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容积弧形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dIMRT)的靶区剂量分布、危及器官受照剂量及治疗时间,为临床治疗选择放疗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在Monaco5.11计划系统中分别对每例患者进行容积弧形调强和7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比较两种技术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 VMAT技术靶区的平均剂量为46.86Gy,略高于dIMRT技术的46.68Gy(P<0.05),直肠的V10,V20和小肠V30受照剂量VMAT比dIMRT技术分别高了0.63%,3.34%和4.14%(P<0.05),靶区的均匀性、适形度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相比,两者没有统计学意义,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VMAT比dIMRT计划分别减少13.4%和50.6%(P<0.05)。结论 VMAT技术与dIMRT技术相比剂量分布相当或略优,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明显减少,在临床应用上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建议使用VMAT技术。  相似文献   

2.
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织间插植与阴道盒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80例大体积 ,外生肿瘤直径≥ 4.0cm的宫颈癌应用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 ,以消除局部肿瘤和止血。其中 ,40例菜花型宫颈癌患者接受组织间插植放疗 ,将其分为A、B组。A组 ( 2 0例 ) :术前插植放疗 宫颈癌根治术 ;B组 ( 2 0例 ) :插植放疗 常规放疗。另 40例接受了阴道盒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被分为C、D组。C组 ( 18例 ) :阴道盒放疗 宫颈癌根治术 ;D组 ( 2 2例 ) :阴道盒放疗 常规放疗。比较A、C组的消除肿瘤疗效和B、D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A、C组的完全缓解率 (CR )各为 90 %、11%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B、D组的止血显效率各为 10 0 %、64 %。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对消除宫颈巨大、外生型肿瘤及局部止血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分析研究宫颈癌局部转移的精准影像解剖部位,设计制作普遍适用于宫颈癌宫旁远端转移患者的经阴道插植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方法] 基于498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局部转移部位的影像解剖分析,以及盆腔外照射后肿瘤回缩变化,设计制作经阴道插植模板,应用于20例盆腔外照射后宫旁残留癌肿≥3cm的宫颈癌患者,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结果] 49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中,98.5%宫旁转移发生在盆隔之上、腹膜之下,在阴道上1/3处贴近阴道侧壁,在宫颈阴道两侧2~4点和8~10点之间,向上:依次沿阴道直肠韧带、骶韧带向侧后方蔓延,沿主韧带向侧前方蔓延,呈扇形逐步远离宫颈阴道侧壁达侧盆壁,发生宫旁远端转移。盆腔外照射后,97.5%宫旁残留癌肿距宫腔管的距离一侧≤3.5cm、另一侧≤2.5cm,上缘在宫颈内口水平,3%为前后极不对称癌肿。基于此解剖,设计一组经阴道圆柱体插植模板,周边8~10个直针孔,6~12点连线上3个宫腔管孔,在两侧壁2点~4点之间和8点~10点之间有1~2排斜孔。该阴道模板引导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初步应用于20例盆腔外照射后一侧宫旁残留癌肿>3cm或前后极不对称的宫颈癌患者:平均高危临床靶区体积(HR-CTV) (60.4±20.8)cm3;平均剂量 HR-CTV D90 86.7Gy (EQD2 α/β10),膀胱2cc 76.1Gy (EQD2 α/β 3),直肠2cc 68.7Gy (EQD2 α/β 3),乙状结肠2cc 65.9Gy (EQD2 α/β 3)。放疗后3月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例,无3~4级急性期放疗并发症发生。[结论]该阴道插植模板设计合理,引导宫颈癌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操作简单,损伤小,可重复性好。对于盆腔外照射后宫旁残留癌肿≥3cm者,获得了更好处方剂量的HR-CTV靶区覆盖,较好保护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4.
插植调强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计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射治疗在复发性宫颈癌中的价值,选择25例盆腔复发性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同期行常规后裳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性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实验组CR 20例,PR 5例;对照组CR 10例,PR 7例,SD 4例,PD 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出现5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对照组出现4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射治疗复发性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近距离放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复发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为实验组,选择同期行常规后装放疗的25例盆腔复发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实验组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5例,对照组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4例,进展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实验组出现5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对照组出现3例阴道直肠瘘,1例3级肠炎.结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复发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近距离放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应用容积旋转调强(VMAT)与7野固定野调强放疗(7f-IMRT)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临沂市肿瘤医院妇科2018-10-04-2019-11-05收治宫颈癌放疗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MAT组22例和7f-IMRT组18例,对比2组计划靶区剂量差异、靶区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投照时间、放疗不良反应和近期有效率。结果 VMAT组的CI(0.61±0.11)优于7f-IMRT组(0.55±0.05),P=0.02;VMAT组投照时间为(207.33±11.52) s,短于7f-IMRT组的(406.47±16.62) s,P<0.001;小肠V50(P=0.04)、膀胱V50(P=0.01)、直肠V40(P=0.03)体积在VMAT组均低于7f-IMRT组。2组计划放疗不良反应、靶区剂量,如Dmax、Dmin、Dmean、HI和治疗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7f...  相似文献   

7.
