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者,男,26岁.左上腹包块2月.于1987年8月20日住院.既往体健.查体:一般情况可.肝脏剑下3cm,轻压痛.脾脏上界在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下界甲乙线8cm.甲丙线12cm,质韧.B超检查:肝脾增大.胸部X线片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色素69g/L,红细胞2×10~4个/L,白细胞6.1×10~9个/L,中性64%.免疫功能检查无异常.骨髓呈贫血性改变.初步诊断: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Caroli病又称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病 ,1 958年首先由Caroli描述 ,在我国也有报告 ,绝大多数属 I型 ,我科收住Caroli病 型 1例 ,现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 患儿 ,女 ,8岁 ,以“腹痛、颜面苍白 1月”之主诉入院。 1月前出现腹痛、腹胀、颜面苍白 ,逐渐加重 ,经输血 ,对症治疗后症状减轻。3岁时曾有贫血表现。查体 :体温 37.2℃ ,P1 30次 /min,R4 0次 /min,体重 2 2 kg,血压1 1 .5/6k Pa,发育正常 ,营养较差 ,精神差 ,重度贫血貌 ,呼吸急促 ,全身皮肤粘膜苍白 ,无黄染 ,可见散在出血点 ,右足背有一 5cm× 5cm瘀斑 ,颌下、颈前、颈后、腋下、…  相似文献   

3.
<正> 该病为一种先天性肝内胆管发育异常,临床上称为“肝内胆管扩张症”或“交通性海绵状胆管扩张”。Caroli于1958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称Caroli病.临床上极为少见,我院CT扫描发现1例,并经ERCP进一步检查确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患者女性,43岁。主诉:上腹持续疼、反酸、纳差、消瘦一年,伴间歇性恶心呕吐。查体:消瘦,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软,上腹正中压痛,肝脾不大,未扪及腹块。Hb100g/L。第一次胃镜检查:胃窦体交界区大弯、前后壁有4个不规则小溃汤,最大直径约5mm,窦大弯粘膜欠光滑,蠕动较差。诊断早期胃癌,病理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一月后二次胃镜检查,体部溃疡愈合,窦部溃疡有所增大,其周围粘膜小结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 Graves病 (Gravesdisease ,GD)的临床表现并不局限于甲状腺 ,而是表现为多器官脏器的损害 ,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他巴唑在临床上广泛地用于治疗GD ,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0 .1%~ 0 .3%可发生粒细胞缺乏 ,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则更为多见。白细胞减少的初期 ,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 ,一旦发生感染 ,则广泛且难以控制 ,是GD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深入进行GD白细胞减少发病机制的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天津地区汉族人GD白细胞减少易感性与HLA 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 ,以便早期发现易感者 ,严密监测 ,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特异性引物 (PCR SSP)方法检测 5 0例GD白细胞减少患者、5 0例GD白细胞正常患者和 90名正常对照的HLA DRB1基因型 ,计算并比较GD白细胞减少组与GD白细胞正常组和对照组的HLA DRB1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在不考虑白细胞变化的情况下 ,GD患者DRB1 0 8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RR=2 .97) ,DRB1 0 7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RR =0 .2 2 )。②GD白细胞减少组DRB1 0 8(P <0 .0 1,RR =5 .36 )和DRB1 15 (P <0 .0 5 ,RR =1.87)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DRB1 0  相似文献   

6.
<正> Zieve于1960年首先报告了2例肝性脊髓病后,国内几年来屡有报告,我院近年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李某,男,46岁,住院号3160,1979年5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58年出现腹水,确诊为“肝硬化”,1963年元月行“门腔静脉吻合术”,1976年出现双手颤抖,说话不清,流涎,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的临床表现并不局限于甲状腺,而是表现为多器官脏器的损害,其中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抗甲状腺药物他巴陛在临床上广泛地用于治疗GD,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0.1%-0.3%可发生粒细胞缺乏,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目的减少则更为多见。白细胞减少的初期,患者往往无自觉症状,一旦发生感染,则广泛且难以控制,是GD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深入进行GD白细胞减少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天津地区汉族人GD白细胞减少易感性与HLA-DRB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以便早期发现易感者,严密监测,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方法检测50例GD白细胞减少患者、50例GD白细胞正常患者和90名正常对照的HLA-DRB1基因型,计算并比较GD白细胞减少组与GD白细胞正常组和对照组的HLA-DRB1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①在不考虑白细胞变化的情况下,GD患者DRB1*08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RR=2.97),DBBl*07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l,RR=0.22)。②GD白细胞减少组DRB1*08(P<0.0l,RR=5.36)和DRB1*15(P<0.05,RR=1.87)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DBBl*07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l,RR=0.13).(3)GD白细胞减少组DBBl*08基因频率(P<0.01)和DBBl*15基因频率(P<0.05)均明显高于白细胞正常组,DRB1*09基因频率(P<0.05)明显低于白细胞正常组。结论:天津地区汉族GD白细胞减少易感性与HLA-DRB1*08,HLA-DRB1*15基因频率增加有关;GD的保护性与HLA-DRB1*07基因频率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 肺吸虫病是我国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危害广大山区劳动人民的健康。陕南有生食螃蟹的习惯。我院儿科先后收治4例,报告如下: 例一:向某,男,11岁,以“头痛、恶心、呕吐二日”之主诉入院。患儿20天前曾因上感,治疗4天,好转出院。近两天来,又  相似文献   

