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伸康复护理与出院后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例经治疗好转出院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康复护士每周电话随访1次,病人每月到医院随访并评定1次,康复护士给予心理疏导、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等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回家自行锻炼和休养。干预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生活满意度指数量表评估生活满意度。结果出院前的Barthel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Barthel指数和生活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康复护理与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有密切关系,能有效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在骨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骨折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在采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对其进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前后Barthel指数、功能恢复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应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对骨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自理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法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7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由专人护士根据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法确定护理分级,责任护士在按照医嘱护理等级和ADL护理分级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的老年患者,实施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3个月后,测评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老年护理中采用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法,可提高老年患者护理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量表评估操应用于肿瘤科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1-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肺部肿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BI指数量表评分和BI评估操评分,记录两种评估方法的评估时间,根据分值结合患者病情确定护理分级。结果 50例患者的BI指数量表评分评估时间为(3.5±2.31)min,BI评估操评分时间为(2.1±1.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量、BI评估操评分结合患者病情分级而确定的护理分级分别为:Ⅰ级护理6例,Ⅱ级护理44例;Ⅰ级护理10例,Ⅱ级护理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于BI评估操评分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98.45±1.21)分,显著高于BI指数量表评分的(91.23±2.13)分(P0.05)。结论 BI评估操作为BI指数量表测评实施的工具,可完成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客观评定,有助于临床护士客观、合理地进行护理分级决策,是对护理分级标准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指导性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指导性家庭康复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31例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进行指导性家庭康复,包括综合康复训练、心理护理、安全护理.指导前及指导后6个月均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atherine Bergego Scale,CB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抑郁自评量表(SDS指数)分别对患者的忽略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郁状态进行评定.结果 指导后患者的忽略程度、Barthel指数、SDS指数得分与指导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忽略程度明显改善(X2=795,P<0.05);Barthel指数明显提高(t=10.21,P<0.01);SDS指数明显下降(t=3.67,P<0.05).结论 指导性家庭康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忽略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减轻抑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PD)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于入选时和治疗后4周用Fugl-Meg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GQOL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Fugl-Meg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FCA运动功能、FCA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GQOL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进行自行活动和锻炼。康复护理组进行康复护理评估,制定康复计划,予以心理护理、肢体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并配合理疗。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标准对2组干预前、干预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护理组干预2个月末和6个月后Barthel指数总分〉60分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通过康复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和复发率,减少后遗症,提高脑卒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的12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出院随访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出院随访干预,分别使用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SS-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2项评分均有所改善,观察组Barthel指数、SS-QOL评分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针对性居家环境干预可显著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其生存状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自护模式和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198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100例)和对照组(98例)。对照组依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护模式和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措施。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和Herth希望指数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希望指数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希望水平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结论采用基于自护模式与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措施能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希望水平,降低了脑卒中的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制定护理级别在五官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10月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五官科857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病区分为观察组425例(耳鼻咽喉科)与对照组432例(口腔科)。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制定护理级别,观察组在传统护理分级模式基础上实施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模式制定护理级别。比较两组护士的护理质量、病情掌握准确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士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急救药械、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技术水平、整体护理、行为规范质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与照组护士病情掌握总准确率分别为95.51%和8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内容、护理时效、护理态度、护理效果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技术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护理电子病历为基础的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量表结合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制定护理级别在五官科切实可行,可为进一步建立系统规范的分级护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社区家庭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于2003/2005期间选择生活在郑州大学医院二院附近社区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5名,随机分为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一般药物治疗相同,康复组进行社区家庭康复干预3个月。对患者瘫痪类型进行康复评估,制定相应康复治疗方案,采取运动功能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同时进行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运动功能训练包括患侧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健患侧翻身练习、平衡功能训练(包括坐、站平衡训练)、体位转移(床-椅转移,坐-站转移)训练、步态训练(行走、上下楼梯)及腕踝关节背伸的牵张练习。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进食、穿衣、个人卫生处理等。心理康复治疗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主要包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帮助其增强信心、缓解负性情绪、指导和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干预频率2次/周。干预后运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定患者认知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由同一位医师在康复干预前后测评。结果:45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复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干预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6.9±9.89),(49.8±9.87),t=2.413,P<0.05];[(26.6±4.60),(22.9±6.70),t=2.105,P<0.05]。②病程小于6个月的康复组患者康复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病程6~12个月及病程大于12个月患者的Barthel指数,差异有显著意义[(67.6±8.90),(59.1±7.20),t=2.397,P<0.05];[(67.6±8.90),(55.7±8.20),t=2.487,P<0.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6个月内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及早康复有望使神经功能缺损减少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模式对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4名发生护理差错的低年资护士根据其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心理辅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心理辅导前后心理状况.结果:心理辅导前低年资护士SA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心理辅导后低年资护士SAS评分较辅导前明显降低(P<0.05). 结论:心理辅导模式可提高低年资护士护理差错后的应对能力,缓解其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为60例脑卒中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ADL评分,采用抑郁量表进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测. 结果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ADL评分和心理评定护理前与护理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加用认知行为干预方案,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Barthel指数表示)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12周、24周的结果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12周、2,4周Barthel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NOSIE-30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有助于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精神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认知功能训练在脑梗死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脑梗死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ASA分级Ⅰ~Ⅱ级)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指导;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护理人员根据患者MMSE量表、Mo CA量表评分制定的强化认知功能训练。采用MMSE量表、Mo C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及SF-36量表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护理前,2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MMSE、Mo CA、改良Barthel指数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认知功能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家庭环境改造,同时给予为期3个月的作业疗法干预。在患者出院入社区时,入社区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进行改良Barthel指数和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在进入社区时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社区1~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2个月及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良好占比例数、Frenchay活动指数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结合家庭环境改造可改善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李善玲  赵冬梅 《现代护理》2004,10(6):524-525
目的 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 为 6 0例脑卒中患者制订康复护理计划 ,进行综合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ADL评分 ,采用抑郁量表进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测。结果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ADL评分和心理评定护理前与护理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可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珂 《华西医学》2012,(2):282-283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11月对收治的20例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采取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措施,并使用Barhtel指数对20例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予以评定。结果患者在采取护理干预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改善和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神经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训练,入院后、出院时分别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和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ADL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训练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促进其肢体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