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28例化疗失败的胃癌患者,给予阿帕替尼500 mg/d,直至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率(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42.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6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5个月,患者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和蛋白尿。结论: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或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60例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分为阿帕替尼组(n=36)和常规组(n=24).常规组予以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阿帕替尼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口服治疗.比较治疗3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甲胎蛋白(AFP)]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阿帕替尼组的有效率为63.89%(23/36),高于常规组患者的37.50%(9/2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P90α、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阿帕替尼组患者的HSP90α、AF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截至随访结束,阿帕替尼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常规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3级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肝细胞肝癌能够增强抗肿瘤效果,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获益,且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槐耳颗粒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间,符合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或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口服阿帕替尼500 mg,1次/日;槐耳颗粒,每次20 g,3次/日。3周为1周期,每2周期评价疗效。观察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等。结果:35例晚期原发性肝癌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12例,进展(PD)17例,有效率(RR)为17.1%,疾病控制率(DCR)为51.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5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10.4个月,1年生存率为37.1%。乏力、腹胀和肝区疼痛的改善率分别为71.4%(15/21)、77.8%(14/18)和53.3%(8/15)。主要不良反应是高血压和蛋白尿,发生率分为37.1%和31.4%。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槐耳颗粒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案,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的乏力、腹胀和肝区疼痛等不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晚期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山东省泰安市肿瘤防治院就诊的140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化疗,对照组仅给予替吉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及不...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患者25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行二线或二线以上治疗史。对照组患者进行最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最佳支持治疗基础上应用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进行治疗。评价疗效、生存期及观察药物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CEA、CYFRA21-1、VEGF、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主要毒副作用为高血压、骨髓抑制、乏力、手足综合征、蛋白尿等反应。结论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摘 要: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大多数胃癌患者初诊已达进展期,现有的晚期胃癌标准治疗方案其疗效已达瓶颈。阿帕替尼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小分子高选择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全文对阿帕替尼在晚期胃癌各线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既往接受过两线以上化疗后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服用阿帕替尼500 mg/d治疗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2个周期以上治疗后评价疗效,观察PD时间、有效率、临床获益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  8例患者共接受平均4个周期的治疗,经过中位随访时间为8 (4~11) 个月,其中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 4例,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 3例,PD 1例;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7.5%(7/8),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50% (4/8),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4.2个月。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3/8)、骨髓抑制(4/8)、高血压(2/8)、蛋白尿(3/8)、咯血(1/8)、恶心(2/8)、乏力(2/8) 等。  结论  阿帕替尼在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中可获得一定的疗效及生存获益,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多西他赛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在Lauren分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11例晚期胃癌患者,对有随访结果的199例进行Lauren分型,其中肠型88例,弥漫型105例,混合型6例。一线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的109例,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的54例,其他化疗方案36例。中位可评价周期数为4周期,且疗效可评价。结果 在肠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26.7%,疾病控制率(DCR)为86.7%,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4.50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5.67月;在肠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5.0%,疾病控制率(DCR)为8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6.3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1.50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8.9%,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2.53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在弥漫型组中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0.7%,疾病控制率(DCR)为67.9%,中位疾病无进展期(mPFS)为3.57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7.23月。因混合型病例较少,故未列入统计之列。结论 弥漫型胃癌较肠型胃癌的预后差。以多西他赛为主化疗方案和以奥沙利铂为主化疗方案在胃癌Lauren分型的肠型和弥漫型中ORR、DCR、mPFS以及mOS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乳腺癌患者29例,给予患者阿帕替尼500 mg/d,餐后半小时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当出现Ⅲ级或以上不良反应时给予对症治疗及护理,仍不缓解时暂停用药,待不良反应恢复到≤Ⅰ级,再次应用阿帕替尼,并降低剂量为250 mg/d。结果CR 0例,PR 37.9%(11/29),SD 44.8%(13/29),PD 17.2%(5/29),疾病控制率(PR+SD)82.8%(24/2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6天。主要不良反应为继发性高血压(27.59%)、手足综合征(20.69%)、继发性蛋白尿(17.24%)、恶心乏力(13.79%)、继发性口腔黏膜炎(17.24%)及腹泻(10.34%),并且Ⅰ~Ⅱ级为主。