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疗效,明确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是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3年1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75例(腹腔镜组),同期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57例(开腹组),共332例,术后随访3个月~7年,成功随访266例,随访率80.12%。通过对两组术后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2.01±20.02 min)低于开腹组(94.73±21.10 min),P<0.001;腹腔镜组术后发热率(24.00%)低于开腹组(59.24%),P<0.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24 h率(73.14%)高于开腹组(10.83%),P<0.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3.38±1.16 d)短于开腹组(6.88±1.30 d),P<0.001;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9.73±3.13 d)短于开腹组(26.92±6.17 d),P<0.001;术后痛经改善情况,腹腔镜组完全缓解38.38%、减轻36.36%、无改善25.25%,开腹组完全缓解54.22%、减轻28.92%、无改善16.87%,P>0.05;累积复发率(7年),腹腔镜组39.16%,开腹组47.49%,P>0.05;合并不孕症者累积妊娠率(7年),腹腔镜组51.27%,开腹组58.30%,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手术方法,可基本取代传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附128例病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加盆腔粘连松解术,以同期96例行传统开腹剥除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症状缓解率无差异,腹腔镜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合并不孕的患者术后随访4~36个月,腹腔镜组术后妊娠率为4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7%。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一种安全可靠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后疗效,明确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是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1996年1月~2003年1月在该院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75例(腹腔镜组),同期开腹术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157例(开腹组),共332例,术后随访3个月~7年,成功随访266例,随访率80.12%.通过对两组术后疗效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62.01±20.02 min)低于开腹组(94.73±21.10 min),P<0.001;腹腔镜组术后发热率(24.00%)低于开腹组(59.24%),P<0.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24 h率(73.14%)高于开腹组(10.83%),P<0.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3.38±1.16 d)短于开腹组(6.88±1.30 d),P<0.001;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9.73±3.13 d)短于开腹组(26.92±6.17d),P<0.001;术后痛经改善情况,腹腔镜组完全缓解38.38%、减轻36.36%、无改善25.25%,开腹组完全缓解54.22%、减轻28.92%、无改善16.87%,P>0.05;累积复发率(7年),腹腔镜组39.16%,开腹组47.49%,P>0.05;合并不孕症者累积妊娠率(7年),腹腔镜组51.27%,开腹组58.30%,P>0.05.结论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手术方法,可基本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对重度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孙定苗  董梁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8):2834-2836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术后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3天。观察两组手术持续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镇痛剂使用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残端出血、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成功切除卵巢肿块,手术成功率达100.00%。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治疗总费用,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倪阳 《现代养生》2014,(14):116-116
目的: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选取82例,并按照患者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住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113例和同期开腹手术治疗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并对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组年龄、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术后病率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两年,术后复发率腹腔镜组为21.4%,开腹组为21.3%;不孕症患者术后妊娠率腹腔镜组为38.1%,开腹组为3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创伤少、恢复快,盆腔粘连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指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少、术后恢复较快、患者恢复时间短等方面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5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术式将其分为腹腔镜组(n=126)和开腹组(n=13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率、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均少于或短语开腹组(P0.05),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是诊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金标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熟悉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掌握中转开腹时机。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艳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5):3621-362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优越性。方法:将本院2004年6月~2006年6月间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组(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组(开腹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镇痛剂使用例数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操作安全,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快,镇痛剂使用例数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肠粘连等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用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中的总体疗效,为后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治疗的18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总体临床资料,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结果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组问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具体情况均优于传统开腹组(P〈0.05)。结论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效果明显,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开腹与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及术后处理方法,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12月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188例,其中92例行腹腔镜手术(腔镜组),9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术后随访12~36个月,对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症状缓解、复发率及妊娠率进行比较。选择腔镜组2005年6~12月手术的56例患者,比较其术后不同处理方法的复发、妊娠结局及用药副作用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腔镜组为(110.5±82.8)ml,明显少于开腹组的(189.5±96.8)ml,P0.05。手术时间腔镜组为(136.5±80.4)min,与开腹组的(148.5±86.8)min相近,P0.05。术后病率腔镜组(4.3%)明显低于开腹组(12.5%),P0.05。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妊娠及复发率在不同的术后处理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治疗中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对于有生育要求者,术者若能彻底清除盆腔内膜异位病灶,术后可不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