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抗精神病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天津药学》2005,17(5):45-48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最近关于抗精神病药物对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很多.本文对可能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不同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胡耀祖 《中国药房》2012,(2):168-170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持续服用典型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10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检测患者目前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结果: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两型药物联用患者之间的MoCA、MMSE、BPRS差异不显著。结论:长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与药物因素的相关性不明显,可能与疾病的结局相关。MoCA可作为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评定工具。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记忆功能的变化究竟是有改善还是下降。方法选2010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照组用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期间进行记忆检测评估并对比评分差异。结果通过不同类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评分随时间推移,缓步改善(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记忆功能有改变.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不同配伍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WBC的影响.方法 对1 11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精神病药后WBC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 118例患者,58例(6.9%)发生WBC减少.联用药物致WBC减少的概率为10.0%高于单一药物的3.2%.单一药物中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致WBC减少概率分别为5.9%、5.4%和6.0%,显著高于其他药物(χ^2=9.891,P=0.042).同时,含这三种药物的配伍在不同配伍中致WBC减少概率也显著高于其他配伍(χ^2=17.168,P=0.028).在WBC减少恢复时间方面,单一药物和联合药物治疗组,粒细胞缺乏症WBC的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WBC减少症(单一药物组:8.3周与6.2周,t=3.989,P=0.005;联合药物组:14.3周与10.0周,t=4.245,P=0.001).结论 氯丙嗪、氯氮平和利培酮致WBC减少的作用较强,临床应用中应尽量减少此类药物的联用,同时在治疗中应密切监测WBC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3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对176例单一口服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异常率为53.41%,女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66.18%,男性患者心电图异常率45.3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中窦性心律失常63例,占67.02%;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引起的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51.72%、55.26%、5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9,P=0.910),同时发现利培酮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占首位,其中有6例心率慢至38~45次/分.结论 3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有影响,使用时一定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是女性、年幼、老年及基础心率偏低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患者549例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二者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4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7,(11):71-73
目的探讨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对患者催乳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首发精神病患者共125例,随机分为5组。对每组患者分别使用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进行治疗,并监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6、8周后催乳素水平的变化,并记录结果,对上述五种药物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催乳素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奥氮平、阿立哌唑、喹硫平、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患者血清中催乳素的含量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其中患者血液中催乳素水平利培酮组>奥氮平组>喹硫平组>齐拉西酮组>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中采用的五种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的水平产生各自不同的作用,其中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患者血清催乳素的影响相对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对血清总胆汁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总胆汁酸的影响。方法检测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总胆汁酸。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后总胆汁酸水平增加,超过正常值上限的比例为14.6%。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胆汁酸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培酮、阿立派唑和齐拉西酮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测定单药治疗前后8周空腹血脂,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和腰围。结果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影响。其中体质量、腰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中利培酮、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对脂代谢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3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用状况和变化趋势。方法以2013年收治的2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病历作为研究对象,拟定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疾病临床特点与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结果2013年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片剂依次为喹硫平片179136粒、舒必利片92948粒、氯氮平片69160粒、奋乃静片59069粒、利培酮片48489粒、氟哌啶醇片11295粒;注射类药物为氟哌啶醇注射液347支、舒必利注射液154支。患者治疗期间应用最多的是喹硫平片,对比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具有显著差异,可见随着药物治疗的发展,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有朝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发展的趋势。同时,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单一使用剂量逐步加大,远大于药物联用时的剂量,差异显著。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片的使用剂量排列第三,因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时易发生不良反应,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结论2013年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逐步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转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喹硫平片的使用量相对较大,在日后仍旧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尿病的患病率的增加,日益受到关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病,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介绍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糖尿病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佐宁 《中国新药杂志》2003,12(10):803-807
现存的各类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繁多,且控制症状的效能仍有很大局限,致使相当数量的患者成为难治性案例。本文对近年国外研究出的新型药物的进展进行系统探讨,以期提高现有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42例。A组患者予以氯丙嗪治疗,B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治疗,C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入院时)、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血糖水平及治疗第12周高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第4周、第8周、第12周3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治疗后第12周血糖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12周,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C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影响较大,阿立哌唑和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患精神分裂症患者286人,单一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定血糖、血脂。结果用抗精神药物患者8周后血糖值比未用抗精神药物患者血糖值增加非常显著(P<0.01);除氯氮平外其他药物治疗8周前后血脂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多数抗精神病药物均有增加患者血糖的风险,氯氮平短期有增加血糖及血脂的风险,选择抗精神病药物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方法样本采取整群人组,横断面调查方法,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共476例,调查其用药情况。结果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主(占64.3%),氯氮平使用比例较高(占27.8%);首次发病及病程短于5年的患者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相对较多(分别为68.4%及77.8%)。结论传统抗精神病药物仍为目前的主流治疗药,且以氯氮平居多;新型抗精神病药所占比例虽低于发达国家,但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利培酮为多数。  相似文献   

17.
对精神分裂症病人服单一抗精神病药物的872例与未服药的218例的脑电图对照分析,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对脑电图有明显影响,主要表现为脑波有不同程度减慢,4.2%出现痫样放电.氯氮平引起脑电图异常率和出现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其它抗精神病药(P<0.001)p其余易引起脑电图异常的药物依次为氯丙嗪、三氟拉嗪、氟派啶醇、奋乃静和舒必利,.且对脑电图影响的程度与剂量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用自编的调查表对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调查。结果所有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均能引起体重增加的副作用,尤其以舒必利和氯氮平较多。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精神病患者体重增加,进而影响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5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结合患者意愿的方法将患者三组,每组15例。其中,A组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B组使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C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然后使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24周的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显示,治疗前后、二.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PANSS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除外)皆显著低于A组和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和C组治疗后12周,24周的PANSS评分(阳性症状评分除外)均显著低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前后的PSP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PSP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治疗后4周的PSP评分显著高于A组和B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B组的PSP评分显著高于A组,C组的PSP评分显著高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但是从药效上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尤其以帕利哌酮缓释片最优。但影响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因素比较复杂,因此药物选择对于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影响非常大,因此临床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4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方法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32例)、利培酮组(63例)、舒必利组(51例)和喹硫平组(21例),予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分别检测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患者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奥氮平组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均有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短期治疗的血脂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