Log 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晚期难治性乳腺癌中Luminal B型(HER2阴性)及三阴性较HER2阳性型更能从阿帕替尼获益,mPFS分别为:267、126、33 d(P=0.057)。继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蛋白尿的患者mPFS更长。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子分型、继发高血压和继发性蛋白尿是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乳腺癌m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阿帕替尼治疗晚期难治性Luminal B(HER2阴性)型及三阴性乳腺癌仍有较好的疾病控制率及无进展生存期,不良反应可控。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二线、三线化疗有效率较低,靶向药物的应用为部分患者带来生存获益.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在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展现出令人满意的抗癌活性.本研究旨在评价阿帕替尼用于一线治疗进展后晚期非鳞NSCLC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晚期非鳞NSCLC不同治疗组患者的疗效和生存情况,用Kaplan-Meier法和Cox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以单纯化疗组为对照,阿帕替尼单药组、单纯化疗组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0个月(P=0.381)、3.7个月和6.0个月(P<0.001),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0个月(P=0.494)、6.5个月和9.0个月(P=0.001).3级-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5%、15.8%和16.0%(P=0.947).治疗方案(P=0.018)及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P<0.001)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吸烟史(P=0.014)、治疗方案(P=0.002)和PS(P<0.001)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阿帕替尼安全性高,肺癌一线治疗失败后,二线或三线化疗联合阿帕替尼,与单纯化疗相比,患者有PFS和OS获益,阿帕替尼单药与单纯化疗组间PFS和OS无明显差异;无吸烟史、PS 0分-1分和联合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中晚期胃癌患者90名,以随机实验原则按照2∶1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除接受基本治疗外,每天还需服用425 mg的阿帕替尼;对照组则不服用阿帕替尼,而是用安慰剂来对照,其它药物与辅助治疗与实验组相同.结果 实验组客观缓解率(CR+PR)为3.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46.67%;对照组疾病控制率(CR+PR+SD)为3.33%,2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实验组患者中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阳性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65.91%,而AFP阴性患者的则为3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PFS中位数为3.76个月,对照组患者的PFS中位数为2.65个月,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阳性患者的PFS的中位数为2.9个月,而AFP阴性患者的则为5.7个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胃癌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对于AFP阳性患者疾病控制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背景与目的化疗是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主要的治疗手段,非铂两药方案因避免了严重的肝肾毒性,成为常见的治疗选择。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使用吉西他滨+长春瑞滨(GN)方案的患者,探讨该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非干预的方式收集国内5家医院在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行GN方案一线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统计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方法对影响患者疗效的年龄、性别、分期、病理类型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67例患者采用了GN方案,52例为RRM1阴性和ERCC1阳性患者,其余15例患者未行RRM1和ERCC1测定。其一线治疗的客观缓解率为34.3%,疾病控制率为76.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2.1个月,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体能状况评分、是否后续治疗对患者的生存期有明显影响。结论 GN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紫杉醇、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TIP)方案作为一线治疗晚期中高危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晚期中高危男性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一线给予TIP方案进行治疗,评估该方案的客观有效率、2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结果 共2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用药周期为4.25周期,6 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30%),7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35%), 客观有效率65%。中位随访时间25月,3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死亡。2年的PFS率为72.9%,OS率为89.1%。血液学毒性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95%),其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30%。结论 TIP方案一线治疗晚期中高危睾丸生殖细胞肿瘤较既往报道提高了患者的PFS率和OS率,不良反应可控,确立为一线方案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程序性凋亡因子1受体(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二线和一线治疗中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晚期NSCLC的诊治策略正在逐渐发生演变和优化.免疫联合治疗扩大受益人群、提高疗效,目前已经在一线治疗领域取得初步结果,有多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正在进行中.本文将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NSCLC一线治疗中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0月,我们应用6~7个月龄的胎儿脾脏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IL-2)共培养3天后制备成胎儿LAK细胞,静脉输注或肝动脉插管灌注治疗中晚期肝癌18例.结果疼痛减轻16例,占88.9%;食欲增加14例,占77%;临床完全缓解2例,占11%;部分缓解14例,占77%;总有效率占88.9%(16/18).而且LAK细胞治疗后患者周围血OKT_4比率升高,OKT_8比率下降,说明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改善.结果提示:①胎儿脾脏含有丰富的LAK前身细胞;②胎儿LAK细胞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28例,既往均接受过二线及二线以上治疗.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模拟片,1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剂量均为850 mg,1次/天,早餐后服用.采用RECIST、NCI以及CTC标准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PR、SD、PD、RR以及DCR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OS和PFS相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AFP阳性胃癌患者OS和PFS显著高于AFP阴性胃癌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甲磺酸阿帕替尼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手足综合征等非血液毒性,其中高血压发生率为64.3%、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8.6%,不良反应发生多为Ⅰ~Ⅱ级,无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NSCLC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新药的问世显著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胃癌的三线治疗。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也有较好效果。临床前研究提示,阿帕替尼还可改善化疗和EGFR TKI耐药,因此,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EGFR TKI治疗晚期NSCLC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阿帕替尼在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