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预先留置双"J"管再行ESWL术处理孤立肾肾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2008年11月行预先留置双"J"管再行ESWL术处理孤立肾肾结石共35例,所有患者均为孤立肾肾结石,先在膀胱镜F留置该侧输尿管之双"J"管,再行ESWL术.结果 21例1次ESWL成功,8例行2次ESWL成功,6例行3次ESWL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预先留置双"J"管再行ESWL术处理孤立肾肾结石具有安全、高效、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作为孤立肾肾结石的常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置入双J管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肾结石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肾结石病例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行ESWL,研究组置入双J管后进行ESWL,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40例均有效,37例结石排净,无病例出现肾绞痛和石街形成,对照组有效32例,28例结石排净,15例出现肾绞痛,8例形成石街,两组治疗有效率、结石排净率以及肾绞痛和石街形成发生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ESWL术之前置入双J管可起到内支架支撑以及内引流和扩张输尿管的三重作用,利于结石排出,且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双J管在ESWL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J管在ESWL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400例肾、输尿管结石(结石大小1.5~3.5cm)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在体外冲击碎石(ESWL)前经膀胱镜插入双J管;对照组200例不插入双J管,所有病人均行ESWL治疗.结果治疗组病人有12例(6%)发生石巷,对照组26例(13%)发生石巷两组治疗后比较则显著率及(P<0.05).结论在ESWL前放置双J管,配合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可明显降低石巷的发生率,减少碎石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J管在肾结石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在肾结石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356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180),采用ESWL治疗,在治疗中使用双J管作内支架;对照组(n=176),同样采用ESWL治疗,术中不放双J管。结果治疗组结石排净时间短于对照组,肾盂尿液引流、伤口愈合、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J管在治疗中的应用,不仅能防治伤口吻合不当,而且具有内支架和内引流的双重作用,同时术中并发症少,减少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上尿路治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置双J管并ESW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肾结石引起肾积水患者.采用腔内置双J管后行ESWL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明显效果,均顺利排石。均未出现肾积水加重及石街形成。结论腔内置双J管并ESWL是治疗较大肾结石引起肾积水的有效办法。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感染低,杜绝了石街形成肾积水加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中螺旋形双J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给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的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术前放置螺旋形双J管,对照组采用术前放置普通双J管,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ESWL的实施次数、排除体内结石的周期以及对结石一次性粉碎的几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冲击波对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发现,螺旋形双J管的置入会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对结石的粉碎更佳,所以在体外冲击波治疗复杂输尿管结石的治疗中螺旋双J管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J管内引流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又称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疗复杂性肾及输尿管结石中的作用。方法 复杂肾结石患者50例,在膀胱镜下行逆行插管术,置双J管,行ESWL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50例患者,治疗1次排净29例(58%),治疗2次者12例(24%),治疗3次者6例(12%),治疗4次以上者3例(6%)。结石排净率为94%。1例合并较严重肾积液者发生结石嵌顿,改行开放手术治疗。50例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复杂性肾及输尿管结石患者行ESWL治疗,双J管有利于结石排出,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王书龙  张艮甫 《重庆医药》2009,38(14):1813-1814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常规放置双J管的必要性和能否有效降低术后输尿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02年4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施行肾移植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置双J管组(50例)和未置管组(45例),已剔除膀胱壁过薄、膀胱炎症、输尿管过短、血供不佳、渗血过多等必须放置双J管的病例。比较两组术后榆尿管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移植肾功能延迟例数、尿培养阳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移植术后尿瘘、输尿管梗阻发生率方面,置管组明显低于未置管组(P〈0.05)。结论肾移植手术常规放置双J管可以明显降低术后输尿管并发症。为减少感染机会,可常规采用双J管末端留丝线,术后牵拉丝线拔除双J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坦索罗辛减少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78例肾脏或输尿管结石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1例,术后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每日1次,每次0.2 mg,至返院拔管前1天停药。对照组37例,术后未予以任何类似药物。比较2组因留置双J管引起的并发症包括腰腹痛、肉眼血尿、膀胱刺激征、泌尿系感染、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膀胱刺激征、肉眼血尿、腰腹痛、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双J管移位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能有效降低双J管置入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赖载礼  赖建华  张建宗  张益生  张鹏 《河北医药》2009,31(20):2728-2729
目的探讨术时先放置双J管腹腔镜下输尿管肾盂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对肾盂输尿管结石患者32例行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时先放置双J管。结果术中取出结石后立即看见双J管21例,轻轻往上送后看见双J管11例,无1例双J管无法上送。32例均成功,手术时间平均55 min。术后无漏尿等并发症。结论术时先放置双J管安全、方便、快捷,能适合于输尿管上段、肾盂的腹腔镜下切开取石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J管对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1月行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46例临床资料,根据ESWL前双J管留置情况分为置管组和未置管组。结果 置管组和未置管组两组患者特征、结石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组结石清除率为80.0%,未置管组结石清除率为84.4%,两组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1);两组石街发生率、发热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组肾绞痛发生率10.0%,未置管组肾绞痛发生率2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 双J管对ESWL治疗术后残留输尿管结石不能提高结石清除率。虽然双J管的存在可以减少疼痛的发生,但对预防其他并发症发生并无作用。是否需要在保留双J管状态下进行ESWL,还需要临床医生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出院后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护理满意度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防治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病理活检确诊为Ⅱ-Ⅳ期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临床研究组。