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究大学生手机成瘾、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为高校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9年5月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Tendency Scale,MPAT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随机抽取山东省5所高校共l 70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手机成瘾、社会支持与抑郁得分分别为(32.84±9.30) (67.20±11.09) (11.61±8.65)分.低社会支持组大学生手机成瘾及抑郁得分[(34.93±9.11)(14.56±9.21)分]均高于高社会支持组[(30.54±8.96) (8.34±6.59)分](t值分别为10.01,15.89,P值均<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社会支持组中手机成瘾对抑郁变异的解释度低于低社会支持组(R2值分别为0.16,0.19,P值均<0.01).社会支持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抑郁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10,占总效应的21.0%.结论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手机成瘾对其抑郁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有利于降低手机成瘾对抑郁症状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减轻其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促进自闭症患儿早日康复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12月选取杭州市3家医院住院的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205例,用一般情况问卷、连带病耻感量表(Affiliate Stigma Scale, ASS)、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影响因素。结果 (1)205例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ASS总分(49.62±5.51)分;(2)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性格、日均照顾患儿时间、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弹性的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ASS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认知、情感、行为评分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评分呈负相关(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社会人口学特征后,社会支持水平、心理弹性分别对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连带病耻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 自闭症患儿主要照顾者存在明显连带病耻感,相关因素涉及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水平,临床应普及正确心理疏导方案,建立社会支持制度,减轻连带病耻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干预措施提供循证依据,促进男护士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选择某三甲医院的全体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男护士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职业倦怠量表(Mash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 MBI-GS)评估男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男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男护士的睡眠质量,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男护士的焦虑和抑郁水平。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男护士共159人,发放问卷159份,问卷回收率100%。男护士中11.95%处于高职业倦怠水平,20.13%处于低心理弹性水平,61.64% PSQI得分>7分,焦虑症状阳性率为18.24%,抑郁阳性率为27.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龄、经济负担、职业倦怠程度、心理弹性水平是男护士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护龄、职业倦怠、心理弹性和睡眠质量是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某三甲医院男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及时发现并改善,有助于提升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高原地区大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并探讨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为大学生手机成瘾的预防干预及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3—4月,采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martphone Addiction Scale for College Students, SAS-C)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对青海大学1 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手机成瘾现状及睡眠质量情况。结果 高原地区大学生睡眠质量差的检出率为27.26%,手机成瘾的检出率为36.23%。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相对大一年级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440、1.562、2.504;规律锻炼是影响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OR值为0.583;手机成瘾程度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边缘人群相对于普通人群,OR值为1.451,SAS-C人群相对于普通人群,OR值为3.077。SAS-C得分与PSQI总分、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睡眠障碍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高原地区大学生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省富顺县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四川省富顺县抽取269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简易营养评价法(the 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23条目杜克社会支持量表(the 23-Duke Social Support Scale,DSSI-23)。结果 269名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为(6.88±3.91)分,其中睡眠质量差者130(48.33%)人。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因素有性别(P=0.0203,OR=0.5320)、自评健康状况(P0.0001,OR=0.5290)和情绪状况(感到无精打采、情绪低落的频率)(P=0.0028,OR=0.6710)。结论四川省富顺县农村老年人睡眠质量较差。性别、自评健康状况以及情绪是影响老年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老年公寓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范德普尔社会支持网量表对重庆市主城区老年公寓123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公寓老年人PSQI平均得分为(8.14±5.502),睡眠障碍的发生率43%;80%以上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少于3人,配偶及子女是社会支持网络的主要来源;不同社会支持网络规模老年人PSQI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情感支持网络规模、实际支持网络规模、社会交往支持网络规模与PSQI各因子分(除催眠药物外)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公寓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加大老年公寓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规模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自杀行为的调节作用,为开展大学生自杀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选取1所高校,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取4 893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支持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DASS)和自杀行为量表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回归模型分析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 被试学生中有738名为自杀行为高危(15.08%).回归分析显示,DASS得分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1,P<0.01),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杀风险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08,P<0.01);社会支持与DASS的交互项也显示出对自杀风险的负向预测作用(β=-0.05,P<0.01).