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孝存  周健  马菁 《建筑科学》2004,20(6):47-51
结合某松细砂地基加固工程,对低能量强夯法和无填料振冲法处理松细砂地基的适用性及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它们的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表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参数,采用低能量强夯法和无填料振冲法加固饱和松细砂地基都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饱和粘性地基上进行的直接填料碾压、铺土工格栅后填料碾压的对比试验,以及处理效果对比的载荷试验,通过分析对比,提出了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土工格栅取代原地基处理,使填料可被有效压实,以满足上部构筑物的变形及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振冲法是以复合地基形式处理地基,使地基强度变得比较均一.提高地基强度。振冲法在砂土施工中优点尤其明显,原理是利用振冲器产生的水平振动力将挤密孔壁土砂层,随着向孔内投粗料,靠振冲器的水平振动力将粗粒填料挤入周围土层中以达到挤密土层的目的。施工过程中要对密实电流、填料量和留振时间等参数严格控制,对填料数量、填料方法、填料质量等严格把握,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4.
振冲法在加固粉细砂地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粉细砂的动力特性,在改进和革新传统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的基础上,通过对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堆场工程的地基处理实践,就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振冲设计和施工中的几个问题。结果实证,无填料振冲法可以在细砂地基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宋晓红  汤小军  金来建 《工业建筑》2012,(Z1):401-404,419
根据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无填料振冲桩较好适用于中砂、粗砂地基,对于细砂地基无明确说明。本工程基于建筑场地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及原有工程经验,通过地基方案的比较,对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砂桩进行处理,仅利用砂土自身颗粒的重新排列、挤密,使土体达到设计要求。无填料振冲加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过现场载荷试验进行测试。加密深度内土层的压缩模量通过原位标准贯入试验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用无填料振冲挤桩处理细砂地基,能满足设计要求,地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无填料振冲法加固粉细砂地基试验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结合上海市某重点工程,基于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通过改进和革新传统的振冲工艺及施工参数,对级配较差的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加固的有效性和相应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并探讨了振冲加固后粉细砂土强度的时间效应问题。试验和大面积地基加固实践证明,只要采用正确的施工工艺和参数,对于饱和疏松粉细砂地基,采用无填料振冲法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粉细砂可以达到中密甚至密实状态。试验和实践为无填料振冲法在同类地基中的推广应用及相应规范的制定或修改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冲击压实技术在国内基础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炼恒  李亮 《施工技术》2007,36(1):18-23
对近年来在国内基础压实工程中采用冲击压实技术的资料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对于冲击压实技术的发展、适用范围、发展方向、加固原理进行了总结。对粗砂土填料、干砂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软土地基、砂性土、粘土填料地基、山区非均匀回填土石混填料、石料地基的冲击压实加固效果给予充分肯定;对几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初步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鹏  胡旭辉 《山西建筑》2007,33(35):252-253
结合国内外的一些施工和质量控制实践,对地基处理和填料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路基施工过程中填料的摊铺方法及松铺厚度的控制措施,并论述了其压实工艺,最后对填石路堤进行了质量检测分析,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建设监理》2004,(5):49-52
1 推广应用的技术。1.1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1)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适用于填料粒径大(最大可达800mm)的高填方地基分层强夯处理。与碾压法相比,可减少填料破碎和分层铺填费用,分层出来厚度可达4m,可降低造价,缩短工期,在山区和丘陵地区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大面积、大块石高填方地基,如开山填谷、开山填海、西部机场和道路工程。  相似文献   

10.
