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总结通过高频超声对临床疑有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31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幽门的形态、结构,分别测量幽门管长度、肌层厚度及幽门管腔内径.结果:31例患儿超声检查测量各径线均达到诊断标准,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高频超声以其无创、实时等优点可以作为诊断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慕秋霞 《吉林医学》2011,(29):6181-618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婴儿期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局部进行全面的横断及纵断扫描,详细记录幽门管长度、厚度、幽门肌层厚度等,并对超声诊断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8例临床拟诊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超声诊断17例,诊断符合率94%。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较强的特异性,安全、简单易行,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疑诊患儿行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度、厚度及幽门肌层厚度,并与术后结果对照。结果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CHPS,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长度≥15mm,幽门管厚度≥12mm,幽门肌层厚度≥4mm。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CHPS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疑诊患儿行超声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度、厚度及幽门肌层厚度,并与术后结果对照。结果21例均经手术证实为CHPS,超声测量CHPS幽门管长度≥15mm,幽门管厚度≥12mm,幽门肌层厚度≥4mm。结论高频超声对诊断CHPS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变频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变频超声检测经手术证实的10例CHPS患儿,对患儿的幽门管直径(PD)、幽门管长度(PL)、幽门肌厚度(PMT)进行测量。结果:变频超声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患儿的幽门管直径、幽门管长度和幽门肌厚度。结论:变频超声的应用提高了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认识,并提高了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肌层厚度进行测量,并与12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超声测量幽门管长度为(2.1±0.3)cm,幽门肌层厚度(5.6±0.9)mm,并与手术结果相符,与正常婴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对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韩毅东 《吉林医学》2011,(7):1344-134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探头测量23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观察胃蠕动和排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3例超声诊断CHPS2,2例经手术证实,1例手术证实为幽门前瓣膜。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幽门管结构,准确测量幽门管大小、幽门肌层厚度,并且能动态观察胃蠕动和排空,对CHPS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大陆 《吉林医学》2006,27(11):1353-1353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声像图特征及高频超声对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经手术证实的87例CHPS患儿,测量幽门管长度(PL)、幽门肌厚度(PMT)、幽门管直径(PD)。选择20例非CHPS住院患儿组对照,分析诊断准确率。结果:87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幽门管超声测量数据:幽门管长径(19.52±3.11)mm,幽门肌厚度(4.74±0.65)mm,幽门直径(16.28±2.13)mm。20例对照组超声测量数据:幽门管长径(13.70±2.95)mm,幽门肌厚度(2.40±0.47)mm,幽门直径(11.83±2.59)mm。结论:采用高频超声能明显提高声像图分辨能力,使CHPS确诊率大大提高。高频超声是目前CHPS早期确诊的首选和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患儿2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术中检查。对比患儿超声检查与术中检查时的幽门前肌层厚度、幽门管直径和幽门管长度;计算超声检查的准确度。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为100.00%;超声检查幽门前肌层厚度、幽门管直径与术中检查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下幽门管长度明显短于术中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小儿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动态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动态检查法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总结60例经手术证实的CHPS患儿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及检查方法。检查前患儿饮水100~150 ml,以高频探头(6~10 MHz)经腹部扫查,测量幽门直径、肌层厚度、长度并结合动态观察胃腔内液体通过幽门管状况,综合分析诊断CHPS。结果CHPS患儿幽门直径(14.9±2.54)mm,范围10.3~19.5 mm;肌层厚度(4.93±0.87)mm,范围3.5~6.8 mm;幽门长度平均为(19.8±3.73)mm,范围16.4~23.6 mm。超声测量的CHPS患儿幽门直径、肌层厚度和幽门长度与手术中测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8例症状不典型、右上腹未触及明显包块的CHPS患儿应用动态方法作出了明确诊断。超声明确观察到胃壁不规律的收缩活动及胃内液体通过幽门受阻情况。