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设计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按自拟康复训练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随访,观察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医患关系、抑郁、Barthel指数、患肢运动功能在依从者和不依从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制定有效的康复训练计划,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从而促进脑卒中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并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血液透析治疗依从性调查研究问卷》对45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其结果制定护理干预对策。结果: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间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依从性与文化程度、医患关系、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医疗费用、透析持续时间、HAMA评分、HAMD评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文化程度、医疗费用、医患关系、透析持续时间、对疾病认识、社会支持、家庭月收入及焦虑、抑郁情绪是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吴航  聂震球  黎雪梅  焦晓燕  赖美春 《护理研究》2012,26(32):3012-30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抑郁、焦虑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早期康复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12月我科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康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及康复积极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干预前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康复的需求程度、依从程度、配合程度等康复积极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脑卒中偏瘫康复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康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245例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38份(有效回收率为97.14%),采用临床基本资料调查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对可能影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因素进行搜集统计,并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找出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针对相关因素提供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238例患者中,完全依从性患者占53.78%、部分依从性患者占28.15%、不依从性患者占18.0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焦虑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患者家庭关怀度和医患关系均对患者依从性存在影响(P0.05)。对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上因素均和患者依从性有相关性,并且以患者家庭关怀度、医患关系和患者焦虑程度相关度最大。结论 颈椎后路减压椎板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依从性受婚姻状况、文化水平、焦虑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患者家庭关怀度和医患关系多种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可针对以上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情志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情志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情志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伴焦虑及抑郁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伴焦虑及抑郁患者11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7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57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2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及抑郁程度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依从率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干预前后分别采用巴塞尔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和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巴塞尔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及脑卒中患者康复功能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叙事干预联合微视频回授法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并可提高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建立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康复患者中抑郁效果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38例脑卒中患者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及康复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康复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康复患者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康复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在入院3 d和治疗后10周应用哈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 结果:10周后两组患者抑郁程度均有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所提高,但干预组较对照组两者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影响,能减轻抑郁程度,降低抑郁发生率,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80例脑卒中伴焦虑抑郁情绪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则给予为期4 w的以健康信念模式教育、音乐疗法以及家庭情感支持疗法为综合措施的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神经功能缺陷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作为评价工具.结果 入组时所有量表评分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4 w后,两组各量表测评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心境障碍,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分析训练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83例脑卒中患者各项临床资料,按照其康复训练依从性得分分为依从组42例和不依从组41例。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总结可有效提高患者训练依从性的护理对策。结果:两组第2周~第6周康复训练依从性逐渐升高,第6周达到峰值后至第12周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依从组高于不依从组(P0.01);两组在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康复团队、康复指引、认知程度方面的康复训练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受教育程度低于大专、无康复指引、无康复团队、经济状况差、认知程度低是影响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与其受教育程度、康复团队及指引、经济情况及认知程度等因素息息相关,根据相关因素宏观把控并实施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及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改善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病人5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功能锻炼依从性调查表和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依从性调查、危险因素调查。根据依从性调查结果将病人分为依从组和不依从组,并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i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锻炼依从32例,不依从25例,锻炼依从率为56.14%。经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NRS得分、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是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2χ值分别为7.166、4.711、6.639、4.711、6.463、8.420,P0.05)。经Logisi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NRS得分、抑郁情况、焦虑情况是胫骨平台病人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疼痛情况,积极给予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并强化健康教育,以提高病人术后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注意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注意力训练基础上再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训练期间的依从性,同时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进行比较,根据上述三项指标观察结果,对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状态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训练过程中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训练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注意障碍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及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影响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以期有针对地采取对策,减少不依从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21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心理状况、社会支持、功能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评定,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与Logistic回归进行依从性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21例患者中,仅56.2%的患者表现为完全依从。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的文化程度(r=0.51,t=2.11,P=0.031)、焦虑(r=0.78,t=6.31,P=0.000)、抑郁(r=0.83,t=9.74,P=0.000)、家庭支持(r=0.68,t=2.24,P=0.033)、护患关系(r=0.47,t=1.96,P=0.047)、日常活动能力(r=0.62,t=3.87,P=0.005)及运动功能(r=0.58,t=2.76,P=0.012)和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也都和这些因素相关,回归系数β分别为0.41、1.54、1.03、0.81、0.52、0.92、0.87。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与患者的文化程度、焦虑抑郁情绪、家庭支持情况、护患关系、日常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等...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4):2528-253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训练心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脑卒中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疏导干预,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训练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为68.0%,观察组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HAMD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显著下降,ADL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抑郁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系统。2组干预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2组干预后采用SAS、SDS、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干预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完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不依从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系统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为60例脑卒中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ADL评分,采用抑郁量表进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测. 结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ADL评分和心理评定护理前与护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卵巢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再予以人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对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进行比较,根据上述三项指标观察结果,对人性化护理在改善卵巢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中的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2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卵巢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策略对青年脑卒中患者消极情感及早期康复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青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模式。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末接受焦虑和抑郁测评;记录2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早期康复知识掌握率和康复信心率;比较2组患者于干预后第2周末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脑卒中认知度、早期康复知识掌握率、康复信心率、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身心照护为基础的整体护理策略能改善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早期康复认知状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