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又被称为PICC护理,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从而能够减少化疗所用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以及渗透所致的局部坏死的途径,非常适用于白血病患者[1-2]。由于PICC可作为长期静脉化疗途径,并且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等优点,故其在白血病儿童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3]。但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医嘱依从性差等原因,在使用PICC时常发生静脉穿刺感染、发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龄期糖尿病患儿照顾者在照料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以探索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质性描述,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8名照顾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社会支持不足;经济负担过重。结论:需要对糖尿病患儿照顾者作出广泛而持续的支持,使他们了解如何照顾糖尿病患儿,帮助他们走过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旅程。  相似文献   

3.
白血病患儿PICC应用的对照研究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PICC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两组静脉留置时间、静脉穿刺次数及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PICC组患儿静脉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而静脉穿刺次数、静脉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PICC能有效提高静脉留置时间,减少患儿静脉穿刺次数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为白血病患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深入了解痴呆家庭照顾者在照顾病人进食过程中的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2名痴呆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得出3个主题:进食行为变化带来的挑战、适应性应对、渴望支持。[结论]痴呆家庭照顾者面临的挑战呈动态性,以不同方式适应病人进食行为变化,同时渴望接受技能指导,专业人员应提供支持以促进照顾者积极适应病人进食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萍  侯瑞  沈俊   《护理与康复》2017,16(12):1248-1251
目的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为促进家庭照顾者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名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分类和提炼,得出家庭照顾者的矛盾心理、家庭照顾者的现实压力、家庭照顾者的情感状况和家庭照顾者社会支持缺乏4个主题。结论阿尔茨海默病家庭照顾者承受着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的负担,应为家庭照顾者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及支持,以提高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哮喘病患儿主要照顾者在照料患儿期间内心深处的感受。以探索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质性描述,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2名照顾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主题:心理负荷过重、被患儿的饮食调护问题困扰、被患儿的用药问题困扰、缺乏康复知识。结论:在护理和关注哮喘病患儿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其照顾者的内心体验,为其提供医疗、情感等支持。帮助他们走过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旅程,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深入了解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出院准备体验,以期为肝移植患儿家庭出院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为我国肝移植患儿护理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名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包括出院决策体验差异化、出院情绪体验复杂化、感知出院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不足、对出院后居家护理支持的需求。结论 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的出院准备状态,协助其为患儿的出院做好心理、知识、技能及支持准备,促进肝移植患儿家庭照顾者从医院向家庭护理的安全过渡。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灼伤患儿照顾者在患儿进行创面治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时的心理过程,以期为照顾者心理护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2012年8-12月在上海市瑞金医院灼伤整形门诊进行治疗的患儿照顾者15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并作资料记录,通过类属分析的方法提炼主题。结果患儿照顾者在患儿创面治疗、后期瘢痕治疗、功能锻炼的不同时期均存在抑郁、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并出现躯体化症状,严重者影响其正常生活,表现出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对其本人、患儿及家庭的生活均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患儿灼伤后,医护人员对同时经历意外的患儿照顾者容易疏忽,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关注这一部分人员的心理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儿患病期间父母内心的真实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9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深度开放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白血病患儿患病过程中父母普遍存在不良情绪的困扰、经济负担的压力、社会角色的改变及渴求信息治愈疾病。结论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内心真实感受,采用人文护理关怀,针对性提供护理措施,改善患儿父母的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为如何维护家庭照顾者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3例帕金森病家庭照顾者进行非结构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阅读、分析、反思、分类和提炼主题,得出4个主题:家庭照顾者的应对和适应,家庭照顾者的自我挑战,家庭照顾者的心理状况,家庭照顾者缺乏社会支持。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感受有消极感受,也有积极感受,承受着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的负担,要重视家庭照护者所承受的负担及相关问题,为家庭照护者提供技能培训及心理、社会支持,以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ICC带管期间皮炎患者受到皮炎的影响和改变,为临床个性化护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1例发生皮炎的PICC带管患者进行半结构化式访谈,资料通过Colaizzi法分析法得出主题。结果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归类与剖析可归纳为4个主题:皮炎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焦虑与担忧;对PICC专科护士的认可增加;患者迫切需要便捷的医疗资源。结论 医护人员应发挥对政策信息掌握及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指导,预防皮炎发生,对皮炎患者及时评估,尽早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治疗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本组白血病患儿60例,PICC组32例,住院192例次;PIV组28例,住院168例次。对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常见病原菌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PICC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5.4%,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局部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0.3%、7.8%、3.6%、1%、2.6%;PIV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7.1%,其中呼吸道、口腔、消化道、穿刺部位感染、静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1.8%、8.9%、5.3%、4.7%、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痰培养、血培养主要病原菌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设计,选取2013-2014年行PICC置管的115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8例和干预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局部渗血、皮肤过敏、感染、导管脱落及堵管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10.53%(6/57),低于对照组的31.03%(1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6,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流程管理在PICC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持续改进的PICC管理流程,并进行质量监控。结果通过实施PICC流程管理,在18个月中,使PICC在全院13个临床科室中得到较快的推广和应用,其中行PICC置管706例,674例置管成功,提高了置管成功率(P〈0.01);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P〈0.01)。结论将流程管理应用于PICC培训及安全管理中,能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并能使此项技术在临床中较快推广。它是一种安全、有效、持续改进的护理质量科学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心理支持对白血病患儿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对白血病患儿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的作用。方法对102例行PICC插管的白血病患儿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对患儿进行心理支持。结果提高了一次穿刺成功率(99%),患儿的负性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调整。结论心理支持具有镇痛作用,对提高白血病患儿PICC穿刺成功率和减轻其负性情绪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明确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4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PICC导管异位相关因素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量.结果 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头静脉置入PICC患者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肘正中静脉置管患者;患者卧位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显著高于坐位;>60岁患者置入PICC的导管异位发生率明显高于≤60岁置管患者;男性与女性患者置入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置管静脉、患者置管体位、年龄是引起PICC导管异位的相关因素,性别与PICC导管异位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PICC置管及维护中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订并实施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及维护的标准操作流程,对护士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护士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能力。结果降低了PICC置管期间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破损、导管感染的发生率(P0.01或P0.05)。结论实施PICC置管及维护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置管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端剪裁PICC导管不同设计类型的连接件对导管破损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2月我院使用后端剪裁式PICC导管的病例1 071例,将其中使用简易连接件的491例设为对照组,使用延长管连接件的581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导管破损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导管破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61,P=0.003)。结论延长管连接件的设计可有效降低导管破损率,且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ICC导管尖端位置与其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8例进行PICC置管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导管尖端所处位置与其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08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8例,其中静脉炎24例,导管堵塞15例,血栓形成5例,心悸不适4例。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时,发生静脉炎13例,占6.25%;导管堵塞9例,占4.33%;血栓形成3例,占1.44%。结论:导管尖端位置位于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时,其静脉炎、导管堵塞、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ICC导管尖端置于最适深度,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了解PICC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以期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5-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山东省内符合纳入条件的11名PICC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PICC专科护士的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自身的成长与收获;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结论 PICC专科护理工作促进PICC专科护士不断成长,实现自我价值;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他们的职业信念;管理者应规范PICC专科护士的角色和职责,采取相关措施缓解其心理压力,并提供实质性的支持和帮助,以促进PICC专科护理队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