结论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和压力等负性情绪相关的自杀行为可能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大学生情绪调节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9月15日—10月15日,采用多阶段随机数字整群抽样的方法,根据GDP及高校分类选取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安徽、河北、云南、山西、甘肃9个省市27所高校15 56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和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进行调查,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领悟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情绪调节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情绪调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得分分别为44(40,50),24(20,28),20(19,24)分。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年级、户籍、独生子女、每月生活费用、睡眠质量不同的大学生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及情绪调节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Z值分别为77.72,49.73,-5.10,-9.77,7.68,168.27;204.55,317.32,-5.96,-7.60,131.20,968.08;82.18,148.04,-2....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时间管理倾向、焦虑情绪的关系,探讨焦虑情绪在时间管理对睡眠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时间管理倾向量表(TMD)、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对济宁市1 29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1 297名大学生,有383名(29.53%)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412名(31.77%)大学生有焦虑倾向。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P0.01),与焦虑得分呈负相关(P0.01),焦虑情绪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P0.01)。焦虑情绪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可部分通过焦虑情绪间接影响大学生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市社区居民在COVID-19疫情期间其社会支持、焦虑及睡眠质量的情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对居民的社会支持、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选自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上海市社区居民在COVID-19疫情下社会支持、焦虑、睡眠质量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学生网购成瘾与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购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网购成瘾量表(OSAQC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安徽某高校的463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网购成瘾得分为(81.38±14.65)分,15.09%的大学生存在网购成瘾状况。其中性别、是否恋爱、平均月生活费和平均网购月消费在网购成瘾上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网购成瘾之间呈正相关(r=0.282、0.299,P值均<0.05)。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和网购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遮掩效应。结论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网购成瘾间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徽省六安市某职业院校在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统一匿名问卷调查,评价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情况,并通过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 3 183名在校大学生中,神经质(t=6.896,P<0.001)和宜人性(t=5.854,P<0.001)人格特征评分女性高于男性,宜人性(t=4.834,P<0.001)、开放性(t=5.128,P<0.001)和外向性(t=2.992,P=0.003)人格特征评分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幸福感评分中,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t=2.624,P=0.009),自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高于自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者(t=6.421,P≤0.001),自评学习成绩较好者高于自评学习较差者(t=5.512,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人格和幸福感关联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15.60%、39.01%、28.31%、61.46%和33.77%;消极应对方式在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34.50%、4.78%、8.63%和5.28%。 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父母依恋水平与社交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7月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120例,年龄范围均为9~16岁。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父母和同伴依恋量表(IPPA)中的父母依恋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1)社交焦虑水平与父子信任、父子沟通呈显著负相关(r=-0.21~-0.35,P<0.05),与母子依恋信任、母子沟通无显著相关;社交焦虑水平与父母疏远呈显著正相关(r=0.22~0.46,P<0.05),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44~-0.56,P<0.001)。2)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患者的母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无显著的预测作用,而父子依恋水平对社交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 =-0.64,P<0.001),自尊在父子依恋与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1%。结论 父子依恋水平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交焦虑障碍关系密切,自尊在父子依恋水平和社交焦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运动干预对焦虑女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负性情绪在运动干预影响睡眠质量中的中介效应,为指导睡眠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以北京师范大学70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4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与瑜伽训练结合的干预,对照组在相同时间正常学习生活不进行规律运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被试运动干预前后的睡眠与负性情绪水平.结果 运动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4.31±1.26)、焦虑(36.41±7.32)和负性情绪(2.37±0.50)得分较干预前[(8.41±3.11)(53.76±2.70)(2.79±0.59)]均显著改善(P值均<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中介效应检验显示,负性情绪在运动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t=6.77,P<0.01).结论 运动干预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水平,负性情绪在运动改善睡眠质量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照顾者社会支持、家庭韧性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家庭韧性量表(FRAS),心理韧性量表(RS-14) 对安徽某两所三甲医院的297名癌症患者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社会支持、家庭韧性与心理韧性两两呈正相关(r=0.557,0.547,0.568, P值均<0.01),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18。结论 癌症患者照顾者的家庭韧性、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两两均呈正相关,且家庭韧性在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文君  周梅  何帆  李素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41-1445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和绝望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团体心理干预。