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放射治疗,但临床研究组放疗前均预置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对比研究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防治肾积水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临床研究组术后远期并发肾积水、肾结石、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早期并发放疗相关不良事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床研究组中无插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前预置双J管可明显减少放疗后肾积水、肾结石及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索利那新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双J管相关症状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单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并成功行输尿管镜碎石且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8)给予索利那新5mg,1次/d,口服2~3周;对照组(n=38)未给予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在置管2~3周后均随访并完成输尿管支架管相关症状问卷。结果治疗组排尿症状、躯体疼痛症状、身体一般状况、工作能力情况、性生活情况平均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索利那新能有效改善对留置双J管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在改善因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引起的并发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因各种输尿管疾病行手术治疗(如输尿管结石,肾结石腔内钬激光碎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患者,术后均留置双J管4周,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出院后未使用任何药物,治疗组出院后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4 mg Qd,服用4周。观察两组因留置双J管引起的相关不良反应如肾绞痛,发热,血尿及下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并比较。结果治疗组中有8例出现血尿,4例出现下尿路刺激症状,无发热及肾绞痛发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中2例出现肾绞痛,8例出现发热,16例出现血尿,28例出现下尿路刺激征,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3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2例发生头晕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坦洛新缓释片能有效降低因留置双J管后所引起的肾绞痛,发热,血尿及下尿路刺激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年146例上尿路结石开放手术的病人分为使用双J管组(81例)和未使用双J管组(65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开放手术中使用双J管组吻合口漏尿和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和3.7%,未使用双J管组分别为6.2%和9.2%,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使用双J管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8.16±1.13)d,未使用双J管组术后住院时间平均(14.25±7.21)d,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双J管应用于上尿路结石开放性手术,对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尿、狭窄及伤口感染有重要作用,并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但并发症需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最佳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8年6月于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根治术的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患者病例100例,按照术后双J管留置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双J管留置时间2~4周,n=53例)和B组(双J管留置时间为4周以上,n=47例),所有患者均于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排石成功率、结石排尽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拔管后治疗效果情况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排石成功率及结石排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血尿及腰腹部胀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A组患者尿路感染及膀胱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P 0.05);拔管时A组血白细胞显著低于B组(P 0.05),而两组患者拔管时尿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拔管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输尿管镜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术后双J管留置2~4周和4周以上对患者术后结石排出率、时间及术后治疗效果影响无显著差异,但留置4周以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加,故最佳双J管留置时间为2~4周。  相似文献   

18.
苏晓丽 《安徽医药》2012,16(2):267-269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在留置双J管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0例留置双J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包括35名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包括35名患者接受坦索罗辛治疗(0.2 mg qd,持续5周)及常规护理。全部病人随访5周,均完成治疗,采用USSQ问卷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结果对照组USSQ平均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症状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一般身体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双J管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坦索罗辛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输尿管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间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治疗妊娠中晚期肾积水的可行性予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间治疗的妊娠中晚期肾积水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问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术和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术治疗,并对其基线资料、疗效、安全性及新生儿质量等数据进行组问比较。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3.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6%和14.5%;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中重度疼痛率和新生儿质量评分分别为22.4%和(8.6±1.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膀胱镜下双"J"管植入是治疗妊娠中晚期肾积水安全有效的疗法,且能改善术后疼痛和新生儿质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术一次法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急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481例542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78颗采用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对照组266颗采用常规管治疗术,即多次法.随访观察两组根管治疗术2年后的疗效.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2年后成功率分别为95.29%、96.62%(P>0.05)。结论实验组2年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