砂土地基加固方法的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陕西榆林地区3个砂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通过地基处理前后的标准贯入度试验、静载试验和孔隙比测定等现场试验,分别在适用范围、处理深度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水坠换填法和无填料振冲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承载力要求高、加固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和土质为粉细砂的地基,无填料振冲法比水坠换填法加固效果明显;无填料振冲法比水坠换填法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是一种应用面广、加固效果显著、经济效益好的地基处理方法,可以在细砂地基加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拟建的武汉王家墩堆山公园位于软弱地基上,采用砂石桩+强夯联合固结预压法进行地基处理。为了初步检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选取了2块区域进行试验并进行整体效果评价,其中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对桩间土在处理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评价。通过对比研究地基处理前后桩间土在同一深度的动探贯入击数的变化,发现砂石桩施工完成后,地基土体的强度整体均有所提高,而强夯处理后,深层土体的强度有所提高,表层土体强度反而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从强夯法加固地基的机理入手,对青岛地区粗颗粒填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青岛地区强夯有效加固深度经验公式。针对强夯后地基土强度随深度仍不均匀的实际情况,提出最佳有效加固深度区间的概念。在大量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粗颗粒填料的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结合试夯实例,对低能量连续强夯(排夯)施工工艺的实施效果和对夯后地面标高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强夯置换墩加固高寒湿地公路软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拉尔至满洲里一级公路部分路线穿越海拉尔河漫滩湿地,软土层位于地表,厚度较薄,而且地下水位较高,综合考虑施工难易以及经济效益,提出了强夯置换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为验证该方案的适用性,通过试验区的试夯试验,确定了施工参数,并结合实际工程对其设计要素及施工要点进行了介绍,同时验证了强夯置换法用于处治这类湿地地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非饱和粘性土广泛的分布在地表,同时如何利用低能量强夯法经济快速的优点以适应更高承载力的要求倍受关注.文章结合大量的试验、勘察数据资料,分析地基土的基本工程性质,并通过对夯后测试数据与夯前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强夯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分布规律总体呈离散性降低、均匀性提高,有明显的良好变化趋势,尤其是压缩性指标的变化;灰土具有很好的夯实性能,灰土层承载力可满足工程建设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高能级强夯法是解决深厚杂填土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工后沉降问题的重要工程手段之一。鉴于现有研究中对深厚杂填土地基的高能级强夯参数、夯实加固特征少有探讨,理论成果、工程经验不足,使杂填土在山区大型填方工程中的推广使用严重受限,以某高填方机场工程为依托,围绕厚层杂填土地基开展了多组现场高能级(12 000 kN·m)强夯试验,揭示了杂填土地基的强夯加固机理并结合多种现场检测试验对夯实效果、夯密特征进行了对比,为深厚杂填土地基强夯参数和夯实检验方法的选择指明了方向。结果表明:卵砾石-深厚杂填土地基在12 000 kN·m高能级强夯作用下,土性明显改善;在“主夯16-加固夯14-满夯5”单点夯击次数下浅表卵砾石层的夯实、整体地基土层均匀性的改良以及工程节支方面明显优于“主夯10-加固夯12-满夯3”强夯方案;存在最佳单点夯击次数,当夯击数超过这一数值时,额外的夯击对地基土性改良不利;杂填土地基由于成分复杂、空间高度不连续,现场波速试验不适用于此类地基土层质量的检测;受土性影响,杂填土地基夯密收敛标准略高于行业规范中的一般规定,为满足场地地基密实度要求,厚层杂填土地基强夯工艺须满足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0.1 m、浅表卵砾石垫层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5%、夯后杂填土密实度为密实及以上。最后,结合试验结果对强夯方案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深厚杂填土地基高能级强夯处理的推荐参数和现场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沿海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土地基,开展了不同能量级的强夯试验。通过采用平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地面振动测试、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对比分析了强夯前后地基土工程性质的变化,评价了强夯产生的振动对地基土液化的影响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下卧地震液化夹层的碎石回填地基强夯加固效果做出了评价。为同类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夯击能的强夯地基处理提供了翔实的经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武玉龙 《土工基础》2011,25(5):79-81
分析强夯最佳夯击能以及强夯间歇时间的确定方法,并讨论超孔隙水压力在大夯击能强夯中的变化情况.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强夯工程影响深度约为11.0 m,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为9.0m.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强夯法处理吹填细砂地基的设计及施工,并对孔隙水压力和夯坑沉降量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扁铲侧胀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载荷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强夯置换法加固填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郭文东 《工业建筑》2006,36(Z1):680-682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经济而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但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设计计算方法,因此,施工前往往在现场选取典型试验区进行试验性施工来确定其适用性及加固效果,以指导大面积工程施工。结合厦门海沧弃土区岸壁整治工程地基加固实例,通过一个典型试验区的强夯置换试验研究,确定了施工参数,验证了强夯置换法用于该类填土地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王鸿运 《土工基础》2012,26(5):96-98
试验采用插塑料排水板+强夯的施工工艺,监测了夯坑及夯坑周边土体的沉降和隆起以及孔隙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强夯加固范围和深度、孔隙水的消散时间以及最佳夯击次数,通过静载荷试验及双桥静力触探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