe SO4·7H2O和Na NO2的分别添加的确大幅度地强化了烟气中NO、NOx的微生物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的研究对于了解大气VOCs来源和评估其对O3和PM2.5生成贡献,构建各VOCs排放源的成分特征谱和完善VOCs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生物质燃烧VOCs排放测试方法梳理与排放特性研究状况的分析,比较研究方法的差异性,总结排放特性一般规律,提出生物质燃烧VOCs检测和排放特性的研究建议,该研究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VOCs排放研究方案设计与排放特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锅炉烟气汽流喷雾干燥法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4t 链 条炉为 对象,研究 了中小 型燃煤锅 炉的 汽流 喷雾 干燥 法脱 硫,着 重 研究 了汽 流 式雾化器、气体分布 器、脱硫 塔及其配 套设备, 确定了最 佳操作 条件。结 果表明:气 液比 为20 ~30 ,蒸汽压力为 06 ~07 M Pa ,吸 收剂 计量 比为 11 ~16 ,烟 气中 S O2 去 除率 可达 76 % ~97 % ,不 发生粘壁、粒子结块 现象  相似文献   

17.
凌海波  李政  王坎 《环境工程》2013,31(2):72-75
介绍了传统钠法焙烧石煤提钒生产工艺的原理及烟气污染物产生和治理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焙烧工艺及烟气污染防治技术,阐述了工艺原理,并与传统工艺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中试试验报告及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烟气污染物防治措施的技术可行性,针对烟气排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及建议,旨在为石煤提钒企业在烟气污染物治理控制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回用技术及设备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锅炉除尘脱硫废水设计一套工业化的处理设备,并对其实际的处理性能进行考察和评价。该设备由网格絮凝+复合流沉淀+浅滤层过滤三个单元组成,设备构造合理,系统性能协调。设备正常运行时处理出水浑浊度平均值<10度,最大值<15度,出水浑浊度波动系数为1.8,浑浊度极差10.5度,水质稳定,满足回用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锅炉废气流化床污泥干化塔的热力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炜  楼波 《环境工程》2013,31(4):76-79
利用锅炉尾部废烟气(120~190℃)干化市政污泥,降低污泥含水率可达到后继合理利用。从三方面对污泥干化进行了分析:1)干燥后污泥含水率与污泥处理量关系;2)入口烟温、流量与污泥处理量关系;3)干燥后烟气相对湿度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入口烟温、流量,污泥出口含水率都可以提高污泥处理量,高入口烟温、流量下,污泥处理量受含水率的影响更大;污泥出口含水率高时,入口烟温提高使污泥处理量提高增大显著;入口烟气流量愈高,入口烟温提高对污泥处理量的增加愈大。干燥后烟气相对湿度与入口烟温有关,干燥之后的烟气的相对湿度离饱和状态较远,此温度范围内的出口烟气湿度还有较大的余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适用于中小型锅炉湿法脱硫装置的烟气再热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以济南北郊热电厂为例,通过详细技术经济分析,选择了最合理的烟气再热方法。经过实际应用检验,烟气再热设施运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