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中期血清整合素β1(ITGB1)、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转甲状腺素蛋白(TTR)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病情及诊断学意义。方法 以郑州市某医院产科2017—2018年产前登记并进行常规产检的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研究对象(病例组),按1∶1匹配相同孕周、相同年龄的同期同医院产前登记并进行常规产检且无异常孕妇为对照组,采集肘部静脉血用于ITGB1mRNA、IFI16、TTR指标检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孕妇上述指标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100人,病例组孕妇平均年龄(28.5 ± 2.0)岁,平均孕周(25.2 ± 1.6)周,其中妊娠期高血压46例、轻度子痫前期35例、重度子痫前期19例。正常组孕妇平均年龄(29.2 ± 2.5)岁,孕周平均(25.1 ± 1.5)周。2组孕妇平均年龄、检测时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血清ITGB1 mRNA、IFI16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0.01),TTR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不同病情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ITGB1 mRNA、IFI16、TT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ITGB1 mRNA、IFI16水平随妊娠期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TTR随病情严重程度升高而降低。血清ITGB1 mRNA水平对鉴别诊断妊娠高血压的临界值为1.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53;血清IFI16水平对鉴别诊断妊娠高血压的临界值为14.62 ng/mL,ROC曲线下面积为0.821;血清TTR水平对鉴别诊断妊娠高血压的临界值为332.8 mg/L,ROC曲线下面积为0.726。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ITGB1、IFI16水平高表达,TTR低表达,检测3项指标对于患者疾病诊断、病情判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神艳 《中国妇幼保健》2023,(16):2960-2963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整合素β1(ITGβ-1)及Salusin-α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滕州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0例HDCP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5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HSP70、ITGβ-1及Salusin-α水平。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HSP70、ITGβ-1及Salusin-α对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HSP70、ITGβ-1水平高于对照组,Salusin-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P70、ITGβ-1水平升高,Salusin-α水平降低与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独立相关(P<0.05)。ROC分析HSP70、ITGβ-1及Salusin-α预测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低于3项联合,3项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高于HSP70、ITGβ-1及Salusin-α表达单一检测(P<0.05)。结论HDCP患者血清HSP70、ITGβ-1表达明显升高,血清Salusin-α表达水平降低,高水平HSP70、ITGβ-1与低水平Salusin-α是HDC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程晓艳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112-111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胎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人γ干扰素蛋白16(human gamma interferon protein 16,IFI16)及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集的78例PE患者胎盘组织(PE组)、30例正常妊娠及分娩产妇的胎盘组织(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两组标本中的MMP-9、IFI16、NGAL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不同病情PE患者中的MMP-9、IFI16、NGAL蛋白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MMP-9、IFI16、NGAL与PE患者SBP、DBP的相关性。 结果 PE组的SBP、DBP及24 h尿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E组的胎盘组织中MMP-9、IFI16、NGAL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PE组的胎盘组织中MMP-9、IFI16、NGAL蛋白均高于轻度PE组(P<0.05);PE患者的胎盘组织中MMP-9、IFI16、NGAL蛋白与患者的SBP、DBP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PE患者胎盘中MMP-9、IFI16、NGAL蛋白表达上调,并且与患者血压水平及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fL)、人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接诊的PE患者97例临床资料为病例组,根据围产结局分为正常组32例,母体不良结局组27例,围生儿不良结局组38例;同期产前检查健康孕妇95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NfL、IFI16、TGF-β1水平及其对PE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NfL(4.89±0.56 pg/ml)、IFI16(17.84±2.14 ng/ml)、TGF-β1(84.21±9.41 pg/ml)水平高于对照组(4.41±0.16 pg/ml、13.35±1.28 ng/ml、68.71±5.98 pg/ml),妊娠结局正常患者、母体不良结局患者、围生儿不良结局患者血清中依次升高(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PE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血清Nf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7,灵敏度82.7%,特异度85.0%,截断值4.64pg/ml;血清IFI16的AUC为0.97...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γ干扰素诱导蛋白16(IFI1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水平及预测妊娠结局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本院就诊并分娩的126例HDP孕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8例)、重度组(68例),依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52例)、良好组(74例)。同期在本院健康分娩的孕妇60例为健康组。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PLGF、IFI16、Angptl2蛋白表达和尿液中24 h尿蛋白、尿酸(UA)、肌酐(Cr)水平,血清。Spearman分析PLGF、IFI16、Angptl2与HDP严重程度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GF、IFI16、ANGPTL2对HDP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健康组、轻度组、重度组血清PLGF水平依次降低,IFI16、ANGPTL2依次升高;良好组舒张压、收缩压、24 h尿蛋白、IFI16、ANGPTL2低于不良组,PLGF高于不良组(均P&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联素(adiponectin,APN)、趋化素(chemerin)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溪市中心医院GDM患者198例为病例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92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以及病例组不同围生儿结局患者血清HCY、APN、chemeri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GDM患者血清HCY、APN、chemerin表达与血糖指标[餐后2h血糖(2-hour blood glucose,2hP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水平的关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讨血清各指标单一、联合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价值。 