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调查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263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得分为(56.96±8.80)分,处于中等水平;牙科畏惧水平(OR=0.97,95%CI:0.946~0.997,P=0.028)、牙周炎严重程度(OR=0.58,95%CI:0.358~0.946,P=0.029)、家庭人均月收入(OR=0.55,95%CI:0.340~0.883,P=0.013)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加强对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状患者的关注,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的牙科畏惧心理,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笑气吸入对牙科畏惧症儿童的镇静作用.方法 选取牙科畏惧症的患儿100例,50例采用笑气吸入,50例未吸人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50例吸入笑气的患者,在口腔治疗过程中配合良好,未吸人者,表现为焦虑、恐惧,不能很好的配合牙科治疗.结论 笑气吸入安全、有效,对于牙科畏惧症儿童有很好的辅助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对100例门诊手术拔除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进行焦虑状态的评估。结果患者牙科焦虑得分(10.07±3.26)分,其中47.00%存在焦虑,回归分析显示,牙科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和是否定期口腔检查。结论应重视拔除阻生第三磨牙患者的焦虑状况,尤其是女性患者和不定期口腔检查患者,建议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其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为制订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对2014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23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测评,运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找出泌尿系结石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3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PSQI 总分为(7.35±2.41)分。PSQI 总分>7有96例患者,占40.68%,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经济压力大、担心手术、焦虑、抑郁情绪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是患者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结论:泌尿系结石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问题,睡眠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患者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种植牙患者牙科焦虑症(DA)状况,分析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口腔科行种植牙修复的患者77例为调查对象,采用牙科焦虑量表(dental anxiety scale,DAS)评估患者焦虑状况,采用自制焦虑因素调查问卷分析导致种植牙手术患者焦虑的因素。结果77例种植牙患者,有牙科焦虑症50例(64.9%),女性高于男性(78.0%比50.0%,P<0.05)。患者术前焦虑的主要因素是疼痛(84.4%);术中焦虑的主要因素是口腔血腥味(75.3%),蒙眼(66.2%),器械操作(63.6%),麻醉药注射(62.3%)等。结论DA在口腔种植牙手术患者中比例较高,且术前术中导致患者焦虑的因素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的临床相关因素。 方法选择2017年6至10月,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376例成人患者,采用牙科焦虑量表(DAS)评估牙科焦虑的发生情况,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焦虑和高度焦虑患者共计50例,非焦虑患者326例,两组间文化程度(4/26,6/27,10/74,30/199)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年龄(27/98,12/184,11/44)、性别(42/181,8/145)、牙科治疗史(7/11,43/315)与童年牙科心理恐惧(12/128,38/198)等变量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14.57,10.74,4.32;均P<0.05)。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牙科焦虑的影响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牙科焦虑与年龄(OR=50.66,3.37)、性别(OR=65.25)、有无牙科治疗史(OR=14.22)、有无童年牙科心理恐惧(OR=3.64)相关(均P<0.05)。 结论成人牙科焦虑临床常见,患者的性别、年龄、有无牙科治疗史、童年牙科心理恐惧和牙科焦虑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儿童牙科畏惧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3~12岁的口腔疾患儿童牙科畏惧症(dentalanxiety,DA)的发生情况及心理干预对DA的疗效。【方法】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评分对486例口腔患儿进行分析比较,并将筛选出的360例DA儿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的口腔治疗的同时采用心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口腔治疗。【结果】年龄、性别和家长陪伴就诊对儿童牙科畏惧症的发生有明显影响。心理干预组DA程度明显下降,心理干预对男孩的影响较女孩更显著。【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儿童DA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口腔治疗中牙科畏惧症患儿吸入笑气(氧化亚氮)后行为改善情况。[方法]从2014年3月—9月就诊患儿中选取48例牙科畏惧症患儿,术前均采用语言及注视法辅助镇静,其中4岁~12岁儿童(38例)采用冲击法吸入笑气,13岁~14岁患儿(10例)采用滴定法吸入笑气,应用温哥华互动镇静量表及舒适评估量表评价患儿配合行为改善情况。[结果]48例患儿温哥华互动镇静量表得分手术前后差值为-31.90分±6.50分(P0.001);舒适评估量表手术前后差值为-12.63分±5.97分(P0.001)。[结论]牙科畏惧症患儿采用笑气吸入并结合语言及注视法辅助镇静后行为改善显著,配合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研不同年龄层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随机抽样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于该院确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16例,依据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100例)和中年组(116例),以电子病历结合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口腔保健情况等相关信息,分析患者口腔保健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除性别外的其余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SESS)得分低于中年组,而牙科焦虑(DAS)及牙科恐惧(DFS)得分高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患者口腔保健现状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薪资(OR=1.791,95%CI=1.234~2.600)、学历(OR=0.237,95%CI=0.077~0.728)、DAS评分(OR=3.593,95%CI=1.473~8.765)和DFS评分(OR=0.499,95%CI=0.311~0.800)等是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现状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对口腔保健的认知水平有限,自我效能较差,且对就医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医护工作者应对患者广泛普及口腔健康知识、加强患者心理建设,提升患者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蓓  刘明 《护理与康复》2019,18(6):20-22
