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科学理论或学科都有自己清楚、明白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研究对象,会带来不同质的研究内容,从而划分出不同的科学学科.中医学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内涵宽泛、不确切,导致研究内容不确定,发展方向不明确,使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活动无法深入.然而,中医学是以人体的"现象-状态"物质层面为研究对象,建构起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把中医学从医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将推动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深化,促使其按自身规律向成熟的科学学科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2.
司外揣内构筑"现象-状态医学"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外揣内"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据此把中医学从医学科学整体中分化出来,形成"现象-状态医学"学科,推动中医学的科学认识深化,促使中医学按照自身规律向成熟的科学学科形态发展.  相似文献   

3.
确立中医学的"现象-状态医学"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中医学还是西方医学,都是“以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统属于医学科学范畴。西方医学为“结构-功能医学”学科,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1确立中医学为“现象-状态医学”学科的依据“学科”,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  相似文献   

4.
司外揣内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对人体生命运动及疾病的观察、探索过程中,积累大量医学经验知识的基础上,汲取、移植先秦哲学思想和逻辑思维规律及方法,形成独特的医学科学方法,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  相似文献   

5.
"类比"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生命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学"类比"思维也有了新的内涵。采用现代生命科学语言,以"阴阳学说"和"以毒攻毒"为例,阐述对"类比"思维的新认识,进一步发掘中医学"类比"思维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及其背后的科学逻辑,并用以指导发现新的科学现象、解决生命科学与医学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东、西方哲学、逻辑、科学技术史、医学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比较研究,从构筑一门科学知识体系(范式)的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发现西方医学是观察和分类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形成的把握了人体结构-功能层面生命规律的经验科学。中医学是观察和模式推理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形成的把握了人体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的理论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的科学定位是决定中医事业发展的根本性的理论课题。为此首先要明确与中医学直接相关的关于科学、哲学、人与名实的含义和特性。科学就是知识,是确切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理论性的知识体系。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以天然之物运动、变化的状态及其过程为研究对象,关于所有事物共同规律的学问。人有典型的形上、形下二重性,医学则有中医与西医两大类。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医学体系;西医是以还原性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而形成的医学体系。中医学的传承,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名实关系。中医的研究对象、方法及其实践过程,是其实;以语词表征的概念、范畴体系,是其名。重名轻实,从语词到语词,从概念到概念的考据,对当代中医学的传承危害甚深,也是影响中医学科学定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4种方法,简称"四诊"。通过四诊,可以观察机体外在表现以了解疾病的病因、性质及其内在联系,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供依据。中医四诊是决定中医学"现象-状态医学"本质特征的科学方法,是为实现认识人体的“现象-状态”层面生命规律而采取的手段和思维途径,因此,四诊是不可取代的中医诊疗方法。熟练运用四诊,对中医临床培养优秀人才及中医临床学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亚健康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中医学虽没有亚健康的概念,但"治未病"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医学以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为特点,关注人体的整体生命状态,历经千年实践,形成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医学体系,其中中医药技术为维护人类健康作出重要贡献。"四诊合参"与"辨证论治"充分体现了中医在辨识和诊断亚健康状态的优势,文章通过概述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中医证候及体质特征等方面与亚健康状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发掘中医学在亚健康状态辨识研究的巨大潜力,展现其临床应用的广阔发展前景。随着医学模式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近些年提出"精准医学"的理念,医学研究的焦点开始聚集个体化诊疗方案,这与中医一贯遵循的辨证论治,三因治宜等治疗原则相契合,可见亚健康状态的辨识及其研究必将为中医学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一门医学体系能否成为时代的主流医学,并非取决于这门医学本身,而是由那个时代的主流文明理念和科学观念所决定的。自然科学从简单科学走向复杂性科学的时代潮流,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医学领域,"精准医学"计划的提出就是医学走向复杂性的初步尝试。然而面对人体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现代西医是从微观层面着眼,试图沿着"分析?重构"的道路建立它的状态描述体系;而传统中医学则是采用隐喻和类比的方式,从整体层面建立状态描述的。因而,复杂性科学时代的现代医学,将融汇走向"精准"的中西医学,通过不同层面的分进合击,深化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提升医学对疾病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旴江名医众多,著述浩繁,研究江西“旴江医学”的源流特色、医家及学术特点等相关论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3.
医学总是从诊病治病的实践中总结理论,借助同时代的科技成果发展诊治手段.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水平已有了质的飞跃,中国医学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医理应继续把自身的优秀理论与当代一切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摘掉"传统医学"的帽子,为我国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在探索化学成分相似的中药的药性过程中,发现了“药性空洞”现象——在化学成分相似的中药集合中,大部分中药具有某药性,唯独个别中药没有该药性,这些个别中药就形成了该药性的“药性空洞”.然而,针对药性空洞中药的进一步文献调研显示这些药物能够或多或少地表现出空缺药性相关的功效,即说明化学成分相似的中药其药性也较为相似.药性空洞的发现对中药药性的补充和预测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谈中医之"变"——谈"变亦变,不变亦变"后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了“变亦变,不变亦变”一文后,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如中医该不该“变”?发展还是“变”质?什么是中医的精神?中医落后吗?中医要“西医化”吗?学习西医的目的是什么?中西医结合等于发展中医吗?如何找契入点?中医理论体系要作一番重构吗?并对这一系列问题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阿召 《西部中医药》2011,24(8):63-64
对藏医药名著<四部医典>所载的"黄水证"从病因、分类、症状、治则等方面作一比较及系统的探寻,让更多的人了解博大精深的藏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弄清苗药"胃痛宁"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民间传统方法对"胃痛宁"进行提取,采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测试所得单体化合物的波谱数据,依据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了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酸、葡萄糖、芦丁4个化合物。结论 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苗药"胃痛宁"中分出。  相似文献   

18.
论中医学的“预防医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医学在其形成发展的两千年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医学的内容,不但有明确的“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而且还有着整套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在环境卫生、传染病学、隔离及预防接种等诸多方面。如:“上工治未病”与“重视正气”,体现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天人合一”,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伤寒论》、《温疫论》到《温病学》,中医传染病学逐渐确立;中医学的“种痘术”,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19.
偶读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对“中医学”的诠释,很有启发,也甚受鼓舞。  相似文献   

20.
通过辨析 ,认为易学中的易不能与占筮混同 ,“医易同源”中的“源”不是巫术 ,“医源于易”之“易”不是《易经》 ,医易关系的“医”专指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