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科实施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明显短于和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围手术期护理,可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入院诊断明确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实施标准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费用、术后并发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与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可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住院费用,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的建立和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术前、术中和术后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默契的医护配合以及术后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整体护理,50例患者中治愈4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费用低的优点。围手术期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体位护理、穿刺部位护理、疼痛护理以及康复运动、健康教育及康复评定等。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射频热凝消融术的患者,在其术后给予常规护理与术后功能锻炼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行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84例行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加强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有效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熟练掌握椎间盘臭氧消融术及射频热凝术治疗有关知识,正确实施围术期各项护理措施,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96例行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术后6-12个月跟踪随诊优良率1-3个月达91.7%,6个月优良率89.6%,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消融术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护理保证了治疗与康复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张凤  黎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2478-247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在住院费用及天数、术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857-2858
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的2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临床护理路径组和对照组各130例,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全部纳入临床路径模式进行所有的护理操作,对照组患者仍采用原来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费用、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患者满意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护理路径组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纳入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有利于规范护理行为,明显缩短了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了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也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和患者满意率,保证了护理质量,有助于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81例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术后卧位的训练及功能锻炼指导和出院指导等。认为射频热凝消融术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新的、而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孙海涛  关家文 《华西医学》2009,(11):2960-296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激光汽化减压(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iscompression,PLDD)、射频热凝靶点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的个体化选择。方法:自2006年6月,在CT引导下选择性联合应用PLDD、射频和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7例,突出椎间盘的特点个体化选择穿刺路径和治疗方法;其中PLDD联合臭氧治疗92例(A组),射频联合臭氧治疗67例(B组),PLDD、射频和臭氧三者联合治疗108例(C组)。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记录VAS评分和Macanab优良率。三组患者VAS评分经方差分析,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至6个月的VAS评分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三组间VAS评分、Macanab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联合应用微创技术进行个体化的立体治疗,具有扩大微创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疗效的优势,值得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不同护理方式对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对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分别采用臭氧消融术和椎间盘切吸术,术后根据护理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支持护理,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随访1年~2年,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优良率、复发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支持护理能增强病人的防护意识、减少人为破坏椎体平衡的因素、增强腰椎的稳定性、保证术后治疗效果,从而提高优良率、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按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腰腿痛、放射痛等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腰腿痛、放射痛症状均轻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的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房颤消融术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截至2018年10月。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STATA13.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受试者1 054例,其中干预组528例,对照组526例。1篇文献质量评价为B级,其余文献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39,95%CI(0.28,0.55),P<0.001];干预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WMD=-3.56,95%CI(-4.84,-2.29),P<0.001];干预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WMD=-2 300.21,95%CI (-2 701.84,-1 898.57),P<0.001];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RR=1.16,95%CI(1.04,1.30),P<0.001];干预组健康知识达标率高于对照组[RR=1.26,95%CI(1.18,1.35),P<0.001]。结论对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及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由于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1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对2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突出物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法治疗,结合患者影像诊断资料(X线、CT、MRI),根据突出物形态及脊柱腰段解剖特点设计合适的穿刺路径进行射频和注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术后2周优良率为66.5%(157/236),术后3个月优良率为88.1%(208/236)。术后3个月复查CT者197例,其中突出物缩小或消失171例,占全部复查病例86.8%。【结论】靶点射频联合盘内小剂量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微创法经皮穿刺臭氧和射频热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均在CT引导下后外侧入路,经皮穿刺针进入椎间盘中后1/3突出物靶点,然后依据个性化耐受程度和椎间盘病变情况,注入臭氧为50μg/mL(10~20 mL)再行髓核射频热凝,设定最高温度为90℃,时间为4个周期。结果该组病例在治疗后1周、3个月及6个月随访,1周内腰腿疼痛生活自理明显改善;3个月疼痛及下肢酸麻以及神经刺激征象均显著改善,甚至该征象消失,无1例并发症。结论联合微创法臭氧髓核化学溶解和射频热凝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姝南  高远  黄颖  刘巧兰 《护理研究》2008,22(11):2925-2926
[目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监测,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49例腰椎间盘病人术后10d内疼痛进行测量。[结果]腰椎间盘术后疼痛,以术后第1天最高,然后依次递减。术后3d内固定组与非内固定组病人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术后病人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应针对性地给予术后疼痛护理。  相似文献   

18.
胡保红  翟红敏 《中国康复》2004,19(3):187-188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对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14例 ,分为 2组 ,均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同时进行正确卧位指导、按摩、功能锻炼、理疗等康复护理。结果 :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7.3%、71% ,P <0 .0 1) ;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20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高分辨率十六层螺旋CT引导下,应用射频治疗仪经皮腰椎间盘突出射频热凝治疗,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治疗后3个月随访,临床治愈15例,显效5例,无效0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腰椎间盘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穿刺准确,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康复快,疗效高,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影响。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引导式教育训练。结果通过引导式教育训练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可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费,提高患者满意率,加快病情缓解。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可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