目的了解口腔种植患者牙科焦虑、术中疼痛的发生情况,分析焦虑和疼痛是否会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接受口腔种植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使用改良设计的Corah’s牙科焦虑量表评价患者的牙科焦虑情绪,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患者的术中疼痛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评价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共计完成调查247例,其中存在术前牙科焦虑现象有103例,占41.7%;手术过程中有明显的疼痛感20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分),占8.1%,89例没有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0分),占36.0%;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牙科焦虑或术中疼痛水平的患者对手术满意的程度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牙科焦虑现象在口腔种植患者中十分普遍,牙科焦虑及术中疼痛会影响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和分析我校大专护理专业学生(护生)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我校1742名护生进行整群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并与中国常模比较,了解护生焦虑状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焦虑影响因素。[结果]1742名护生中,焦虑者244人,焦虑发生率为14.0%,其焦虑总分(32.69分±6.84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体质量指数(BMI)、自我形象满意度和身体状况是影响大专护生焦虑的4大危险因素(P〈0.01)。[结论]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差,焦虑发生率高。年级、BMI、自我形象满意度、身体状况是影响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护理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专业引导和心理疏导;有目的地指导和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实习与就业单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科4~11岁儿童患者牙科畏惧症的临床处理。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1年2月收治的明显不配合治疗的4~11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是单纯地进行常规治疗,最后用牙科焦虑量表来评定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的牙科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的干预组牙科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现代儿童口腔临床医学中,医师首先应具备儿童心理学知识,并在操作中尽量避免失误,从而减轻患儿的心理负担,缓解患儿的心理不良情绪,以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实施效果,旨在降低感染率。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口腔科诊疗患者134例作为细节护理组,实施细节护理;同时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口腔科诊疗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细节护理组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科患者护理中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诊疗感染率,提高护理效果,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陈卫銮  周纯华  陈楚君 《全科护理》2014,(31):2885-2886
[目的]了解食管癌病人放化疗后焦虑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0例食管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辅以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原因调查。[结果]100例调查对象中有焦虑反应36例(36%),放化疗后焦虑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19.94,P〈0.01);影响食管癌病人焦虑的相关因素为恐惧疾病、治疗副反应、家庭支持、治疗效果、死亡威胁、照护问题、治疗费用方面、疼痛(P〉0.05)。[结论]食管癌病人放化疗后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应针对影响食管癌病人焦虑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前宣教对剖宫产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3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生产的剖宫产产妇18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接待、产程观察处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产前宣教。剖宫产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和睡眠质量评价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观察产前宣教对剖宫产产妇育儿自我效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干预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产前宣教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干预手段,可有效提高产妇的育儿自我效能,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并讨论提升对策。方法选择医院口腔门诊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职的护士60名,采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职业认同量表评价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及职业认同水平。根据人文关怀品质评分分组,品质差组42名,品质优良组18名。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因素,并据此确定提升对策。结果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评分为114.35±20.43分,职业认同水平评分为102.43±18.4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相关影响因素有学历、职称、人文关怀教育经历、职业认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文关怀品质独立危险因素有人文关怀教育经历、一致感、患者和组织影响感(P<0.05)。结论口腔门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有人文关怀教育经历、一致感、患者和组织影响感,护理管理者应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强化护理职业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专科护生实习前心理韧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捷  赵庆华 《山西护理杂志》2014,(12):4241-4243
[目的]了解专科护生实习前的心理韧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96名实习前专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前专科护生心理韧性量表总分为(92.35±13.14)分,处于中上水平;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均与心理韧性呈正相关(P〈0.01),焦虑状态和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韧性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女情况、是否学生干部、焦虑状态和积极应对方式是心理韧性的预测因素(P〈0.01)。[结论]可通过减轻焦虑及提高积极应对能力来加强实习前专科护生的心理韧性。  相似文献   

18.
社会支持对军队离退休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杨晶  杨丽 《护理学报》2008,15(6):79-80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年患者社会支持、焦虑、抑郁的状况,分析社会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100例老年患者进行评估。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23例有抑郁,其中轻度抑郁20例(20%),中重度抑郁3例(3%);31例有焦虑(3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本组患者的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与其抑郁、焦虑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是影响军队离退休老年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增强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以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胡鹏  于晓霞 《护理研究》2014,(1):152-155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发病的高危因素,指导糖尿病病人预防足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调查2009年9月-2012年10月住院和门诊糖尿病病人280例,其中非糖尿病足病人247例,糖尿病足病人33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积分和糖尿病足自我护理能力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结果]两组病人病程、体重指数、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空腹及餐后2h血糖、血脂、踝肱指数比较、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和糖尿病足知识问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并发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足知识问卷行为得分、收缩压进入回归模型(P<0.05),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医疗费用、病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2h血糖、踝肱指数、舒张压、脉搏和Gavin's足危险因素加权值评分均未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严格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自我护理足部的能力是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