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福平耐药肺结核诊断流程》是中国防痨协会于2021年5月12日发布的团体标准,于当日起实施。该标准规定了不同技术条件下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流程,即传统药敏检测技术耐药诊断流程、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技术和传统药敏检测技术结合的耐药诊断流程、多色巢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分子生物学耐药检测技术及传统药敏检测技术结合的耐药诊断流程。笔者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 priming amplification, CPA)检测技术在肺结核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6年1—10月广东省佛山市和江门市及所辖7个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患者650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胸部影像学检查并送检痰标本进行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CPA检测,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项目点临床医生结合实验室和临床检查结果对纳入患者进行初诊诊断,国家级临床专家对初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现场复核。分析项目地区确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病原学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并与专家复核后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CPA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果 6507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CP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8.2%(1187/6507)、25.0%(1629/6507)和23.9%(1555/6507)。3199例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涂片联合培养阳性检出率为48.5%(1550/3199),涂片联合CPA阳性检出率为47.9%(1531/3199),涂片、培养和CPA三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54.4%(1740/3199)。以临床诊断结果为标准,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CPA检测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度分别为35.0%(1120/3199)、46.4%(1485/3199)和44.6%(1428/3199),特异度分别为98.0%(3241/3308)、95.7%(3164/3308)和96.2%(3181/3308)。 结论 县(区)级结防机构可应用CPA检测技术用于疑似肺结核患者的快速诊断,多种诊断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精准诊疗时代的来临,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早期诊断辅助方面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具有准确、高效、高通量等优点,为结核病的诊疗及疫情的防控带来了新曙光。本文中,笔者综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阐述了基于核酸扩增试验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因测序的结核病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技术和其他新型结核病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交叉引物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深圳市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就诊的初诊疑似肺结核患者2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痰液标本分别采用萋-尼抗酸染色(acid-fast stain,AFS)法、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对治疗前痰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检测,以MGIT 960液体培养法为参照标准,评价CPA诊断效能。结果: AFS法、MGIT 960液体培养法及CPA技术MTB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9%(214/2408)、27.99%(674/2408)及15.49%(373/2408),不同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619,P=0.000),其中MGIT 960液体培养法明显高于CPA技术和AFS法,而CPA技术高于AFS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72、 292.158、 49.046,P值均=0.000)。以MGIT 960液体培养结果为参照标准,CPA检测M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52.37%(353/674)、98.85%(1714/1734)、94.64%(353/373)、84.23%(1714/2035)及85.84%(2067/2408),而AFS法分别为31.45%(212/674)、99.88%(1732/1734)、99.07%(212/214)、78.94%(1732/2194)及80.73%(1944/2408),其中CPA技术的敏感度[52.37%(95%CI:47.21%~59.64%)]明显高于AFS法[31.45%(95%CI:26.87%~35.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90, P=0.000)。CPA技术与MGIT 960液体培养法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592),而与AFS法一致性较差(Kappa=0.395)。涂阳培阴率为0.08%(2/2408),培养污染率为5.40%(130/2408),而CPA检测无效例数为0。结论: 初诊疑似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CPA技术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明显高于AFS法,且一致性好于AFS法,同时操作简单、快速、经济及无污染,对肺结核早期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学校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探索学校早期发现传染源的措施,为制订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广州市越秀区居住、工作或就读的312例在校师生肺结核患者痰涂片和发现方式方面的资料,对在校师生患者在发现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相关资料应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学生患者23.6%(65/276)是通过主动发现,76.4%(211/276)是通过被动发现;教师患者66.7%(24/36)是通过主动发现,33.3%(12/36)是通过被动发现;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0,P〈0.001);(2)涂阳患者中被动发现占83.9%(104/124),主动发现占16.1%(20/124);涂阴患者中被动发现占63.3%(119/188),主动发现占36.7%(69/188);涂阴、涂阳患者发现方式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P〈0.001);(3)菌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发现患者占0.27%(5/1855);发现PPD强阳性者占14.4%(253/1755),其中只有5.5%(14/253)接受预防性抗结核治疗。结论在校学生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被动方式发现,而教师肺结核患者主要通过主动方式发现。加强学校群体的年度健康体检和涂阳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主动发现患者,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控制传染源,避免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6.
