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烷基化油具有无烯烃、无芳烃、低硫、高辛烷值、低蒸气压以及无限制添加等优点,提高烷基化装置负荷可以多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有利于全厂效益提高。根据烷基化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从原料、操作方面等分析原因,采取各种优化措施,降低了反应进料中的水、甲醇和二甲醚等杂质含量,通过提高循环异丁烷的纯度来增加烷烯比,解决了装置大负荷运行遇到酸耗高、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优化结果表明,烷基化反应进料中的杂质含量明显下降,酸耗从93 kg/t下降到78 kg/t,产品烷基化油辛烷值达到96以上,蒸气压控制在45~47 kPa,异丁烷纯度从86%增加到91%,满足全厂调合汽油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工艺生产的19种烷基化油的质量进行跟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烷基化油具有高辛烷值、零芳烃、低烯烃、低氧含量的特点。探讨了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初馏点、蒸气压、硫含量、烯烃含量等指标对调合汽油性能的影响,建议生产和应用企业应对其重点关注。选择典型烷基化油调合国Ⅵ标准车用汽油并验证其性能,制定了烷基化油一级企业标准《异辛烷组分》(Q/SH PRD 0753-2019),使烷基化油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有标可依,确保烷基化油质量满足国Ⅵ标准汽油调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工艺生产的19种烷基化油的质量进行跟踪和分析,结果表明烷基化油具有高辛烷值、零芳烃、低烯烃、低氧含量的特点。探讨了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初馏点、蒸气压、硫含量、烯烃含量等指标对调合汽油性能的影响,建议生产和应用企业应对其重点关注。选择典型烷基化油调合国Ⅵ标准车用汽油并验证其性能,制定了烷基化油一级企业标准《异辛烷组分》(Q/SH PRD 0753-2019),使烷基化油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有标可依,确保烷基化油质量满足国Ⅵ标准汽油调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正> 一、前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高速化的要求,对车用汽油的需要和辛烷值的要求增高了,根据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车用汽油正朝着无铅化、低含量的烯烃和芳烃方向发展。由低分子烯烃和异丁烷合成的烷基化油可满足这些要求,因为烷基化油有很多优点,例如研究法辛烷值(RON)和马达法辛烷值(MON)都很高,不含有铅、烯烃和芳烃等成份,因此人们很关心烷基化油的生产。五十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5.
烷基化油由支链烷烃组成,有低的RVP(雷德蒸气压)和高的辛烷值,是生产高辛烷值燃料的理想调合料,尤其可作为铅添加剂,MTBE和芳烃的替代品,烷基化油由轻质烯烃(丙烯,丁烯和戊烯)与异丁烷在强酸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工业化烷基化技术使用H2SO4和HF为催化剂。多年来,不少公司都在探索替代的固体酸或负载的酸催化剂,以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和有腐蚀性的液体酸。  相似文献   

6.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200 kt/a烷基化装置夏季所产烷基化油的量不足以使该公司所产汽油得到充分调合。通过对烷基化反应原理与反应原料组分的分析,得知原料烯烃含量低是造成该装置烷基化油收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在原料异丁烷含量充足的条件下,拟掺炼合适比例含有较多烯烃的气分碳五组分至烷基化装置来提高烷基化油收率。对掺炼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发现该掺炼方案可行。进而,将质量比例为8%的气分碳五掺炼至烷基化装置,通过优化反应参数,得到研究法辛烷值为95.3、蒸气压为44.1 kPa、终馏点为195℃、密度(20℃)为694.2 kg/m3的优质烷基化油;同时,反应原料烯烃体积分数提高1.89百分点,烷基化油收率提高3.78百分点,酸耗降低0.48 kg/t,达到多产烷基化油与降低装置酸耗的目的,并使该公司所产汽油得到充分调合,质量满足出厂要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烷基化装置的烯烃进料进行缓和加氢,可以大大改善装置性能.例如:能增加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和降低装置的酸耗量.这是加氢降低了进料中的丁二烯含量和使1-丁烯异构化成为2-丁烯的结果. 丁二烯状况:由于高辛烷值汽油的需要和掺炼渣油,催化裂化采用尽可能高的裂化温度,造成裂化气中丁二烯产量增加.而丁二烯高会降低烷基化油的辛烷值和增加操作费.  相似文献   

8.
烷基化油具有辛烷值高、蒸汽压低、不含烯烃和芳烃以及燃烧清洁等优点。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更为严格的汽油质量标准,烷基化油成为汽油池中必要调和组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烷基化技术,对硫酸法烷基化、离子液烷基化和固体酸烷基化的工艺特点、原料杂质要求及主要操作条件进行了分析对比,测算了不同技术生产烷基化油的成本,从投资、物耗、能耗、安全环保等方面进行优劣势分析,为技术选择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美国STRATCO公司最近完成了戊烯烷基化的研究工作,可以对新建和改造的硫酸烷基化装置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其经济效益比以前报道的好,硫酸耗量低,产品辛烷值高。该工艺的特点是,烷基化装置的进料首先经过分馏分离出环戊烯,并通过选择性加氢脱除进料中的二烯烃,仅将戊烯送入装置最后酸段,在比正常废酸还低的浓度(低于90%)下进行烷基化反应。烷基化油可增产25%,不增加装置的酸耗。戊烯烷基化还减少了催化裂化汽油中烯烃的含量,因而降低了FCC汽油的蒸气压。戊烯硫酸烷基化与丁烯硫酸烷基化的操作条件基本相…  相似文献   