祁丹阳  尼晓丽  蔡田培 《癌症进展》2023,(10):1082-108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在盆腔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3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两组患者均给予盆腔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0.3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干预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盆腔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单位设计临床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质量差异,建立VMAT计划设计通用模板。方法 5家肿瘤中心分别提供1例病例作为测试例,CT及轮廓经确认后导入计划系统。各中心使用相同处方和剂量限制要求进行计划设计,具体设计策略自行决定。每个测试例包含5例各中心完成的计划和1例使用通模板完成的计划。采用计划质量整体评分法评估计划质量,使用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评估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鼻咽癌病例没有计划可以严格满足所有剂量目标,3例计划虽然无法满足所有目标但可达到临床接受水平,另3例计划无法接受。食管癌病例6例计划均可达到临床接受水平。肺癌病例4例计划达到临床接受的水平,2例计划无法接受。前列腺癌病例4例计划严格满足所有剂量目标,1例计划达到临床接受水平,1例计划无法接受。肝癌病例3例计划严格满足所有剂量目标;3例计划达到临床接受水平。在执行效率方面,各计划控制点数80~160个,治疗时间3~7 min,机器跳数350~900 MU。结论 大部分计划的质量和执行效率可以达到临床要求,各中心设计基于Monaco系统的VMAT计划模板及基准数据库的质量也达到了预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中的价值。[方法]5例局部晚期原发宫颈癌患者在MRI图像及CT模拟机引导下行插植后装调强近距离放疗,肿瘤区周边剂量40Gy,2次/d,共4d完成。后装结束后1周开始外照射,盆腔淋巴结区剂量50Gy。观察近期疗效及合并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MRI等发现CR4例,PR1例。出现1例2级肠炎。[结论]盆腔插植调强近距离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满意,合并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针对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设计,建立射野边界自动外放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在Pinnacle3 9.10计划系统制定乳腺癌边界外放的VMAT计划(E-VMAT):在计划CT图像的乳腺表面中间位置设置虚拟组织补偿物(P-bolus),将它作为靶区的一部分,进行VMAT计划优化计算,实现射野边界自动外放,然后保持优化得到的射野参数,去除P-bolus后进行最终计划剂量分布计算。选取10例乳腺癌患者,对比E-VMAT计划与常规VMAT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和计划执行效率。结果 在射野方向观图上,能观察到E-VMAT方法实现射野钨门和MLC叶片在胸廓方向上的位置外放到皮肤以外。两类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相似,计划执行效率一致(P>0.0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VMAT射野边界自动外放,防止由患者呼吸运动和(或)摆位误差引起的靶区漏照;方法不需要编程实现,适用于不同计划系统。  相似文献   

11.
近距离治疗是宫颈癌放射治疗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距离放疗技术发展迅速,治疗方式多样化,近距离放疗方式包括:腔内近距离放疗、插植近距离放疗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本文旨在介绍腔内、插植以及放射性粒子植入的应用进展,主要回顾腔内结合插植近距离放疗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标准三管施源器的腔内后装(tandem and ovoid)与腔内结合组织间插植后装的剂量学差异。方法:CT引导下的三维适形近距离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 例,间隔采用三管式腔内后装与腔内结合组织间插植共 72次。 按照施源器的不同分成 2个组,每组 36 次,对靶区剂量、危及器官等进行比较。结果:在给予A点相同处方剂量的情况下,HR-CTV D90、D100在三管式腔内后装组与腔内结合组织间插植后装组中分别为(590.0±46.4)cGy、(471.2±66.2)cGy,(502.8±67.7)cGy、(335.9±46.0)cGy,P<0.05),膀胱、直肠、乙状结肠D2cc均相近(P=0.85、0.28、0.53)。结论:采用腔内结合插植后装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比三管式腔内后装可获得更高的靶区剂量,但长期疗效及晚期反应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通过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共面电弧调节放疗的强度,头部倾斜的位置是否对放疗剂量的分布产生影响。方法 2015-2017年间500例头部肿瘤患者接受头部放疗并保持头部倾斜位置,通过旋转原始CT图像获得模拟的非倾斜CT图像资料。计划靶区剂量30Gy,海马区最大剂量限制为16Gy,视神经、视交叉与眼球的剂量<37.5Gy。采用配对t检验对相关剂量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平均头部倾斜角度为(11.12°±0.68°);均匀性指数与适形指数倾斜与非倾斜相比分别降低(8.3±9.6)%(P=0.033)与(5.2±4.1)%(P=0.009);头部倾斜位置海马区剂量较非倾斜位置平均降低(13.6±6.2)%(P=0.004);晶状体剂量平均降低(15.5±11.1)%(P=0.008);视神经与眼球的剂量亦分别降低(6.8±5.6)%(P=0.013)与(8.6±6.5)%(P=0.016)。结论 VMAT全脑放疗时通过将头部倾斜适当角度可明显改善靶体积的辐射剂量分布,同时降低海马区与视觉系统的辐射剂量,从而保证治疗的同时减少对患者认知与记忆功能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14.