结论高频超声动态观察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疑诊为CHPS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超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径、宽度及幽门肌厚度,并与X线钡餐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2.9%,超声测量CHPS患儿的幽门管长度、直径及幽门肌厚度与手术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彩超在诊断CHPS中具有无痛苦、无创伤、准确性高及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作为诊断CHPS的初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动态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方法在15例疑为CHPS的患儿胃管内注入液体,经高频超声动态观察液体通过幽门管时的变化并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直径及幽门管长度。结果1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14例与手术结果符合,符合率93%。1例为肠旋转不良。结论高频超声动态诊断基本上可代替X线碘油造影或X线钡餐(GI)检查,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动态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价值。方法 在15例疑为CHPS的患儿胃管内注入液体,经高频超声动态观察液体通过幽门管时的变化并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幽门直径及幽门管长度。结果 15例患者中,超声诊断14例与手术结果符合,符合率93%。1例为肠旋转不良。结论 高频超声动态诊断基本上可代替X线碘油造影或X线钡餐(GI)检查,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罗家林 《广西医学》2012,34(2):221-22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21例临床疑诊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幽门部进行检查,分析声像图特点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幽门的形态,可见胃腔扩张,胃液潴留,胃窦部蠕动亢进及胃逆蠕动,幽门肌增厚,黏膜水肿及幽门管延长,幽门环状肌为低回声,黏膜呈稍强回声,管腔呈无回声,横断面呈靶环征,纵断面呈宫颈征;幽门肌厚度、幽门管长度超声测量值与术中实际测量值相接近(P均>0.05).结论 高频超声准确率高,且具有安全无创、快速便捷、可重复性强、费用低廉等优势,可作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剑君  张力  叶秀芳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2):1084-108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例CHPS患儿进行B超检查,测量测量幽门管直径、幽门管长度、幽门肌厚度,观察并测量幽门管扩张时管腔的最大宽。结果17例与手术结果相符,诊断符合率94.4%。结论超声可作为诊断CHPS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LOGIQ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5~11 MHz,对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的幽门壁的厚度、幽门管的直径及长度进行仔细观察以及测量,并动态观察幽门至少5 min看形态是否变化。结果: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29例均与手术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法简单、安全、诊断准确率高,应当作为诊断患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5例CHP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5例中高频超声均可见幽门管直径增大、肌层增厚、幽门管增长。结论高频超声可对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在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35例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的术前超声检查征象,并对幽门管各径直进行测量.结果 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术前均经超声检查确诊,诊断率为99.8%.超声显示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幽门管长径、前后径及肌层厚度径线均达到幽门肥厚的诊断标准.结论 超声检查作为诊断CHPS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彦  何秀军  敖颖  唐琼 《吉林医学》2011,(24):5084-5085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超声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用高频探头对38例临床呕吐查因的婴儿,经腹部进行B超检查胃及幽门,测量幽门管长度、宽度及幽门肌厚度,以空腹后胃腔扩张,以幽门肌层厚度>4 mm,长度>16 mm,短轴断面直径>15 mm,作为诊断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标准。并与手术进行比较。结果:诊断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年龄分别为56 d、46 d,均为足月儿,男性,均经手术证实,并于手术后4~7 d呕吐症状消失。术后幽门环形肌逐渐缩小,至6周后恢复正常,病情痊愈。结论:超声检查安全、简便、可靠,对婴幼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具有肯定意义和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新生儿、婴儿呕吐查因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特别是可作为新生儿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有望取代传统X线钡餐检查。在儿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消化道造影和超声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资料,入选患儿均得到术后证实,患儿手术前分别进行超声及消化道造影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影像特征。结果 10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造影检查中95例可见幽门管细狭及排空延迟,患儿中42例肩样征,22例菌伞征,18例乳头征,42例线样征,32例双轨征,31例鸟嘴征;97例患儿中超声下为阳性,超声测量幽门肌厚度为5~9 mm,幽门直径为14~21 mm,幽门管长为15~27 mm;超声检测时患儿幽门管长度、幽门管直径以及幽门肌厚度和手术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消化道造影及超声检查诊断时应根据患儿情况确定选择何种诊断方法,帮助患儿早期确诊,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