分别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ishel Uncertainty in Illness Scale,MUIS)、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Beck绝望量表(Beck Hopelessness Scale,BHS)评价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抑郁及绝望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UIS评分、SPB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BHS评分。 结果 MUI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不明确性(t=0.250,P=0.802)、复杂性(t=0.577,P=0.565)、信息缺乏(t=0.701,P=0.485)、不可预测维度评分(t=1.004,P=0.318)及总分(t=0.308,P=0.75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不明确性(t=3.188,P=0.002)、复杂性(t=3.873,P<0.001)、信息缺乏(t=8.681,P<0.001)、不可预测维度评分(t=8.114,P<0.001)及总分(t=7.062,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PB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经济负担(t=0.832,P=0.407)、情感负担(t=0.645,P=0.520)、身体负担评分(t=0.638,P=0.525)及总分(t=0.797,P=0.42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情感负担(t=6.893,P<0.001)、身体负担评分(t=8.577,P<0.001)及总分(t=9.378,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经济负担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3,P=0.385)。干预前,两组SAS评分(t=0.349,P=0.728)和SDS评分(t=0.296,P=0.76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SAS评分(t=5.812,P<0.001)和SDS评分(t=5.146,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HS评分显示,干预前,两组对未来的感觉(t=1.263,P=0.210)、动力的丧失(t=1.512,P=0.134)、对未来的期望评分(t=1.150,P=0.253)及总分(t=0.237,P=0.81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3月,观察组对未来的感觉(t=3.900,P<0.001)、动力的丧失(t=5.012,P<0.001)、对未来的期望评分(t=7.987,P<0.001)及总分(t=4.132,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团体心理干预能够减轻终末期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感受负担,改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并降低患者绝望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四川某医学院校实习生的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相关性,为预防医学院校实习生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MBI-GS职业倦怠问卷、SSR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CSQ应付方式问卷及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量表对某高校356名实习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次调查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3.0%(260人),其中轻度倦怠占57.0%(203人),中度倦怠占14.6%(52人),重度倦怠占1.4%(5人)。性别、实习的工作量、专业、医院类型、带习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医学的兴趣均为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P<0.05);性别、实习的工作量、带习老师对学生态度、娱乐方式均为影响社会支持的因素(P<0.05);性别、实习工作量、专业、医院类型、家庭条件、对医学的兴趣、带习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实习态度均为影响应付方式的因素(P<0.05)。职业倦怠程度及其余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呈相关性极弱的负相关(-0.4<r<-0.0,P<0.01或0.05),解决问题与倦怠程度呈中等程度负相关(-0.6<r<-0.4,P<0.01),与社会支持呈中等程度正相关(0.4<r<0.6,P<0.01)。 结论 医学实习生职业倦怠率较高,其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相关,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学校性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参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053名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为(35.67±4.60)分。女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男生(t=-5.198,P<0.001);城市生源地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地(t=-5.073,P<0.001);父亲学历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F=3.640,P<0.05);母亲职业(F=6.930,P<0.001)或父亲职业(F=7.354,P<0.001)为农民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低;家庭月收入(F=3.737,P<0.05)和月生活费(F=10.431,P<0.001)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生源地为城市、月生活费高的大学生具有更科学的性价值观(P<0.05)。 结论 部分低年级大学生存在不科学的性价值观,社会、学校、家长应重视孩子性价值观的培养,按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要求开展全面性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性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就诊的SAD病例120例,及性别年龄匹配的对照组120例,采用儿童焦虑性筛选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均高于对照组(t=7.14,8.85,2.67,P<0.05),而父亲情感温暖、母亲情感温暖均低于对照组(t=-7.36,-8.29,P<0.05)。父亲拒绝、情感温暖、过度保护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0.195~0.317,P<0.05),母亲拒绝、过度保护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0.232~0.253,P<0.05)。个体注重情绪的应对方式在母亲情感温暖和SAD组焦虑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4397。结论社交焦虑障碍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焦虑水平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应当为个体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个体注重情绪的应对方式在母亲情感温暖和青少年焦虑之间起到重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杨眉 《中国校医》2022,36(7):481
目的 调查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体育锻炼、睡眠质量和心理复原情况,为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以西南某省公安院校60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心理复原力量表,通过问卷星平台开展调查,使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疫情背景下体育锻炼、睡眠质量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主要统计学方法包括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等。结果 173人(28.6%)达到大锻炼量,128人(21.2%)中等锻炼量,303人(50.2%)仅有小锻炼量。PSQI得分≥8分者97人,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6.1%。不同体育锻炼量的大学生睡眠质量、心理复原力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14.981,P=0.001;F=13.708,P<0.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睡眠质量总体自评和日间功能障碍是心理复原力的影响因素(β=1.483,P=0.010;β=-3.083,P=0.001,β=-1.556,P=0.015)。Bootstrap检验显示,睡眠质量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复原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49,占总效应的24.40%。结论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复原力有积极影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及有关部门应在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的有效性及睡眠功能障碍的监测与改善方面加强相关指导,维护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