结果 病例组血清HCY、chemerin水平分别为(15.48±2.64)μmol/L、(8.14±2.27)mg/L,高于对照组的(6.27±1.19)μmol/L、(2.62±1.03)mg/L,血清APN水平为(7.06±1.35)mg/L,低于对照组的(12.83±2.7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病例组中出现不良围生儿结局患者血清HCY、chemerin水平高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APN水平低于无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GDM患者血清HCY、chemerin水平与2hPG、FPG、HOMA-IR水平呈正相关,血清APN水平与2hPG、FPG、HOMA-IR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HCY、APN、chemerin预测GDM患者出现不良围生儿结局均具有较高价值,联合预测时,敏感度为87.80%、特异度为82.80%。 结论 血清HCY、chemerin在GDM患者中表达偏高,血清APN表达偏低,且其表达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素抵抗有关,可用于围生儿结局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取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确诊的90例食管癌患者为食管癌组、选取45例体检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的血清IGF-1、TGF-β1水平,并分析不同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食管癌患者血清IGF-1、TGF-β1水平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GF-1、TGF-β1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 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TGF-β1分别为(254.9±88.4)μg/L、(49.6±14.1)μg/L,高于对照组的(40.1±13.0)μg/L、(28.5±8.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TGF-β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显示:食管癌患者的TNM分期增高、分化程度降低、发生淋巴结转移、血清IGF-1及TGF-β1水平升高是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 结论 食管癌组患者的血清IGF-1、TGF-β1水平较健康人群升高,并且与患者肿瘤恶性程度增加及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相互作用蛋白1(LRRFIP1)、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诊断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预后价值。方法:选择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1例(观察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5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10例),同期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LRRFIP1、PLGF、sFlt-1水平,计算sFlt-1/PLGF,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上述检测指标在不同病情程度、妊娠结局间差异,ROC分析其诊断高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及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LGF低于对照组,LRRFIP1、sFlt-1、sFlt-1/PLGF高于对照组,PLGF随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降低,LRRFIP1、sFlt-1、sFlt-1/PLGF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加重而升高,不良妊娠结局孕妇血清PLGF低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LRRFIP1、sFlt-1、sFlt-1/PLGF高于妊娠结局良好孕妇(均P0.05)。sFlt-1/PLGF诊断高龄妊娠期高血压、预测其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0.922、0.937)大于sFlt-1、PLGF,LRRFIP1曲线下面积(0.901、0.891)。结论: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血清LRRFIP1和sFlt-1/PLGF明显增高,且与病情程度、预后关系密切,有望作为诊断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预测妊娠结局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体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1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尿酸、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GDM孕妇(GDM组)、正常妊娠妇女15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检测并比较两组孕24~28周的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并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探讨上述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结果 孕24~28周,GDM组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分娩孕周、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血清HIF-1α、ET-1水平与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GDM组孕妇血清尿酸、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GDM孕妇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并且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on hormone,TSH)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代谢指标的影响,及其与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游离甲状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及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正常、资料完整的单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97例,根据TSH水平将其中87例TSH>3.0 mIU/L孕妇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研究组),110例0.3 mIU/L<TSH<3.0 mIU/L孕妇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期糖尿病的糖代谢指标,及其与孕妇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孕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5.43±0.61)%较对照组高(5.3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P<0.05),两组服糖后2 h血糖(研究组:9.98±1.26 mmol/L;对照组:8.56±1.15 mmol/L)及空腹血糖(研究组:5.42±0.75 mmol/L;对照组:4.38±0.43 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5、12.23,均P<0.05),而两组服糖后1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两组的流产、早产及足月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TSH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有一定的影响,TSH增高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会加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因此,应注重对血清TSH增高的妊娠妇女血糖的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2021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HDP)患者妊娠结局,并分析其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采取对应干预措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温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400例HDP患者(单胎妊娠)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其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n=157)与正常妊娠结局组(n=243)。