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灸临床上,要在明辨病位、病因、病性、病机、证候等基础上,才能依据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对症选穴的原则确定腧穴;要在辨明表里虚实寒热等病性的基础上才能确定相应的针灸方法和刺灸技术。而各种不同的辨证方法对这些辨证要素的辨别具有相对的特异性,因此从"治"谈"辨",各种辨证方法均适宜于针灸临床。在各种辨证方法中,经络辨证至关重要,辨病位是核心,并可以兼辨病性。经络辨证适合于几乎所有的病症甚至是一些疑难病、复杂病的辨治,尤其对肢节、官窍、皮外科病等病位较明显、局限的疾患最为适宜。脏腑辨证不可或缺,在确定脏腑病位基础上辨证候是关键,脏腑辨证适合于以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脏腑病、无明显局限病变部位的疑难病,以及一些官窍病等。八纲辨证执简驭繁,辨病性是根本,对于表里、寒热、虚实证错综复杂者,有提纲挈领的指导作用,使用范围较广。另外,病因辨证在针灸临床中对于辨病位、辨病性、选穴和选择刺灸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气血津液辨证常与辨经络结合使用,能够有效地指导针灸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因此,从"辨"谈"治",诸种辨证方法各有所长,针灸临床要择宜而用,针灸临床中虽然以经络辨证为基本辨证施治的方法,但应与其他多种辨证方法相互补充、相互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2.
"五辨论治"思想是何复东老中医根据"情志致病""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三因制宜"等中医传统辨治理论,结合"综合辨治"临床诊疗思维提出的,包括体质辨识(健康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精亏体质、阴寒体质、阳热体质、痰湿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复杂体质),状态辨识(性别辨识、年龄辨识、摄生辨识),辨证、辨病(病位辨识、病因辨识、病性辨识、病势辨识、病程辨识)与辨症相结合的中医临床辨治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的实质是要分析辨识疾病的病理变化性质及其发生的部位,也就是辨识疾病的病性与病位,而辨病性又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方面。八纲之"证候真假"——"寒热真假"和"虚实真假"常发生于病情危重和复杂时期,且有证候真假疑似的情况,其内在病理变化性质的辨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准确地把握"证候真假"的内在病性本质,  相似文献   

4.
腧穴配伍是针灸治疗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临床疗效有着直接影响。笔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并通过临床研究验证,认为针灸临床应重视经络辨证和循经配穴。外经病和脏腑病腧穴配伍特点不同,病位表浅与经脉循行部位有关的外经病,应注重经脉循行分布特点,局部结合远端循经以局远端配穴为主;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要病机的脏腑病,应注重脏腑气血在体表的输注部位,以特定穴配穴为主。结合针灸自身特点,选择适宜的辨证和腧穴配伍方法,有利于构筑契合针灸临床实际的辨证论治体系,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对体表具体病位/症状的局部针灸治疗,方法丰富,临床运用普遍,但其自身理论化程度较低,目前针灸治疗理论也未予恰当表述和应有的体现。通过分析《内经》等有关痹证针灸治疗较集中反映的诊治过程、方法及经验认识,探讨此类具体针灸治法的形成、要素及特点,指出在辨证、刺法、经络、腧穴等方面与临床难合的认识误区,提出"身形辨证"概念等,以期促进针灸治疗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揭示辨证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认为“证素”是通过对“证候”的辨识而确定的病位和病性。是构成“证名”的基本要素也是辨证的核心和关键;证素辨证可涵盖以往诸种辨证方法的实质内容,为把握灵活复杂的“证”找到了执简驭繁的要领,便于临床操作,可提高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7.
