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检验了蒙特卡罗(MC)方法刻度水中γ在线监测装置探测效率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用MCNP4C模拟装置中的Na I探头对水中~(137)Cs和~(60)Co的探测效率,与点源代替体源效率标定的实验结果相比较,偏差范围小于10%。再根据模拟计算的全能峰探测效率刻度曲线,估算水中γ核素的活度浓度,与实验室取样分析的偏差为-12.6%。结果表明,基于正确的MC计算模型,模拟Na I对水体γ放射性的探测效率,简便易行,可应用于工业废水及饮用水等领域在线γ监测的效率刻度工作。  相似文献   

2.
该工作用点源模拟的方法对Ge(Li)谱仪的效率进行了刻度,给出在240—1836 keV能区效率随点源位置的关系和体源效率的解析表达式。同时对体源的自吸收作了校正。把所得的效率用于对土壤样品天然γ放射性的分析,检验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非规则几何体样品的γ放射性活度测量的效率刻度问题,探讨了一种无源效率刻度新方法。该方法通过激光三维扫描建立测量对象的几何模型,利用点源对HPGe探测器进行表征获得探测器的关键参数如晶体尺寸。将几何模型离散成许多立方网格体,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效率刻度因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不规则几何体样品的效率刻度因子计算。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款国产无源效率刻度软件的性能指标,以及用该软件对一套HPGe探测系统进行无源效率刻度应用情况。实验中,利用4个可溯源薄膜点源和2个可溯源的圆柱体体源对该探测系统进行有源效率刻度,并与使用国产无源效率刻度软件的刻度结果进行对比。比较发现,点源效率刻度上两者偏差为-0.08%~5.64%,体源效率刻度上两者偏差为3.95%~16.94%,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验表明:该软件用于HPGe探测系统进行效率刻度是可行的,可作为实验室γ能谱分析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5.
Ge(Li)探测器的体源峰效率刻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点源模拟法来刻度体源峰效率的方法和刻度结果,并与直接体源法相比较,误差约为5%。  相似文献   

6.
周程  朱晓翔  王凤英 《核技术》2011,(8):604-608
介绍了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原理,利用HPGeγ谱仪,通过标准点源和体源测量对实验室无源效率刻度方法(LabSOCS)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拟合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可作为效率计算方法和实验室质控方法的一个补充,同时分析了无源效率拟合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针对Ф75mm×25mm的土壤样品,利用HPGeγ谱仪,分别用241Am、137Cs、~(60)Co混合点源测量5种高度的样品剖面上不同位置的全能峰效率,确定点源全能峰效率随半径变化的函数关系,对该函数进行数值积分计算可以得到59.54keV、661.66keV、1173.2keV和1332.5keVγ射线的面源全能峰效率,进一步拟合确定面源全能峰效率随样品高度变化的函数参数,对样品高度进行数值积分计算得到Ф75mm×25mm样品的体源全能峰效率。结果表明,点源模拟计算的体源全能峰效率和标准体源全能峰效率进行比较,两者在10%以内符合。因此,在没有标准体源的情况下,用已知活度的标准点源模拟体源进行全能峰效率刻度的方法替代标准体源进行效率刻度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对高纯锗探测器无源效率刻度方法的特点、建立方式、方法验证做了介绍.针对探测器进行了多点源的实测来验证无源效率拟合与标准值之间的偏差,在中高能区点源的验证结果在6%,环境介质中的土壤、动植物灰体源的验证结果表明圆柱型体源偏差在7%~10%.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基于点源空间效率函数的层析γ扫描(TGS)无源效率刻度方法.利用TGS系统MC-NP模型计算探测空间120 cm×60 cm×50 cm和γ能量0.01~1.408 MeV的点源空间效率,建立点源空间效率函数及参数,采用体素中心点源效率等效法,实现体素效率矩阵计算.结果表明:5种γ能量在探测空间507个位置处的效...  相似文献   

10.
HPGe γ谱仪点源到体源效率的相对比较传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HPGeγ谱仪点源到体源效率的相对比较传递方法。采用一种简单参数的蒙特卡罗方法计算峰效率,实验测量点源的效率曲线,并与一个“标准”测量系统或一系列测量系统的计算和实验结果相对比较,可以获得体源的效率刻度。在探测效率分别为20%、30%、50%的HPGe谱仪系统上,用这种方法获得的体源效率与实验测量结果的偏差在±4%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