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火电厂DCS系统信号抗干扰研究及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影响火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DCS(分散控制系统)信号干扰问题,分析了DCS的5类干扰来源:系统内扰、电源干扰、传导干扰、接地干扰、辐射干扰,提出6种抗干扰措施:隔离设备、选择电源、选择电缆、敷设电缆、有效滤波、正确接地。并以某电厂2×300 MW机组为例,系统分析了该机组汽包水位和汽包压力信号非正常波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最后提出火电厂DCS系统抗干扰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3点要求,为电厂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注入式定子接地保护的20Hz电压信号导致发电机残压测试异常,电流变送器未接地导致输出信号中含有的50Hz电压干扰了DCS正常运行的两起发电厂电气干扰问题的分析处理过程,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简安刚 《热力发电》2007,36(7):66-68
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温度信号显示不正常、模拟量信号漂移、开关量输入信号无反应、接地故障等干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其防范措施,为电厂处理同类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发电厂热工测量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干扰,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并且容易造成信息畸变、系统死机,甚至造成机组误跳,使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受到威胁。介绍了接地类型及接地的要求和方法,分析了接地对信号产生的干扰,提出了抑制干扰的措施,并结合工程案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子测量仪器和系统中的接地方法及其屏蔽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电子设备中“地”的概念,“接地”的目的和“地点”的分类。在电子设备中接地是防止干扰的屏蔽保护措施之一。从屏蔽保护的观点引出了信号地、仪器地、模拟地及数字地的概念。文章讨论了为消除某些特定的干扰所采用的具体接地方法和接地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降低机载光电测量吊舱地线系统上的电磁干扰和提高电气安全性,必须进行合理的接地设计。介绍了保护性接地、信号接地的原理和实现方法,阐述了地线干扰产生的机理,针对地环路和公共阻抗耦合干扰提出了抑制方法,并结合设计实践,系统分析了机载光电测量吊舱的内部接地设计特点。并以此设计了某型军用电子设备的地线系统,经实际使用表明该设备达到了较好的电磁兼容性能。给出的接地方法可为机载测量设备的接地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研制过程中遇到的现场电磁波辐射干扰、电源高频谐波干扰、装置内部信号传导干扰、开关噪声等电磁干扰问题,从装置屏蔽体设计、电源与接地系统设计、干扰滤波及隔离、PCB板设计和软件抗干扰5个方面介绍和实施了抗电磁干扰的解决方法,使装置获得了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优越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电子系统中抗干扰技术的实用经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应用硬件抗干扰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几种形式的干扰以及解决方法,如信号如何走线、接地的安全可靠、印制电路板避免干扰的设计、电源使用注意事项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合理的硬件电路设计,可以削弱或抑制绝大部分干扰。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顾超 《上海电力》2003,16(1):40-42
随着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发现在火电厂和变电站中存在各种电磁干扰源,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接地技术作为抗干扰手段之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分析了电子设备的安全接地、逻辑接地、交流接地和信号接地等4类接地的作用与接地方法。特别对信号接地,阐述了屏蔽电缆的工作原理,并说明对屏蔽接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对通信电缆屏蔽层进行周密、精心的接地设计,对于减少通信电缆的电磁辐射,降低对传输信号的噪声干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电缆屏蔽层接地将直接产生电场屏蔽和磁场屏蔽这样两种效果为主线,分别计算、论证了接地对抑制干扰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在电缆屏蔽中,又将降低频信号屏蔽层与高频信号的屏蔽方式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出不同接地方式的各自特点及影响。为帮助寻求较理想的屏蔽层接地方式,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朱伟 《华东电力》2007,35(12):88-90
对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可能构成虚幻接地的主要故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接地信号时鉴别真假接地的判断方法,为防止这方面的误判断提供了参与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和移动基站共建时接地网的可靠性主要考虑雷击的影响。通过CDEGS建立接地网的计算模型。基于矩量法和傅立叶变换方法,分析变电站接地网和移动基站接地网不同连接方式,两接地网不同间距时,雷电在二次电缆屏蔽层上产生的影响;分析共建时不同土壤电阻率,不同连接方式对地电位升和地表电位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接地网采用不连接、最大间距、土壤电阻率低的电连接方式时二次电缆的骚扰电压最小,观测点地电位升最小和地表电位分布均匀。因此共建时两接地网应采用此电连接方式.同时变电站和移动基站之间应设立安全区。  相似文献   

13.
