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探讨小肠移植的移植肠造口等复杂肠造口护理方法。根据造口治疗师专科护理要求,按照肠造口护理程序,对移植肠造口病人实施专科护理,根据造口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造口和伤口护理用品,采取个体化护理。移植肠造口病人得到有效的护理,同时保证了小肠移植手术的成功。在护理复杂的肠造口患者时,按照肠造口专科护理和个体化的护理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耿娟  张士欢  王永娟 《全科护理》2014,12(6):530-531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清洁肠道的护理措施,提高肠造口病人清洁肠道的舒适度,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优质护理。[方法]对26例肠造口病人按照护理程序,进行专科评估,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实施口服磷酸钠盐溶液的同时,在造口袋内灌肠,并用引流袋连接造口袋收集排泄物。[结果]26例肠造口病人均按要求饮完磷酸钠盐溶液,无不良反应,肠道清洁过程中无一例病人出现腹痛、腹胀及肠穿孔,肠道清洁度100%。[结论]不同的肠造口病人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口服泻药的同时在造口袋内灌肠,并用引流袋连接造口袋收集洗肠液,可达到安全、快速、高效,病人依从性好,同时减轻病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万淑琴  魏清风  曹春凤 《护理研究》2014,(11):4040-4042
[目的]探讨造口专科护士门诊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普外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按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了解病人对造口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观察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人的心理状况,分析以上因素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病人提供专业化护理;对照组病人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专科护士的干预可提高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5例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造口的护理经验。注重肠造口局部管理,包括对早期移植肠存活、蠕动、分泌等功能的观察;在进行肠镜病理学观察时做好准备和配合工作;加强肠内营养时肠造口的管理,包括对后期移植肠消化、吸收功能及排斥反应的观察。5例患者全部存活,移植肠造口血运良好,颜色红润,且未发生移植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患者逐步恢复经口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 利用Orom的自我照顾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疏导心理压力并讲解肠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结果 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均接受手术及造口自我护理后康复出院.结论 213例病人通过肠造口术后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使病人熟练掌握了对造口的自我护理从而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使病人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延续护理对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78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延续护理。患者出院3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scale,ESCA)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专科护理团队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能使患者巩固肠造口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金亚  汤洒潇  卢芳燕   《护理与康复》2022,21(2):67-68+71
总结1例小肠移植患儿术后并发急性排斥反应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早期识别排斥反应,做好移植肠造口、肠镜检查、免疫抑制剂的护理。患儿经过治疗和护理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术后第66天行造口回纳术+肠粘连松解术后,并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149例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肠造口围造口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肠造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49例肠造口患儿,随访128例,共56例病人发生164例次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为营养不良(54.69%)、电解质紊乱(29.69%)、造口周围皮肤糜烂湿疹(23.44%)、造口肠管脱垂(8.59%)、造口肠管回缩(3.91%),均二期顺利关闭造口。[结论]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小肠造口的并发症较结肠造口多见;专业造口技术、造口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期手术的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0.
张轶莹  周艳  张琴 《全科护理》2016,(35):3716-3717
[目的]探讨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肠造口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观察病人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自我护理技能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各时段的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的自我护理中实施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我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信式延续护理对出院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术后出院肠造口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造口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对照组病人出院后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常规复查、定期电话随访。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半年后两组发放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评定生存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式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朱新青  谢艳 《护理研究》2009,(12):3142-3143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仿真模型健康教育对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历史对照方法对本科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7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11例肠造口病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健康指导进行护理,观察组病人在此基础上采用医学仿真模型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以电话回访形式和造口门诊就诊形式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自我护理能力效果及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医学仿真模型对肠造口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王洁 《全科护理》2015,(6):556-557
[目的]研讨直肠癌术后肠造口并发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肿瘤外科收治的18例直肠癌术后行结肠造口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细心护理,18例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病人在其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从心理、生理及生活各方面综合护理,并针对潜在并发症采取预防性护理,是保证直肠癌术后肠造口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肠造口病人的特殊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肠造口病人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术前造口定位,术后指导患者做好肠造口的护理。并对患者的生活起居及饮食给予建议和指导。结果:减轻了造口病人的心理障碍,缩短了适应期,减少了并发症。结论:加强肠造口病人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做好肠造口的护理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树立重返术前生活的信心,尽快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朱新青  谢艳 《护理研究》2009,23(34):3142-3143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丘爱平  陆勤  邓燕贞 《全科护理》2016,(30):3139-3142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永久性肠造口病人98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给予连续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的护理知识得分、自我护理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护理知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责任、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狭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病人的造口周围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永久性肠造口病人护理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本院造口治疗师开展造口专科护理的护理成效。方法成立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由具有获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认可的执业资格证书的造口治疗师全职负责,对慢性复杂性伤口、造口及失禁病人实施专科护理服务。结果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了造口并发症,提高了造口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解决临床医疗护理中的造口难题;及时发现病人潜在的问题,协助明确医疗诊断;工作量逐年增加;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结论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对发展专科护理、培养专科护士、给病人提供专业化和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及促进我国伤口造口护理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在肠造口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肠造口病人造口自护技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护技能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及造口周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病人中应用全程整体化无缝护理模式可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护理的效果。[方法]将306例肠造口病人分为对照组133例,观察组17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采用传统的造口护理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护理方法护理肠造口术后早期病人,可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减少造口早期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