收集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7月疑似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杆菌染色、分枝杆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培养”)及菌种鉴定、GeneXpert MTB/RIF、结核分枝杆菌RNA恒温扩增实时荧光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AT-TB),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以培养法(菌种鉴定结果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为参考标准,SAT-TB诊断肺结核的敏感度为80.61%(399/495),特异度为87.74%(1259/1435),阳性预测值为69.39%(399/575),阴性预测值为92.92%(1259/1355),约登指数为0.68。SAT-TB技术具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特点,对临床快速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评价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方法 上海市闵行区2010年共建立1 286 830份电子健康档案,其中749例登记肺结核专档。 以这749例肺结核患者和其中502例已治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流行病学和疾病管理、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情况,并针对肺结核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010年上海市闵行区建档人群的肺结核患病率为58.21/10万,活动性肺结核(菌阳)患病率为30.62/10万,慢性病患病率为51.54%(386/749)。其中,治愈和满疗程的502例患者的人均就诊次数、检测检验次数和受访视次数分别为2.74、9.02和5.47次。年龄在65岁以上(β值=-2.513,Wald χ2值=0.508,P值=0.000,OR(95.0% CI)值=0.081(0.030~0.219))、因肺结核和其他慢性病就诊(β值=-3.987,Wald χ2值=0.458,P值=0.000,OR(95.0% CI)值=0.136(0.047~0.491))使得肺结核患者就诊次数增加。 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对区域卫生服务需要量较高,利用率较低。肺结核患者的防控工作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掌握他们的卫生服务需要,提高其卫生服务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于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病原学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抗体检测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是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它能对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故本文重点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VMC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及前景。1聚合酶链反应聚合酶链反应(PCR)即脱氧核糖核酸(DNA)体外扩增技术,是1985年由美国Mullis首创的一种生物新技术[1]。它实际上是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的条件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  相似文献   

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长期以来多采用临床、形态学、生物化学及血清学诊断方法,这些方法常存在灵敏性和特异性低及速度慢等不足之处.操作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在几十种感染性疾病中开展应用。它具有高度特异性、灵敏性,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从而大大改善诊断质量。本文拟简述几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概况。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一、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具有特异性高、快速等特点。在病毒性疾病中,用探针方法可敏锐而快速地发现病毒体而不受病毒复制的影响,如HBV、HCV、HIV、C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与比较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与交叉引物核酸恒温扩增(cross-priming amplification,CPA)技术在基层实验室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效能。 方法 连续收集黑龙江省五常市结核病防治所2014年4月至2017年7月初诊肺结核可疑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法(简称“固体培养法”)与快速分子检测 (A组采用GeneXpert检测了787例;B组采用CPA检测了501例)。以固体培养法为标准,计算2种分子检测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Kappa值。结果 A组共检测787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229例,GeneXpert阳性300例,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9.1%(227/229)、86.9%(485/558),Kappa=0.788。B组共检测501例患者痰标本,其中培养阳性129例,CPA检测阳性125例。CPA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4%(105/129)、94.6%(352/372),Kappa=0.768。2种分子检测技术与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5%(712/787)vs 91.2%(457/501); χ 2=0.204, P=0.652)]。结论 CPA检测的准确性与GeneXpert相当,但其成本低、无需检测仪器、允许每批次大量样本同时操作,更适用于基层实验室对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耐多药结核病的防治对于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早期对结核病患者进行耐多药检测能够提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治疗成功率。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方法包括传统的培养方法及新型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作者对耐多药结核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放大检测(SAT)法对结核病诊断的作用。 