10.
美国Exelus公司开发了使用固体酸催化剂在新型固定床反应器中使轻质烃类(C3~C5)转化为烷基化油(主要为由异辛烷组成的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的烷基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该新技术可替代常规的硫酸和HF酸催化工艺,生成的烷基化油RON大于95,它将高选择性酸性中心与优化颗粒内部和相间的传递速率相组合,有宽的操作温度(50~100℃)、烯烃空速(0.1~1.0L/h)和进料烷烃/烯烃(P/O)比(6~30)范围。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国内外用于生产超低硫催化裂化汽油的加氢脱硫改质技术。简述了各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及特点,以及用于生产超低硫汽油的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深度脱硫时,汽油产品硫含量与烯烃体积分数下降、辛烷值损失等之间的关系。对解决深度脱硫与保持辛烷值、汽油收率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调合汽油研究法辛烷值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建立了适用于MTBE-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调合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模型。实算表明,模型与有关的实测辛烷值符合较好。所有的模型参数只需要从二元调合组分的数据得到,并能较准确地预测多元调合汽油的辛烷值。将模型用于汽油调合过程价格优化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FCC汽油加氢脱硫及芳构化催化剂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FCC汽油中各种烯烃的加氢饱和对汽油辛烷值的影响,其中支链化程度不高且碳数大于6的烯烃的加氢饱和是FCC汽油加氢后辛烷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探讨了提高FCC汽油辛烷值的各种反应,提出了在研制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时,应考虑催化剂的异构化、芳构化、氢转移、烷基化和选择性裂化等功能;通过提高烯烃和烷烃的支链化度,将部分烯烃转化为高辛烷值的芳烃,或将低辛烷值的正构烃类选择性异构等措施,达到保持加氢FCC汽油辛烷值的目的,并对研制的催化剂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催化裂化催化剂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详细阐述了重油裂化催化剂、生产高辛烷值催化裂化催化剂、生产清洁燃料催化剂、增产低碳烯烃催化剂、多产液化气和柴油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催化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今后催化裂化催化剂仍然是重油高效转化、增产丙烯、高温化学改性、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高固含量成胶技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焦化柴油210~270℃馏分油为原料,以三氯化铝与三氯甲烷的复合物为催化剂,进行焦化柴油烷基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苯烯比对烷基苯收率和烷基化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氯化铝复合催化剂,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反应温度60℃、苯烯摩尔比为8、反应时间6 h的条件下,烷基苯收率达到19.6%,烷基化油的质量明显优于焦化柴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公司26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中,以常压渣油与回炼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采用MLC-500 NH型高活性降烯烃催化剂,生产出低烯烃高辛烷值汽油。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柴油回炼后,产物中轻柴油和液化气收率分别降低了2.04,0.15个百分点,汽油、干气收率和转化率依次提高了1.32,0.11,1.29个百分点;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芳烃体积分数增加,研究法辛烷值提高了0.3个单位;催化剂单耗由回炼前的1.00 kg/t降至回炼后的0.94 kg/t。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国Ⅵ汽油质量升级需要,兴建烷基化装置势在必行。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0.2 Mt/a烷基化装置采用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硫酸法烷基化技术(SINOALKY)。工业应用结果表明:SINOALKY技术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反应器易维护、酸耗低、产品质量好的特点,在反应温度为0 ℃时所得烷基化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为97,装置酸耗为65 kg/t,能耗为4598 MJ/t。装置开工至今,工艺参数平稳、设备运行稳定,每月可生产烷基化油16 kt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汽油调合难题,每月还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10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采用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了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HCN)中烯烃的结构、碳数及含量对汽油辛烷值的影响规律以及烯烃组分加氢性能对HCN辛烷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不同碳数烯烃的转化量相同时,碳数对HCN辛烷值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8>C7≈C9>C10;综合考虑烯烃含量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对烯烃加氢活性的研究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随着烯烃碳数增大,烯烃的加氢饱和率降低,加氢难度增加,HCN 辛烷值的损失主要是由C8烯烃的加氢饱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FCC操作条件对汽油族组成及辛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一种工业FCC催化剂在固定流化床上的评价 ,揭示了反应温度、剂油比和空速对汽油族组成及辛烷值影响的一些规律。研究发现 :随着反应温度的上升汽油中的总烷烃和异构烷烃含量下降 ,烯烃和芳烃含量上升 ;随着剂油比的增加 ,汽油中的总烷烃、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上升 ,烯烃含量下降 ;环烷烃、总烷烃、烯烃和芳烃的含量随着空速的变化出现相互交叉的现象 ;而汽油的辛烷值 (RON和MON)仅是转化率的函数 ,与达到同一转化率的操作条件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