关于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辨证方法、腧穴功用、针灸方法以及时间因素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并指出针灸临床当构筑契合针灸临床实际的辨证体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腧穴的特异性,把握针灸的时间因素,分经分病辨证选术,方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按照针灸上工的思想,探寻胁痛的论治特点,从病位选穴、按伴随症状体征选穴、辨证选穴、经验选穴四个方面阐述胁痛针灸治疗的的处方组成及选穴思路,为临床胁痛治疗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针灸诊疗水平、提升其学术内涵、推动学科发展,创建具有针灸学科自身特色的辨证体系十分重要。目前对于针灸临床辨证存在着一定的困惑。构建针灸临床辨证体系应从系统整理诊疗方法、充实特色辨证内容,系统整理经典处方、充实完善针灸理论,系统总结临床实践、构建特色针灸辨证体系几方面入手。新的针灸辨证体系的创立难点包括:如何将针灸临床诊断内容、方法融入中医大辨证体系,使针灸辨证内涵丰富而又具体细化量化,以适合针灸临床操作应用;如何将传统的辨经论治与现代的辨病治疗理念有机融合;如何充分借助于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有效地弥补针灸临床诊断技术层面的不足。把传统的宏观辨证理论引进微观的辨证领域,多层次、多途径进行研究,建立适合临床需要的针灸辨证体系十分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从足厥阴肝经辨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的特有症状是突眼、甲状腺肿大和胫前黏液性水肿,其病变部位均为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依据经络理论,从graves病的病位入手,探析经络辨证在甲状腺疾病的应用,以期使临床针灸治疗思路更清晰,穴位选取更明确,以确保针灸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思想,在西药常规治疗无效的,天行赤眼外障眼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天行赤眼的特征,按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病在卫分,辛凉疏散,宣肺泄热,用辛凉平剂银翘散加减;卫气同病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病在气分,清热解毒,攻下泄热,白虎汤合大承气汤加减;气营(血)同病,清热解毒,凉血散血,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加减;热退津伤,邪热留恋,清热生津祛余热,沙参麦冬汤加减。[结果]辨证正确,效若桴鼓。[结论]祖国医学的温病理论,只要辨证得法,同样可以灵活施用于外障眼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咳嗽为温病中常见症状,该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涉及咳嗽条文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其对咳嗽的辨治涉及辨病、辨证、辨病程、辨病位、辨病时等多方面,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略论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藏象辨证与证素辨证的关系。从理论认知、辨证原则、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5个角度分析藏象辨证和证素辨证的异同。两种辨证体系在理论认知和辨证原则上具有相似性,提出了建立统一规范的辨证新体系,以病位和病性作为辨证的核心;两种辨证体系在病位划分、思维模式和证名规范上具有差异,证素辨证遵循“证候-证素-证名”的辨证模式,以时空划分病位,并建立了加权浮动阈值求和计量诊断方法和证候辨证素量表,信息量化和可操作性更强;藏象辨证以五脏系统为病位核心,按病性分类立证,总结了常见的基础证和复合证,对证的层次性、系统性的阐释更加清晰。藏象辨证在继承证素辨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使得病位划分更加系统,思维模式更加缜密,证名规范更具层次。在辨证研究中,宜将各种辨证方法相融合,以推动现代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概括了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思路和方法,即辨清病位病理,强调补益肾督;辨证论治,宏观调整阴阳;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选用特色药物,提高临床疗效;多途径给药,促进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15.
中医病机辨证新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学所面对的临床问题已有显著变化,应重视在传承和临床实践基础上谋求新的理论创新。辨证体系的形成肇始于张仲景《伤寒论》,不同的辨证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但其共性在于把握病机。周仲瑛教授认为辨证应首重病机分析,以病机为核心构建辨证论治新体系,融多元辨证为一体,提炼形成更为实用、灵活、综合性强的辨证方法,能够活化辨证,执简驭繁。病机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病理因素、病性、病位、病势,并由此构成辨证诊断的病机证素。病机辨证的应用要把握病机的层次性,明析病机复合、兼夹的复杂性,区别病机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病机辨证以疾病病机为主体制定辨治方案,其内容以病机证素为条目,列有辨证、病性、病位、病势演变、治法、方药范例、加减、临证备要诸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魏跃钢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血热证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对典型验案的分析,阐述魏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辨证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病机中,病位重于血分,其发病的起始阶段以血热为主;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的主要治则为"清热凉血解毒";用自拟方"凉血解毒饮"治疗。案例中患者经治疗皮疹基本消退,诸症缓解。[结论]魏跃钢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疗效显著,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承玉教授创建藏象辨证理论体系,将藏象辨证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辨治,通过病证结合,从症辨证,明辨病位,详审病性,使复杂难治的三阴性乳腺癌的辨证更为简便、精准。肝、脾、肾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位,气滞、痰、瘀、火毒是三阴性乳腺癌的重要病性。运用藏象辨证原理指导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病证结合施治,使三阴性乳腺癌的中医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的期刊文献资料为研究对象,考察糖尿病肾病中医证素分布情况。方法检索中国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从建库至2014年8月9日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最终纳入相关文献159篇(单纯辨证分型文献111篇,辨证分型结合疾病分期文献48篇),分别统计病性证素和病位证素出现的频数。结果单纯辨证分型中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脾;病性以虚证为主,阴虚所占比例最高。结合疾病分期辨证分型中前期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位主要在肾、脾、肝,病性以阴虚为主;中期病位在肾、脾,病性以阳虚、气虚、阴虚并存;晚期病位在肾、脾,病性以阴阳两虚为主。结论通过文献研究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素分布,有利于统一及标准化中医辨证分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叶天士络病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集中体现了叶天士目的络病思想.从<临证指南医案>中可以看到,叶天士将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各种病证目的辨治过程中.<临证指南医案>中目的络病病位广,病程长短不一,病因病机多种多样,具有独到目的治疗用药特色.可见,叶天士已总结出比较完善目的络病理论.叶天士对中医学目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目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