方法 收集172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标本2份/例,1份进行涂涂片金-胺染色,另一份进行罗氏培养基培养与菌种鉴定及SAT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如SAT法和培养结果不符合则使用痰荧光定量PCR法(FQ-PCR)进行复核。 结果 172例入组患者中有156例根据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确诊为肺结核病。如果以Mtb培养鉴定结果和荧光PCR结果作为判定金标准,SAT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8%(89/91)和97.5%(79/81)。如以临床诊断为标准,SAT诊断结核的敏感度为58.3%(91/156),特异度为100.0%(16/16)。对于痰菌阳性肺结核患者,SAT 阳性率为84.9%(79/93);对于痰菌阴性患者,SAT的阳性率为19.0%(12/63)。 结论 SAT法可以作为临床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种分子诊断技术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为儿童肺结核的诊断寻求简单、快速、准确的新方法。方法 搜集哈尔滨市胸科医院儿童结核科、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个月至14周岁的疑似肺结核患儿共186例,最后临床诊断肺结核者119例,其中低龄儿54例(45.4%),年长儿65例(54.6%);非结核病者67例,其中低龄儿31例(42.3%),年长儿36例(53.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 quantitative PCR,FQ-PCR)、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和耐药基因芯片技术分别检测患儿胃液和痰液(年长儿)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评价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临床诊断为标准,FQ-PCR、SAT、耐药基因芯片检测胃液中MTB的敏感度分别为81.51%(97/119)、 78.15%(93/119)、73.11%(87/119),特异度分别为86.57%(58/67)、98.51%(66/67)、92.54%(62/67),Kappa值分别为 0.653、0.709、0.603。3种方法检测年长儿胃液中MTB的敏感度分别为 80.00%(52/65)、73.85%(48/65)、67.69%(44/65),特异度分别为75.00%(27/36)、97.22%(35/36)、88.89%(32/36);检测年长儿痰液中MTB的敏感度分别为 47.69%(31/65)、41.54%(27/65)、36.92%(24/65),特异度分别为88.89%(32/36)、 97.22%(35/36)、91.67%(33/36),各方法检测的敏感度胃液均高于痰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14.696、13.898、12.334,P值均为0.000),各方法检测的特异度胃液和痰液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2.347、0.000、0.158,P值分别为0.126、1.000、0.691);胃液总的阳性检出率为87.69%(57/65),痰液总的阳性检出率为58.46%(38/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4.114,P=0.000)。 结论 FQ-PCR、SAT、耐药基因芯片检测儿童疑似肺结核患者的胃液和痰液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高、特异度强,对儿童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液体培养法对提升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能力的价值。方法 提取中日友好医院病案系统中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全院各科室诊断为肺结核且上报传染病卡的1438例住院患者的诊断依据、病原学检测方法及结果、病原学送检时间及结果返回时间、入院时间及出院时间等信息。分析该院2014—2016年仅开展抗酸染色和分枝杆菌固体培养法(罗氏培养法)时与2017—2018年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GeneXpert MTB/RIF检测(简称“GeneXpert检测”)]和液体培养法(BACTEC MGIT 960分枝杆菌快速液体培养)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诊断能力和确诊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4年该院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仅为19.83%(24/121),2018年升至53.89%(256/475)。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液体培养法开展前后,肺结核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2.68%(132/582)和49.65%(425/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84,P=0.000)。开展GeneXpert检测后(2017—2018年),该院经检测确诊的肺结核患者中利福平耐药比例为7.45%(28/376),而在开展前无耐药结核病诊断能力。开展分子生物学和液体培养法检测后(2017—2018年),肺结核患者确诊时间为7.00(3.00,12.00)d 明显短于开展之前(2014—2016年)的10.00(6.00,14.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15,P=0.000 )。结论 分子生物学和液体培养方法的应用可提高综合医院结核病病原学诊断能力,缩短患者确诊时间。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accuracy of the amplifie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irect (AMTD) test with reference methods for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METHODS:

This was a study of diagnostic accuracy comparing AMTD test results with those obtained by culture on Löwenstein-Jensen (LJ) medium and by the BACTEC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 960 (BACTEC MGIT 960) system in respiratory samples analyzed at the Bioassay and Bacteriology Laboratory of the Oswaldo Cruz Foundation Evandro Chagas Clinic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city of Rio de Janeiro, Brazil.