曹小龙 《湖南电力》2010,30(4):40-42,48
测量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及相邻电力设备间的导通电阻,不仅可以发现电力设备接地引下线电气接触不良,也可发现接地网的局部缺陷。类工频法是目前测试导通电阻主要方法,其他方法可作为参考。导通电阻测试需注意参考点(基准点)选择、接触电阻及现场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grounding recommendations of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re intended to minimize electrical noise by providing isolated ground systems. However, some of their recommendations violate the equipment grounding rules in the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and may also contribute to noise and other problems. NEC grounding principles that pertain to computer grounding are discussed; NEC violations at computer installations are reviewed; and signal grounding considerations a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用于配电网接地故障点定位的具备编码的S注入法。在注入电流信号中加入调制和编码使同频电磁干扰大大削弱,通过对注入信号的载频进行适当的选择及采用相关算法,异频干扰和随机干扰的影响也得到有效抑制。实测表明编码S注入法在复杂电磁干扰存在的环境中可正常工作。可有效提高接地故障点定位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How fiber optics is being used for proper single-point grounding of distributed electronic systems in industrial facilities with varying existing grounding approaches is outlined. Grounding schemes such as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single-point ground, total single-point ground, and signal reference grid are discussed. A fiber optics solution for a single-point ground system is presented. The author stresses that in all situations, grounding must be recognised first and foremost as a safety method and must adhere to the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相似文献   

17.
中压配电网母线处施加扰动信号与故障指示器相配合实现故障区段定位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母线处扰动信号源能够产生行波信号,这为故障测距提供了可能。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母线扰动信号的单端故障行波测距技术。在发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后,将非故障相母线经电阻接地,依据行波传输原理选取某个有效的线模分量,通过测量该线模分量反射行波到达时刻与扰动信号产生时刻的时间差计算故障距离。分析研究了多分支架空线—电缆混合线路的故障测距解决方案,并应用最小二乘估计对多次测距的结果进行有效融合,得到更为准确的测距结果。仿真与现场试验结果证实了测距技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很多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很难对临时接地线进行有效管理,原因主要是临时接地线信号未能有效采集,因此,通过对接地线的接地端加装信号采集装置有重要意义。论述了采用红外对射技术拾取临时接地线装拆信号的优点,认为红外对射技术有效采集了接地线装拆信号,并进一步应用于计算机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提出一种无需额外信号注入装置的故障选线方法:当馈线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通过控制消弧线圈所连接的电力电子开关短时投切阻尼电阻,从而产生频率成分丰富的扰动电流信号,通过在各出线中对扰动电流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实现故障选线。所提方法不需要额外的信号发生装置,对于高阻接地故障同样适用。理论分析、仿真分析和模拟实验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覆冰过程中,地线脱冰容易导致绝缘地线出现短暂接地,引起直流融冰装置电气量波动,进而造成直流融冰装置保护频繁动作,影响融冰工作顺利开展。由于脱冰过程的随机性,脱冰导致的绝缘地线短暂接地会造成短时间内多次接地电阻阻值快速变化,进而引起直流融冰装置极线上电气量在接地后会发生多次扰动。而直流融冰装置具有电压低、电流数值小且稳定的特点,永久性故障一旦形成必然存在稳定的对地通路,不会在直流融冰装置极线上造成多次扰动。基于该特点,本文提出了基于排列熵的绝缘架空地线直流融冰扰动与故障辨识方法,克服了直流融冰装置输出电压高次谐波较大、扰动突变难以检测的问题,大量仿真验证该方法可靠有效。关键词:直流融冰;绝缘架空地线;排列熵;扰动;永久性故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