9.
<正> 患儿,女性,2岁.住院号208141.尸检号87-1113.以发热、腹胀两月之主诉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20次,呼吸30次,体重10kg.慢性病容,双肺呼吸音粗,肝脾肿大呈结节状.实验室检查:红细胞180万,白细胞34,000个.胸透双肺渗出性病变.入院后用抗菌素及抗真菌药物治疗,病情无缓解,入院5天后突然呼吸心跳停止死亡.尸检主要发现:肺脏,两肺暗红色,各叶表面散在灰白色粟粒大之病灶,切面病灶呈灰白色,胶胨或粘液样;镜下在粘液样病贮中悬浮着大量新型隐球菌,灶周肺组织内可见散在的隐球菌及增生肥大的巨噬细胞,后者胸浆呈泡沫样,其内可见隐球菌.菌体大小4~20μm 不等,多为圆形、椭圆形,可见出芽状态.HE  相似文献   

10.
<正> 患者女性,十八岁,以不规则发热40余日,伴眼黄一周之主诉,疑似“单核细胞增多症”入院。40天前始有发热(T38°~41℃)伴咽痛,头痛及四肢关节疼痛。经用“青霉素、炎痛喜康、阿斯匹林”无效,且一周来出现尿黄眼黄。居住大骨关病高发区,半年前曾有“指端发绀症”。  相似文献   

11.
<正> 病例摘要:姚某,男,26岁,农民。1985年5月来旬邑山区采石,突感左眼痒痛不适,并从眼中揉出3条小虫,随入院就诊。查体:体温、脉博正常,左眼结膜充血,外毗眼水较多,见有数条小虫在眼水中游动。化验:血象无异常。流行病学史:患者祖居佳县,四月前来到旬邑山区,住处附近有放牧的羊群。治疗:用生理盐水冲洗患眼,又获12条虫体,滴氯霉素眼药水,症状好转,二月后复查,未再发现虫体。所获3条虫体经寄生虫学鉴定:虫体呈乳白色,染色脱水制成标本后,长1.03~1.05mm,背腹扁平,前后端略尖呈梭状,头节有一对强大口钩,向后弯曲呈牛角状,并有许多小棘围绕呈王冠形。口咽器长0.25mm,  相似文献   

12.
食管、胃同时双原发癌2例报告刘小平(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西安710061)食管及胃同时双原发癌较少见,我科近期接诊2例,报道如下。例1:女,52岁,主诉吞咽困难3月。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部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  相似文献   

13.
用琼脂糖凝胶高压电泳及免疫固定技术对114例Graves病(简称GD)患者进行了Bf分型。比较病人组与326例对照组的Bf多态性分布,结果显示:病人组的BfFF别型和Bf~*F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x~2分别为22.193和27.432);BfSS和Bf~*S频率在病人组则显著降低(x~2分别为11.341和23.209)。关联分析表明BfFF和BfF与GD呈正相关(RR分别为6.97和2.79);BfSS和Bf~*S与GD呈负相关(RR分别为0.44和0.40)。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已有的报道有所不同。提示可能存在的GD易感基因与BfF基因在不同人群有不同的连锁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 杨××,男,18岁,学生。住院号:163489,於1983年9月12日以服密陀僧后腹痛6天之主诉住院,20天前由於治疗“癫痫”,服用含有密陀僧的粉药(密陀僧18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双侧乳腺癌是指同时(两侧乳腺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或先后(>6个月)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我院近年来经临床、病理确诊1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9岁,住院号345325。30年前哺乳期发生左侧乳腺炎,自行破溃伤口愈合后出现一鸽蛋大小之无疼性肿块,生长缓慢。20年前发现右乳肿块,大小同左侧。近一年来发现两侧肿块增大。于1997年5月13日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乳头无溢液。左乳内上象限可们及5cm×4cm×4cm大小之肿块,中等硬度,界线情,可活动,无压痛。左腋窝可扪及胸肌组淋巴结1个,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6.
<正> 淋巴瘤侵及睾丸者异常罕见,原发于睾丸者更为罕见,我科于1989年7月诊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8岁,以“乏力6个月,两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个月,发热1个月”主诉于1989年7月入院,2个月来睾丸呈无痛性肿大,右侧更著,1月前开始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查体:T38.5℃,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肝脾不大。阴囊明显水肿,两侧睾丸肿大,右侧约7cm×7cm×7cm,左侧约5cm×5cm×5cm,  相似文献   

17.
胰腺癌误诊1例报告盛婴(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科)胰腺场并非是少见疾病,近几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胰腺位于腹膜后,故胰腺癌症状模糊。早、中期患者一般检查难以获得阳性结果,易误诊。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以腹胀、乏力8年,黑便1周主诉入院。8年前,因腹...  相似文献   

18.
19.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萎缩1例报告谢雅琴(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传染病学教研室710061)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该病并发症较多,其中10%的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的症状,8%可出现脑膜脑炎或脑脊髓炎。现将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萎缩1例...  相似文献   

20.
<正> 杨某,女,43岁,医生,住院号236525,以左锁骨部肿大隐痛7年。明显增大1年入院。患者7年前发现左锁骨靠近胸骨处较右侧肿大隐痛,后肿块渐增大如鸡蛋大小。检查:左锁骨近胸骨段有4×6×2cm~3突起,有轻压痛,血象:白细胞:5×10~9/L,中性:0.7,淋巴细胞:0.28,单核细胞:0.01。嗜酸细胞:0.01.ESR:11mm/h.AKP:2.0μmol·s~(-1)/L.x—Ray示:左锁骨近胸骨段膨大,皮质增厚,无骨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