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CD44v6、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OPN、CD44v6、Ezrin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N、CD44v6、Ezrin在48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OPN、CD44v6、Ezrin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60.4%、64.6%。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21例(87.5%),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OPN表达阳性为13例(54.2%),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9例(79.2%),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CD44v6表达阳性为12例(50.0%),<0.05。伴有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20例(83.3%),在无淋巴结转移者中Ezrin表达阳性为11例(45.8%),P<0.05。对OPN、CD44v6、Ezrin的表达情况两两之间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48例胃癌标本中,OPN、CD44v6、Ezrin两两之间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OPN、CD44v6、Ezrin在胃癌浸润、转移中起着协同作用,它们可以作为胃癌浸润、转移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骨桥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OPN在50例胰腺癌、30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50例胰腺癌标本中32例OPN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4.0%,30例胰腺癌旁组织中6例OPN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20.0%,OP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OPN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直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结论 OPN在胰腺癌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胰腺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OPN和CD44v6在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plus二步法检测44例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10例癌旁组织中OPN和CD44v6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与原发性喉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喉癌组组织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68.2%,显著高于癌旁组(30.0%和20.0%)[均P<0.05];其表达与喉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喉癌组织中OPN和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0.584,P<0.01).结论 OPN和CD44v6的高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OPN可能通过上调CD44v6的表达来促进喉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78.8%和63.5%,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11.5%和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OPN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11,P<0.05)。结论:OPN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有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食管鳞癌和淋巴结组织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桩蛋白(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正常食管黏膜、94例食管鳞癌和83例淋巴结中Paxillin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原发癌组织中Paxillin表达率与浸润深度(P<0.01)、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等因素有关;CD44v6表达率与浸润深度(P<0.05)、临床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5)等因素有关;原发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Paxillin和CD44v6表达率均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织(P<0.05);Paxillin和CD44v6在淋巴结组织中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Paxillin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高表达,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v6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8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CD44v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4v6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率(59.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CD44v6表达阳性与阴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8.8%和76.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CD44v6高表达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CD44v6和浸润深度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发现,淋巴结有转移者CD44v6表达阳性与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30.3%和67.7%(P<0.05),淋巴结无转移者CD44v6表达阳性与阴性的5年生存率分别77.3%和81.8%(P>0.05)。结论CD44v6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易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CD44v6可能成为预测胃癌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6 2例胰腺癌组织中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的阳性率为 5 4 .84 % ;伴淋巴结转移者CD4 4v6的阳性率 (6 8.75 % ) ,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40 .0 0 % ) ,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CD4 4v6表达与胰腺癌增殖之间无一致性。结论 :CD4 4v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HER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转移相关蛋白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HER4、CD44v6和VEGF的表达,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ER4阳性表达与后两者阳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 HER4、CD44v6和VEGF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68.9%和62.2%;HER4的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而与组织学分级关系无关(P>0.05);CD44v6和VEGF的阳性表达亦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HER4的阳性表达与CD44v6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与VE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 HER4、CD44v6和VEGF在食管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食管癌组织中HER4的阳性表达与CD44v6和VEGF的表达具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设计制作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应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技术探讨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与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手术切除的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原发灶、癌旁正常黏膜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共125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利用这些石蜡标本制作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组织芯片上检测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率与喉癌和下咽癌临床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CD44v6在原发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癌中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1)和原发癌(P<0.01);有淋巴结转移组CD44v6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高分化组明显低于中分化组(P<0.05),而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浸润范围、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 CD44v6在喉癌和下咽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临床预测喉和下咽鳞状细胞癌颈淋巴结转移趋势和估计预后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骨桥蛋白和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和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子宫内膜癌标本中OPN和CD44v6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和CD44v6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和CD44v6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OPN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与CD44v6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OPN和CD44v6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原理,以及DNA-蛋白质与中医心肾关系的认识,通过分析中西医临床研究,发现中医"心肾不交"与"基因-蛋白质失联"有诸多吻合之处。认为两者相互印证、互补长短、相得益彰的深入研究,将会使中医交通心肾方法与方药得到更多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胞外体(exosomes)是由细胞内多泡体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细胞外基质中直径30~100nm的膜性小囊泡,内含来源细胞的mRNA、miRNA和蛋白质等成分,能反映来源细胞的生物学信息,可能成为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Exosomes在信号转导、诱导机体抗肿瘤和免疫耐受等方面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并已成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尿液exosomes与肾脏生理功能及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文章就exosomes的生物学特性、生理功能、分离纯化及其在肾脏疾病方面的标志物作用和治疗价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梅毒的流行、预防和各期的治疗及胎传梅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大鼠/小鼠证候及辨证论治方法学的探索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鼠/小鼠四诊和辨证方法的提出与创建,大鼠/小鼠计量化辨证方法的建立,荷瘤小鼠证候发生和演变的揭示,大鼠/小鼠异病同证、同病异证的研究,荷瘤小鼠个体化辨证论治及计量化疗效评价,以及不同证候荷瘤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基因转录与剪接的特征等方面,总结项目组长期以来所提出的系列假说及开展的大量研发工作,对所解决的学术问题,以及该领域存在问题、前沿和发展趋势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疟疾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疟疾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当地居民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疟疾相关知信行调查研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结合古典文献研究,从对体表循经按压产生的经络反应,腧穴反应,切脉诊反应,切脉诊络、切脉诊络,辨证归纳,辨位归经几个方面论述了经络学说与中医临床诊断的密切关系,从而为中医临床各科的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