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豫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除了词汇、语法外 ,主要表现在语音 ,尤其表现在声调的差异上。这也是豫西学生说普通话的最大障碍。我们将这些已经以普通话为主要交际语言 ,却仍保留着地方语音特色的“普通话”称为“方言普通话”。本文试图找出豫西地区“偃师‘方言普通话’”与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及对应关系 ,从而达到辨正及推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语言的对比尤其是语音的对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本文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武汉方言语音语调和英语语音语调从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次进行对比,探讨两种语言语音语调的共性和个性,以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提高本地学生语音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HTS语音训练合成工具和STRAIGHT语音合成器,尝试在未知某方言(或土语)的实际语音系统的条件下开展相应的语音训练合成工作。采用古音系统来转写汉语字音,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问题集以实现语音训练合成。设计了一套面向汉语方言语音合成的通用发音文本;录制了一些汉语方言点的合成语音语料库;搭建了基于古音系统的汉语方言语音合成平台。普通话的合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古音系统训练合成出来的语音,在可懂度和音质上跟基于普通话拼音系统训练合成出来的语音非常接近。这表明基于古音系统进行汉语方言语音合成的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略论普通话的语调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友根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6):102-102,154
作为现代汉语标准化的言语典范,普通话语调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是普通话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普通话语调美是在汉语一般形式美基础上的特殊表现,其建筑基础是四声调型鲜明而优美的韵律节奏和非音质因素在语流中所显现的重音、语速、停顿和升降等整体性语音特征。在朗读(诵)和说话交流场合,普通话语调美更能显示出优势效应。  相似文献   

5.
周国柱 《科技资讯》2006,(22):194-194
潍坊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中的山东方言东潍片。它的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韵、调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系统整理这些差异,理请其对应关系,可以帮助方言区的人们更好的进行语音辨正,更有效地掌握普通话。  相似文献   

6.
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地方普通话是介于地方方言和标准语普通话之间的一种过渡语,研究地方普通话对提高方言区人民普通话水平有很大帮助。本文从语音、词汇两方面分析了邢台地方普通话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7.
包头方言和普通话相比,语音方面的差异比较突出。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包头方言与普通话既存在对应关系,亦有不同。通过比较,不仅为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提供资料,也为包头地区的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8.
语音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上饶方言具有结构系统上的自身特点,其元音、辅音和语调都与英语语音有较大的差别。从这三个角度出发来探讨英语语音教学,对上饶地区学生克服方言语音的负迁移影响、提高教学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景颇族学生由于受民族语言和当地汉语方言的双重影响,在学习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偏误。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普通话语音学习的难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是提高景颇族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刍议龙岩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语法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地方普通话"和国家推广的规范普通话相比,存在着一些属于方言性质的语法成分,这些方言成分的存在对龙岩人与其他方言区之间交际带来的影响不如方言语音特征影响明显.考察龙岩地方普通话与规范普通话语法方面的差异以及龙岩地方普通话中带方言性质的语法现象存在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枣庄方言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庄方言是枣庄地区人们所说的地方话,它属于北方方言区。同普通话有着明显的差异。普通话的定义是:普通话是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见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这个定义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的规范标准作出了界定。本文不想在枣庄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异作全面论述,而是想探讨枣庄方言的某些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为达到这一目的,不能不对枣庄方言的某些语音作点调查研究,而这种调查研究又是以普通话语音为依…  相似文献   

12.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语言讨论中未引起应有的注意,本文结合各种语言现象对音位的自由变体进行了讨论,指出音位自由变体的类型:音质音位自由变体和非音质音位自由变体。讨论了产生音位自由变体的原因:发音的相似性特征、个人习惯或喜好、地域方言差异、社会方言差异。从表面上看似乎违背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其实仍然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因为语音的相似特征,对本族人而言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从语音学、语音迁移和感知同化方式等理论和英语语音习得者产生的语音偏误看,以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辅音系统习得过程中会产生浊塞音、鼻音尾韵、爆破音和声门清擦音等正迁移以及齿龈音、唇齿音、鼻音、摩擦音、软腭音和爆破音等的负迁移现象,其原因在于厦门方言和英语音段音位上辅音系统存在的差异。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充分利用正迁移现象,以汉语普通话为英语语音习得的中介与过渡,并利用对比法和多媒体技术等几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克服负迁移作用,以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 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语音,不同程度地表现在声、韵调等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语言的语音也会发生变化,某种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也会发生历时性的改变,黑龙江话的这种改变也比较明显,笔者认为当今黑龙江人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应该是调值问题。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语言思想博大精深,对于指导方言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甘肃秦安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大量保留了古汉语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研究汉语演变与发展的重要资料。在恩格斯语言思想视域下探析秦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旨在为处理好方言使用与普通话推广之间的矛盾提供建设性意见。同时,方言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化的振兴有利于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话作为赣方言的一个分支,却在浮梁话的环抱中生存发展。文章就这一语言现象从劳动创造语言和人口迁徙影响语言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景德镇方言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用普通话作为参照物,对景德镇方言进行比较研究,从语音,语汇等方面总结出景德镇方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枣庄方言中的儿化读音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与普通话相同的卷舌元音,另一种是特殊的变韵现象,即平舌元音。这两种形式交叉存在,层次叠置,体现了枣庄方言语音的地域差异和年龄差异,表明了语音在内部与外部交互作用下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从双语并用看带方言味普通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民族众多,地城广阔,语言复杂。根据这种客观存在的社会语言生活状况,推广普通话、实行双语并用具有必然性。但是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普通话变体即带方言味普通话。带方言味普通话有其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和存在的利弊,研究带方言味普通话有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博 《科技信息》2010,(2):189-189,192
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作为辽宁方言分界线的辽阳方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本文调查了辽阳方言中三组声母和两个韵母的语音变化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尽管辽阳方言的发音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在个别重要的方音上,变化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虹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1):114-115
调查洛阳方言的语音,重在描写洛阳方言中开口呼、齐齿呼和撮口呼的读音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差异,并加以辨正,希冀对洛阳地区的群众学习普通话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