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并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400例HDP患者中共157例(39.2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孕前BMI、分娩方式、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负性情绪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35岁(OR=23.815,95%CI:10.370~54.655)、孕前BMI≥24.0(OR=16.010,95%CI:6.832~34.620)、阴道分娩(OR=16.336,95%CI:7.325~36.403)、GDM(OR=26.337,95%CI:11.908~58.253)、负性情绪(OR=20.682,95%CI:2.791~54.876)均为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5个独立危险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方程为logistic(P)=-4.125+年龄×3.170+孕前BMI×2.773+阴道分娩×2.793+GDM×3.271+负性情绪×3.029;当logistic(P)=4.11,预测HDP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865~0.926),预测敏感度为84.36%,特异度为82.17%;根据设定的评分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可将HDP患者划分为低风险(0~4分)、中风险(5~8分)与高风险(9~12分)。 结论 HDP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高,年龄、孕前BMI、阴道分娩、GDM、负性情绪均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可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68例(观察组),选取同期正常产检的健康孕妇68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sLOX-1浓度,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血清β-hCG水平,比较并分析sLOX-1、β-hCG水平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LOX-1、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度中度轻度(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血清sLOX-1与β-hC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0);观察组血清sLOX-1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β-hC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呈正相关(均P0.05),与早产、胎膜早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sLOX-1、β-hCG水平升高,并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临床中可通过血清sLOX-1、β-hCG水平检测辅助预测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分期梅毒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表达水平与梅毒血清反应素滴度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20例梅毒患者血清(分为一期梅毒组、二期梅毒组和隐性梅毒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IL-1β、IL-8 水平,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oluidine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检测梅毒患者血清反应素滴度,根据TRUST滴度将梅毒患者分为高滴度组和低滴度组,比较各组间IL-1β和IL-8表达水平的差异。 结果 各组血清IL-1β、IL-8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期梅毒组血清IL-1β[15.10(10.63,19.16)]pg/ml和IL-8[108.67(69.96,139.79)]pg/ml明显高于一期梅毒组、隐性梅毒组和正常组;高滴度组IL-8[86.03(62.25,144.94)]pg/ml明显高于低滴度组[57.21(52.16,86.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滴度组IL-1β[11.12(7.18,15.96)]pg/ml与低滴度组[8.43(6.93,14.05)]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梅毒患者血清IL-8水平与反应素滴度呈正相关(r=0.625,P<0.05)。 结论 梅毒患者血清IL-1β和IL-8在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隐性患者中均呈高水平表达,且IL-1β和血清IL-8表达水平变化与梅毒的病程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李晓婷 《中国校医》2021,35(7):535-536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盲抽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采用硫酸镁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末次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妊娠结局、24 h尿蛋白、血压水平[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24 h尿蛋白、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P为(114.75±11.46)mm Hg、DBP为(78.16±9.84) mm Hg、24 h尿蛋白水平为(1.75±0.08)g,均低于对照组的(131.34±14.78)mm Hg、(89.58±9.12)mm Hg、(2.07±0.0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610、5.383、16.807,P值均<0.01)。结论 给予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能够使血压水平降低,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尿蛋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Flt-1)、中转甲状腺素蛋白(TTR)联合检测对于鉴别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确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88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于孕24~28周的PAPP-A、sFlt-1、TTR水平,并按照患者病情将病例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单独和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价值。结果病例组的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2.254,P<0.05),病例组的sFlt-1、TT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26、-17.907,均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PAPP-A、sFlt-1、TT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624、3.525、7.037,均P<0.05);PAPP-A、sFlt-1、TTR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灵敏度为97.15%、特异度为86.49%、漏诊率为2.85%、误诊率为13.51%,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35。结论PAPP-A、sFlt-1、TTR这3项指标联合检测鉴别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英辉  金静 《中国校医》2019,33(5):358-361
目的 综合分析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收治的1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遵医行为、妊娠结局、护理干预前、后负性心理情绪(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实验组患者控制饮食、坚持测血糖、定期产检等遵医行为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早产、巨大儿、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结局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之前,2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持续关爱式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积极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7.
