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界面可用性评价之启发式评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界面进行可用性评价,是一个成功的界面设计的必经阶段。在众多的评价技术中,启发式评价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可用性诊查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特点、操作步骤及相关研究,并与可用性测试方法进行比较,结合一些研究进行了简单评价。  相似文献   

2.
手机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胧  刘虎沉 《工业工程》2009,12(3):97-101,105
以可用性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手机开发的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论述了在手机的开发过程中进行可用性评价、使产品获得高可用性的方法,从而使产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以手机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为线,重点介绍了手机可用性评价指标和手机可用性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FMEA的产品可用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胧  刘虎沉 《工业工程》2010,13(3):47-50
为解决现有方法只评价产品总体可用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的定量可用性评估方法。在常用可用性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品的任务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有效性、效率和主观满意度对任务集进行评价,计算产品的可用性水平。手机可用性评价实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实施步骤,表明该方法是对传统可用性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4.
万佳  何霞  葛列众 《包装工程》2011,32(4):58-61
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比较现有几种典型的蜡笔包装的可用性水平,并且发掘其中可能存在的可用性问题。结果表明:摇翼式的2款包装可用性较差,此类包装不适宜做需重复使用的蜡笔的外包装。另外发现,目前蜡笔包装存在着开启操作、开启提示等7类可用性设计问题,并且归纳了蜡笔包装简便原则等6条基本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网银可用性测评为研究主题,首先建立了一套网银可用性评价体系,并以中、农、工、建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网银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学生及白领群体为被试来源,通过设计实验,应用Tobii眼动仪及其眼动追踪软件,获取了实验过程的视频、声音、时间、事件、感受等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其可用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其可用性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建行网银的可用性最高,其次为中行和农行,而工行可用性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6.
SNS为用户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其可用性评价应结合用户心理需求进行,因此本研究参考马斯洛理论将用户心理需求分成五个层次,设计五层级可用性评价模型并形成评估问卷;设计实验,结合五层级评价问卷和CSUQ问卷,从用户的浏览习惯以及SNS的功能属性的角度对SNS进行可用性评价.根据评估结果,从五个可用性层级总结出目前国内主流S...  相似文献   

7.
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是根据一定规则对可用性指标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对产品可用性水平进行整体评价的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定性的和定量的这两种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其中定性的评价体系更多的关注要素的概念定义和要素之间的关系,而定量的评价体系则注重要素之间的量化整合和可用性测试方法的运用。我们对定性的和定量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我们认为,如何开展定性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和各种产品定量评价体系的案例研究,将可用性指标评价体系应用于产品可用性的评估中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个人网上银行的可用性测试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的结合,网上银行对于服务提供者和顾客的重要性已经初见端倪。论文使用问卷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从用户的行为特点以及用户与个人网上银行构成的人机系统的角度对个人网上银行的可用性.进行了测试与评价,总结出目前个人网上银行在登录界面、菜单设置和业务模块设计中主要存在的可用性问题。结论为提高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的竞争力提供了部分参考。  相似文献   

9.
出声思维法是一种很重要的可用性测试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缺少统一的理论指导,不同使用者在使用的步骤、给予被试的指导语和干扰被试操作的程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很难实质性地评价出声思维法在可用性测试中的有效程度。文献回顾表明言语交流类型理论结合了Ericsson-Simon模型和可用性测试的具体特点,相比之下更能有效地为出声思维的实施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超文本可用性涉及到多种因素,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价。文章概述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目前较常用的几种评价超文本可用性的方法,并对其优点与局限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网页可用性的视线追踪技术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网页可用性和视线追踪技术的原理及其测量指标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以往视线追踪技术在认知领域应用情况及其在网页可用性评价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网页可用性评价的视线追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视线追踪技术在网页可用性评价中的应用,采用美国ASL公司的504视线追踪系统记录了24名被试在浏览某电子商务网站两个候选版式时的行为绩效指标和视线运动特征。对不同版式设计下被试的视觉搜索特征和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版式设计方式对被试视觉搜索策略有明显影响;②视线追踪技术可以作为传统行为绩效指标评价方法的有益补充应用于网页可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视角诊查法是一种新近出现的界面可用性测试方法。文章根据文献,介绍了视角诊查法产生的背景,并对视角诊查法的定义、特征以及几个重要概念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蔡霞 《包装工程》2017,38(22):184-191
目的对可用性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以可用性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的原理为基础,通过可用性设计原则和易用性设计原则以及检测性方法研究,从交互实战工作中得出经验。结论为交互设计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院校及企业在交互设计方面提供理论参考,让企业对可用性设计持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开发团队更多支持,这样才能在可用性设计研究领域中发展得更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用性的产品外观设计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曾栋  陈亚明 《包装工程》2008,29(1):137-139,164
以知识为基础研究产品硬件界面的可用性问题.将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知识提取过程作为获取可用性相关知识的方法.通过研究可用性在产品设计中的生命周期,提出获取可用性评价因子和权重系数的知识框架,把各种模糊信息数值化以对概念产品方案进行定量评价,结合案例,系统地提出了设计方案可用性评价框架.从而为产品设计提供一种形式化、科学化的推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犀利焦点法     
正Mark Hamblin将教给你如何最好地利用相机的对焦点拍摄出锐利的照片。如果你使用的是自动对焦模式,那么你的相机会使用一个或者更多的对焦点来进行对焦。当你半按快门的时候自动对焦就会启动,或者如果你的相机用AF On这个按钮的话,也可以通过按它来启动自动对焦。这样能够帮助你迅速精准地把焦点对在你想要的位置上。另外你也可以在半按快门的时候锁定已经对好的焦点,这样能够便于你进行重新构图。瞄准目标,拍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产品可用性,解决儿童产品可用性及产品评价问题,提出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可用性评价方法。方法将儿童产品用户需求分为外观需求、操作需求和感知需求,构建以感性意象词汇为基础的产品可用性多维层次指标模型,考虑儿童的认知心理、情感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通过层次判断矩阵求解并计算各个可用性感性指标重要度和优先次序。以此为依据开展儿童玩具的设计实践,通过目标用户群对设计案例进行可用性评价,了解儿童玩具产品的可用性情况,为儿童玩具产品的设计与改进提供指导。结论本方法能对产品可用性进行有效评价,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界面可用性评价之认知过程走查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评价产品可用性中,评价技术尤为重要。认知过程走查法是一种很重要且有效的评价方法,章根据该方法的最新英版本,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其特点、潜在的理论基础、实施过程和与其相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一些研究加以简单评价,提出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视线追踪技术引入UCD产品创新过程产品设计概念可用性测试评价的方法进行研究,将模型置入虚拟环境,方法进行人机交互可用性分析与评价,利用视线追踪技术,跟踪捕获用户信息认知加工过程,判断目标用户的认知反应.分析目标用户兴趣,提炼基于视线追踪技术的产品设计概念人机交互可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评价模型对手势进行评价,以此提高车内三维手势的可用性。方法研究三维手势的可用性基本理论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现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车内三维手势的可用性进行评价,实现手势可用性的量化评价。通过对驾驶环境中的任务、用户、环境及用户参与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取可用性影响因素,经过删选合并确定评价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车内音量调节功能的手势进行评价实践,通过对比评价结果,从备选手势集中确定最终手势。构建场景模拟实验,通过对比评价和实验两种方式对手势备选集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证明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论建立车内三维交互手势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手势可用性进行量化评价,为车内手势的设计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