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霞  杨莲 《当代护士》2004,(10):7-8
总结了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新的护理理念.通过对18例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的总结及分析,认为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是一种较特殊的综合性护理,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治疗和观察要点。方法观察1999年5月~2003年11月收治的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7例病例,比较同期开腹手术,研究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优点。结果腹腔镜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干扰小,病人配合程度高,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提前、疼痛减轻、术后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能早期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以期能够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26例行胃肠道手术的住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具体做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由被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变为主动参与;改变传统术前肠道准备的理念;采取围术期营养支持、重视供氧、不常规使用鼻胃管减压及术后早期进食等措施,限制患者术中及术后的液体输入量。结果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减轻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胃肠手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主要探讨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方法 198例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术前着重进行心理、机体营养及肠道等3方面的准备;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心理、人工肛门及会阴部切口等三方面的护理。结果 上述直肠癌惠者经Miles手术前、后“三、三”式护理,患者术后身心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提高最生活质量,感染率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围手术期中手术前、后的“三、三”式护理,对经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的惠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47例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1例、会阴部切口感染1例、肠造口坏死1例、肠造口狭窄1例、尿潴留3例,经治疗与护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引流管及导尿管的护理,肠造口及时扩肛,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辅助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0例低位直肠癌病人应用腹腔镜辅助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体会。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效果和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前、后的护理重点.方法198例直肠癌行Miles手术患者,术前着重进行心理、机体营养及肠道等3方面的准备;术后加强对患者的心理、人工肛门及会阴部切口等三方面的护理.结果上述直肠癌患者经Miles手术前、后"三、三"式护理,患者术后身心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提高最生活质量,感染率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围手术期中手术前、后的"三、三"式护理,对经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的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胡晓红 《全科护理》2011,(4):319-320
[目的]总结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5例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直肠癌Miles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5例直肠癌病人行Miles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直肠癌Miles术病人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策略.方法 对30例行改良型横切口根治术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护理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30例中,20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10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发生切口液化,未发生切口疝、切口感染、吻合口漏、下肢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结论 直肠癌患者行改良型横切口手术,并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FT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进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 51%,显著低于对照组25. 53%(P 0. 05)。结论开展FTS理念的围术期护理能有效促进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丁瑛  方琦  袁援 《护理学报》2013,(18):48-49
对9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运用快速康复理念及措施,包括术前宣教,术中保温措施,术后的疼痛护理、早期下床活动及经口进食指导,减轻了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提前,卧床时间缩短。经过快速康复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均提早出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首次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首次活动时间均提前,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能促进病人康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择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处理组为观察组(30例)和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组为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后临床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排便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促进了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同期进行手术的65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3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0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即传统开腹手术。术前对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饮食及功能锻炼等围术期护理。结果6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及术后护理时间均短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少于开腹手术组。结论对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蒋理立  李卡  杨婕 《华西医学》2009,(8):2164-216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技巧。方法:对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腹腔镜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平均1-3天能下床活动,1-2天造口排气,9-14天出院。结论: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进行仔细的病情观察、管道护理、早期活动指导、饮食护理、造口护理等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科490例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3例运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减少了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结论 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屠燕 《当代护士》2018,(7):11-14
综述了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包括术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肠道准备、皮肤护理,术中的麻醉管理、体温护理、液体管理,术后的镇痛护理、早期进食、早期活动、心理干预、出院指导等,认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模式在40例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75例结直肠癌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使用快速康复外科方法治疗40例(快速康复组),使用传统方法治疗35例(传统方法组).分析研究两组病人术前、术后血清学检测指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为每天1 500~2 000 ml,2~3 d后停止输液,并于早期进食,术后充分止痛,本组患者均使用自控镇痛泵,在围术期护理过程,护理方法也相应地变动,不断改进符合FTS要求的护理措施.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组与传统方法组相比,术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显著降低(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显著提前,体重下降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住院费用减少.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可有效控制术后高血糖,安全、有效,减少了住院时间与治疗费用,本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模式护理中,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可应用FTS模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20.
快速康复外科(FTS)这一概念最早由丹麦Kehlet 提出[1],主要是采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围术期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支持、减少术前不良刺激、改良麻醉方式、注意术中术后保温、术后早期拔管和早期进食等措施,以降低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创伤的应激,促使患者获得快速的康复[2-3]。为促进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本院将 FTS理念应用于经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