邵慧娟 《中国校医》2021,35(9):690-692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硫酸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⑴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111.62±7.31)mmHg、(86.19±6.38)mmHg]分别低于对照组[(125.57±8.15)mmHg、(t=8.356,P<0.01)]和[(98.75±6.13)mmHg,(t=9.309,P<0.01)]。⑵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35%(41/43)高于对照组76.74%(33/43)(P<0.05)。⑶实验组异常妊娠结局发生率2.33%(1/43)低于对照组20.93%(9/43)(P<0.05)。结论 与单独应用硫酸镁相比,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更有利于降低血压,改善妊娠结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行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唐山市传染病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确诊为妊娠期梅毒患者162例,根据其产前是否接受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产前抗梅毒治疗,对照组未进行抗梅毒治疗或未进行全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结果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后,治疗组早产、死产及流产率(8.24%、3.53%、2.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97%、11.69%、10.39%),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存活新生儿极低体重、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3.75%、7.50%、6.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1.67%、25.00%、28.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存活的新生儿RPR阴性率为23.75%,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存活的新生儿中,治疗组高RPR 滴度(≥1∶8)的发生率为13.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低RPR滴度(≤1∶4)的发生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妊娠期抗梅毒治疗可有效减少孕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改善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周晓燕  张慕玲  赵爱  张丽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370-1372
目的 研究孕妇学校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孕妇学校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记录两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同母亲角色”、“确保母子健康”及“外形和活动改变”等妊娠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s,2hPBG)分别为(5.52±0.66)mmol/L、(7.59±0.9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0.54)mmol/L、(8.72±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对GDM患者实行孕妇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roth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ited partial th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脑源性神经细胞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phic factor,BDNF)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卵巢型EMS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依据1∶1配对设计原则,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女性9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及研究组不同疾病分期、生育指数(endometriosis fertility index,EFI)评分患者外周血PT、APTT、TT、FIB、D-D、BDNF水平,分析外周血PT、APTT、TT、FIB、D-D、BDNF与疾病分期、EFI评分相关性。研究组均进行腹腔镜手术及术后生育指导,随访6个月,根据妊娠情况分为妊娠与未妊娠,对比不同妊娠情况患者入院时外周血PT、APTT、TT、FIB、D-D、BDNF水平,分析各指标对妊娠的预测价值。 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PT、APTT、TT小于对照组,FIB、D-D、BDNF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外周血PT、APTT、TT随疾病分期增加逐渐缩短,随EFI评分增加逐渐延长,FIB、D-D、BDNF随疾病分期增加逐渐升高,随EFI评分增加逐渐降低(均P<0.05);卵巢型EMS患者外周血PT、APTT、TT与疾病分期呈负相关,与EFI评分呈正相关,FIB、D-D、BDNF与疾病分期呈正相关,与EFI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研究组未妊娠者入院时外周血PT、APTT、TT小于妊娠者,FIB、D-D、BDNF高于妊娠者(均P<0.05);外周血PT、APTT、TT、FIB、D-D、BDNF预测卵巢型EMS患者未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5,各指标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69,联合预测的最佳预测敏感度为97.73%,特异度为92.31%。 结论 卵巢型EMS患者外周血PT、APTT、TT明显缩短,FIB、D-D、BDNF明显升高,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且在预测妊娠结局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