RESULTS:

We analyzed respiratory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18 patients, of whom 88 (74.4%) were male. The mean age was 36.6 ± 10.6 years. Using the AMTD test, the BACTEC MGIT 960 system, and LJ culture, we identified M. tuberculosis complex in 31.0%, 29.7%, and 27.1% of the samples, respectively. In comparison with LJ culture, the AMTD test had a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87.5%, 89.4%, 75.7%, and 95.0%, respectively, for LJ culture, wherea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BACTEC MGIT 960 system, it showed values of 88.6%, 92.4%, 83.8%, and 94.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 AMTD test showed good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population studied, enabling the laboratory detection of M. tuberculosis complex in paucibacillary respiratory specime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和评价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实施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全国跨区域管理程序、提高工作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专报系统依次选择全国2009年7-12月转出患者数量最多的广西、广东、福建和浙江4个省作为研究现场。在4省中,依次选择同期转出和转入肺结核患者数量最多的县(区)进行现场调查和定性访谈。研究共对16个县(区)进行现场调查,访谈相关人员40名。结果 转出地现场调查发现,已跨县(区)转出的患者中仍有9.4%(45/479)回首次登记地取药查痰;通过专报系统转出的患者占实际转出患者的79.3%(344/434);患者实际转出信息与专报系统信息总体一致率为84.8%(875/1032)。转入地现场调查发现,患者到位信息专报系统与实际调查信息总体一致性较高,而痰检和治疗转归结果反馈信息总体一致率较低,分别为61.5%(198/322)和45.6%(52/114);部分痰检和治疗转归结果未通过专报系统及时反馈。访谈结果表明,全国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程序得到研究地区受访者的普遍认可,管理程序和专报软件功能已基本满足管理工作需要,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结论 针对转出转入流程的关键环节和发现的主要问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工作措施,提高跨区域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结核病患者术后快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临床资料齐全的170例结核病患者。170例患者中,男100例(58.82%)、女70例(41.18%); 1~18岁年龄组18例(10.59%)、19~65岁年龄组142例(83.53%)、66~82岁年龄组10例(5.88%);肺结核39例(22.94%)、肺外结核131例(77.06%)。取术后标本采用PCR膜条杂交及二代测序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菌种鉴定和耐药相关基因检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晨痰及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取样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检测。在进行痰涂片的同时,进行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培养、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 (1)痰液抗酸染色阳性率为9.41%(16/170),其中肺结核患者的阳性率为23.08%(9/39), 而穿刺活检或者术中取样(脓液或分泌物等)的抗酸染色阳性率为51.76%(88/170)。(2)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7.65%(47/170),其中耐药结核病检出率为14.12%(24/170)。(3)术后标本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阳性率为51.76%(88/170);PCR膜条杂交显示,7例为NTM,4例培养联合MPB64抗原检测结果显示为NTM,但未鉴定到菌种;3例培养结果为阴性,无法进行MPB64抗原检测。7例标本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菌种鉴定,1例为瘰疬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复合感染,3例为胞内分枝杆菌, 1例为海分枝杆菌, 1例为鸟分枝杆菌,1例为脓肿分枝杆菌。(4)除去7例NTM感染患者,剩余的163例进行了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54.60%(89/163), 对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49.69%(81/163);与培养后药敏试验结果相比,药敏试验阳性的标本中有29.79%(14/47)在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时的结果为阴性,而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与药敏试验检测结果阳性的一致性为90.00%(27/30);分子生物学耐药基因检测与BACTEC MGIT 960快速培养药敏试验联合判断对耐药结核病的检出率为63.19%(103/163)。结论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在术后标本的快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区分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及是否耐药,为结核病患者术后进一步诊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山西省临汾市2019—2020年“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实施期间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核酸检测技术应用情况,为优化临汾市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探索提高贫困地区肺结核发现”项目月报表相关数据,以2018年数据为基线,对2019—2020年临汾市及所属项目县(大宁县及永和县)肺结核患者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发现、药物敏感性筛查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临汾市2018—2020年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29.6%(442/1495)、36.4%(476/1307)和50.5%(652/1292),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52.410,P=0.000)。到2020年,17个县区中,除大宁县及永和县外[69.4%(25/36)、81.8%(18/22)和59.3%(16/27)、66.7%(8/12)],浮山、洪洞、安泽、翼城县的肺结核患者[分别为76.2%(32/42)、64.7%(174/269)、60.0%(9/15)、55.9%(38/68)]和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76.5%(13/17)、70.4%(81/115)、7/7、66.7%(24/36)]超过50%为市级(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2018—2020年临汾市药物敏感性筛查率分别为75.1%[229/(442-137)]、88.5%[339/(476-93)]和90.7%[489/(652-113)],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5.505,P=0.000)。2018—2020年大宁县及永和县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31.2%(15/48)、25.0%(14/56)和54.0%(3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407,P=0.000)。2018—2020年,大宁县及永和县初诊患者在市级诊断的比例分别为38.4%(106/276)、43.4%(75/173)和56.3%(98/174),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36.564,P=0.000)。结论 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为临汾市提供了全方位的结核病分子生物学检测服务。应继续优化或完善诊疗流程,达到普通肺结核患者诊疗不出县的分级诊疗要求,同时发挥市级诊断作为区域性结核病分子生物学诊断实验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