252锎(Cf)中子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与目的: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放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宫颈癌的放疗多以内照射加外照射。内照射国内外多采用^192Ir或^137Cs高剂量率γ射线腔内后装治疗。^252锎(Cf)近距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本文旨在观察^252锎(Cf)腔内后装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治疗方案进行总结。方法:43例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中,Ⅱa期5例,Ⅱb期24例,Ⅲa期9例,1Ih期5例。均采用^252锎(Cf)腔内后装和盆腔外照射同时进行的方法治疗。其中,中子腔内后装治疗,宫旁A点剂量为8~12Gy/次,1次/周,共进行4—5次,使宫旁A点累积剂量达30—40Gy;^60Coγ射线外照射,全盆腔野前后对穿照射,B点每次吸收剂量2Gy/次,4次/周,5—7周,外照射25—30Gy后改的、后四野至总剂量40-50Gy。腔内照射当日不行体外照射,中子治疗第二天开始外照射,全程总剂量70—80Gy。结果:43例患者随访3年,2年局部病灶控制率为100%(43/43),2年总生存率为93.0%(40/43);3年局部病灶控制率为93.0%(40/43),3年总生存率为88.4%(38/43)。远期并发症:阴道挛缩、粘连4.6%(2/43),迁延型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卒为2.3%(1/43)。结论:^252锎(Cf)中子腔内后装放射加盆腔外照射治疗宫颈癌,患者能较好耐受,且具有局部病灶控制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插植后装放疗(brachytherapy,BT)联合深部热疗(hyperthermia,HT)对盆腔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3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复发性宫颈癌患者73例临床病理资料,其中单独行3D打印模板插植后装放疗39例为对照组、联合深部热疗34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中晚期宫颈癌放疗中分别采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和5野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肿瘤医院首程收治112例中晚期子宫颈癌(诊断为Ⅱb-Ⅳa期)患者,随机分为VMAT和IMRT 2组,同步给予铂类增敏化疗及后装治疗,观察2种治疗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相当,1年总体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远处转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放射性肠炎、急性放射性膀胱炎及骨髓抑制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不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及肠炎),VMAT明显优于IMRT。结论:两种放疗方法对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相同,但从长远意义上讲VMAT能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有效降低放射损伤,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腔内联合组织间插植治疗与三管式腔内后装治疗在宫颈癌后装近距离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40例,FIGO分期为Ⅰb-Ⅳa期。其中20例患者采用核通Fletch三通道施源器进行三管式后装腔内治疗(ICBT),20例患者采用核通Fletch宫腔管联合4针插植进行治疗(IC/ISBT)。在靶区D90尽量接近600 cGy条件下,评估单次后装治疗靶区适形指数(COIN)、均匀指数(HI)、膀胱及直肠的剂量学差异。结果:IC/ISBT组患者的高危CTV靶区COIN明显高于ICBT组(P=0.000),而HI指数两组患者并无差异(P=0.917)。IC/ISBT组患者膀胱D1 cm3和D2 cm3剂量明显低于ICBT组(P=0.015,P=0.023)。IC/ISBT组患者直肠D1 cm3剂量明显低于ICBT组(P=0.040),D2 cm3剂量也较ICBT组低(P=0.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结论:腔内联合4针插植治疗较三管式腔内放疗可以显著提高COIN而不改变靶区高剂量区范围和总治疗时间,并降低危及器官膀胱、直肠的受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腔内联合宫旁插植治疗(IC/ISBT)和腔内后装治疗(ICBT)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体外照射放疗(50 Gy/25 f)后肿瘤消退不明显且宫旁受侵的局部晚期(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ICBT组和IC/ISBT组,每组50例.然后进行CT,将图像传至Onc...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调强放疗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同步化疗及基于MRI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及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初治的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Ⅱb-Ⅳa期)126例,所有患者接受IMRT盆腔外照射及MRI图像为基础的高剂量率三维近距离治疗,每次近距离治疗前需完善CT和/或MRI图像扫描,至少完成2次MRI图像扫描,高危临床靶区(HR-CTV)及危及器官(OARs)按照GEC-ESTRO标准定义,HR-CTV处方剂量达到80~85 Gy(EQD2),并同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使用CTCAE及RTOG标准评估毒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结果:靶区GTV、HR-CTV、IR-CTV D90平均EQD2分别为91.7(81.8~107.8) Gy、81.7(77.8~89.9) Gy、72.0(70.8~75.1) Gy(α/β=10)。100%处方剂量对应HR-CTV、IR-CTV的V100分别为 92.6%(89.9%~97.4%)和92.8%(88.5%~96.8%)。3年局部控制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分别为89.5%、78.2%和80.9%。Ⅲ级慢性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5.8%,无Ⅳ级毒副反应。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及基于MRI图像的三维近距离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可耐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茹渤 《现代肿瘤医学》2018,(23):3827-3830
目的:探讨DC-CIK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对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前瞻性收集我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96例,均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DC-CIK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时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9)。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显著增高(P=0.000);CD4+/CD8+显著增高(P=0.000);CD3+CD56+NKT细胞显著增高(P=0.0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C-CIK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可降低局部进展期宫颈术后患者复发率,改善临床预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