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转开腹4例,其余均顺利切除胆囊,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施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有效护理配合措施,为临床治疗提供强有力支持。方法对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并给予全面护理配合,手术护理配合包括术前护理、手术室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部分,其中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是最重要的。结果 12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有2例切口感染,占总人数1.67%;1例肺部感染,占总数0.83%;3例中转开腹切除胆囊,占总数2.5%;1例再次缝合止血,占总数0.83%;2例腹壁戳孔出血,占总数1.67%。在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之后,患者以上症状消失,切口获得良好愈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切口细微、经济性高、疗效准确等优势,给予手术严密护理配合就可以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追求具有创伤更小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为132例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顺利完成两孔法LC,6例改为三孔法完成,6例改为四孔法完成,无中转开腹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更具有微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探讨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手术体会。方法通过腹腔镜切除胆囊治疗急性胆囊炎268例。结果 241例LC成功,27例中转开腹,最长时间120 min,最短15 min。术后常规在肝下间隙置放腹腔引流管,1~2 d拔除。LC成功病例皆在术后3~6 d痊愈出院,全组未发生其他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慢性胆囊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并气管插管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结果 116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恢复良好,有3例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发生出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为96.7%。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手术技巧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切口治疗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满意,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胆囊结石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组90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小切口组90例,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手术快速、微创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且并发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8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治疗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对照组进行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治疗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切除胆囊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临床效果明显,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腹腔镜对120例患者实行胆囊切除术。结果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5例行胆囊顺行切除,13例行胆囊逆行切除,4例行胆囊部分切除,8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80min。中转开腹原因:5例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解剖不清;3例因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中转开腹。术后均经病理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其中单纯性胆囊炎108例,化脓性胆囊炎9例,坏疽性胆囊炎3例。住院5—23d,平均10d,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吴娇 《黑龙江医药》2014,(4):996-99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前准备和手术中配合经验。结果:经过护理人员手术前心理护理、手术病人的准备和腹腔镜手术器械和物品的准备、手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的积极配合、手术后精心护理和并发症防治、出院指导等,除8例术中转开腹外,其余均在电视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瘢痕小,卧床时间短,手术前完善的准备和手术中密切的配合是保证麻醉和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LC)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每组各60例.术后比较两组的情况.结果 LC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OC组(P<0.05),LC组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胆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临床疗效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在术前做好健康指导和心理护理,充分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了病人手术顺利及术后早日康复,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术毕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泊酚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三组(A组丙泊酚0.6mg/kg,B组丙泊酚0.8 mg/kg,C组丙泊酚1.0 mg/kg);术终根据不同分组给患者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丙泊酚,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苏醒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与神志恢复时间A组低于C组(P<0.05).结论 术毕单次应用0.8 mg/kg的丙泊酚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不会延长清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方怡仁 《华夏医药》2009,(5):340-34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外科领域在新方法、新技术方面出现了很多变化.七十年代的一大进步是引进了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磁共振影像,超声;八十年代,计算机科学、生物力学和电子器件小型化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1987年,菲利普 蒙瑞特医生(Dr.Phillippe Mouret)运用腹腔镜和微型仪器以小切口施行了胆囊切除术,此后,许多腹腔镜手术作为常规手术方法代替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如胆囊切除术,尼森胃底折叠术和肾上腺切除术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和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择期胆囊切除术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一组120例行腹腔镜手术,另一组8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操作效果、创伤应激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均少于MC组(P<0.05),LC组术后1、3d外周血WBC也均低于MC组患者(P<0.05)。结论LC造成的创伤要比MC小,只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其临床效果也要优于M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胆囊炎、胆石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NC组,58例)及开腹胆囊切除术组(OC组,62例),均于术前1d及术后第3d检测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NC组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测定值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3.94、0.13、1.34、0.76,均P>0.05);而OC组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测定值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7.04、34.49、18.52、21.45,均P<0.05);两组术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测定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31、31.42、12.32、12.68,均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对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施行LC的临床资料.结果 198例中成功施行LC 193例,中转开腹5例,LC施行成功率为97.5%.LC施行过程中,无明显出血、胆管损伤、胆汁瘘、腹腔积液、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上腹部手术史患者施行LC具有可行性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肖芝元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29-13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护理特点。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程序较为简单,护理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少了繁琐的基础护理,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的方式和要点。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相关指标的检查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优质而全面的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手术的成功概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